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娇有毒-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知夏不在意的笑了笑:“如今是战时嘛,翻墙不是常事么。”说罢宋知夏就越过管家往于府深处行去。

管家急急地拦在宋知夏的前头:“宋小姐,您别进去,老太爷可不想见您。”

宋知夏没有理他,足尖一蹬,如大鹏展翅般飞跃前院,直往后院而去。

管家在原地急地直跺脚,赶忙跟着宋知夏跑向后院。

宋知夏直线前进,足尖轻点,几下就飞入了后院的范围,她不知道师祖此时身在何处,便只管往师祖母的主院而去,她料想师祖母最有可能在主院,她打算先见着师祖母探探口风再说,因为师祖母不是师祖那般的文人,没有文人那般的深入骨髓的忠君念头,对于改朝换代应该不会那般抵触,她与师祖母应该是能说得上话的。

明石夫人果然在主院里,她还悠悠闲闲的拿着剪刀剪花枝,而她边上的儿媳妇孙媳妇和孙子孙女们,就没有她那般的轻松悠闲了,个个都忐忑不安的看向院子外头。

“师祖母。”一道清脆的声音从空中传来,一道熟悉的身影落在了院子当中。

宋知夏身着软甲,不便行礼,只行了一个拱手礼:“徒孙宋知夏,拜见师祖母,师祖母安康。”

明石夫人头不抬手不停的继续剪花枝,理都不理宋知夏。

宋知夏毫不在意师祖母的视而不见,亲自去沏了一杯茶,捧到师祖母的身边:“师祖母,您对徒孙不满,尽可打之骂之,万万不要憋在心里生闷气。”

明石夫人扔下剪刀,走到上首主位坐下,闭目不理宋知夏。

宋知夏笑了,师祖母这是在等她亲口解释呢。

“师祖母,宋家虽然攻陷十城,呃,不,连同安州,应是十一城了,但是宋家恪守天理,没有多造杀业,与历朝历代的攻城掠地相比,宋家实在不算是恶人。”

明石夫人哼了一声:“那些破门抄家的高门大族呢?”

“改朝换代本就有血腥,他们与宋家交恶,且他们自身也有恶迹,宋家清算他们,也不算违背天理人情。”

明石夫人睁眼喝问:“他们都该死吗?”

“并没有死啊,最差的也只是没入奴籍而已,且是普通奴仆,不是官奴罪奴,没有入伎籍也没有受宦刑,只是身在奴籍,亲友旧交皆可赎买。”宋知夏认真的解释道。

明石夫人敛了怒色:“真没有死?真可以赎买?”

宋知夏重重点头:“是啊,师祖母不信的话,徒孙可以带他们来见您啊。”

虽然改朝换代中,清除异已灭门破家是历史常事,但是宋知夏并不打算这么做,不是为了仁善之名,而是为了降低开创新朝的难度。

这些高门大族都有子弟在朝为官,如果灭了人家满门,那些为官的子弟必定会拼死为家人报仇,就算报不了仇,制造一些麻烦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只是将人没入奴籍呢?

为官的子弟说不定会为了家人的安全,甚至能销去奴籍,而做出一些令人可喜的举动呢?

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人的选择啊,本就是时刻变化的。

明石夫人的神情缓和了不少:“算你们宋家还有点良心。”

宋知夏笑着应道:“我们宋家可不只有这点良心,我们收了各州的鱼鳞黄册后便只是镇守地方,既没有让地方交粮,也没有催地方纳捐,老百姓照样可以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安稳日子。”

明石夫人挑眉看她:“真有这么好?”

“是啊,光是收纳了那些被清算的高门大族的私产就足够用了,哪里还要压榨老百姓,我们宋家可不是贪得无厌之徒,休养生息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宋知夏笑应。

明石夫人横了她一眼:“主要是你们宋家军打的太快了,一日一城,根本就不用和官军耗日子。”

宋知夏但笑不语,这个的确是最主要的原因。

“既然你说你们宋家是有良心的人,又为什么要挑起这一场战火?战乱起,百姓苦,你不会不晓得。”明石夫人肃容相问。

宋知夏也收敛了笑容,郑重应答:“因为我们宋家不想死,夏帝对我父亲起了杀心,我们不想死,就只能起事反抗。师祖母,先前针对我父亲的弹劾潮是阴谋,我父亲是被陷害的,是夏帝逼着我们宋家反了。”

“我不知朝堂争斗,你与我说这些没有用。”明石夫人摆摆手,站了起来,“我带你去见你师祖,你亲自与他去说。”

宋知夏大喜:“多谢师祖母。”

明石夫人亲自带着宋知夏去见明石先生,明石先生再不痛快也不可能把老妻一块关在书房门外,只能开门让她们进来。

明石先生一样的闭目不理人,宋知夏只得把先前与明石夫人说过的话再说了一遍,明石先生听完后才睁开了眼睛。

“哼。”明石先生冷冷的蹦出了一个音。

宋知夏听了不怕,反而生喜,师祖这是愿意与她说话了。

“师祖,师祖母,徒孙还有一件密事要说,在宋家起事之前,魏国公已有反意,且谋划几年,已建有私军。”宋知夏又扔了一个惊雷给师祖师祖母二人。

“什么!”明石先生和明石夫人齐齐惊道。

宋知夏把她先前在安州城外发现的私军说了,又说了宋力刚被诬陷一事的各种可疑之处,还有廊军卫所纵火闯营一事,再又添加了一些前世时她所听到的一些事,这些事一一串联之后,魏国公欲谋造反这个事实,已经很可信了。

“夏帝疑心太重,连这等开国功臣魏国公都容不下,更何况其他臣子,魏国公想要造反也是为了自保,与我们宋家造反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宋家行事是对得起天地良心的,而魏国公,就有点阴暗下作了,为了掌控军权,竟然陷害我父亲,我们宋家会反,夏帝疑心占一半,魏国公陷害就要占另一半了。”宋知夏能理解魏国公的处境艰难,但犯到自家头上就是另一回事了,立场不同,注定是生死之敌。

明石先生和明石夫人沉默不语。

宋知夏又道:“夏帝已失人心,夏朝国运已尽,师祖,您不必为一昏君尽忠,圣人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善之言。”

明石先生冷哼一声:“若你们宋家也失了人心呢?”

宋知夏眉目舒朗,笑应道:“人心弃之,必是国君失道,既是失道,那就不该再占着国君之位,继续祸害百姓。到那时,天地大势,人心所向,必会有下一位天之子横空出世,为百姓创下一片安稳天地。”

“你不担忧?”明石先生不相信。

“担忧又如何?再贤明的祖先,也会有不肖的子孙,况且在徒孙看来,若祖先想着一心为民,而子孙却只想着一心利己,这便说明子孙与祖先离心了。既然离了心,还是一家人吗?当然不是。既然不是一家人,那还管他去死。”

第181章 京城破

和明石先生交代清楚,解开心结后,宋知夏脚步匆匆的赶往安州府衙接收鱼麟黄册,这回出府她就不能再径直飞跃了,得规规矩矩地沿着道路走,她才刚走出二门,身后就有人小跑着追上来了。

“宋姑姑,宋姑姑。”于良佐跑了一路,喘得不行了。

宋知夏停下脚步:“你怎么过来了?”

于良佐大口喘气,喘了好一会儿才能顺畅说话:“等等,殊姑姑和越姑姑还在后面呢。”

于殊于越?

“她们过来干嘛?什么事?”宋知夏转过身去,看向二门处。

“姑姑们好像想托你赎买什么人。。。。。。”于良佐隐约听过两耳朵,但具体的不清楚,不过他还没说完就被宋知夏打断了。

“赎买的事不急,我还要赶着去接收鱼麟黄册呢。”宋知夏哪有功夫和于殊于越闲扯那些破事,被没入奴籍的都是宋家的对头,她哪有心思去管,那边还有一大堆正事要赶着做呢。

宋知夏拍了拍于良佐的肩:“你去和于殊于越她们说一声,说我身有公务,等公务处理完了再来与她们详说,好了,我走了。”

见宋知夏马上要走,于良佐赶紧跟了上去:“宋姑姑,你就带我去吧,我不烦你,就在边上看着,接收一府之地,嘿嘿,这可是天大的事,我好想看看。”以后和同窗们说起,多有脸面啊,同窗们都得高看他一眼。

宋知夏看了于良佐一眼,于良佐的心思几乎就写在脑门上,直白的一眼就看透。

“好吧好吧,我带你去,不过你到时候别乱走、别说话,就把自己当个摆设。”宋知夏也想通过于良佐的嘴,把接收安州一地政权的过程说给师祖听。

于良佐点头如捣蒜:“会的会的,我保证一个声都不发出来。”

当于殊于越相扶着小跑至二门处时,宋知夏已经不见踪影了,连于良佐都不见了。

守门的婆子转述了宋知夏交代的话,于殊于越二人也知道接收鱼麟黄册是头等大事,只能相扶着回转后院,等待宋知夏的再次上门了。

于良佐一出门就被门外凶猛的阵仗给压得动不了身,八甲战士列队于前,一个个都比庙里供奉的降魔天王还要高大还要凶猛,自带的战斗气息更是浓郁的近乎实质,于良佐这个小白兔被吓得恨不能缩回府门里,不再面对外面的凶猛森林。

宋知夏手一抓,就把于良佐提溜在了手上,然后足下一蹬,就朝安州府衙飞跃而去,八甲战士们在她的后面嗖嗖的跟着的。

于良佐紧紧的反抓住宋知夏的手,太可怕了,好像在被追杀。

一行人落在了安州府衙前的空地上,东景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安州府衙被八甲战士们团团包围,一只耗子都逃不出来。

东景看向宋知夏手中的人团:“这是谁?”

人团缩在宋知夏身后不敢出来。

宋知夏把人团拎了出来:“他是我师祖的后人,辈份比我小一辈,叫于良佐。”

东景点点头,看向人团的视线不再那么凌厉。

“他就是好奇,过来看我们的接收过程的,不必管他,我们进去做事。”宋知夏一边和东景说话,一边迈步走进安州府衙。

宋知夏和东景进去后,又有十几个八甲战士排队跟了进去,于良佐左瞧右瞧,见没人理他,也跟在队伍的最后面进去了。

接收府衙印信和鱼麟黄册的过程很简单,一个交,一个收,安州知府上交完府衙印信和鱼麟黄册后,就是六房吏员上交六房印信和籍册,全部交完后,安州知府和六房吏员就继续回公务房里蹲着,等待宋知夏的进一步处置。

于良佐还以为接收一地政权会有多繁琐的仪典过程,结果就这么完了,令他大失所望。

宋知夏和东景出了安州府衙,于良佐赶紧挤到宋知夏的身边:“宋姑姑,就这么完了?”

宋知夏笑了:“是啊,不然你还想怎样?敬香礼告上天吗?如今是战时,一切从简,可没有闲功夫做这些礼告的事。”

于良佐虽然能理解,但心里总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对味。

宋知夏拍了拍于良佐的头,他可比她矮了一个头:“你不觉得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渡政权很好吗?平平静静总比打打杀杀要好吧,老百姓的日子不受影响,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良佐还在纠结,宋知夏却没功夫陪他:“我还要去接收安州州军,那里是军营重地,你不能进去,还是快回府里去吧。”

说罢,宋知夏和东景就走了。

于良佐一路纠结地回了于府。

于良佐是跟着宋知夏去看接收鱼麟黄册的,这事可是安州的头等大事,于家人自然也万分看重,他一回府马上就有下人来请他去正厅,一家人可都在正厅里等着他回话呢。

于良佐把接收鱼麟黄册的过程清楚又简单的说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