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娇有毒-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景小分队仗着他们对山林的天然辩识力,很快就找准了山林的方向,然后带着宋知夏寻了过去。

在山林里打了几只野兔和野鸟,东景意外地发现了一条林中小道。

深山老林里有山道,这证明这里有人经过啊,沿着这条山道必定能够找着人烟处啊。

宋知夏和东景他们一片欢喜。

沿着这条山道前进,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座寺庙前。

看着寺庙大门上挂着的匾额,宋知夏心中涌起浓浓的欢喜,这字是夏国的字,这里很可能已经是家乡大陆了。

终于可以回家了!

既然这里很可能是宋知夏的家乡大陆了,那么理应由宋知夏敲门问路。

宋知夏叩响了门环,过了一会,门开了半扇,出来了一个小尼姑。

小尼姑?那么这里就是庵堂了。

宋知夏暗自庆幸是自己叩响了门环,不然东景他们去叩门的话,门里的小尼姑一见他们的样子,决计是不敢开门的。

小尼姑已经从门缝里打量过宋知夏了,原本她见宋知夏穿着兽皮衣,看着像是野人,她不怎么想开门的,可是听着宋知夏叩门的举止和节奏,又像是有教养的,她才壮着胆子,开了半扇门。

小尼姑行了一礼:“敢问施主有何事?”

宋知夏仪态优雅地回了一礼:“小师傅,我的船队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幸得护卫们拼死相救才保全性命,只是海船毁损,我和护卫们漂落到了一处小岛,后来又历经了千辛万难,才又重回了陆上,只是我们在海上失去了方向,不知此地究竟是何地,还请小师傅告知一番。还有,若是贵处有余粮,我可否与贵处买上一些?我们的干粮已经全部吃完了。”为了不吓到小尼姑,宋知夏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小尼姑念了声佛:“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买粮之事,贫尼做不得主,还请施主随贫尼入庵堂拜见庵主,只是,还请施主见谅,你的护卫们只能在门外等候。”

“理所应当,他们自该在门外等候。”宋知夏应了一声,回去和东景他们轻声交代了几句,这才跟着小尼姑进入了庵堂。

小尼姑把门关好,领着宋知夏往庵主的佛堂走去。

宋知夏入了佛堂,抬眼一看,咦,这庵主有些面熟,呀,竟是那人!

宋知夏心如擂鼓,她认出了这个庵主是谁,她就是前世那个引她入局,害她清白有污,只能委屈做妾的恶人!

她竟然真的是出家人!

心思如此恶毒的出家人!

可恨当年揪不出她,扒不下她这一身的假皮!

宋知夏心中升腾起一团熊熊的怒火,可是她很快清醒过来,告诫自己一定要忍耐再忍耐,今世已与前世不同,她不能草率冲动地打死她,也许她这一次不会再害人,她不能胡乱造下杀业,不过,还是得好好打探一番,试试看能不能从这恶人口中探知出前世的些许内情来。

宋知夏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怒火,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礼:“小女子宋二娘拜见庵主。”

小尼姑把宋知夏的说辞与庵主说了一番,庵主口诵阿弥陀佛,请宋知夏坐下详说。

宋知夏把之前说的遭遇海上风暴,船毁落海,得护卫们拼死相救,千辛万苦回返陆上的说辞添油加醋的又说了一遍,她确实经历了风暴,也在海上漂流了许多日,说起个中细节很是详尽,庵主很快便相信了她。

庵主又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施主历劫归来,从此后必是一生平安顺遂。敢问施主原籍何处?此处乃是怀州境内,不知与施主家乡是远是近?施主之前说要采买干粮,本庵虽小,但粮食还是有些的,也不需施主另付银钱,只算作本庵祝贺施主平安归来的贺礼吧。”

咦,这庵主面上看着倒像是个慈心的出家人。宋知夏在心中暗暗嘀咕。

“多谢庵主出手相助,庵主慈悲心肠,日后必能修得功德金身。”宋知夏口中称谢,又行了一礼,“庵主日行善举,小女子感激不尽,小女子宋二娘,出身封州武宁伯府,乃是武宁伯的嫡次女,今番落难,身无信物,唯有空口拜谢,归家后必定让家人前来拜谢,并献上香油钱,厚谢佛祖菩萨指引小女子来此善地,得遇庵主相助。”

宋知夏有意透露了自己的身份,想看庵主有何反应。

庵主吃了一惊:“咦,施主竟是封州武宁伯府的小姐?哎呀,施主与本庵的确有缘啊。”

庵主把自己和这座庵堂的来历对宋知夏详细告知,原来庵主竟是秦王母妃德妃的贴身丫鬟,后来陪同德妃入宫,当起了管事宫女,后来因为犯了错被皇后重罚,德妃娘娘花了大力气才保住了她的性命,且将她送回了娘家,庵主原是德妃娘家的家生子,被逐出宫送回家后,自觉无颜面对主家,后来剔发出了家,日日诵经为德妃娘娘祈福,这座庵堂正是德妃娘娘出资建的,只为了庵主有个自在修行的地方。

“德妃娘娘与庵主,真是主仆情深啊。”宋知夏面上感慨地说道,心中却在翻腾着惊涛骇浪。

宋知夏与庵主又闲谈了几句,因为有渊源,庵主留宋知夏住宿一晚,后来小尼姑取来了干粮,宋知夏谢过庵主,抱着干粮出了庵堂。

把干粮给了东景,并与东景交代了她今晚留宿庵中的事,宋知夏心思纷乱地发起了呆。

“怎么了?生病了?”东景见宋知夏的脸色变差,关切地问道。

宋知夏摇了摇头:“没有,只是我听到了一些事,想要好好地想一想。”

东景也不打扰宋知夏的沉思,与信岐雷刀他们分食了一包干粮,实在太饿了,有什么事都先等吃饱了再说。

宋知夏一个人呆呆地坐在一旁,回想着前世。

前世时,因为幼时被掳之事,她的清白有了污点,及笄后,说亲很是不顺,后来母亲便带她去庵堂拜菩萨求姻缘。

在菩萨面前,她摇签摇出了一根签,后来正是这个庵主,她领着她去了一间签室,庵主请她在签室里稍候,她去请签士过来。

她傻傻的应了,一个人进了签室,然后就毫无防备的被迷烟给迷晕了过去,醒来后,她脑子里乱哄哄的,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签室的门就突然被人喘开了,她的“好”哥哥宋勇毅,领着一堆人闯了进来,直到此时此刻,她才发现,她的身后竟然还躺了一个人,一个男人,那人还是她的姐夫,秦王。

之后的事对于她来说就是一场噩梦,因为此事她的清白有污,只能远嫁低嫁,甚至为妾,父亲母亲舍不得她,后来秦王亲口求了父亲,说是愿意照顾她,于是她就被一抬小轿抬入了秦、王府,成为了一个妾,还是姐夫的妾。

长姐因为这件事大病了一场,身子一下子坏了许多,长姐的长子也对她横眉冷对,宋勇毅更是每次见到她都破口大骂,她自己也因为心中抑郁悲苦而大病了一场,入秦、王府之前浑浑噩噩,只想一死了之,若不是母亲抱着她声声哀泣,她早就自尽了结了。

原本她以为这场暗害是宋勇毅的手笔,他一向看她不惯,恨不得她远远的嫁了,不再碍了他的眼,只是他算计的对象必定不是姐夫,只是不知何故,阴差阳错的,却让姐夫陷落了进来,搞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可是如今她知晓了庵主与秦王的渊源,前世的猜测全部被推翻,原来她前世竟是恨错了人。

这场陷阱,分明就是秦王的手笔,算计的就是她,秦王对她起了不该有的心思,猜测的更阴暗一些,她也不过是个顺带的,秦王真正算计的是她背后的武宁伯府,她的父亲,秦王为了争位,想要把父亲彻底的拉到他的阵营里,父亲再是忠心,再是不掺和夺位之争,但是父亲的两个女儿都入了秦、王府,再大度的帝王也不会再相信父亲了,父亲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再不甘心也只能为秦王所用了。

想到为妾的委屈,想到冷宫的委屈,再想到父亲的不甘和冤曲,前世父亲之所以落到戴罪立功,四处救援,可却粮草不济、武器不齐、兵源难收的下场,未必不是皇上对父亲的惩罚和警告。

想到前世的委屈和冤曲,再想到明明是秦王设计了自己,后来却黑白颠倒,污蔑自己,说自己下贱算计了他,把污水都泼到自己身上,宋知夏恨不得立马就去把秦王捅个对穿。

不行,不行,还不能动手,宋知夏努力按捺住自己的怒火,告诫自己一定要忍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前世的仇,这一世必定是会报的,到时,她必定会十倍百倍的“报答”给秦王。

第107章 归家

在庵堂留宿了一夜,并得到了庵主赠予的俗家衣物,宋知夏终于可以正常夏国人的装扮上路了。

怀州离封州并不远,还是老规矩,由东景扛着宋知夏快速向封州进发。

按着庵主临时画就的怀州草图,以及方向指引,宋知夏很快就领着东景他们找到了官道,有了官道,再辩别一下具体方位,对照一下草图,就知道该怎么去往封州了。

八甲人的奔跑速度一向极快,加之路途并不远,只是半天的功夫,一行人便来到了封州城附近。

还是按着去年的经验,东景一行人再次劫持了一支商队,然后扮作护卫混进了封州城。

一行人再次跳墙入府,东景扛着宋知夏直往主院奔去,信岐雷刀他们跟在后头,他们心情还有点小激动,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进入这座大宅的居住区呢,瞧着就有点新鲜。

宋知夏此时此刻的心情很是跌宕起伏,一想到能马上见到父亲母亲就激动欢腾,可是再一想到她不在的这几个月,父亲母亲是如何的担忧伤心,又有些近亲情怯、忐忑不安了。

一行人跃入主院,立时惊起一片惊呼之声。

大白天的,后宅里竟然冒出了几个大男人,这简直就是祸从天降啊,可要了亲命了。

院子里一片闹哄哄的,仆妇丫鬟们惊叫连连,纷纷避退,直吵得宋知夏心头火起,就这些不堪用的人,还怎么保护母亲!

“噤声!闭嘴!”宋知夏大喝一声,如平地惊雷,顿时把仆妇丫鬟们的惊呼声都给憋了回去。

宋知夏上前两步,昂首挺胸:“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楚我是谁!”

“呀,不是二小姐么?”

“是,是,的确是二小姐。”

认清眼前人是自家二小姐后,仆妇丫鬟们都松了一大口气,把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宋知夏扫了她们一眼:“还不去禀报母亲,都站在这里做什么?”

这些仆妇丫鬟们遇事挑不起大梁,但是有了主子的吩咐,她们倒是手脚麻利起来,地位最高的仆妇立马去向主母禀告,宋知夏则领着东景他们进了厅堂。

其实宋知夏内心是极想马上去见母亲的,可是东景他们远来是客,总不能把他们扔在厅堂里,她自个跑去见母亲吧,这也太失礼了,所以宋知夏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急切,陪着东景他们在厅堂里等着。

宋知夏心中焦急,只能转而向堂上服侍茶水的小丫鬟打听母亲的近况:“母亲近来身体如何?可安泰否?”

小丫鬟赶紧回道:“夫人忧心小姐,已经病得起不来床了。”

“什么!”宋知夏腾地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母亲病得起不来床了?”

小丫鬟被宋知夏大喝一声,声音都吓得颤颤的:“是。”

宋知夏此时哪还有心思顾及什么待客之道,她匆匆向东景交代了一句:“我母亲生病了,我先去看看她。”说完便跑了。

宋知夏一路跑向张氏的卧房,她如今奔跑如风,待她跑进了张氏的卧房时,前去禀报张氏的仆妇也才刚刚进来,还来不及说出第一句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