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有坦克-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停放在院外空地上,用篷布遮盖起来的豹1坦克。

人群中已经有几个好奇的人凑过去看了,毕竟这玩意有点大,而且这篷布看起来布料也是不凡啊。

“一堆黑石呢,有啥好看的。”

李初只能用煤炭敷衍一下,并且让杨承过来好好守着。

他今天还有其他事要做,不可能跟这群好奇的村民在这边耗着。

“乡亲们呐,你们谁家种有豆子啊,打今儿起,我这开始收黄豆,每斤八文钱,乡亲们可以将你们自家的黄豆卖予我这,或者我上门去收也行。”

李初跑到了院子门边,招呼着大家伙往这边看来,便将收购黄豆的消息放出去了。

豆子,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种植,基本上全国各地都能种植,营养价值非常高,一年能种几次,不过,这所谓的营养价值,在北宋的人们来说,就是个屁。

市面上,黄豆的价格,为每斤5文或者6文钱的价格。

李初这边出到了8文,这是一个极高的价格了。

正常情况下来说,没人敢这么高的价格来收购,除非是大荒之年。

李初用这个价格,也是有自己的主张和用意的,首先是价格高,大家都会把黄豆卖到他这,其次,这其中的利润也高,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能让大家吃亏吧,是不?

再者,大豆的种植,都是种在田边的走道边,也不影响田间的小麦或水稻,两者共生互不干扰。

这种价格,可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如果长期以这种价格收购,来年绝对能让许多的百姓都纷纷种植黄豆,到时候,就将是一片黄豆的产源地了。

黄豆,是老干妈的最基础原料。

在后世,老干妈已经用非常非常成功的经验告诉了李初,这种东西,迟早要火爆全球的。

更别提,这个时候的南方,正处在湿气瘴气的笼罩下,没有辣椒来排除体内的湿寒,光是南方,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且急需老干妈的市场。

从一打算做老干妈卖那一刻起,李初就没打算小打小闹。

开厂,建立生产线。

所以,一个稳定的供货来源,是必须的。

多几文钱,能让大家都卖来这边,养成这么一个习惯,而且,这老干妈里面的利润,区区几文钱而已,几文钱若是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那么真心值了。

豆豉,这种东西在唐朝就有了,甚至更早,只不过,这个发酵的过程,没有后世那一套经过简化安全的工序。

虽然李初懂得如何更好更快的发酵,但是跟北宋的人们比,拉不开多大的差距。

并且,汝坟镇是在官道上,这南来北往的商人,可是数之不尽的啊。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一个是张老财,要是等到李初开厂建立老干妈生产线了,你能指望张老财会无动于衷?

就算张老财不会同李初一样,也开个老干妈厂,但是你指望他不会故意来给你下绊子,恶心一下你?

几文钱而已,带动里面的关键点,可远远不止这几文钱的价值哦。

“什么,八文钱?”

“小初啊,我没听错吧,你刚才说八文钱一斤收黄豆?”

“小初,你要收多少,我家里还有一些,我马上给你送来。”

“初哥儿,你确定是用八文钱一斤收吗?”

“小初啊,你能不能收我家的,你等会,我这就回家给你送来。”

刚才还在研究感叹这电灯的神奇,这一听说李初要收黄豆了,还是八文钱一斤的高价,立即七嘴八舌的追问起来。

李初还看见,两三个妇女还悄悄的溜出人群,飞快的往自家赶去了。

这几个都是精明的主啊,大家在这询问,她们则直接回家带豆子来,回头肯定是他们最先把黄豆出售的。

“好了好了,大家先听我说。”

李初暂时安慰了一下人群,认真的宣布道:“自今日起,李初以每斤八文的价格,收购黄豆,至于这个收购量呢,暂时为一千斤,大家也不要急,这个一千斤呢,只是暂时的,如果情况好,收满一千斤后,过不了几天,还会再次收购的,当然,以后这个价格,都不会降低!”

“小初啊,你真是太好了。”

“小初,你收这么多的豆子,干什么用啊?”

李初嘿嘿一笑,暂时保密。

得到了李初认真的答复后,本来围在家门口研究电灯的人,基本上都跑回家了,这年头,那个人家里没种点豆子啊。

没一会儿,就有不少人抱着麻布袋装着一包包的豆子来了。

李初又从村里借了一杆秤,当着大家的面,一一过秤,然后是多重,付多少钱。

银子也在昨日,阿秀去了一趟县城里,兑换成了零钱。

一千斤黄豆,这也是李初目前能吃下来的极限,饭肆不过才开业两日,就赚了二十多贯,再加上这两日的食材开销和昨日付给窑厂郑大爷的定金,李初手里所剩的钱也不多了。

李初本来还想去镇里收黄豆,不过这会儿看大家都送来这么多黄豆,也就暂时不去了。

就在家门口,一个一个的来,大伙儿,有的带来了十斤,有的只有几斤,倒是有一户,用箩筐挑来,足足有四十斤。

而且,在知道李初需要一千斤之后,这群人回到村里后,又告诉了村里其他的人,反正收购的量多,不用担心自己的卖不出去。

这一来二去的,李初都不用去镇里了,这一天,就呆在家门口,这群淳朴的老乡,就自己主动将黄豆带了过来。

一天的时间,一千斤黄豆就已经收购满了。

李初只得遗憾的告诉乡亲们,让他们等下次了,至于下次是什么时候,短则数天,长则一月,这群人才悻悻离去。

不过,也有不肯离去的,原因嘛。

电灯……

白天还看不出来什么,这一到晚上,外边的天色暗了起来,这电灯的光亮则越来越明显。

有了白天见识到李初是如何制作的,这会儿再看这电灯,大家都是各有沉思。

“初哥儿啊,你能不能给我家里也装个这电灯啊,这可比油灯方便多了。”

“是啊,初哥儿,就不知道安装这个东西,要多少钱?”

罗马也不是一夜就建成的。

李初又只好给他们详细解释了一下原因,让他们莫急,以后这些东西,都会进入他们家里的。

直到所有人都走了后,这一天,这才结束了辛劳。

屋内,电灯照射着一片明亮。

杨康,捧着一本破旧的书籍,在灯光下细细的品读。

阿秀在院子外,整理着收购来的黄豆。

院子中,杨承手持一根长棍,一刺一挑,正努力的练习着杨家枪法。

屋中,李初坐在凳子上,一脸享受的表情。

在他的身后,阿宁正一脸笑嘻嘻的给他捏着肩。

“姐夫,啥时候,能给阿宁变个好玩的戏法呀?”xh:。74。240。212

第二十章:挡雨棚

今天一大早,李初就收到了来自定制系统的天气预报。

今天是阴转晴,后面几天都是大晴天。

温度高,这更有利于黄豆的发酵。

今天,又要建房子了。

考虑到以后要建厂的考虑,这次李初直接向系统订购了一间房子,就是后世那种工地箱房,可以组装起来的那种。

因为要在里面生活,而且以后搬迁还能继续用,所以普通的房子肯定是不行。

又让阿秀去了躺窑厂,买了几个大缸回来。

杨承、阿宁则负责将黄豆分拣,把里面的一些杂质啊,坏掉的、灰块、石头等等清理出来。等到阿秀把缸买回来了,将黄豆全部倒进几个缸里清洗,然后又倒水进行浸泡。

李初则负责将板房给拼装。

浸泡的过程中,将一些浮起在水面上的豆子捞出来扔掉。

等到浸泡至用手可以将豆子掐开时,将水份倒出,重新换水清洗,然后将豆鼓放到蒸笼里进行蒸煮。

这过程的中间,李初又跑到了镇里一趟。

因为是冬天,气温比较低,水泥地风干需要的时间比平常要长一些,因为有树木拦着挡住的,尽管一些人有些好奇,但是没人上去踩踏。

李初检查了一下,干透了许多,按照这种进度,到今晚上位置,就能彻底干了。

明日就能恢复正常的营业。

回到小院子后,蒸煮黄豆还在继续,李初一边做,一边将这里面的门门道道需要注意的地方,都一一告诉了阿秀,让阿秀跟在一边学着。

煮好之后,便放凉。

再装入簸箕内,盖上纱布,进行第一次发酵。

发酵,是需要时间的,李初又从定制系统中购买了一些助于豆豉发酵的东西撒了进去。

而样房,直到天黑的时候,李初也才堪堪装了个七七八八。

这一天,也就这样的过去了。

清早,李初很早就起来,跑到镇上去看了下那块水泥地,也就彻底干透了。

阿秀今早也得去襄城县进行食材的采购。

上午的时间,李初将板房给组装好了。

正常情况下,给黄豆发酵,是不需要用到这个的,但是如今是冬天,又是在北方,没法给黄豆提供二次发酵的温度。

板房,就是用来起到加温的作用。

将板房拼装好了,李初就在里面开始烧火,将房间里的温度气温升高。

而黄豆,由于李初在里面加入了一些有助于发酵的东西,只是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一次发酵就已经完成了。

让杨承、阿宁跟着一起帮忙,将第一次发酵好黄豆装在大缸里,抬进了这个准备好的温室,然后撒上盐、花椒等等佐料搅拌充分,然后一个一个将缸进行密封。

李初又在屋子里面烧了几个火堆,因为在板房,而且比较宽大,所以这边在里面烧火没有多大的安全隐患。

在火堆的燃烧下,板房内的温度持续不断的升高,达到了四十多度,这个温度下,可以给缸内的黄豆进行二次发酵了。

李初将板房关好。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阿秀带着食材回来了,这边准备了一番后,也推着饮食小推车往镇上去了。

等李初推车小推车到了镇上时,发现好多人聚拢在他准备摆摊的地方。

怎么回事?

李初打的那块水泥地上,已经围满了人,走近时,他用来拦住人用的树干已经被人给扔了出来,就这样扔在一边。

李初还看到,不少人在水泥地上用力的踩踏,跺脚。

“初哥儿来了。”

人群中有人看到了李初,连忙高呼了一声,大家伙听到这句呼喊声,也纷纷转过头来,惊异的看着李初。

阿秀在后面推车小推车过来,这群围观的人们纷纷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

不过,大家的目光聚焦点,还是在李初身上。

看着这群人,再看着被扔在一旁用来栏路的树干,李初也多多少少猜出了一些原因,无非就是那个好事的人,闯进水泥地了,然后这个人,那天还是看到过李初铺地的过程,结果发现这地居然坚硬如铁,然后就惊呼起来。

再然后,估计附近的一些百姓也被吸引了过来,发现了这么一个原因。

呵呵。

李初的表情有些不悦,如果让他知道是哪个人偷偷闯进来,他绝对不会让这个人好过。

现在,是水泥干了,你进来了,没事。

要是水泥地还没干呢?

这要踩上一脚也就算了,要是也想现在这样,呼来好多人,一个人踩一脚,那么打的这块地,就要废了。

李初默默的将被人群扔在一边的树干捡起来,这些都是从隔壁滍水客栈借的,等下要还回去给刘老板。

“麻烦大家让一让。”

李初的语气有些冷,把这群人都赶出去后,从小推车一旁拿出了两根笔直的树木,然后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