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娇有毒-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景直直的看着未婚妻的侧脸,眼神都有些痴了。

服用了红汁之后,这一次的份量比第二次要多要浓,宋知夏又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洗筋伐髓,她的体质再次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爆发力和耐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东景对于宋知夏的训练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流向南边的洋流开始强盛起来,明国船队要开启归程了。

宋知夏却不想回归,从一开始她就没想过要这么早回归,按照她的估算,最起码要等两年后她才会回去,因为时间不足够的话,世家大族怎么能把皇权给架空呢,不架空她又怎么能动用雷霆手段呢。

所以她不回去。

东景巴不得她不回去,极力的支持她。

八甲部族的大首领和巫也极为乐见宋知夏留下,加深与八甲部族的感情。

在异大陆,明国方的最高权力人就是宋知夏,宋知夏不乐意回去,明国的官员和将领们也无法强迫她回去,更何况她又不阻止船队回去,只是她自己不回去罢了,根本算不上违逆,只能算是小姑娘家的任性和乐不思蜀,明国的官员和将领们在苦劝了两遍无果后,也只能留下服侍和守卫宋知夏的人手,带着船队,扬帆回国了。

宋知夏在八甲部族开开心心的待下来,每日里训练身手,为将来的远行做准备。

明国船队回去后,宋力刚发现女儿没有回来,在发了一通脾气后,也只能忍下了,只等着下一轮从南流向北的流洋强盛起来,再派船队过去接人。

张氏和宋勇毅的心思较之宋力刚更为细腻,他们见宋知夏不回来,就以为是宋知秋在京中让她难受,所以才不回来,一边是家人,另一边也是家人,两人却不能共存,张氏和宋勇毅心中格外难过。

宋老夫人则心情舒畅,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回来了才烦心呢,她要回来了大孙女就不进宫了,大孙女才是她的贴心乖孙女,那个就是个不孝的讨债鬼,哼。

宋勇毅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两个月后,原本这个日子就是张氏特意挑的,正好小女儿回来,一家团聚,家中又添新人,多好啊,结果,小女儿没回来,一家人缺了一个。

但是再缺憾,太子的婚礼仍然是要按时举行的,婚礼结束后,太子正式移居东宫。

太子妃入东宫了,一个月后,四位美人也入东宫了。

随着太子移居东宫,以及东宫妃嫔变来的后宫格局变化,朝堂上也有了相对应的阵营变化,在细雨润春风中,臣子们开始向皇权做出试探了。

不管明国有了怎样的格局变化,宋知夏在八甲部族一如既往的过着她的开心日子,反正都是注定要被破坏的东西,在意它做什么呢。

宋知夏在半年多的严格训练下,终于可以靠着自己的实力通过部族外面的原始森林了,真是可喜可贺,她终于向远行目标迈出第一步了。

除了训练之外,宋知夏还要管理着流放的齐氏子孙,同时还要制定严密的监管条目,堵住一切可能发生的疏漏。

在与齐氏子孙的斗智斗勇中,宋知夏的监管条目是越列越长了,但是这也很好的锻炼了她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和反谋算能力,她在以一己之力,在智力的领域,对抗几十位前朝皇室子弟的联合谋算,简直就是小型的智谋对抗演练了,这几十位前朝子弟中,的确有几位智谋精英,他们的布局和谋划,让她见识了真正的朝堂争斗者到底是怎么样思考的,这是极为可贵的经验,是连亲生父子都难以口耳传授的技巧,只能靠自己在争斗中摸索前进,他们却以自身做了她的磨刀石。

也不能算是完全的磨刀石,中间还夹杂着几分来自齐氏子孙的试探,他们想要从中探知她的心性。

如果宋知夏外强中干、内心柔弱,他们接下来就会影响她控制她,从而借她的手脱离新朝掌控,获得自主权,这块异大陆远离故国,民风民俗也完全不同,谁说他们不能在这里重获新生呢?

如果宋知夏霸道易怒,受不了他们的智谋攻击而以武力镇压,那他们也会改变策略,向她示弱,向她臣服,然后挑动她的野心,进而谋朝篡位,借她的手摧毁新朝,再杀了宋力刚和宋勇毅,那不也是一件大快人心报仇血恨的乐事吗?

但如果宋知夏心志坚定、胸有丘壑,他们也有相应的对策,那就是在对抗中留一点余地,引得她与他们惺惺相惜,若是谋划的好,运气也好,让她敬重他们,乃至引为智谋上的领路人,那么对于他们全族来说,也不失是一条好的出路。

在几次三番的试探中,齐氏子孙总算确定了这位昭阳公主的心性,她有极强的主见,没有严格的道德观,报复心强,为了达到目的不排斥使用武力,杀过人,没阴影,她的防备心很重,要获得她的信任非常难。

真是一个麻烦的谋算对象啊,明明才十二岁,怎么就这么心思复杂了呢,宋家到底是怎么养孩子的啊。

齐氏子孙们还在头疼怎么把宋知夏拉过来时,明国的船队已经启程了。

这一回,明国船队的首要目的就是接回昭阳公主。

可惜等到船队到达后,宋知夏已经跟着东景参加远行队伍了。

就差几天,真是令人扼腕啊,明国的官员们只能守在八甲部族,等着好几个月后的远行归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小夏就是不回国

第201章 三年后

远行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不仅仅是在体力,更是在心理上,宋知夏的确在远行中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的部族,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风景,可是这些见识也让宋知夏更深切的了解到,自己在这块异大陆,是多么的弱等。

宋知夏真的太弱了,强大的高等战士数不胜数,几乎每个部族,不管是大是小,都有高等战士存在,只是数量多少的差别而已,而与八甲部族一般强大的部族更是足有六个之多,在这个以武力值为说话基石的大陆上,宋知夏离开了东景,根本连话语权都没有。

宋知夏在这场远行中,有开心,也有压抑,她在压抑中思考,最后明白,她到底不是部族人,真正合适她的,还是那片故土,虽然那里有很多她讨厌的、反抗的规则,但是她可以跳脱出去,做那个制定规则的人啊。

宋知夏更想回去重定乾坤了。

不过此时还不是回去的好时机,还需继续等待。

半年后,明国的船队回去了,宋知夏仍然没有回去。

八甲部族已经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船队,他们跟随明国船队前往明国,那里有协议好的交易区,他们要去那里以物易物,以他们用不上的宝石,来换取他们所需的食物。

三年后,宋知夏十五岁了,及笄之年,宋知夏要回去举办她的及笄之礼了。

季风起,洋流盛,宋知夏踏上明国的船队,乘风破浪,回归故国,她的身后,是东景率领的八甲船队。

在这三年里,东景已经从中队长升级为大队长了。

因为八甲部族与明国有交易往来,八甲部族加快了海洋上的称霸之路,东景作为中队长,自然参与了多场作战,在这三年的作战里,东景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更立下了别的功劳。

他在一座海岛上发现了一种极为珍稀的只在药典里见过的植物,这种植物加在红汁里,可以更好的激发八甲人的血脉潜力。

他与一个海豚群结下了友谊,有海豚们帮着引航示警,让船队避开了许多危险。

他还在一处黑乎乎的海面下发现了一条缝隙,那条缝隙会漂出一种黑腻粘乎的东西,非常易燃,这种黑东西后来成为了八甲部族的秘密武器,在水上作战时非常好用。

凭着战功,以及这三样特殊功劳,东景成为了大队长。

人人都说东景运气好,从几年前去往新大陆开始,他的运气就非常好,先是认识了夏,后来在夏的帮助下找到了失散的各个先锋小队,再后来又与夏定立了婚约,回来后,又一路升到了大队长,这样的好运气,在这一代里也是没谁了。

后来传着传着,人们又说是因为夏的运气好,是她的运气带旺了东景的运气,再到后来,竟然真有人来求夏的礼物,他们拿着自己的礼物来与夏交换礼物,说是这样能沾到她的好运气。

宋知夏很乐意成为八甲人的好运吉祥物,因为这样他们会对她更加友善啊,多好。

宋知夏随着明国船队离开时,八甲人送来了许多礼物,他们送的礼物都很丰厚,一个个都对她极为不舍,因为他们担心她一回去就不过来了,他们舍不得她,也舍不得她的好运气。

浩大的船队乘风破浪,在季风和洋流的助力下,一个月后,船队抵达了明国的廊州。

宋知夏踏上了久违的故国土地,她回来了。

京城,皇宫。

勤政殿里,正为政事而苦恼的宋力刚接到了廊州的急报,打开一看,立时龙颜大悦。

“阿毅,你妹妹终于肯回来了。”宋力刚把手中的急报递给边上的儿子。

宋勇毅先愣后喜:“小妹回来了。”她终于消气了。

后宫,皇帝寝宫含元宫。

“怎么样?昭阳有跟着船队回来吗?”张氏着急的问着探信回来的宫女。

宫女垂首应道:“公主殿下回来了,廊州那边已经报信了。”

张氏大喜:“太好了,她终于舍得回来了。”

含元宫附近的麟福宫。

宋老夫人正与宋知秋说着话,听得掌事姑姑来报,说是昭阳公主随船队归来,如今已经身在廊州了。

宋老夫人的笑脸一下子凝固了,宋知秋的声音也停滞了,怯怯的眼神直往祖母那边飘。

宋老夫人没法再像以前那样随口保证说一定会护着她的大孙女了,她轻轻拍了拍大孙女的手背,柔声说:“秋儿,等她回来了,你先在宫外避避吧。”

宋知秋眼神一黯,只能垂首应是。

船队已经归国,昭阳公主随船队抵达廊州,这个消息在一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接着往向京城外围的州府传播开来。

所有的高门大族,乃至寒门官吏,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都有一瞬间的胆寒。

那个杀神煞星回来了。

自从明国船队几次前往异大陆后,异大陆的凶残民风已经广为人知了,而且人们在这件事上格外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只在异大陆待了四个月,昭阳公主就那般狠辣血腥,小小年纪就可以直接带着兵抄家破门了,如今在异大陆可是待了足足三年,那就更是凶上加凶了,也不知昭阳公主如今会凶残到何等地步啊。

所有人都在等着昭阳公主的举动,猜想着她如今的性情到底如何了。

宋知夏晃晃悠悠的坐在牛车上,此时此刻的她身着平民男装,不管从长相还是从仪态上,完全看不出是个女子。

宋知夏在红汁的催发作用下,已经长的和寻常的明国男子一般高了,骨架也比寻常明国女子要粗壮一些,若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她就是一个高高瘦瘦的抽条长个中的少年郎,仔细看看,还能看出有一点武艺的功底,若不是特意去看,就完全看不出她是个十五岁的姑娘家。

宋知夏很满意如今自己的长相,等她再长上两三年,她就可以时时感受到俯看众生的上位感了,想想就爽。

牛车上放着几个鼓鼓的麻袋,里面装的是粮食,除了这几个装好的麻袋外,牛车上还有十几个空空的平铺着的麻袋,宋知夏此时扮作米粮店的收粮小伙计,到乡下收粮。

宋知夏坐在牛车上,牛车旁边是走着路挥鞭赶牛的东景,他的样貎与明国人太过不同,所以她干脆就用草汁给他的全脸全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