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归来-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可汤药难免苦口,沈氏速来怕苦,但凡能不吃汤药的时候他都会硬挨着。今日中午她胃里有些胀气,原本吃得很不好,可宁渊好像算准了一样,刚过饭点,便差人送来了一盅山楂茶,里边还特意调和了蜂蜜,喝下去不光酸甜可口,还健胃消食,很中她的意。别人知道她身体不适,哪怕是宁如海,也只会请安请大夫,像宁渊这般有心思身体力行的却不多,唐氏怎么说都是宁渊的生母,看着手里的山楂茶,念着孙子的好,即便沈氏依旧不喜欢唐氏,明面上倒也不会对于她太刻薄。

老夫人居然让她先选!?在严氏不可置信的目光中,唐氏盈盈起身,也不含羞,落落大方地走上前,将那唯一的一匹蜀锦抱了起来。

看见她的选择,严氏心中的愤怒顿时转变为一阵快意的冷笑,悄悄打量了一番沈氏的面色,果然,沈氏面色有些阴沉,宁如海的表情也不好看。到底是青楼出身的下贱女子,给点脸皮就能不要脸成这样,一个小小的姨娘,居然当着老夫人的面将最好的东西捡走,一点不懂孝道尊卑,真是自寻死路。

宁如海也十分不解,这段日子他之所以会宠爱唐氏,是因为唐氏一改从前对自己胆怯生疏的模样,变得温柔似水起来,唐氏表现出的温柔和识大体让宁如海很满意,可眼下她的行为却十分唐突,因此他当即便喝了一声:“胡闹,那是你能拿的吗,还不快放下!”

唐氏却不为所动,抱着那匹碧色的蜀锦,对沈氏一福身道:“老夫人,妾身冒犯了,只是妾身近来颇为醉心缝纫,前些日子渊儿给妾身寻来了一副十分精巧的诰命朝服图样,若是用这匹蜀锦来缝制的话定然十分好看,妾身一时技痒,还望老夫人成全。”

唐氏话一出来,严氏便立刻意识到了是怎么回事。诰命朝服,这东西速来只有诰命妇才有资格穿,唐氏即便有图样能缝好一套衣衫,自己也是万万不能穿的,整个宁府上下有诰命的只有两个人,除了自己便是沈氏,唐氏断不可能将那衣裳给自己,那么衣裳最后会到谁手里,简直不言而喻。

一时她将手里的锦帕攥得更紧了,看向唐氏的眼神也更见毒辣,唐氏这根本是在借花献佛!她今天是大意了,那匹蜀锦是她特意准备的,为此还削减了其他布料的质量,为的就是想要讨好沈氏,可她没想到沈氏为了顾着自己的体面,却不好意思直接将最好的东西挑走,可唐氏现下的做法,等于既顾全了沈氏的体面,又彰显了自己的一番孝心,还能给沈氏她想要的东西,简直一箭双雕。

果然,沈氏阴郁的脸色在听见唐氏这么说后,立刻一扫而空,转而挂上了红润的笑容,“我常听渊儿说,你平日里缝纫的功夫极好,他的衣裳大多是你亲手缝制,那绣工要比绣坊里的绣娘都要好许多,我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允的。”

严氏站在一边插不上话,却险些要被气得吐血,她这番不光没讨得半点好,反倒给别人做了嫁衣,何况那些剩下的布料都不是什么好货,分发下去后,少不得会有人议论她这个当家主母吝啬刻薄,废了这般心思却落得里外不是人,她怎么能不怒!

见着沈氏与唐氏和颜悦色地说着话,就连宁如海都看也不看她一眼,严氏觉得脑子里面直抽筋,再站不下去,匆匆对着沈氏一福身后便借故离开了,唐氏望着她有些踉跄的背影,表情却并没有什么得意之色,反而眉头略紧,显得有些担忧。

从寿安堂出来,唐氏没有回湘莲院,而是径直去了竹宣堂,走进院子后,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瞠目结舌,宁馨儿坐在院门边一株桃树的树杈上,一边晃荡着脚上一双绣鞋,一边对着树下一名气急败坏的少年做鬼脸。

那少年应当是个俊秀的少年,只可惜原本的面目已经看不清了,一张脸上被人用浓墨重彩画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十分滑稽。

作者有话要说:  

092见缝插针

唐氏定睛一看;宁馨儿手里果真拿着一支毛笔;甚至连裙子上都沾染了墨汁;不禁出声喝道:“馨儿,胡闹什么呢,还不快下来!”

宁馨儿见着唐氏,吐了吐舌头,动作灵巧地顺着树干爬了下来,那少年依旧鼓着一双眼睛;却没别的动作,只垂首站在一边。

这里动静闹得大;自然也惊动了其他地方的人,小厨房的方向走出来一名年岁与唐氏相仿的美妇,穿着一身妥帖的下人服,瞧见这一幕,先是失笑地向唐氏服了一礼,然后将少年扯到一边,抖出一块方巾来替他擦脸。

“舒妈妈,妾身教女无方,倒让阿玄这孩子受委屈了。”唐氏略带歉意地望着那妇人。

“姨娘说哪里话,小孩子玩闹罢了,奴婢自然不会介意,少爷正在屋里等着姨娘,姨娘快些去吧。”舒氏微微一笑,牵着奴玄朝卧房的方向去了,奴玄却好像依旧气不过一般,还不忘回过头来,也对宁馨儿做了个鬼脸。

舒氏是奴玄的生母,被宁渊一同带回宅子后,就在这院子里领了妈妈的差事,两母子有了安身立命之所,都对宁渊十分感激,平日里也都以奴婢奴才自称,可唐氏却明白,宁渊虽然没有明着跟他说,但曾暗示过这母子二人身份非同一般,平日里对他们也十分客气。

“娘你别生气,我不过是看小玄子在那躲懒睡觉,才和她开个小玩笑。”宁馨儿抱着唐氏的腿撒娇,唐氏在她眉心上轻点了一下,打发人到旁边去玩了,自己则径直进了宁渊的卧房。

卧房的书桌边,宁渊正襟危坐,在那写着什么,唐氏走进了瞧,发现是一篇策论,她颇通诗词,可对策论政要这一类却是全然陌生得很,便站在宁渊身后细看了片刻,但却越看越如坠云里雾里,丝毫不得要领,只能干巴巴等在一边。

宁渊动作也快,银钩铁画写完最后几句,便搁下笔,冲唐氏笑道:“娘倒是极少到我这里来,可是有什么事?”

“我是有一些事情想不明白,才来找你问一问。”唐氏在一旁的圆凳上坐下,“这日子原本风平浪静的,你又何苦让我去当面刺激大夫人一回,难道你是巴不得让她赶快来对付咱们?”

“正是因为太平静了,所以我才想着推她一把。”宁渊道:“娘你也知道,就算你不去刺激大夫人,大夫人也在打着要时刻把咱们除掉的主意,不过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而已,大夫人和三夫人可不一样,三夫人做事喜欢急功近利,大夫人却善于忍耐,若是没有恰到好处的机会,大夫人是不会出手的,而她不出手,咱们也没办法抓住她的把柄。”

唐氏听了一会便明白了宁渊的意思,只是依旧有些忐忑,“可你就有把握她一定会上套?”

“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大夫人哪怕再能隐忍,可接二连三被原本她看不起的人蹬鼻子上脸的时候,总有一天,她会忍无可忍,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将她的狐狸尾巴藏得那么好了。”宁渊拿过桌边的一册黄历翻了翻,忽然转了个话题道:“九阳节快到了吧。”

“是啊。”唐氏这才想起来,“咱们府这次端阳龙舟拿了魁首,为着九阳节上华京的事,你父亲一直在操心。”

“咱们家可是头一回入京参加九阳节的盛典,父亲操心也正常。”宁渊顿了顿,“此次上京的人选,父亲可是定下来了?”

“我听他跟我提过一次,因为所能陪同的家眷有限,大夫人和老夫人都是诰命妇,自然会随行,父母同在,嫡子宁湛也理应同行,二夫人娘家本就在京中,此次也请了同行,说是要顺道回去探望父母,剩下的便是一些随侍的下人们。”说完,她看着宁渊,“莫不是你也想去?”

“不是我想不想去,而是我此次非去不可。”宁渊道:“娘你若是不信,便等着看好了。”

宁渊所料不错,短短两日后,就这寿安堂里向沈氏请安的机会,一群人正在陪着沈氏喝早茶,严氏忽然起身,向宁如海进言道:“老爷,妾身有个不情之请,还望老爷应允。”

宁如海抬了抬手,示意严氏往下说,严氏看了宁渊一眼,道:“湛儿身体不适,不能承受舟车劳顿,妾身心想,此次九阳节上京之事,不如让渊儿代替湛儿去可好?”

她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了宁渊身上。

去华京参加九阳节盛典,这么多年来宁府算是头一遭,也是一种巨大的荣耀,毕竟华京作为一国之都,除了有数不尽的达官贵人外,许多地方也是江州这类城郡所无法比拟的,要不是因为可以随行的人员有限,只怕在坐的所有人都想去见见世面,而宁渊居然能摊上这样的好事,由不得别人不羡慕。

宁如海有些奇异地看着严氏,似乎不了解她为什么会说出这种话,“可宁渊不过是庶子,将嫡子放在一边,而带着庶子同行,别人看见了会如何作想?湛儿身体不好,不去也无妨,但是换成宁渊,却是有伤大体。”

严氏却不依不挠,“老爷这话便不对了,渊儿虽然身为庶子,可无论为人还是才学老爷都是看在眼里的,既然湛儿不能去,有渊儿在身边,一来能体现老爷教子有方,二来也能让人看到老爷的宽宏,何况渊儿同高郁大人也曾结下过善缘,此去京中,渊儿也可去高郁大人府上拜会一番,尽一番孝义。”

严氏说得入情入理,丝丝入扣,宁如海一时没言语反驳,沈氏听了也点头道:“大媳妇说得不错,此次九阳节机会难得,别人或许去不得,可渊儿却是去得,这件事,老婆子我没意见。”

听沈氏都这么说,宁如海也只能点点头,算是准了这件事。

见事情尘埃落定,宁渊急忙站起来向长辈躬身道谢,而严氏也慈眉善目地亲手将他搀起来,做尽了一番母慈子孝的作态,这一幕,看不出玄机的一阵眼红,看出了玄机的,要么眉目担忧,要么就是幸灾乐祸。

严氏回了瑞宁院,还未接徐妈妈递上的茶水,便扬眉吐气地叹了一声,“痛快,真是痛快!”

“奴婢恭喜大夫人。”徐妈妈也喜形于色道:“等三少爷离了江州,到京城可尽是大小姐的地盘,又有姑爷在,任凭那小子有滔天的什么本事,也只有乖乖认栽的命!”

“哼,一个青楼女子,仗着自己有个厚脸皮的儿子便有胆子同我叫板,真是找死,等我这回收拾了宁渊那个小子,回来后定要唐映瑶这小贱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严氏眉飞色舞地喝了几口茶,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我听说竹宣堂里多添了两个下人?”

徐妈妈道:“是,奴婢已经查过了,是三少爷从香河镇带回来的,一个舒妈妈,一个小玄子,到底不是咱们府的家生奴才,底细不明。”

“这样不知根知底的人,天知道进咱们府来是不是有别的目的,而且没有好生教养过,哪天要是闯了祸事出来可怎么好?”严氏将茶水往身边一放,“速来铁桶子一样的竹宣堂,咱们连一个人都插不进去,现下却突然冒出来了两个生人,我身为当家主母,总是要教养一番的。”

徐妈妈心领神会地一福神,“是,奴婢立刻就去办!”

舒氏拎着一个食盒,从竹宣堂往湘莲院走。

她曾经病过几场,身子不好,也做不来粗活,所以平日里宁渊多事让她打理一些院子里的杂事,食盒里装着的是新出炉的山药糕,宁渊特别吩咐给她宁馨儿送去。

绕过了花园的转角,忽然有两个粗壮的婆子拦住了舒氏的去路,舒氏一怔,没来由地后退了两步,见着那两个婆子身后又走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