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美苏三国演义-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陶宛领导人兰茨贝吉斯顿时有黑云压城之感,眼看顶不住戈尔巴乔夫的沉重压力,急忙指示立陶宛驻华盛顿代表求见布什,说明立陶宛的命运取决于布什对戈尔巴乔夫施加压力的程度,立陶宛把独立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白宫,希望布什大发慈悲伸出援助之手。布什权衡利弊,仍然对立陶宛持敷衍态度。

戈尔巴乔夫见布什并不真正支持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暗说布什还真够朋友,不由想起他与布什1989年12月初进行马耳他会谈时的情景。日本《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使戈尔巴乔夫终生难忘:

“风在怒吼,浪涛汹涌,甲板摇晃,但在马克西姆高尔基号舰上,乔治布什和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为冷战后时代展示出雄心勃勃的规划:加快军备控制的进程,扩大苏联同西方的贸易机会,决定1990年6月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谈。”

在美苏马耳他首脑会谈中,戈尔巴乔夫保证苏联不对东欧国家的变动进行武力干涉,这使布什喜出望外。此后,美对苏调门全面转向,改变与戈尔巴乔夫的对抗态度,谋求与苏联建立以美国为主导地位的美苏合作关系。

戈尔巴乔夫见布什对他摇摇欲坠的地位予以支持,才惊魂稍定,专心考虑对付立陶宛、拉脱维亚等 10 个闹独立的共和国的对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1990年4月3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两院通过了关于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法律。

为对付这10个要求独立的共和国,戈尔巴乔夫费尽心机。迫于形势,不得不在表面上承认各加盟共和国有退出苏联的权利,但以法律形式规定必须得到公民投票2/3的多数支持,并必须经过5年的过渡期,而且脱离前要同莫斯科清算财务帐目:5 年的过渡期结束前尚需再次举行公民投票,各加盟共和国的中央和地方的投票要分开举行,愿意留在联邦的地方任何人不许阻拦;若要求独立的加盟共和国没有获得2/3的支持票,  10年内不能再举行公民投票。

戈尔巴乔夫还主持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紧急状态法,授权总统可在出现聚众闹事和遇有重大灾害的情况下,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宵禁、停止政党和组织活动、解散武装特遣队。

布什见戈尔巴乔夫对立陶宛态度转趋强硬,就派国务卿贝克访苏,向苏联施加压力;戈尔巴乔夫让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向美国保证,将和平解决立陶宛要求独立问题,不使立陶宛局势升级。

在美国暗中支持下,立陶宛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与苏联军队周旋,以和平方式同苏军坦克对峙。≮我们备用网址:。。≯

戈尔巴乔夫被弄得焦头烂额,  1990年4月18日开始对立陶宛进行经济封锁,切断了对立陶宛的石油供应,仅供应15%的天然气,以供居民取暖、做饭,又封闭其海岸线和同波兰的边界,阻止美国和西方国家向立陶宛供应武器和生活日用品。

立陶宛人受到极大压力,赶紧向美国求援,美国总统布什便从背后向戈尔巴乔夫猛插一刀,攻击戈尔巴乔夫自食前言,警告戈尔巴乔夫要遵守谢瓦尔德纳泽向美国国务卿贝克许下的“和平解决”的诺言,向戈尔巴乔夫施加压力说:“苏联如对立陶宛动武,就会影响美苏贸易关系,并将给整个美苏关系带来严重后果!”

戈尔巴乔夫对布什的压力极为恼火,但不敢公开顶撞布什,就指示塔斯社造一些舆论,批评美国人手伸得太长,表示苏联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不允许别人干涉苏联内政。

布什对戈尔巴乔夫色厉内荏的表演看得入木三分,扬言要对苏联实行经济报复,暗中支持欧共体召开12国外长会议,呼吁苏联立即取消对立陶宛的政治、经济封锁,也暗示立陶宛领导人兰茨贝吉斯不要操之过急,而应动员国际舆论向苏联施加压力。

兰茨贝吉斯对布什和西方要人的意图心领神会,就派立陶宛总理普伦斯克尼外出寻求支持。

普伦斯克尼首先出访美国,受到布什的亲切接见。普伦斯克尼请求美国提供物质援助和贷款,声称如果美国不压苏联取消对立陶宛的经济制裁,立陶宛不几天就会陷入停顿状态。布什对此表示理解,宣称他决不会置之不理,美国保证对立陶宛给予积极而有效的支持。

在美国总统布什的大力支持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1990年5月也宣布独立,更改国名,三国领导人签署了《一致与独立宣言》,共同致信戈尔巴乔夫和布什,请他们承认三国的独立决定。

5 月中旬,布什派国务卿贝克访问莫斯科,就美苏首脑会谈举行最后一轮预备性会谈。贝克感到戈尔巴乔夫已被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和两德统一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地位十分不稳,就遵照布什指示发动一系列进攻。戈尔巴乔夫为取得布什的支持节节溃退,做出较大让步,因而双方就削减空基和海基巡航导弹问题达成协议;在立陶宛等三国独立问题上心照不宣,达成了默契,才为戈尔巴乔夫访美铺平了道路。

1990年5月31日,戈尔已巴乔夫怀着复杂的心情再次踏上美国国土,布什马上发现自己的谈判对手因国内问题难缠而弄得地位虚弱,底气不足,不由心中暗喜。

在这次美苏首脑会谈中,戈尔巴乔夫虽然竭力摆出昔日超级大国不可一世的雄风,不停地大唱高调,但明眼人谁都看得出门道,当戈尔巴乔夫神气地检阅美国仪仗队时,当戈尔巴乔夫满面笑容地与布什热烈碰杯祝酒时,当他无话找话与布什谈笑风生时,昔日美苏首脑平分秋色的实力地位已不复存在,谁都会感到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在显著下降。

为使戈尔巴乔夫多做让步,布什有意给苏联客人多留面子,着意制造美苏华盛顿会谈的亲热气氛:让妻子巴巴拉与赖莎手挽手漫步白宫,他故意与苏联总统表示亲热,宣传美苏总统已建立了融洽的私人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质量上全新的关系”。

戈尔巴乔夫更明白自己已今不如昔,为博取布什的欢心,忍痛做出不少让步:在统一后的德国的归属问题上,同意美国的意见,由德国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归宿;在双边关系上,签署了苏美贸易协定等13个经济科技文件;在军备控制问题上,发表了《关于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联合声明》,规定双方各种导弹的运载工具各限为16000枚,弹头总数为6000枚,7年内分三阶段将各自的远程战略武器削减1/3。

戈尔巴乔夫下狠心做出多种让步,想换取美国向苏联提供最惠国待遇,但却被布什一口回绝。

西方舆论尖锐地指出,布什、戈尔已乔夫的华盛顿高峰会谈是两个超级大国企图统治世界的最后一次会谈,但两人仅有形式上的平等地位,实际上苏联早已失去强势而被迫做出种种让步,这正是:

美苏会谈又一程,不堪回首难相同。

戈氏虚弱骨头软,难与布什比输赢。

在美国和西方国家怂恿下,  1990年3月至10月,又有俄罗斯、乌兹别克、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土库曼、哈萨克等8国通过主权宣言,外国记者说此时的苏联好有一比,犹如中国春秋时代的八百诸侯闹东周;又好像罢了宴的餐桌,杯盘狼藉,支离破碎,令人心碎。

戈尔巴乔夫无可奈何另谋出路,匆忙在1990年年终岁尾召开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新联盟条约,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给戈尔巴乔夫当头一棒,在会上发表令人震惊的演说称:

“俄罗斯不同意恢复克里姆林宫的专制统治,专制中央发号施令的时代已经过去,各共和国已经不怕任何严厉的命令,强化中央专制只会刺激做出否定的反应!”

接着又发生戏剧性场面,一个机器制造厂的女生产队长乌马拉妥娃蹦跳着登上讲台,对戈尔巴乔夫提出有力的不信任案,要求弹劾总统,她振振有辞说:

“戈尔巴乔夫在道义上已没有权利继续领导国家,他已做了他能做到的一切:使国家瘫痪,民族不和,让一个伟大的国家去向全世界乞讨……他给国家带来了苦难、崩溃、寒冷、饥饿、鲜血、眼泪以及无辜人的死亡!”这正是:

会上忽发弹劾声,义正辞严列罪行。

葬送苏联人共愤,万古千秋落骂名。

这女生产队长的发言说得事实确凿,道理分明,声情并举,痛快淋漓,真正道出了苏联人民对戈尔巴乔夫的满腔愤恨,可谓一篇声讨戈尔巴乔夫的战斗檄文,道出了苏联广大人民的心声,因而获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有1/5代表赞成对戈尔巴乔夫的弹劾提案。

戈尔巴乔夫大惊,跳上台千方百计为自己辩解,但却响起一片斥责之声,使他狼狈不堪,但自信有美国总统布什和西方国家在背后支持,就使出混身解数否决了女生产队长的弹劾总统案,又对苏联宪法进行37处修改,撤销总统委员会,将联邦委员会由协商机构变为决策机构,在苏联实行总统治理体制。

戈尔巴乔夫用尽种种手段终于如愿以偿,却弄得众叛亲离,威信扫地,一向跟他最紧的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也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突然公开举起叛旗,在戈尔巴乔夫心窝上捅了致命的一刀。

只见苏联外交部长愤然登上讲台,宣称要做他“一生中最沉痛的发言”,出人预料地提出辞职,人们一下惊呆了,只听谢瓦尔德纳泽以铿锵有力的声调,宣布他的辞职是对“专政制度发出的抗议”:

“这是我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我不能容忍国内正在发生的事件和人民将会受到的考验。民主派的同志们,你们快逃吧,改革派已经溜掉了,独裁统治正在来临!”

美国记者如获至宝,把一向被视为戈尔巴乔夫的“战友”和“志同道合”者的谢瓦尔德纳泽辞职的消息报向华盛顿,说苏联外交部长突然辞职像一枚重型炸弹一般在会场上炸响,会议开不下去了,只好放弃讨论联盟草案,转而解决谢氏辞职带来的混乱影响问题。

戈尔巴乔夫气急败坏地即席发言,谴责谢氏对他在最关键时刻搞突然袭击,要代表们不要惊慌失措,尤其不要陷入歇斯底里状态,而应支持他应付极为严重的局势。

常言说祸不单行,代表大会又传出苏联总理雷日科夫突然患病、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突然逃会不辞而别的消息,使戈尔巴乔夫犹如雪上加霜,苦不堪言,他虽然玩弄手段获得了最大的权力,但却已丧失人心,弱不禁风了。

戈尔巴乔夫自以为军政大权在握,决定趁美国和西方国家忙于海湾战争无力他顾的机会,对跟苏联“闹离婚”者进行一次反击,迫使搞独立的国家就范。

1991年1月8日,戈尔巴乔夫命苏联国防部发表声明,为了执行苏联总统关于征兵的命令,把大批苏军派往立陶宛、亚美尼亚、乌克兰等8个加盟共和国。

戈尔巴乔夫采取擒虎先擒王之计,决定选择波罗的海三国闹独立的“带头羊”立陶宛作为突破口,杀鸡给猴看。

戈尔巴乔夫命令苏联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开进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一支空降部队以震天的吼声降落在“反叛之国”的土地上,使立陶宛的政治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1月10日,戈尔巴乔夫乘大军压境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