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王侯-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抓带头的,没想到难民里居然有人夺了他的刀,接着,就砍了他的头。

王立本和他的人,就是在那名卫所军官被杀的时候撤下来的,他发现了,杀人夺刀的,就是锦衣卫一直以来暗中盯的一条大鱼。看来这条鱼盯对了,只是目标太大,现在有破网的可能。

“多亏我们走的快,要不然的话,怕是他就要提着刀杀过来了。”王立本喘着气,满面的惊惶“疯了,真的疯了,光天化日动手杀官,周围的百姓居然为他喝彩,这群人全都疯了。”

由于他撤出来的早,并不清楚,真正的疯狂实际是发生在他撤出之后,一位受难民敬仰的师兄,带来了一个惊人消息。皇帝的表弟张嗣宗被匪徒架票,对方要五万石粮食才肯放人,为了筹措这些粮食,自即日起,安陆的粥场,要停了。粮价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涨五成。官府还会限期破案,在这些流民中寻找动手的歹人。

第三百八十四章乱起(三)

安陆的情形与当初滑县不同,这里是产粮区,粮价始终没高的太离谱。只是由于大批流民进入,以及粮草输送前线,本地的粮价对照往年,还是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扬,不少本地人的生活也出现了问题。

粮价如果再涨五成,那本地人怕也要不知饿死多少,灾民们怒吼着咆哮着,掀翻了粥棚,驱散了本来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吏。很快就有人从库房里拉出了口袋,发现除了几百石米以外,其他的口袋里,装的是泥土和沙子。

怒火被成功的点燃,愤怒的难民在有心人的带领下,包围了州衙。局面到这个时候,倒也没真到造反的地步,流民只是需要一个承诺,或是一个保证。保证粥棚会一直办下去,保证所有人都能不饿死。

困守孤城的万同,已经焦头烂额,事态的恶化程度,远超他的想象。作为一名亲民官,他其实已经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并且试图做出补救。只是这事发生的太快了,他的补救措施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已经宣告失败。

“粥棚那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粮食都变成了泥土和沙子?”万同面色铁青,紧盯着自己面前的师爷。而师爷同样是一脸茫然的表情“东翁,当事的吏员已经不知去向,这事怕是不好查究了。可是那名吏员也是个老成可靠的,按说……按说不该做这种事啊。”

这个时候,按说两个字显然是苍白无力且不能解决问题的,一名衣冠不整的衙役从外面跑进来,慌忙禀报道“老爷,大事不好了。修城门的工人,今天没见到吃的,已经躁动起来,陆同知带人去送粮,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等到打开口袋发现,粮食里居然大多发了霉。那些人根本不听解释,发了疯一般朝我们围过来,大家保护同知老爷,不知道怎么,居然死了人……”

“死了人?”万同眼前一黑,他当然知道,这种情况下,死人是何等危险的情形,忙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局面就乱了。”衙役吞了口唾沫“附近的安陆营兵不知道为什么,根本不过来帮忙,就看着他们围攻我们,小人侥幸逃出来,向老爷禀报。其他人……其他人都陷在人堆里,看不清结果如何。”

这局面,是要无可收拾了么?万同的心里阵阵发凉,按照这样发现下去,怕是真的要大乱了。哪怕他不要乌纱不要前程,张嗣宗的死活都不去考虑,可是眼下这一关,又该怎么过法?

“本地的几位员外,可曾去请了?恐怕只有他们,才能维持住这个局面了。”

“已经派人去请了,不过……恐怕不会有人来吧。”师爷斟酌着自己的字眼,想要说的更委婉一些,却发现眼下这个情况,不管如何委婉,真相都是那么残酷。那些士绅自己结成了联盟,把可怜的州牧,给抛弃了。

要做好地方官,第一要务不是任事明白,清廉如水,而是要结好巨室,善待豪门。当安陆大多数士绅宗族都放弃了万同,他的前途也就注定黯淡无光。

又一名衙役从外面跑进来,神色慌张道:“老爷,大事不好,已经有难民开始尝试着爬墙了,小的们不知该如何应对,特向老爷您要个章程。”

“爬墙……”万同心知,这与其叫爬墙,不如就叫攻打衙门。他将牙一咬道:“集合衙役,保护州衙,此乃朝廷重地,怎能容刁民放肆,如果有人执迷不悟,你们就给我狠狠地打!”

“石头领,恭喜了。这一遭安陆城,注定是我们的了。”在离州衙不远的一处酒楼的二楼内,那名叫红儿的红衣女子趴在窗户那朝州衙看了几眼,回头对石金梁飞了个媚眼。

可惜,不管她的天狐功如何了得,对上石金梁这等人,都没有什么意义。在他眼里,大概就没有男人女人这些分别,只有他的平与不平,其他都不重要。他沉声道:“这只是大戏的开幕,真正的好戏还没上演呢,圣女怎么不过来?”

“师妹啊,她去兴王府那边看看,如果有机会,尽量安排一些人过去,到了攻打王府的时候,也好有个内应。石头领,你这回得了安陆,就可以真的称王了吧,小妹为了你的大业,可是连建昌侯都卖了。天下虽大,却已经没了我的容身之地,你可不要不管奴家啊。”

她的语气娇媚,又带了一点点的放肆,似乎是在暗示着什么又似乎只是单纯的请求庇护。总之,更深层次的东西,都要当事人自己去理解揣摩,揣摩的对错,都靠自己的悟性,和她就没什么关系了。

石金梁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姑娘既然是教中姐妹,大家就是一家人,何必说这种见外的话。石某并不想当什么王爷,也不想做人上人发号施令,只想给这满城的难民以及本地的穷人谋个出身,替大家找碗饭吃。天下十事九不平,天降不平杀不平;不平反被不平杀,杀尽不平方太平。这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太平盛世,就从安陆开始吧。”

王府之内,随着粥堋那边骚乱的发生,这边的警惕性也提高起来,王府仪卫司大半人马会合了本地巡检司的人,持了刀枪在外面列好队型。好在之前的时候,杨承祖用强力手段划出警戒线,那些难民们也知道,王府是法外之地,不管是衙门还是安陆营,都无法影响到这里,在这吃了亏纯粹算倒霉。

所以也就都选择远离这里,即使安陆城内闹的不成话的那段时间,也没人敢到这里生事。人的本性中,大多是欺软怕硬的,当王府表现出了强硬和坚决后,其他人也就不敢再来挑衅或是要求什么。

又一支庞大的车队过来,为首的几个汉子道:“我们是长寿郡主府上的,全部家当都在这,进府之后,你们就关门吧。城里已经开始乱了,有人抢东西,有人烧房子,不要闹到这边来,到时候再关门,就来不及了。”

杨承祖问道:“钱夫人呢?夫人不是说,要和郡主一起进府么?她若是没来,就等她进来之后再说吧。”

“钱夫人的人马和郡主的人马都混在一处,东西也都混在一处,你就放心关门吧。”

一部装饰豪华的马车,在队伍的正中缓慢而行,一个一身缟素的丽人倚在车壁上,听着外面的对答,嘴角微微向上一翘,轻声说了一句“算你有良心。”

第三百八十五章乱起(四)

杨家的女眷,已经早早的都进了府,那处孙家的别院已经空了。杨承祖没了后顾之忧,见这支队伍进府后,急忙吩咐着关门。站在王府的墙上,已经能看见冲天的烟柱,被点着的房子似乎越来越多了。

他朝四周看看,由于之前的清理措施得力,王府如同海中孤岛,四周没有什么易燃物或是建筑。即使他们火攻的话,也烧不到王府来这才长出口气,吩咐其他人道:

“大家都看到了,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我们惟有同心协力,才能度过这个难关,为了我们不被难民打死,大家就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吧。”

这么多人进了府,肯定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王府长史袁宗皋带了一群王府的属官和下人,急匆匆的奔走着,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统计一天需要开支的食粮,又查点着有多少病人,需要多少伤药。

这位长史对杨承祖的看法未必有多好,不过也谈不到有多糟,在眼下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他更能分的清主次,绝对不会来故意扯后腿或是夺权柄。对于这位长史,杨承祖心中也很佩服,至少在处理这些庶务上,对方比自己的水平高出许多。有这么一个优秀的长史,自己的担子也轻多了。

“长史,怎么样,我们的粮食和水,都没问题吧。”

袁宗皋一边吩咐着身边的人去问些什么,一边回答道:“你之前收上来的粮食很及时,我们府里的存粮大概可以支撑五到六个月,如果真的要打那么久。我想不是等来朝廷的官军,就是等来贼兵破王府的消息了。我可没见过,有哪个王府能守那么多天。水的方面也不用考虑,我早已经带人掘了井,安陆是水源充足之地,想要断我们的粮水两道,那纯粹是做梦。”

“长史原来还懂兵法?失敬。”

“不用恭维我,我中了进士之后,就随着千岁到安陆就藩,不曾领过兵,不曾打过仗。兵书是看过的,不过如果说我懂兵法,最多不过是个赵括再世。如果真有人来打王府的主意,你来负责指挥,我不会多说一个字。粮食药品出了问题,你来找我,如果守不住的时候,通知我一声。我已经安排了两个健壮奴仆,等到王府守不住时,他们会帮助我自尽。”

“长史多虑了,事态没那么严重,也许……他们还闹不起来呢。”

“这种话,你自己信么?”袁宗皋看了看他,将衣衫下摆撩了起来,让自己的行动更利落。

“既然我们遇到这些事,就想办法去解决它。我不会怪你,也不会怪任何人,埋怨和责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大家都是王府的属官,齐心合力保住王府,其他的,都不重要。犒赏的问题,我已经为你解决了,一会会有人送钱过来,我能做的就那么多,其他的靠你。现在开始,大家做事!”

这个年头,哪怕是天大的事,第一个要讲的依旧是钱。王府不管是危如累卵也好,还是黑云压城也罢,最后终归是要拿出钱来,才能把士气鼓舞起来。否则的话,很难保证士兵的战斗意志与士气。

兴王作为受皇帝重视的藩王,让襄王嫉妒到和他打御前官司,所得的赏赐不在少数。虽然底蕴不足,但是庞大的田地,以及各处的买卖铺面,显性或隐性的收益,让王府在短短几十年内,也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一口口箱子内,放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有的箱子里是铜钱。仪卫司和巡检司的人马,先发了两个月军饷,钱夫人和长寿郡主带来的护卫,则有他们自己的头领按照规矩发钱。

手里拿到了钱,这些人的士气明显提高了不少,还有不少人的家眷也都搬进了王府,于他们而言,实际也没了退路。为了自己的家人,就得把这座王府守住。

至于那些担任护卫的江湖客,他们武艺好,也有血勇,不少人都杀过人。可是大多是外乡人,于他们而言,为了什么战斗,这才是大问题。杨承祖把几个为首领的叫到一边透露道:

“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少人的位置要动一动,我跟你们说一下。我从王妃那得到的消息,这次可以保举一个人袭四品职,至于下面的官职,大概有五十几个,那种大案保举的官职,只带俸不拿权的,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