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杏林春暖-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眸光一冷:“她敢……”想到刚才小林子的那些话,脸色又柔和下来:“朕信她,且,这天下都是朕的,即便她跑,能跑哪儿去。”

成贵点点头,这倒是,小林子如果真敢利用这次逃跑,给万岁爷逮回来绝对没好儿,小林子是聪明人,如今在宫里过的顺风顺水,跑出去做什么?

而且,万岁爷肯定会派人跟着她。

转天在一早,因担忧豫州的疫情,皇上即便再不舍,也亲自送着林杏出了宫,登上神武门的城楼子,看着马车一路烟尘渐行渐远,竟生出想追过去的想法,不禁摇了摇头,等她归来就是自己的了,他会好好疼她……

第68章吃回嫩豆腐

跟林杏一起出来的,除了小尾巴旺财还有六名大内侍卫,可见即便出了宫,变态依然看管着自己。

林杏心情很放松,只要出了宫,出了京,自己稍微用点儿手段,放倒这几个人还不容易吗,只不过,如此一来后患太多,得逃得无声无息才是上策,毕竟自己还想过滋润的小日子,天天被人追着,疲于奔命可就不妙了。

所以,豫州是林杏给自己选择的逃跑圣地,豫州如今瘟疫肆虐,虽说有一定危险性,但机会也多,大疫之时,人命是最不值钱的,死一个太监有什么新鲜。

眼瞅进了豫州地界,旺财从包袱里翻出一个荷包递给林杏:“奴才出来的时候,万岁爷特意交代,进了豫州地界儿,一定把这苏合香的荷包给公公戴着,这东西开窍辟秽,能防瘟疫。”

林杏点点头,变态对自己还算不错,接过来拴在腰上,往两边看了看,淮水正从豫州过,若风调雨顺,豫州倒真是个好地方,。

可淮水一发就成了一片汪洋,水过了就会滋生瘟疫,这是常识,在现代,举凡汛期都会提前做好防护准备,把低洼地方的百姓都迁出来,等洪水过去,第一件事就是消毒,一天三遍的消。

现代人已经有了卫生防护意识,所以瘟疫已经不太可怕,只要应对及时,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死亡。

而古代却不一样,老百姓卫生观念薄弱,洪水一过,跟着便是瘟疫横行,没有对策,得不到控制,往往一村一村的死人。

为了避免疫情蔓延,豫州各个出口已经被朝廷的官兵严加封锁,虽有些不人道,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瘟疫传播太快,一旦大规模的灾民流散各地,引起全国大范围传播,到那时就再难控制了。

已临深秋,萧瑟的秋风卷着一股子腥臭刮过来,林杏忍不住掩住口鼻,官道两边的树都是光秃秃的,走了几天也没看见一片树叶,估计都让老百姓吃了。

老百姓都是指望着老天过日子,一发水地里的庄稼没了,家也没了,饿急了眼,有什么是什么,树叶,树皮,甚至观音土,只要能填肚子的都是好东西,路边随处可见森森白骨,尸体在秋阳下晒着散发出一阵阵的腐臭气,招了不少蚊蝇绕着转。

一开始,林杏还让侍卫帮着掩埋,这般曝露在外,是滋生细菌疾病的源头,后来实在太多了,要是挨个掩埋,怕这辈子也到不了寿春城。

林杏叹了口气,到了这里,人命比蝼蚁还不如,当官的,当兵的,当差的,眼里盯着的只有银子,人命算什么,亏的御厨大比之后,那个豫州的巡抚还有脸歌功颂德,说朝廷的赈灾粮款到的及时,加上御赐的神仙粥,瘟疫已经控制住了,这活打了脸。

历来当官的都有一套官场秘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搏一个荷包鼓鼓家财万贯就成了,至于老百姓活不活的了,当官的才不管呢。

所以才说草民,草民,贱如草芥,这就是老百姓,也难怪人人都想当官,当了官就不是草民了,哪怕之前受过再大的苦,也都丢在脖子后头去了,眼望见的都是富贵名利,什么坏事都干的出来。

林杏一直以为自己的心够冷,够硬了,可见到这么多死人,依然有些扛不住,最后下令什么都别理会,尽快赶往寿春城。

林杏知道,只有找到破解瘟疫的方法,控制住瘟疫蔓延,才不会再死人,在当官的眼里,人命贱如草,但在她眼里,人命却是最珍贵的,也之所以,她嘴里说的再狠,也没真正杀过一个人,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东西,这辈子都不可能改变。

河道总督衙门正在寿春,河道总督管的是河道,地方赈灾却不归河道衙门管,所以,看到马车停在河道总督衙门前,林杏不禁愣了愣:“怎么上这儿来了?”

旺财道:“瘟疫闹得大,孙大人他们如今都住在城东的报恩寺,哪儿临着惠民药局,万岁爷怕公公跟那些太医在一起住不惯,就交代奴才把您安置在河道衙门杜大人府上,好歹也比报恩寺舒坦。”

林杏皱了皱眉:“要找舒坦,咱家跑这儿来做什么,咱家也不是来游山玩水的,咱家是来治瘟疫的,在河道衙门算怎么回事儿,就去报恩寺。”

“这……”旺财一犹豫就挨了一脚:“快点儿,别惹到咱家性子起来,把你踹到死人堆里去,想要命都难。”

旺财汗都下来了,知道这位的性子说一不二,最是难惹,忙吩咐外头去报恩寺。”

林杏在马车里看了他一眼:“旺财,万岁爷还吩咐了什么?你是不是一块儿跟咱家说说。”

“那个,万岁爷就吩咐奴才好好伺候林公公,若公公有什么闪失,我们这些人的脑袋都甭要了。”

林杏点点头,果然是变态的风格,看守严密,连落脚的地儿都替自己安排好了,林杏又不傻,一旦住进河道总督衙门,还跑个屁啊,还是报恩寺好,人多事杂,等回头寻个机会就能跑路。

报恩寺是千年古刹,占地颇广,佛门清净地如今已变得人满为患,临着寿春古城的东门一直到报恩寺的山门外,搭了有一里地的席棚,里头用门板搭的大通铺上挤的都是病人。

林杏不等到报恩寺就下了车,旺财要劝她,给她替踢到了一边儿,林杏从第一个席棚开始挨个看里头的病人,心里基本有了底。

到报恩寺的时候,看到庙门口有数口大锅,锅下烧着火,正熬药汤子呢,药气腾腾,闻着都让人恶心,孙济世带着几个太医正在旁边儿指挥着往锅里倒药加水。

孙济世比出京的时候,整整瘦了两圈,都嘬腮了,一看看见林杏忙丢开手里的药跑了过来:“接着皇上的谕旨,我可是高兴了好些天,就盼着你来呢。”

林杏扫了眼后头几个太医,一个个捂着鼻子跟大爷似的,躲着席棚子八丈远,眼里一阴,就说这些太医都是靠不住的,在宫里天天的混吃等死还罢了,跑这儿来还想偷懒,都他娘欠收拾。

孙济世:“你刚过来可去了席棚?”

林杏点点头叹了口气:“神仙粥并不对症啊,神仙粥的功效说到底就是发散风寒,对症的是风寒而起的症候,刚咱家过来挨个看了看,却并非风寒瘟病,病人的病症不同,忽冷,忽热,冷起来打摆子一样,热起来又高烧不退,出了大汗之后却又稍见安稳,且唇鼻之处可见疱疹,以在下来看,此并非风寒瘟病而是疟疾。”

孙济世脸色变了变,林杏说的这些症候他也都知道,却没往疟疾上想,因疟疾多生于暑热之时,如今已是深秋,怎么可能是疟疾,但仔细想想,果真于疟疾的表症吻合。

若真是疟疾,可麻烦了,疟疾直到如今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症之法,且传播极快,致死率高,怪不得,这次豫州大疫短短数月就死了这么多人,忙道:“我这就去翻看医书找破解之法。”

林杏眨眨眼,一把拽住他:“孙大人您真的假的啊,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功夫翻看药书,救人要紧。”

孙济世忽的眼睛亮了起来:“莫非林公公知道破解之法?”

林杏心说。这有什么难的,喹宁这里没有,大头青蒿可有的是,这青蒿比喹宁还要对症,副作用还小,是治疗疟疾的良药。

见孙济世激动地样儿,随手从路边儿的野草堆里揪了一颗大头青蒿:“这个就治疟疾。”

后头几个太医听了哈哈笑了起来:“林公公说笑呢,若这路边的野蒿子都能治瘟疫,那我们几个吃饱了撑的还跑豫州来做什么。”

林杏瞥了他们一眼:“万岁爷把你们这几个废物点心派过来,先开头咱家还没想明白,如今倒是明白了万岁爷的苦心,万岁爷就是嫌你们这些废物,在跟前儿碍眼,让你们来豫州溜达溜达,要是能死几个,倒省了朝廷的米粮俸禄。”

“你,你,你胡说……”

林杏哼了一声:“孙大人,咱家刚瞧席棚子里人手可不够,那些惠民局里的不过就懂些粗略药理,让他们给百姓看病,可不成,咱家瞅着几位太医倒是闲的紧,不如让他们过去,总比惠民局那些医工强。”

“你,你,我们是朝廷命官,是给万岁爷后宫的主子们瞧病的,这些贱民哪里配。”

林杏冷笑了一声:“万岁爷常说天下百姓都是万岁爷的子民,懂什么叫子民吗,就是儿子,换句话说,举凡是大齐的老百姓都如同万岁爷的皇子一样尊贵,给皇子看病是你们的造化,更何况,就算你的官职再高,只要是郎中,救死扶伤济世救人就是本分,万岁爷派你们来,不是当官老爷的,是治病的,咱家来就是为了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如今可看的清楚明白,等回宫后,把这儿的情景好好跟万岁爷说道说道,到时候,你们一个个就擎等着加官进爵吧。”

几人吓得一哆嗦,心里知道这位是万岁爷的相好,真要是照她们这么说,还加官进爵?一家子的命都难保,脸色变了几变忙道:“公公误会了,我们几个不过是累了,在这儿歇歇脚儿,这就去席棚瞧病。”说着哗啦啦往席棚子里去了。

林杏推了旺财一把:“你带着两个侍卫大哥,来回巡视,有偷懒的给咱家记下,回宫的时候交给万岁爷发落。”

旺财忙着去了,安排好了,回头见苏济世拿着青蒿又闻又尝的,半晌儿才道:“此与何药配伍?”

林杏:“瘟病初起可取青蒿叶捣汁饮用或直接咀嚼,若瘟病后期,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的,可配生地,知母、地骨皮等清热凉血之药,并无一定之规,孙大人可自行斟酌。”

见孙济世要去,林杏忙叫住他:“孙大人瘟疫传播迅速,若不及时制止,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如今还是疟疾,若再往后发展就不知是什么了,除了治病之外,更重要的是杜绝传播。”

孙济世一愣:“这如何杜绝?”

林杏:“死人尽快挖深坑掩埋,举凡死水池子等易招蚊虫之地,用石灰混着黄土填埋,各家采集青蒿晒干点燃驱逐蚊虫,豫州地处偏南,天气和暖,虽已深秋,却仍有蚊虫滋生,这是疟疾的源头,不得不除。”

林杏话音刚落,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林公公见识高明,在下着实敬佩。”

林杏回身真有些意外:“杜庭兰,你怎么在这儿?”

孙济世咳嗽了一声:“寿春县知县过了疫病,杜大人自请出任寿春县令,杜大人是跟下官等人一起过来的。”

林杏目光闪了闪,杜庭兰倒是挺聪明的,知道把握机会,虽豫州是疫区,寿春却是他老子杜万兴的大本营,若不是发现瘟疫,杜庭兰是绝不可能外放到寿春的,不然,父子俩抱一起,在豫州自治都没问题。

所以,自古当官外放没有往自己老家放的,杜庭兰外放到寿春绝对是千载难逢的好机缘,有他爹河道总督戳着,捞个功劳还不容易,等瘟疫过去,往上一报,升官是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