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朝时空神仙传-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这人的摊位上密密麻麻的摆放着诸多蛇虫之类的古怪东西,还有着一些枯黄的草根树皮之类。

而且,这摊主更是浑身赤裸着黝黑的上身,到处都是刺着密密麻麻的纹身。便是脸上却也都一样。

操着一口难以听懂的言语,这厮说了半天。刘胜之也没有听明白,这人就过来要抓住刘胜之的胳臂。

顿时间,四五根长矛就已经抵住了那摊主,只要他再敢有着一点轻举妄动,立刻就要血溅五步。

“贵人,手下留情……”

附近有着客商见到了,急忙叫道:“这个浓步老汉是个巫医,他刚才只是以为你有病,想要给你看看……”

“原来是个巫医!”刘胜之淡淡的点头,难怪在这摊子上看到这种草药了。

“是,浓步巫医的医术很厉害……”这商人说着,叽哩哇啦的对着那巫医说了一番。

那巫医就点点头,拿出一个锈迹斑斑的小刀,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一刀。

却见那刀子显得并不怎么锋利,却来回割的数下,方才割破手腕,已经是皮肉开绽,鲜血流出。

那浓步却是不以为意,从摊子上抓出几种药材,放在嘴巴里大嚼一阵,咀嚼的稀烂之后,敷在手腕上,很快居然就止血了。

刘胜之开始看得啼笑皆非,想不到自己居然能够亲眼看到后世江湖上跑江湖卖金疮药这一套。

但是,很快刘胜之的脸色严肃了起来。他离的如此之近,眼光又是高明,自然看得出这巫医并没有作假,当真是靠这药材止住了鲜血。

刘胜之蹲下身子来,从摊子上拿起一根干枯药草,如果刘胜之没有看错的话,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田七。

“这是血山草……”那老汉说了几句,旁边的商人就帮着翻译。

刘胜之点点头,果然就是此药了。这药材有着许多功效,但是真正大规模的普及开来,被世人所知,却似乎好像在明代以后了。

起码这个时代,在中原是无人知道的。就连刘胜之也都没有想起来,这刻却是这此处见了,方才想起。

这田七功效自是极多,但是刘胜之最为看重的,却就是这田七的功效止血。居然后世那著名的云南白药之中,最重要的一味主药就是田七。

而对于试图争霸天下的刘胜之来说,虽然简单的拿下益州和荆州。但是日后不可能一直兵不血刃的席卷天下。

那么日后自然会有死伤,而军中所用的金疮药止血药这些,就十分重要了。

第003章织成蜀锦值千金

而这个东西原产地只是在云南广西很小的一块地方,这也是这田七很晚才被发现药效的最为重要原因了。

只是,刘胜之却没有想到,在此地居然会碰到一个懂得田七药效的巫医。

正寻思之间,他身后的护卫队长,忽然动手,拿出匕首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一刀,血流如注,然后伸到那巫医面前去。

浓步巫医微微一呆,很快拿着药材帮着其止住了鲜血。

刘胜之目光之中不由露出赞赏神色来,这个亲兵队长是刘胜之身边的四个亲兵队长之一,他还有些印象。

此人好像叫做崔大,是最早跟着刘胜之的流民出身,记得还是刘胜之帮他把名字改叫崔达的。

想不到此人也这般敏锐,他这般划了自己一刀,也要验证这药效真假,自然是已经想到了这药物如果是真的,对于军中会有多大的作用了。

如此,这人的就给刘胜之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放在后世,这就叫做简在帝心。日后很容易就能飞黄腾达……

刘胜之就点点头,不再多话。只是对崔达道:“这里的事情你来摆平,把他带到汉王宫之中。”

“是!”崔达顿时领命,带着两个护卫在这里处理事情。刘胜之带着手下继续向着锦官而去。

“对了,”刘胜之坐上车子,忽然想起一事。掀开窗帘,说道:“记得问一下,这个叫做田七,嗯血山草的药物从何而来?”

“是,下属遵命。”崔达抱拳领命。

数十甲兵继续护持在着马车之前,却就是缓缓去了。

不一刻,就刚好碰到一队训练兵马,迎头碰上。自然有人打出依仗牌号。

顿时,这些巡逻兵丁跪倒在路边尘埃之中,狂热的叫道:“拜见汉王,汉王万岁!”

这时候诸人方才知道,这一行人居然就是汉王本人。许多都敬畏的跟着行礼,整个四周都是一片安静了下来。

直到刘胜之的车架去得远了,四周彷佛才恢复了活力。

“这就是汉王,怎么看起来如此年轻?”路边就有人压低声音说着:“师兄,我们要不要动手?”

“休得胡说,人多眼杂……”老成持重的师兄听了,顿时没有好气的训斥着。

年轻人啊,一个个好高骛远,都只是想着建功立业,却不看看脚下的路。

那汉王身边数十甲兵,城中又有许多巡逻兵马。刺杀汉王,这种事情,如此危险,就算侥幸得手,也休想活着回去领功。

这种事情,只有死士才肯干。这师兄还有着大好前途,自不会如此。

这次,只要能够打探到足够的情报回去,那就是大功!

这两个和尚以为自家的打扮天衣无缝,却不知道早已经被人盯上……

“区区两个小鱼虾而已,不必动手了。看看他们和谁接触,到时候来个一网打尽……”

李封已经接到情报,淡然自然的说着。

自从投靠刘胜之之后,他就奉命暗中组织锦衣卫。负责探查四方情报。

不过李封知道,这种事情,自己尽着责任就好,不要太过上心。日后找到合适人手,自然有人接任。

这种事情,他还是不要牵扯太深的好!

自古以来,适合统领情报工作的,向来是那种贫寒出身的爪牙之臣。他这种背景深厚,前途远大之辈,却就不适合……

“这就是锦官……如今已经有着几十架织机。”

步鹏鹏对着刘胜之刘胜之说道,这是在成都城南之处的一座里坊,又叫做锦里。

整个里坊之中,并无一处住户,却尽数都是一座制造蜀锦的大作坊。

汉代时,蜀锦的生产已非常发达,朝廷更设置锦官管理。这也可以说是国营企业了……

诸葛武侯当年相过蜀之时,更是说,民困国贫,所赖者唯有锦耳!

知蜀锦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所以便大力发展。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蜀锦,奖励种桑、加强锦官的权力、推行先进的纺织技术,改造工艺等等,提高了蜀锦的产量。

又与吴国友好,扩大蜀锦的。蜀锦因而成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军费的来源。

以至于那蜀锦到数百年之后,都还是极其出名的名贵衣料。甚至那锦官城都变成了成都的别名。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般重要商品,刘胜之自然不会放过。要把这东西做成自己辖下的拳头产品。

这锦官便是简雍为贯彻诸葛亮这一方针,对蜀锦生产又采取了统管和织造两项政策。

对蚕茧统一收购,收买农奴从事锦缎织造。在城南以土筑城,建造织锦专业的所在了。

此处专门从事织锦的煮茧、缫丝、挽丝、机抒、织锦、漂洗、练染、纺择的各种工艺,规模极大。

足有上千人在此地劳作!

不过,据说这已经是历经战乱之后的规模大为缩水的结果了。早在当初诸葛武侯时代,此地的规模更要大上十倍……

据说这些年间,许多大族豪强也都从各处想办法,或者挖人,或者采用其他手段。

纷纷从此处学走了技术,自家开起了作坊。却也让蜀锦行销更远,也因此,整个成都城外,各处栽种的桑树却不是一般的多。

甚至有些作坊的规模,据说已经不在这官府掌控的锦官之下了。

没错,按照规模来说,这些足有上千人生产工作,规模不小。

但是,在步鹏鹏看起来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却也都不过只是作坊的水平而已。

这竖式纺织机,是早已经淘汰了几百年的技术,还要用人力纺织。但是放在这个时代,却就不一样了。却是不折不扣的大杀器,只用数十台,就已经可以超过百倍人手的劳动成果了。

若非是煮茧、缫丝等等其他工艺跟不上来的话。便是如今这处锦官,便已经胜过蜀中其他所有地方的产量的总和。

便是放在后世的清代,用着那传统的通经通纬织法,像这样的锦缎,日产也不过仅织几寸而已。可谓是寸锦寸金!

第004章诸事纷纭

而用了这纺织机之后,那工作效率就提高太多。一天一人便是织成一匹,也不是难事。

这就是改进工艺之后,效率提高的结果。尤其是当年开启了工业大革命的竖式纺织机都被鼓捣了出来的时候。

这比原本的人工纺织足足快了上百倍有余,不过随便拿出两匹,和其他地方生产出来的蜀锦,却也看不出明显的质量差距了。

刘胜之满意的点点头,后世那复杂到极度的人工手段,所织造的蜀锦,自然是艺术品一般的精品。

而他这个汉王需要的不是艺术品,而是能够大规模织造的商品。有着这个程度,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个时代的蜀锦,绝没有后世又发展了一千多年的蜀锦那么的精美。

“此地一定要保密。”刘胜之对于生产等等,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他知道步鹏鹏一定会办到。

但是,技术保密的事情,却还是忍不住要交待一声。

步鹏鹏听了嘿然而笑:“我省得,这东西的重要性,搞不好比那炼钢术都还要重要……”

刘胜之点点头,技术垄断才是做生意的不二法门。在古代期望不断地技术进步,形成代差垄断,那简直就是做梦……

许多穿越者就不清楚这一点,拿着现代飞速更新的科学技术观念来套用古代的情况。

便是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水平,也没有当初许多自鸣得意者们所想象之中的那么快。

所以,他们占据金融技术,高踞全球产业链最高点。然后把落后技术进行技术转移……自家可以轻易剥削那些产业链下游……

玩了十多年之后,到底后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这还是放在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现代时空,而不是天然就有着技术瓶颈的古代。最起码你搞不出电力,自动化……

总而言之,在刘胜之这里。这些技术无论如何也要保密。

“嘿嘿,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办的,当年诸葛武侯在此地专门建了这么一个锦官出来,可也都是想过垄断保密的问题的……”

刘胜之听了,不由点头。这锦官是单独的一个巨大里坊,有着独立的坊墙,只有一个大门出入。

锦官附近原本更是不允许有人家居住……

虽然蜀汉之后,法度渐松。这锦官附近早已经开始有了民居,但是却都被刘胜之派人给迁走。

锦官外面更是驻扎有着大军保护,隔断内外。

如此,再配合其他手段,这保密的问题却就不大了。

这能够给刘胜之的汉王宫带来巨大收入,支持各种政务养兵所费。

而且,刘胜之正在考虑。日后还要把锦官给迁徙走,单独作为一处工坊区存在。

而且那地方将不只是锦官,还要有糖官,铁官,茶官,瓷官……

不过,这些事情却是要慢慢来。如今蜀地甘蔗,茶叶的种植规模却都是太小。

巡视了一遍这正在建造的锦官,刘胜之终于放心下来。

各种政务现在有着尚书台处理的井井有条,并不需要刘胜之多费心思了。

他就有着心思回到现代时空去转转,这一晃又是快半年时间了。

却又接到了新的战报,却是江左各处民变四起。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