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弦-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见我死活不松手,只好弯下腰,掬了一把清泉水,笨手笨脚浇在我脸上。我被呛到了,猛咳起来。他赶紧一手掀起我乱糟糟的刘海,另一手胡乱替我抹着脸。我怕他会嫌弃我的模样,赶紧收住抽噎,勉强朝他笑了一笑。我的笑容……想必比哭还难看,因为他瞧着我露出的脸,一下子就怔住了。

“我急坏了,拼命叫起来‘别丢下我,求求你啦,别丢下我’。他看了我很久,长叹道‘真麻烦’。忽然立起身,提住我的衣领,将我放到了白鹿背上。我正迷迷瞪瞪,他忽然也翻身上了白鹿,说道‘走了’。我这才省悟过来,欢呼一声,抱着白鹿的脖子,不知为何心里一片安定。”

朱于渊听得入神了,见她停住,赶紧催问:“于是你就入了天台派?”

游心道:“嗯啊。师父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游心,他说这个名字是从《庄子》里来的,很好听。我就同他闹,说只有名没有姓,不灵光。他说你不是不记得自己姓氏了么?我就又去抱他大腿,叫道‘我要跟你姓,我要跟你姓嘛’。师父想了一想,说‘顾游心,嗯,也不错。屈原《九怀》里正好有一句“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好吧,便宜你了’。”(未完待续。。)

ps:  傍晚19:00左右还有一更。

第171章 坠红尘(二)

朱于渊想象了一下当时的情景,突然觉得有些好笑。穆青霖在一旁笑道:“抱大腿,乃游心绝技也。”游心“哼”了一声,不理他,继续说了下去:

“后来啊,我就跟着师父到处乱走。师父仿佛在寻找甚么人物,但我问他,他也不说。平时闲的时候,我俩就玩捉迷藏,可他每次都能轻易揪出我,我却怎么也找不着他。我急了,就又抱他大腿……他就说,他会一种法术,这种法术,能利用造化万物,匿身于无形。

“我听了之后,非常喜欢。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师父开始慢慢地传给我暗暝术,顺便还教了我《苍崖集》中的轻功身法‘临渊步’。但他说我年纪太小,境界不足,还不宜练‘丹丘心法’。所以别的方面我练得却不多。

“我俩继续到处游荡,渐渐的过了四年,我们的行程,也越来越朝北。终于有一天,我俩来到了京师附近。师父的表情变得很严肃,我问他为甚么,他也不答,只说‘我要找两个仇人,找了很久,眼下快找到啦。游心,情况紧迫,咱们得作些准备才是’。

“我也很紧张,说怎么准备呢?师父想了很久,对我说‘京师最有名的乐馆正在民间四处寻求人才。我设法把你送进去,你跟着他们,好好学习,不久以后,恐怕能派上大用场’。

“我一直很听师父的话,就说‘好啊,那你可得经常来看我’。于是我就去了那乐馆。我之前从没学过乐律和舞蹈,但不知为何,馆中的人却说我很有天份。我学得很快,日夜都宿在乐馆中,师父经常会悄悄潜进来,问问我的功课情况。但是。他的问候却一天比一天少了。

“终于有一天,他再来时,脸色很沉重。我问他怎么了,他沉默了很久,突然叹了口气,说‘游心,我找到那两个仇人啦’。我很欢欣,说道‘太好啦’。师父却说‘那两人很狡猾,尤其是其中的男人,他的武功揉合乐律。性子又很深沉,极不易对付’。

“我恍然大悟,说‘师父,你让我学乐律,是为了要我帮着揍他么?’师父摇了摇头,说‘以你的功力,怎能对付得了他。我让你在京师最有名的乐馆学音律,是因为那乐馆常年向神乐观提供乐律良材。我希望有朝一日,你能被挑选上。进入神乐观’。

“我很好奇,问他‘神乐观是甚么?’师父却没有多说,只瞧了瞧窗外天色,忽然把我拉到身边。低声道‘我要走啦。游心,你记住,如果我不再回来,你就自立自强。一定要在乐馆中出类拔萃,然后想法混进神乐观’。

“我见他脸色凝重,心里很害怕。但我那时已经长大了不少。不好意思再抱他大腿啦。于是我扯着他的衣袖,不停地问‘你要去哪?为甚么不回来?为甚么我要进神乐观?’师父摸了摸我的脑袋,说‘我要去会会那两个仇人,但此行危险。如果我回不来了,游心,你若想解开秘密,唯一的方法,就是混进神乐观去。因为我马上要去的地方,也正是那里。”

朱于渊和穆青霖都出神地听着。游心说到此处,脸庞犹泛起惊忧之色,仿佛变回了当年那个弱小无助的女童:

“我叫道‘师父,你不要死,不要死啊!’哭了起来。师父道‘傻瓜,谁能杀得死我?’我擦干眼泪,说‘那你为甚么不回来?’师父说‘我潜入神乐观中,是想从那两个仇人手里,救一个人质出来’。我问‘救谁?’师父说‘我也不确信那人质的身份究竟对不对。并且,看守他的那两人都很狡猾,必定会设下重重机关。但大丈夫必有所为,那人质只是一个比你大不了多少的孩子,我既已找到了他,就算他身份未必准确,也不能眼睁睁瞧着他无辜受苦。纵然明知有虎口狼穴,我也得去亲自一探’。

“我很担心,但师父决定的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回转。于是我依依不舍告别了师父,目送他消失在黑夜中。”

她垂下头,又说道:“从那一天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朱于渊缓缓地说:“我明白了。”他眼底流露出唏嘘之色,看向游心,问道:“你的寻觅过程,极其艰难吧?”

游心平静地道:“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成为乐馆同龄女孩中最出色的人,随后进入了神乐观。我在神乐观中又花费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慢慢摸索至这里,感受到了师父的气息。”

朱于渊问:“气息?”

游心道:“嗯。暗暝术中有一种能力,就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于无形间影响别人的心神。如果对方也学习暗暝术,立时就能感应到这种气息。即使对方不懂暗暝术,也会觉得心神不定,情绪似有莫名其妙的起伏。”

她继续说道:“我进入神乐观后,白天排演,夜晚便悄悄出来,四处寻觅师父的气息。我那时暗暝术已经学得很不错了,也有些轻功底子,何况纵然被人撞到,见我只是个小丫头,多半会认为我淘气乱跑,最多把我送回乐舞官那里,并不会太过在意。”

穆青霖轻叹一声,道:“游心,受了不少苦。”

游心望向他,双眼幽幽发亮:“你们也一样。若非你俩在地下的努力,我也不能这么快发现你俩。”

朱于渊将询问的目光投向穆青霖。穆青霖笑了一笑,说道:“石室四面封闭,又另有铁墙加固。室中的石桌石椅石床都很沉重,且都牢牢砌进了地面,无法搬动。我身上的这条‘消魂’链子,被锁在用同样材料做的桩中,那桩被深深埋入地下,仅靠人力无法破坏,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钥匙开锁。

“幸好链子很长,我在整个石室范围内可以随意走动。被关住后,我俩曾仔细观察了环境,发现如果无人从外开启石门,那么与外界的唯一联系点,就是顶上的通风口,也就是你在院中看到的那块石板。

“那一排石板,并非全部用来覆盖排水沟。排水沟行到此处,在地下拐了一个隐蔽的弯,因此那排石板中的某一块,只不过伪装成排水,而它的真正作用,却是给地下石室通风。它被牢牢浇铸在地中,仅凭人力,是无法掀动的。朱云离那时并不希望我死,所以嘱咐兰姨常来开启暗格,但光靠暗格换气,毕竟不够,所以他必须保留那块石板;同时朱云离又觉得那几个能与地面发生联系的通风孔很不安全,因此绞尽脑汁,制造了关帝庙闹鬼事件。从此以后,再无人前来,我俩在深深的地下,就算使劲全力猛喊,也不会有人听见。”(未完待续。。)

第172章 坠红尘(三)

朱于渊叹道:“但千算万算,却终没算到神乐观中有天台派的人。”

穆青霖道:“那块石板很高,我单独一人是没法够到的。唯有踩在另一人肩头,才有可能从孔中伸出手去。游心刚发现我俩时,我个子尚小,就算踩肩,也够不着排水孔。幸亏有大师伯,才告诉了她石门机关开启方法。但她年弱力幼,无法扳动虎口悬环,所以只能每夜前来,用细绳从孔中一点一点垂吊食物,以及一些必需品。”

他看着游心,柔声说:“没有她,就不会有今日的我。”

游心如玉般的脸庞泛起两抹轻红。她朝着穆青霖,笑了一笑,笑容虽浅,却很甜。

朱于渊不语,脑海中却慢慢现出一幅画卷来——

夜光暗弱,树影摇摇,雾色从惨白的砖面上卷过。一个稚弱女童伏在寂寞空旷的荒院中,以耳贴地,聆听地底深处传来的微茫之音。

渐渐地,她长高了。终于有一天,她使尽全力,扳下了那道虎口中的吊环。石门冷冷地开启,她与门后少年两相对望,时间的河流仿佛凝止在那一刻。

他唏嘘不已。耳畔忽又传来穆青霖平静的讲述声:

“被关入石室后,我逐渐知道了当年发生在天台派中的恩怨,以及朱云离在关闭石门之后那一席话的意义。我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深深怀疑。顾伯伯安慰我,说我的相貌酷似我父母,可朱云离那天最后的话却始终回荡不去——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穆青霖?难道我真的如他所说,只是一枚长得极像穆家人的棋子?

“游心寻来后,我们曾犹豫要不要设法给天台派通传消息,但我身份未明,倘若自认穆青霖,说不定反而会坏事。顾伯伯斟酌了很久。只向天台山传了一道消息,大意是说‘我在京师,性命无恙,不必挂念。谨记看好身边的孩子。’

“游心怕我俩会遭不测,不敢随便离开京师。直到六月下旬,你们第一次来到京师,游心特意潜出观外,躲在暗中,细细辨认了我父亲与姐姐的相貌。”

朱于渊点点头,道:“那天隐在树上。又以气劲切断绿叶的人,就是你。”

游心黯然说:“是我。我瞧了很久,只觉得霖儿同他们长得的确相像。可那时已临近七月十五,朱云离却毫无要放霖儿出石室的打算。我数度潜到他与杜息兰的住处,他俩却口风严密,只字不提霖儿的身世。我费尽耳力,从头至尾却只听到两句稍有些关联的话——杜息兰问‘七月十五要交给穆静微的人,准备好了?’朱云离答‘已经准备好了。’

“因此我们只能认为,朱云离当初特意选了个长相酷似穆家人的男童。用来设下计策,以困住并迷惑师父,而真正的穆青霖却另有其人。眼看七月十五将至,我只好悄悄跟去千佛山。想亲眼瞧朱云离究竟带了谁去。

“待到那伪穆青霖一击得手,我才知道大事不妙。我受了重伤,万般狼狈,躲藏隐匿。好不容易才回到京师,却还得装作没事人一般。我极想知道当晚众人的下落如何,却无从得知。

“直到朱云离和杜息兰带着你回来后。两人终于松懈,对话中开始提到霖儿,并且朱云离郑重说出了‘他如今还是人质,自然不能杀害。但如果有朝一日,我能确定穆静微已死,那么斩草除根之期也就到了’这样的话。我才不得不怀疑,霖儿……也许真的是霖儿,我们……很可能被朱云离一箭双雕了。

“而昨夜,你透过落水孔,看到霖儿的眼睛,连你也失声喊出了‘青露’二字。自此,我们才敢真正地确认了。

“朱云离如今随时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