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亡屋-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二章忠字营

我知道,这里真正有决定权的人,不是王书记,而是石警官。

于是我直截了当的向他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石警官显然不愿意提起他一直不屑的封建迷信。他指了指王书记:“过一会在车上,他会给你讲的。”

我诧异道:“在车上?我们要去哪?”

石警官头也不回地出门了,一边走,一边简短的说:“去案发现场。”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又停下来,然后回过头,有些不屑的看着我:“这次你可不能再装病了。医生们已经告诉我了,你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

我只好苦笑着点了点头。

王书记把一个纸包塞到了我手里面,他拍了拍我的手背,叹了口气,说道:“赵兄弟啊,这是你的尸牙,我又帮你找回来了。你到了那里,可能会用得上。”

我点了点头,然后被他搀扶着向外面走。

我问王书记:“薛倩怎么样了?”

王书记摇了摇头,有些伤感地说:“还没有醒过来呢。医生们说,医疗手段到这里就没有办法了,剩下的,一部分看病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部分看机缘了。实际上,就是听天由命。”

我听王书记这么说,心中忽然有一种巨大的愧疚感。薛倩是为了帮我抓鬼才搞成这副样子的。

我们两个本来想要钓鱼。没想到,潜伏在水里的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直接忽略掉了我这只铒,把执杆垂钓的薛倩吞没了。

我们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果然有一辆警车在等着。石警官和陈警官已经在上面了。

我和王书记坐在后排,没等我们坐稳,警车就迫不及待的开动了。

王书记显然是在向我介绍情况:“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本市下辖的一个村子。不过,说是下辖也不太准确,那地方民风剽悍,政府的力量从来都到不了那里。”

我一听这话,不由得愣了:“如果是在边疆地区,面对某些原始部落,政府或许无力管理。现在是在东部平原上,也有这样的地方吗?”

王书记苦笑了一声:“等你到了那里就明白了。”

他接着说道:“那个村子,叫做忠字营。附近的百姓更习惯叫他们铁匠铺。”

我心里默默地想:“这两个名字都够奇怪的。”

王书记说道:“这个村子之所以被称作铁匠铺,是因为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是铁匠。擅长打制各种铁器。”

王书记的一句话,像是一道火光窜到我的脑子里面,瞬间点燃了一些东西。我着急地问道:“铁匠?他们会不会打制兵器?”

王书记愣了一下,然后说道:“说起来,这也正是这村子的奇怪之处。咱们过太平日子,已经有六七十年了,谁也用不着兵器了。所以他们打制的,大多数是农具。但是这些铁匠在学成出师的那一天,都会给自己打造一把刀。他们把这把刀看的像是生命一样重要,刀在人在,刀断人亡。”

我没有作声,心里面却已经明白了。这个村子,和我那天的梦有莫大的关系。

我越想越远,思绪纷飞,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

等我回过神来的事后,发现王书记正在笑眯眯的看着我,很显然,他在等着我收回思绪,才好继续讲下去。

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看看,我居然走神了。”

王书记善解人意的笑了笑:“没关系。我接着说。几天前,也就是你的宝刀丢失的第二天夜里。有一位老铁匠家里出事了。”

“这个老铁匠现在已经死了,情况是他的夫人告诉我们的。那老妇人说,当晚睡到半夜的时候,原本挂在墙上的宝刀突然断为两截。她从梦中惊醒了。正要问问自己的丈夫这是什么回事。那老铁匠却像是梦游一样,慢慢的下床,走过去。然后捡起来半截断刀,他端着断刀,朝门外跪着,然后抹脖子了。”

我惊诧的看着王书记:“这就没了?”

王书记点点头:“是啊,一条人命,就这样没了。”

我咽了口吐沫,说道:“我的意思是,这起命案,就这样结束了?再没有其他的线索了吗?”

正在开车的石警官插嘴道:“没了,就这点线索。”

我越过座椅,盯着他的后脑勺,刻薄的说道:“按照石警官的一贯主张,封建迷信要不得。这件事,要么是老妇人撒谎,要么是老铁匠神经错乱。肯定和鬼怪搭不上边啊,怎么忽然去医院找我了呢?”

陈警官被我这话逗笑了,他的嘴很快:“你还别说,我们老石第一时间就拘捕了老妇人,打算……”

他的话说道一半,忽然意识到不对劲,向旁边看了看脸色铁青的石警官,讪笑了两声,不再说话了。

王书记年纪大,知道怎么说话让人舒服。他接过陈警官的话:“本来大家都认为是老妇人在撒谎,因为她的陈述在逻辑上根本交代不过去。可是第二天,又死了一个老铁匠。死亡原因和之前的那个一模一样,而他的家人的描述,也和老妇人一般无二。”

我皱了皱眉头:“又死了一个?”

王书记苦笑一声,说道:“实际上,直到昨天晚上,村子里面还在死人。我们之所以找到你,是因为有一个老人临死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一点线索。”

“实际上出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年纪很大,在村子里面威望很高。所以大家都提高了警惕,家家户户守着自己的老人。”

“那天出事的那户人家,本来安排了人,轮流守着老爷子,这些人中,也包括警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半夜的时候,他们全都昏沉沉的睡着了。然后大家听见一阵脆响,大刀断了。他们从梦中惊醒,看见老爷子已经跪在门口了,而那把断刀,已经插进咽喉中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似乎自己也变成了老爷子的亲人,关切的问道:“后来呢?老人救下来没有?

王书记摇摇头:“他伤的太重了,半个小时之后就去世了。不过,临死的时候,他告诉了我们一点事。”

王书记指了指自己的喉咙:“他这里扎破了,不能说话。他是用手蘸着自己淌下来的血,在地上画了一把大刀。这把刀,和他自己的刀几乎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刀身上有一道血色龙纹。”

我一听这个,马上明白了:“没错,我的大刀上,确实有这样一道龙纹。”

王书记说道:“结合你那天遇见鬼的情况,实际上我们也能猜出来,应该是那天的恶鬼,取走了你的大刀,然后来村子里面大开杀戒了。也正是这件事,让政府相信了你的话,相信薛倩受伤那晚,确实是闹鬼了。不过,这话不能摆在明面上说,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了。”

石警官似乎不甘心承认自己的无神论失败了,于是又加了一句:“我之所以去找你。不光是因为他们的死像是鬼神干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村子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见你。说你是破案的关键,只有你去了,才能救下村民的性命。”

我愣了一下:“村子里的老人要见我?他认识我?”

石警官没有说话。王书记却笑呵呵的回答我:“不认识,他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但是却能准确的说出你的名字和地址,你说这件事,是不是很离奇。”

我点点头:“确实很蹊跷。”

我们说话的工夫,已经到了那个小村子。当我下车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我一呆。这里没有砖瓦,没有电杆电线。一切现代的东西都没有。我看见一排排的茅草房,以及在房子外面挑水的村民。

第七十三章先知

我站在村子外面,面对着这个极为原始的世界,很是惊叹了一会。

随即我向王书记说道:“刚才在车上,我就有一句话想问。”

王书记微笑着说:“你想问什么?”

我说道:“我本来想问的是,在这个工业高度发达的时代,怎么还会存在铁匠?不过我下车之后,这个问题变成了:在二十一世纪,这么落后的村子是怎么保留下来的?”

王书记笑道:“其中的关窍,我要先卖个关子。咱们一会就知道了。”

我问道:“咱们现在去干什么?去案发现场吗?”

石警官闷声闷气的说了句:“去见那个老人。”

我嗯了一声,随后跟着他们向村子里面走了。

随着一步步的接近村子,我也就越好奇起来。村子里的老人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而且还提出来见我?他到底是谁?谜底就在前面,我的心里忽然出现了一丝紧张。

等我走到村中小路上的时候,迎面过来了一个挑水的村民。

我看见他的样貌,随即呆在地上,像是傻了一样死死地盯着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那村民像是看见疯子一样瞟了我一眼,随即挑着两只水桶走远了。

我指着他的背影,结结巴巴的向王书记说道:“他,他是……这里有白种人?”

王书记没有来得及回答我,在我身后有个声音回答道:“我们的祖上是色目人。”

我回头,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的高大男子。金色的头发,金色的胡子,高鼻深目,却说着流利的汉语。

我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木愣愣的看看这个男子,又回头看看王书记。王书记正一脸笑意的看着我,那意思像是说,怎么样?震惊吧?

男子很和善的自我介绍:“你好,我叫钳,铁钳的钳。”

我心想,不愧是铁匠村啊,名字都起得这么贴切。

我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木愣愣的说:“你好,我叫赵莽。”随后,我看着来来往往的白人,问道:“你们一直生活在这里?”

钳点了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你就是赵莽?跟我来吧,先知在等你。”

自从进入到这个村子以来,我已经遇到过太多东西了。大量的信息涌到脑子里,我忽然有些处理不过来。我的嘴里无意识的嘟囔着:“先知,先知?这又是什么?”

王书记在我身边小声地说道:“先知就是点名要见你的那个老人。”

钳领着我们,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这里的情况,而王书记则热情地补充着。这两个人像是说相声的一样,一唱一和,总算让我明白了这个村子是这么回事。

这里的村民,全都是色目人。

当年蒙古铁骑横行欧亚大陆,建立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帝国,伴随着侵略和征服而来的,是人种的交融。

元朝规定人有四等。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为汉人,第四等为南人。而这个村子的村民,就是色目人的一种。

后来元朝灭亡,明朝建立。他们滞留在了中国。对于这一支异族,明政府既没有斩尽杀绝,也没有驱逐。而是对他们进行了长达二百多年的洗脑。世世代代向他们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

我不知道这种洗脑是一种惩罚,还是恶作剧,总之,它无疑是很成功的,这些色目人甚至比汉人还要热爱大明王朝。

明末时分,八旗越过山海关,一路南下。他们自发的组成了一支小军队,号称忠字营。意思是永远忠于朱明王朝。

这只军队纪律严明,个个悍不畏死,而且有身材高大的先天优势,倒也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不过他们的力量终究还是太小了。小的像是一支烛光。

黑暗吞噬不了这一小束烛光,但是它总有燃尽的时候。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他们元气大伤,终于停止了征战,在这个小村子隐居了下来。不过,他们仍然固执的把这个村子命名为忠字营。

当年的清政府不可能没有发现这一支怪胎军队。不过或许是出于对他们执着精神的敬意,又或者觉得他们不是纯正的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