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结果刘备**丝逆袭成功,依然证明了赵云的眼光很独到。

赵云的性格冷静谨慎,则又是一种干大事的品质。当时平定桂阳时,桂阳太守赵范被迫投降,摆下一个美人计,想把寡居的美女嫂子樊氏嫁给赵云。不少人劝赵云接受,不要驳了赵范的面子,而赵云却说:“赵范是被迫投降,其心难测。天下美妇人有的是,又何必找这样麻烦。”后来赵范果然逃走,而赵云却丝毫没受牵连。

但是,赵云真正的价值,或者说最重要的长处,不在于他的武艺高强,不在于他的冷静谨慎,而是他的大局观。

刘备平定益州时,许多人都建议把成都的住宅和城外的田地桑园分赐给作战有功的将士,唯独赵云不惧犯了众怒,站出来大声反对。

他对刘备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慷慨激昂的话,如今国贼曹操尚在,我们理应淬砺奋发,力求进取,还不到贪图享乐的时候;而且,益州人民饱受战争痛苦,应该把田宅归还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才是。”

赵云的这种认识和境界,比之那些小农思想严重的将领,抱着“我们跟主公出生入死,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态度,相距何止千万里!

荆州之战后关羽兵败身死,刘备痛恨孙权,于是倾全国之力,准备顺着长江前去讨伐东吴。这个时候赵云又站出来苦苦劝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了魏,孙权自然归附,不用再烦刀兵。如今曹丕篡汉自立,惹得天下有志之士愤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激励人心,伸张正义的时候。”

“我们应该早日进攻关中,占据河、渭上流险要之地,如此一来,则关东义士一定会起来响应和支持我们。可若是我们现在与东吴开战,兵势一交,不能马上解决,最终得利的只会是曹丕罢了。”

赵云对刘备的这一番分析,绝对是把握住了三国斗争的本质和核心,站在最高处来看待和处理矛盾问题,其大局观念,比之诸葛亮也不差多少。

可惜,在刘备心里,赵云不过是他的部曲和家将,既不是拜把子兄弟,也不是军师谋士,所以他根本就不听,依然率领多年积累下来的兵力,出蜀伐吴,结果却是夷陵大败,最终饮恨死在了白帝城。

对于为将为帅者而言,这个大局观,实在是最最要命的东西啊!

无论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拥有大局观的人,都是团队中灵魂人物,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引领团队的命运和未来。而纵观三国所有武将,在大局观上无人可以超越赵云,唯一可以与他媲美的或者也就是魏将张辽,但张辽的武艺比他还是有差距。

有将如此,夫复何求?

刘和便是看中了赵云的大局观,当然了,他也很喜欢有些俊朗的赵帅哥,喜欢冷静谨慎的赵酷哥,喜欢武艺猛到没边的赵子龙,喜欢忠诚不渝的赵将军。

因为见到赵云之后心中高兴,刘和对于老爹刘虞的担忧少了一些,倒不是说他没心没肺不关心老爹的死活,而是觉得如今身边有了李严和赵云帮助,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一路说个不停,不觉之间到了蓟县。

奔出城外十几里迎接刘和的,是老伙计鲜于银。

刘虞带兵南下时,体谅鲜于银这一年来的辛苦奔波,不顾鲜于银的坚决请求,还是将他留在蓟县看家,这一晃就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见到刘和时,鲜于银在鲜于辅、李严和赵云等人的注视下,做了一个出乎众人预料的动作。

鲜于银兜头就给了刘和一个大大的熊抱,然后嘴里还大声嚷嚷着:“公子,您总算回来啦!想死我了都!”

看到这幕夸张到让人浑身鸡皮疙瘩只掉的场景,鲜于辅一阵恶寒,在心里想:明辉这货不是跟公子好上了吧?当初回来见到我时也没见他这么激动哇!

李严从丹水出来之后一直跟在刘和身边,对于刘和自创的这个“拥抱式”见面礼仪有所耳闻,但真正见识过后,还是觉得有些膈应的慌。

倒是赵云,很敏锐地看到了鲜于银眼神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牵挂和关切之情,这种眼神绝对不是男人喜欢上男人的眼神,而是下属对于主公的尊敬、拥戴等等多种情愫混合的眼神。

刘和本人可没有这么多的想法,他此时也是非常开心地在鲜于银的肩膀上拍了几下,然后说道:“是啊,我胡汉三,呃……我刘和终于回来啦!”

“公子,胡汉三是谁?”鲜于银松开刘和,一脸好奇地问道。

“额,这个胡汉三嘛,是典故里面一个喜欢白龙鱼服、锦衣夜行的牛人,以后我再慢慢给你细说!这是正方,你们认识的……这是子龙,我路过常山时招揽到的绝世高手,你要是不想找虐的话,今后千万不要跟他切磋武技!”

众人说说笑笑地朝城内走去,鲜于银转身的时候,还特意多看了几眼跟在刘和身侧默不作声的赵子龙。

“明辉,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出来迎接我啊?”刘和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

“额,这个……那个……,本来赵别驾是要带着大家一起出城来迎接公子的,只是……额,这个……”鲜于银有些抓耳挠腮地顾左右而言他。

“这里又没外人,你就跟我实话实说,我保证不生气。”刘和收起脸上的笑容,有些严肃地看着鲜于银。

听到刘和没拿自己当外人,一旁跟着的鲜于辅的心里有些暖暖的。

鲜于银把心一横,于是说道:“是这样的,城中如今有人质疑公子在冀州的作为,说若非你擅自做主自困高邑,主公就不会率兵南下,而主公若是不去冀州,那么幽州的兵力就不会空虚,北面的鲜卑人和乌桓人也就不会生出觊觎之心,幽州也就没有现在的危机,而主公也不会困守马城。”

“嗯,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大家对我意见很大,不怎么待见我是吧?”刘和摸了摸鼻子,有些郁闷地说。

“基本上、大概、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鲜于银继续结巴口吃。

第六十七章都什么态度

没有想象中的锣鼓喧天,没有预料中的彩旗招展,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高喊“公子我爱你”的无知少女,没有纳头便拜的小兄弟,尼玛的,什么都没有!

老子可是大公子!

老子可是天子侍中!

老子可是带着皇帝密旨前来的天使!

这都他么的什么态度!

刘和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心里大声咆哮着走进了牌匾上写着大大一个“劉”字的州牧府。

鲜于银知道大公子这是第一次来幽州,所以主动走在前面为刘和引路,以前鲜于银常来州牧府,对府里的布局自然是门清。

鲜于辅在城门口时就与刘和分开了,他作为骑兵都尉,需要领着三千骑兵归营,将士兵们都安顿下来。这一路上的急速赶路,大家可都累得不轻,可谓是人困马乏,急需要好好进行休整一番。

州牧府中的卫兵见是鲜于银亲自在前引路,都不敢多言和过问,自觉让开道路,然后好奇地看着走在中间的刘和,纷纷猜测这个年轻人的身份。

鲜于辅在刘和面前表现的尊敬顺从,出了长安之后还客串过一段时间的贴身保镖以及信使的差事,但不等于说鲜于辅就没有身份和地位。作为刘虞麾下两员主要统兵的将领,鲜于辅和鲜于银一人为骑兵都尉,一人为步兵都尉,好歹也是“副师级”的领导干部,寻常的卫兵和家丁哪里有资格跟他叫板?

更何况,刘虞走后,这蓟县全城包括州牧府中的安全保卫工作都由鲜于辅负责,他若是亲自出面在前带路,来人的身份肯定尊贵无比,谁还敢在这个时候找不痛快?

来到一处略显紧凑的院落里,鲜于辅转身,有些为难地对刘和说道:“公子,主公在南下之前,已经嘱咐府中下人专门将这西跨院整理出来作为您的居所,只是当时主公并不知道您随行还带着二十名卫兵,更不知道您还带着两位剑师和两位随从,所以院中房屋准备的有些不足。以我之见,不如将二十名申息军士安排住进大营之中?公子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安排这些兄弟的!”

“府中就没有更大一些的院子么?这些兄弟是我从丹水一直带在身边的,他们一路上为了护卫我,有人受过伤,有人生了病,如今好不容跟我来到幽州,自然是要跟我住在一起,否则岂不是让人寒心!”刘和的脸色终于有些不高兴了,说话不再和气。

“公子说的是,只是府中目前确实没有更合适的院子了,总不好让您一回来就住到府外去啊?我倒是巴不得您去住我那个院子,房间管够!”

鲜于银面露尴尬之色,想起当初在路上时对公子说的那些幽州如何如何好,州牧府如何如何气派的话,小声解释说道:“公子,当初主公在命人修建州牧府时,原本还修建了一处颇为宽敞的东院,似乎就是特意为你预留的,只是四夫人在四月份时诞下了小公子,吵嚷着问主公将东院要了过去……”

“啥!你是说老爹为我添了一个小弟弟?而且还是在你和田畴去长安时发生的事情?”刘和有些惊讶地看着鲜于银。

鲜于银使劲点点头,露出一副很无辜的表情。

“擦,老树发新芽啊!老爹的战斗力果然不弱!”刘和转头,嘴里咕哝了一句,然后开始察看西院的各间房屋。

“行了,我也不为难你了。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这座院子里面共有九间空房,我住一间,正方和子龙两人住在右边一间,老史和丁二两人住在左边一间,其余二十个兄弟四人住一间屋子,剩下的那间就当做饭厅和开会的地方。正好冬天来临,大家挤一挤,还暖和一些。”

“公子,可是这样一来,婢女们就没法住在院子里侍奉你了。”鲜于银有些不甘心地劝说着。

“行了,别婆婆妈妈的了。一路上咱们藏山洞、睡地沟,晚上没少被蚊虫叮咬,不也过来了么,如今有这么大的院子住,已经很幸福了。你赶紧找人把我从冀州带回的那些东西搬进来,给兄弟们都安顿下来,另外,晚上这顿你请客!”

刘和坚持己见,鲜于辅无奈,只好照办。

李严的心眼比较多,他觉得公子这么做,应该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哪怕是如今回到了幽州,公子似乎还是保持着警惕,只肯相信自己身边的人。

人多干活快,刘和一行人为数不多的行李很快就被搬进了府中,大家纷纷安顿下来,稍微喧闹了一阵的州牧府便又恢复了安静。

东跨院中,一名婢女正向一位年纪三十左右的妇人小声报告:“夫人,大公子那边已经安顿下来了。”

“大公子是怎样一个人?”

“大公子长得高高瘦瘦的,说话轻声细语,样貌很是俊俏,与太傅大人有五、六分的相似……”

“哼,你个贱婢,都看些什么!我让你去打探的是那人有怎样的脾性,身边带着的都是些什么人,没让你去犯痴!看我不打死你个贱婢!”

“啪—啪!”抽耳光的声音在东院中响起。

“呜呜……奴婢错了,妇人饶命!”

“小妹,你就莫要难为这个贱婢了,还是想一想如何相见吧。如今太傅大人率兵在外,那人又是从长安回来的,今后这府中只怕是不得安宁了。”

“大姐,我还能如何呢?那人可是大夫人亲生的嫡长子,虽然大夫人已经离世多年,可太傅大人的心里似乎对她依然是念念不忘,对这个大儿子更是关心的紧,不然这次怎么会做出这种莽撞的事情来!”

东院之中,两个年纪相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