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确有此人!如何,难不成是此人有问题?他要反我?”吴豪变得暴躁起来,恨不得立刻喊过李进忠过来当面对质。

“大将军明鉴,在下并没有挑拨将军与部下之间的关系之意,只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干系重大,不仅关系到将军个人的安危,而且还有可能让整个玄甲军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李云聪一脸凝重,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在说谎。

“先生有何话要说,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吴豪这时已经完全被李云聪的话给吸引了,额头上渐渐的冒出一层细汗,酒也醒了大半。

“据在下所知,此人与城中冯将军联系颇为紧密,似乎有意投敌,不知将军可有发现?”李云聪的话这时吴豪已经相信了大半。

第八十二章战争威胁

吴豪大怒之下立即派出士兵前去将李进忠抓了起来,李进忠当然不肯承认,但是就在此时,士兵在他的营帐里面搜出了两封信,一封是冯信写给他的,上面写的是两人之间的行动计划,冯信在信中向李进忠许诺在事成之后会将台东和玄甲军全部交给他。

还有一封是李进忠写给冯信的回信,信中约定了行动的时间,到时候李进忠这边将率领玄甲军哗变,然后率军直取中军大帐,杀死吴豪取其首级以为投名状。

吴豪看到这两封信之后怒发冲冠,哪里还容得下这个李进忠,根本就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就下令将他处斩。

李进忠一死,玄甲军内众士兵皆尽寒心,他们之所以还听从吴豪的军令,一来是郑成功之前有军令在线,二来是一直以来李进忠在约束和管理,这时李进忠被吴豪所杀,士兵们皆不愿意再追随于他,当晚就有上百名士兵收拾了李进忠的尸首离开了军营,吴豪发现营中出现逃兵,下令要加以严惩,但是他的三百人的卫队在去捉拿逃兵的时候反而激起了玄甲军的同仇敌忾,酿成了严重的哗变,三百卫队死伤惨重,余者皆四散而逃,吴豪也在乱军之中被激愤的士兵所杀。

而这个时候李云聪早已回到了承天府之中,李进忠是一名将才,为人刚正不阿,他的死势必会引起吴豪军中动荡,尽管冯信也想要招揽这名人才,但是只要能够解决眼前的不利局面,这样的结果他也能够接受。

吴豪被乱军所杀,玄甲军发生兵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国轩的军中,他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打不下来承天府的,眼下如果不抓紧时间退回海上,那么则很有可能会被冯信的军队追上来。

只是就算是撤到了台湾城,他的军中还是没有粮食,之前吴豪给的两万石粮食这个时候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军队没有粮食就根本维持不下去,刘国轩一咬牙最后决心向金门的清军投降。

解决了两个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对手之后,冯信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他不想郑成功那样怀有忠君报国思想,整天想着要怎么样反清复明,他只求能够安安稳稳的当他的土皇帝就可以了,于是在战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便迫不及待的在台南等级为帝,改国号为梁,因为担心清朝出兵攻打台湾,冯信向清廷上报声称愿意奉大清朝为宗主国,梁国为大清海外的一处藩属国。

清廷内部这个时候并不太平,顺治帝福临离奇死亡,摄政大臣鳌拜强势入主权力中心,年幼的康熙帝毫无话语权,只能和孝庄太皇太后小心翼翼的过日子。

这时候明朝之前的藩属国无论是朝鲜还是琉球等等诸国,皆不承认大清朝的统治,拒不称臣,鳌拜对于台湾岛这样的地方没什么兴趣,但是有一个国家愿意对自己称臣那可是好事一桩,因此他不仅同意了接纳梁国为藩属国,而且还撤销了施琅的职务,将他调到津京卫来总调海上防务,实际上就是对这些汉人将领不放心,借机调到身边以方便监视和看管。

施琅一走,清朝东南沿海一带就开始施行了海禁政策,禁止外国船只靠岸,断绝自明代一来的白银的净流入局面,也由此使得沿海一带的局势开始日趋稳固,明末之后的反清活动也慢慢沉寂下去。

再将目光转向基隆这边,这个时候城外的大片农田正在加紧进行水渠引水,农田灌溉,因为到了种植早稻的时候了,再二月份的时候项玉从城中征集人手,在水田旁边兴建了许多水塘,这和新中国成立之后那些合作社时代兴建的水利设施是一样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增强水田的抗旱性,也更加方便水田的取水和灌溉,因为基隆这一带虽然地势比较地平,但是地上的天然湖泊水塘却是极少,不可能每一块农田附近都有河流小溪,距离太远的话挖掘引水渠也是十分不划算,还不如干脆直接开挖水塘,不仅方便取水,而且日后还可以在水塘中搞养殖和种植,比如养鱼养蟹种植莲藕等等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由于有了日军战俘的加入,通向矿山的公路这时已经可以运行,工人们此时正在对路面进行拓宽和防护,因为这一代的树林密布,降雨量十分充沛,所以这种土路需要进行反复的夯实,两边的树木也要适当的砍伐一些,以免在台风来临的时候它们倾倒在路面上破坏了交通。

造船厂这个时候也做出了一间船坞,可以制造一些小型船只,因为数量的工人实在是太少,所以先试着让他们跟着学习制作小型战船来积累经验,好在因为修路的原因,这个时候船厂这边的木材数量十分充足,制作出来的小型船只也比之前渔民们打造的小渔船要大上好多,这些船虽然不能用作军事用途,但是可以提供给渔民们,使他们能够去更远的地方捕鱼,以增加捕鱼的收获。

这个时候基隆城的城墙已经建成了两道了,东西两边的都已经建成,目前正在建造北面的城墙,南边的暂时还没有计划,由于南方的军队混战,使得更多的民众向北迁徙,这个时候基隆城里面的百姓数量已经超过了两万了,大量的人口需要安置,原先预留的民居已经远远不够,所以需要再增加建造一些民居提供给新迁徙过来的百姓。

由于旅途漫长,据从南边赶来的百姓介绍,台东和台南这个时候都陷入了战乱,还有很大一部分百姓要向北迁徙,估计在未来的两三个月内他们就会到达了。

再向这些南方北上的百姓打探了更多消息之后,项玉心中喜忧参半,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明军的势力和发展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些百姓的安置工作将要消耗掉明军大部分的储备资源和人力物力,但是他们也是项玉手中的宝贵财富和资源,这意味着城市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更多的人力可以投入到建设中去,市场进一步扩大,财富也会变得更多。

但是他们同时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南方的冯信基本上已经平定了各方势力,台湾城的刘国轩投降金门的施琅,吴豪死在乱军之中,冯信在承天府登基称帝,建立梁国,那么一旦他腾出手来,他会不会注意到北方存在自己这么一个潜在的威胁,会不会出兵前来征讨自己。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以冯信目前的这种携大胜之后的士气和信心,他几乎可以肯定是一定会出兵的,问题是他对于自己这边的了解有多少呢?出兵的话会派出多少军队,什么时候出发,走哪条线路?这些都值得明军深入研究。

ps:下周没有收藏,照这个趋势,下下周或许要安慰上架,也或许上不了架,因为收藏还没有三百个,唉!好失败的感觉啊!

第八十三章抓获细作

即将到来的战争威胁使得项玉心里有一点点的担心,不过他不敢将这种担心表现出来,因为这些百姓不远千里前来投奔他,如果告诉他们战争又要来临,恐怕百姓们会变得惊慌失措。

在难民的临时安置营地里面,陈永华正在忙着做统计工作,项玉走到登记台边,取过一本登记册子,上面很详细的记录了这些人的原始籍贯,家庭人口,各自的姓名,从何地而来,之前的工作,有何特长等等,这样的登记册将来在难民们的安置和分派田地的时候要用到,早前一批赶到的难民已经被领入基隆城去了,城中还有一部分的空余院落房屋可以安置他们,后来的难民由于数量比较多,城中人手不够,一时安排不过来,因此在城外面搭建了一处大营,用的就是之前缴获日军的帐篷,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十分暖和了,因此帐篷只是给妇女和孩童的一个暂时的避难场所,并不会久住。

难民中的青壮年在被登记完毕之后就被明军征集徭役都征集走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人手,加快各项工作的进度,另一方面一可以方便明军对于难民营的管理工作,减少难民营中间的动乱。

明军的军医和护士们也在对难民营中的伤病人士进行整治,和对他们进行一些疫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她们都身穿白衣,态度又比较和蔼,难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出于好奇和需求纷纷将她们围起来,好奇的咨询。

项玉看到难民营中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正要转身离去,却忽然看见一袭绿衣映入眼帘,他扫了一眼,心中有点惊讶,怎么是她?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日本公主松下美惠子,或许这样的称呼并不准确,项玉之前问过她,她也坦承了自己并没有姓氏,或者说是日本天皇一族并没有姓氏,所以松下美惠子或许应该称为美惠子比较适合。

松下美惠子此时正在向难民们发放食物和用品,项玉心里好奇,便走了过去。

“来,小朋友,这个给你,拿好了哟!”她微笑着将一把纸扇送给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十分害羞,拿着扇子转身就跑,钻到妈妈的怀里之后才敢偷偷的向她这边瞄两眼。

“公主殿下,你怎么出来了?”项玉伸手接过美惠子丫鬟手中的手提篮,跟着她一起发放,用日本人的话来说叫做“派送”。

“将军你还说呢,你自己说好的带我跟小玉出去打猎的,自己将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我跟小玉两个在府里实在是闷得生了厌,听说有好多难民向基隆这边来了,于是便做了一些饭团出来派发啊!”这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松下美惠子白皙的脸蛋里面微微透出一丝桃红,在阳光的映照之下显得晶莹剔透,分外好看。

项玉尴尬的笑了笑:“是吗?有这回事吗?我好想不怎么记得了。”他印象中好像确实是自己爽了约,不过这个时候不好承认罢了。

“哼!你还说没有,你问问小玉罢,我跟她都记得你曾说过呢!”松下美惠子有着一股执拗劲,见项玉不承认非要拿出证据出来逼他就范。

“大将军,您确实答应过公主殿下的,还说要带我们去骑马呢?”小玉在一旁小声说道。

项玉老脸一红,这事没赖成,只好改口说道:“这还不是太忙了嘛,好吧!下次,下次一定带你们出去骑马。”

松下美惠子睁着一双人畜无害的大眼睛,期待满满的问道:“真的吗,真的吗?将军你真的要带我们出去骑马吗?”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项玉从一名商人手中购置了三十匹马,这些马匹是用来给各部队做联络通信时用的,以方便信息的快速传达,分到最后还剩下了五匹马,便留在了基隆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并且建立了一个简易的牧场,以方便进行照看,这事情不知道怎么就传入了松下美惠子的耳中,她也许是真的在府中呆的时间太久了,想出去散散心透透气,于是便跑来拉着项玉哀求,项玉被她烦了两三天,啥事也干不了,只好答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