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娇有毒-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力刚沉默不语,心中飞快地闪烁过零碎的记忆片断,然后一点点的将这些记忆碎片拼成了真正有用的因果线,这时候的他不再是一个父亲,而是转化成了冷酷的官场政客。

“秋儿她是想要用我的权势来巩固她的地位。”宋力刚一针见血地挑破了宋知秋的心思。

“什么?”张氏不明白,她此时仍是一个着眼于长女和次女关系不睦的寻常母亲。

“秋儿除了是我们的女儿之外,她还是秦王的王妃,是三皇子妃。”宋力刚冷酷地说道,“秦王是要争位的,秋儿是他的王妃,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自然是要全力全意助他的,说到底,他们才是一家人,是生死与共,荣辱与共的。”

“可是这与夏儿有什么关系?”张氏有些激动,“夏儿又没有碍着她什么,夏儿更不可能碍着秦王的争位之路,她又做什么要折腾夏儿?”

“因为秋儿害怕我把夏儿嫁到与秦王阵营不同的人家里去。”宋力刚眼中闪过冷酷的寒芒,“秋儿夏儿都是我的女儿,如果我把夏儿嫁去了与秦王阵营不同的人家,到时候若是两边起了朝堂争斗,我是该帮哪一个呢?秋儿一直养在老宅,与我们到底是有些生份了,而夏儿呢,她从小就养在我们膝下,从未离开过,且因她年幼,我们又少不得多疼宠她几分,与秋儿当年相比,到底不同,只怕秋儿因此对我们有了怨言,她担心我会因为偏爱夏儿,两方争斗的到时候,我会只助夏儿,舍弃了她吧。”

张氏没想到夫君竟然会想到这方面,她心里有些发慌:“不会吧,秋儿怎么会以为我们会舍弃她?”

宋力刚深深看了妻子一眼:“如果你真的不会,而且相信我也不会,那么你为什么会慌呢?”

张氏就像被针刺到一般弹跳了起来,下意识地反驳:“不会,我绝对不会。”

“当年秋儿被皇上赐婚给三皇子,她今后会走上怎样的一条路,我难道不曾与你说过?不管三皇子今后会如何,秋儿都已经与三皇子绑死在一起了,只要三皇子有心争位,这条路便只能进不能退,不是当上人上人,就是沦为人下人。”宋力刚冷酷地说出张氏不想听的话,“秋儿就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她才急切地需要我的支持,不管是哪个皇子要争位,文权军权都是绕不过的两大权力,必定要手握一权,才有资格争位。如今夏儿还不曾出嫁,还争不到我手中的军权,但是万一夏儿出嫁了呢?万一嫁到了别的阵营人家了呢?万一那一家是其他皇子的属臣呢?秋儿正是因为担心这一点,所以才先下手为强,做出种种布置,因为只有夏儿低嫁了,才不会与她争夺我手中的军权,她是要逼我只护着她,把她推上那个人上人的位置。”

张氏颤抖着嘴唇,脸色苍白,无力再说出一句反驳的话。

“天家无父子,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秋儿成了皇家媳妇,难道就不会变吗?这有什么可想不通的?你以为她是你的女儿,其实她早就不仅仅是你的女儿了。”宋力刚的最后一句成了压垮张氏的最后一根稻草,张氏全身一抖,突然难以抵制的哭泣起来。

宋力刚没有出言安慰张氏,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她,等待着她恢复平静。

有些事并不是想不明白,只是不愿意去看透,因为害怕伤心,所以宁愿自欺欺人的装袭作哑,继续粉饰太平。

张氏又何尝会看不透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呢?只是她不愿去想,她是个母亲,她只想要看到她的孩子们是和和睦睦的,是相互扶持的,所以母亲的天性蒙住了她的心,不让她去深思其中的关窍,不肯去怀疑孩子的品行,就算事情都已经摊开在了她的眼前,她也下意识地去希望,也许有一些事情是误会呢?也许她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坏呢?

可是宋力刚却残忍的把她仅有的一丝幻想给捅破了,让她清楚的明白,她的秋儿,真的不再是她的秋儿了。

“秋儿曾经是个多懂事多体贴的好孩子啊。”张氏回想着长女小时候的可爱懂事,少女时的纯真体贴,越想越是心如刀割,“为什么,为什么如今会变成这般模样?”

相较于张氏的心如刀割、肝肠寸断,宋力刚却显得分外地冷漠无情。

宋力刚并没有回应张氏的哭问,此时此刻,他收敛了所有的情绪,只余下冷静的思考。

既然知晓了长女的幕后动作和内里心思,再去想感情上的伤害已经是多余的了,此时应该去想的是,长女还有什么手段要出,她还有几个帮手,秦王知不知晓此事,有没有推波助澜?

他对长女和秦王的态度应该发生变化吗?

要对长女挑明他已知晓吗?

他是要如了长女的意,站到秦王一边,还是继续冷眼旁观,做一个纯臣?

若是要做一个纯臣,他是不是真的能舍弃长女,不管她在秦、王府会如何的举步维艰,不管他的两个外孙会如何的受人冷遇,他真的能做的到吗?

宋力刚沉浸在了深深的思考中。

张氏也没有计较宋力刚的沉默无回应,她是个聪慧女子,很多事只是不愿去想,并不表示她想不明白,她与宋力刚多年夫妻,一见他此刻的样子,便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想到秋儿如今的处境,秦王是个无情之人,若是秋儿没有了父亲的支持,只怕很难在秦、王府中立足,但要是帮了秋儿,只怕会把全家人都拉到万丈深渊,除了秋儿之外,家中还有阿毅和夏儿两人,她实在不能让他们同陷其中。

不忍心见秋儿艰难,也不忍心让阿毅和夏儿同陷其中,一想到这些,张氏又是万般锥心之痛,只能放空情绪,不再去想。

宋力刚心中所想之事,与情与理都太过艰难,不可能一时之间拿定个主意,宋力刚收回思绪,看向妻子。

“不管以后是帮是疏,你在秋儿面前,都多保留几分心思,不要让她知晓了你的心意,夏儿的事,更加不要让她插手,如今娘亲就在我们府中,你看好宅院,不要让秋儿再递进什么消息,乱了娘亲的心思,秋儿若是送了什么信或是礼物过来,都先经你的手,无误了再转给娘亲。”宋力刚最怕的是亲娘横□□来捣乱,“娘亲是个糊涂性子,很容易就被人挑扰了,若是娘亲不管不顾的闹将起来,我们身为儿子儿媳,实在不好太过强压,所以最好就是不让娘亲知道那些不该知道的事,好好的頣养天年便是了。”

张氏也是这么想的,她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会看好宅院的。”

宋力刚长叹了一声,把思绪又转到小女儿那边:“夏儿可有说何时回来?如今已进腊月,再过几日就连衙门都要封印过年了,她还不回来吗?”

张氏摇了摇头:“夏儿没有写信回来,不知她是回来过年,还是在安州过年,你说的也是,若是夏儿不回来过年,我们还得备一份年礼送过去,免得让夏儿尴尬。”

“这些事你拿主意吧,我就不操心了。”宋力刚很不耐烦这些人情往来,“今年若是夏儿不回来过年,那家中便只有你和娘亲两人过年了,会不会觉得冷清?”

宋力刚是驻边大将,军队逢年过节都是不放假的,他身为主将,遇到年节还得留在军中,主持军中大祭,根本不可能离开。

所以往年里,年节最重要的几天里,只有张氏和宋知夏两人在家过年,今年若是宋知夏不回来,家中便是张氏和老夫人两人,张氏和老夫人之间又不是很和睦,宋力刚便有些担心了。

说起这些家中琐事,张氏的情绪倒是舒缓了很多:“不要紧,每年都是这么过的,我这边倒是没什么。婆母往年过年也是过得冷清,秋儿出嫁后,便只有阿毅陪着她过年,去年阿毅回来,老宅那边更是只有婆母一人,想来也是孤单的很。今年我们俩一起过年,也许还能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情谊来呢。”

张氏这话说的倒是讨巧,也有真情,宋力刚听后严肃的脸上也不由得浮出几分笑意。

说起衙门封印过年的事,张氏又问起与封州御吏的笔头官司来:“你和那人都递了几封折子给皇上了,皇上可有什么话发落下来?若是封印前能下来,心里也算有个着落,若是不能下来,我们还得提心吊胆一个月,这也太难熬了。”夏国的衙门封印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二或二十三,开印则在正月二十,只差两三天便是足足的一个月大假了。

宋力刚笑了,从怀中抽出了一本折子:“已经下来了,皇上是信我的,把那人给训斥了一顿,说他无事生非。”

张氏眉头一挑,眼中大亮,接过了折子细看起来:“总算有件喜事了,这年节可以好好过了。”

宋力刚也笑了笑,突然间他却冒出了一句:“今年与秦、王府的年礼还没送吧?今年先不送了,明年再说。”

张氏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她看向夫君,发现夫君并不是在说笑,而是认真的,她的心情再次乌云笼罩。

夫君这是在警告秋儿了。

第129章 救人

余州,秦、王府。

宋知秋这几日都过得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她派去祈州送信的人回来后,她才知道原来祖母已经被父亲接去封州安养了,她的信也被转送去了封州。

送去了封州!这件事令宋知秋大惊失色,差点当场失态,好不容易才克制住了情绪,掩下了心中的慌张和不安,没在下人面前失了仪态。

信被送去了封州,送去了武宁伯府,武宁伯府是母亲当家,信会不会落在了母亲手中?母亲是会转交给祖母,还是会直接拆开了看?

母亲,母亲会不会想通内里的关窍?看穿她的心思?

宋知秋越想越心虚,越想越害怕,可是心中的心虚害怕在沉淀了几日后,又渐渐转变成了自我安慰。

不怕,就算母亲看穿了我的心思,也不能拿我怎么办,我如今已经是秦王妃了,不是以前的宋家大小姐了,身份已经不同了,母亲就算看穿了又如何,反正明面上也不能对我如何。

对,我不能先慌了自己的阵脚,我一定要稳住,先看看母亲有何反应,再做应对也不迟。

宋知秋自我安慰了几日,但是眼见着年关一日日的近了,各个妾侍的娘家都陆续送了年礼过来,唯独没有她这个正妃的娘家武宁伯府的年礼,她又坐不住了。

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才算得上有礼,才算得上是有交情,妾侍们的娘家都送了年礼过来,偏偏正妃的娘家却毫无动静,这不得不说是极不寻常的。

宋知秋觉得自己的脸都快没地方放了,每日里侍妾们的例行请安都令她心浮气躁,后来宋知秋干脆省了她们的请安,眼不见心不烦,只是没有年礼这事,她到底不可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暗地里悄悄地派了个人去娘家武宁伯府打探情况。

“娘娘您看,这几颗珠子可还能入得了您的眼?若是您喜欢,妾便送予娘娘您当作是年礼了。”秦王的二如夫人语带炫耀的捧着香檀盒,香檀盒里正静静地躺着五颗圆润的粉色珍珠,一见便知其价值不菲。

自大晋朝起,王爷的后院规制便是只有妃位,除了正妃可以入皇家玉牒外,其她的女人都只是妾和侍,除非正妃已故,且无嫡子袭爵,待庶子袭爵后,庶子的生母方能请授次妃位,夏朝承继晋朝文统,在王爷的后院规制上也是如此。

但是人都有所喜爱,对于偏爱的妾侍,王爷们又自创了一个称谓,便是如夫人,如夫人是王府后宅中,便是次妃的存在,正在宋知秋面前炫耀的这位如夫人,正是秦王所偏爱的一位如夫人,在后宅中,排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