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新贵-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赞成曾书记的意思,不狠厉的惩罚一批,是达不到震慑效果的。”杨一军点头附和,心里头有些嘲讽,这时候仍在玩这种避重就轻的把戏,即便是能糊弄得了民众,又能瞒得过高层的眼睛?

今天放倒一批包庇黑煤窑的官员,明天有可能就继续成长一批,接着成为保护伞,关键还是要治本,曾光明的态度再次表明其并不想根治的想法,杨一军能理解其的做法,毕竟他靠的是乐家的支持,也只能这样做,就算是他,不也已经被同化成这条利益网中的一员,虽然他没参与什么,但他的不作为就是最大的罪过。

黄安国没有根调查组的人一块行动,他联系了郭华,接到黄安国电话的郭华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元湖市。

“我想单独到元湖市下面的乡镇走一走,你在晋省生活了二十几年,对这里的情况应该也不会很陌生,陪我下去走一趟,你的口音跟本地人交流起来也方便。”黄安国说出了目的,他找郭华来也并非是没有原因,昨天下去走访,他就发现当地村民对他们这些操着外省口音的人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黄安国就想不通这是为什么,黑煤窑案子应该是让很多人都痛恨的事情,最近这段时间,可能有很多外来的媒体来跟踪报道这件事情,当地的群众见到外地人应该也是习以为常才对,为何会有这么高的警惕性?再说过来的人,就算是记者,都能对案子起到帮助作用,只要案子一直受到关注,也有助于给地方政府制造压力,民众应该也会拍手高兴才是,出现那样的态度实在是不同寻常,黄安国怀疑这些当地的群众可能是事先得到了警告,不能随便说什么,找郭华这个操着晋省口音的老同学过来,无疑是为了先消除当地群众的戒心。

“那没问题,晋省的每个地方我几乎都跑遍了,绝对是个晋省的老江湖了。”郭华听到黄安国所说,自信的拍了拍胸脯。

黄安国选择了元湖市下面一个偏远乡镇的自然村,郭华正好也开车过来,不用愁交通工具的问题。

“安国,今天早上省里的电视台可又播放重磅消息了,省长杨一军亲自出面发言,再次发表声明要严肃查处纵容包庇黑煤窑案的各级官员,不论什么职位什么级别,都要坚决拿下。”郭华说起了自己今天大清早看早间新闻得到的消息,“这一次的态度可比上次严厉了非常多,要说上次还让人看不出省里是不是真有动真格的想法,这次估计是真要查处一批了。”

“哦?”黄安国微微动容。

“看来还是你们这些中央下来的人起的作用大啊,省里的态度是一天一个大变化,让人看得烟花缭乱,跟唱戏似的,哈哈。”郭华无所顾忌的调侃着。

“不过以前唱戏的成分巨大,现在看来是真刀真枪的准备上了,是不是你们调查组给省里面施加了十分大的压力?”

“没有的事,我们的调查才刚开始,谈何施加压力。”黄安国摇了摇头,他心里面想的却是更多,晋省的省委高层怕是真的坐不住,想先拿一批人下手,占据主动权了。

“不管怎么说,我感觉跟你们下来有很大的关系,一开始案子刚曝光,也没见省里面有什么反应,直至事件影响越来越大,才有个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出来解释情况,这明显是敷衍。”

黄安国没有回答,郭华基本上的猜测基本上也是属实,但晋省高层的真正目的就不是其所能知道的,与其说是现在想拿一批官员下手,还不如说是这是晋省高层与调查组在玩你追我赶的游戏,一看到调查组今天撇开了地方政府的人,晋省的高层也迅速做出了反应,想先占得先机,这是调查组与晋省高层的博弈,同样是晋省高层乃至乐家与中央的博弈。

“对了,安国,有件事不知道当不当说。”郭华突然将车放慢了速度。

“咱俩的关系有什么事不能说的,你说这话可就真的是欠揍了。”黄安国作似乎生气。

“你前晚跟我见完面,昨天可就有人找上我家了,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跟你认识一下。”郭华想起当时的情况,脸上仍是一脸不可思议。

“什么人?”黄安国微皱着眉头。

“你想都想象不出来。”郭华笑道。

“是地方政府的人吗?”

“你怎么知道?”郭华手一打岔,惊讶的看着黄安国,黄安国没猜出具体是什么人,但基本上已经猜对了,郭华刚才还以为黄安国肯定想不到,没想到对方一口命中。

“推测出来的,说吧,找你的是什么人?”

“呵呵,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了。”郭华苦笑着摇头,“上我家的是省委常委、晋城市市委书记,跟他同来的还有省政府秘书长。”

“级别不低嘛。”黄安国戏谑的笑了一下。

“不是不低,是已经相当高了。”郭华摇了摇头,“乖乖,虽然有你这么个变态的同学让我对一些普通官员都免疫了,昨天还真是把我吓了一大跳了,我爸都说在晋城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昨天真是受宠若惊,市委书记和省政府的秘书长都亲自到我家去拜访了,而且态度还是出奇的友善,好像我们才是领导,他们是普通人似的,哈哈,这种感觉可真是棒极了,现在想想都还飘飘然的,然怪这么多人头破血流的争权夺利,权力可真的是好东西啊。”

“他们提了什么要求没?”黄安国依旧是眉头紧锁。

“没提要求,就是希望我能帮忙牵线,私下约你出来聚聚,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咱俩的同学关系的。”

黄安国没有说话,从郭华的话中得出的结论,他越发的证明晋省地方政府的人一直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他们出行都已经被跟踪,从他们调查组踏入晋省的那一刻起,恐怕就已经被人紧紧的盯住,前晚他还只是出去跟郭华这位老同学见见面都会被跟踪,可见昨天他和胡文工等人的直觉并没有错,就算是他们到了元湖市,依旧是被人紧紧的盯着一举一动,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一层一层的往上报。

“你是土生土长的晋省人,这些晋省的领导要调查你还不容易,从你身上就能顺藤摸瓜到我这了。”黄安国不可置否,他深知一些政府部门的厉害,只要能提供一点信息,将你的祖宗八代都能调查的出来。

“呵,咱也真是享受了一回领导的待遇了,嘎嘎,听我爸说那个省政府的秘书长也是副部级的大员,昨天可是两个副部级的官员一同到我家来拜访,这待遇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享受一次。”郭华舔了舔嘴角,这种身份和地位的极端反差所带来的快感无疑能让人很是享受。

“你要享受这待遇不难,只要我一日没跟他们见面,你就有可能接着享受着待遇。”黄安国笑了笑,神色间不知道在寻思着什么。

“算了,咱也就是随便说说,这种待遇享受多了就折寿了,不该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能享受得起的,他们希望我撮合你和他们私底下见面,要是我没达成他们的目的,指不定以后还要迁怒到我头上,那我可就不好过了。”郭华半开玩笑的说着。

“昨天他们就来找你,你怎么昨天没跟我说?”黄安国突然转头问道。

“我跟我爸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不要做凑这热闹好,我估摸着你们下来是要调查黑煤窑案,这些官员着急的想通过私下渠道约见你,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再说我身为晋城人哪会不清楚,这黑煤窑案现在看似还只是牵扯出了一些科级处级干部,但真要追根朔源的调查下去,这些厅级部级官员不见得就干净的了,你身负调查的使命,他们想要见你,那为了什么目的也就不言自明,我想着还不如不要跟你说,你不知道这事还好,知道了的话,去还是不去跟他们见面,岂不是为难你了?”

“呵呵,不错,你这事做得对。”黄安国赞赏的点了点头,“不过说了无所谓,这些人我不想见他们就直接回绝了他们,也没什么不敢做的。”

车子逐渐开进了林远镇西华村,这里是位于元湖市下辖安宁县的一个乡镇自然村,黄安国查看了很多报纸,也才无意中看到了报纸提及了这个地方,这里同样存在着黑煤窑,但远不如一开始帖子曝光的村子那么受关注。

黄安国也不得佩服那些记者的本事,什么消息都能挖的出来,那些狗仔队们让明星人见人怕,这些记者的功夫同样是一点不含糊,双方是术业有专攻。

将车子在路边停下,进了乡镇,很多地方都还是土路,除了一些主干道是公路外,大部分都是土路,才刚刚下过雨的地面就到处是泥泞的水洼,郭华自己开过来的黑色车子都溅满了一车身的泥。

“要说晋省的人有钱的是很有钱,但穷的地方也实在是让人不忍看一眼,贫富两极分化在我们晋省是体现的极为明显。”郭华下车后看了看坑坑洼洼的地面,摇了摇头,车子实在是没法开了,他们也只能将车在路边停下,步行到村子里面去。

“那里好像还有一辆警用摩托车。”郭华指了指前面,一辆警用摩托车停在比他们更靠前的地方。

“看来地方警方也注意到了这个地方。”黄安国眯着眼看了看前面的警用摩托,到了这么偏僻的地方他倒是不再怕会有地方政府的人跟踪又或者当地村民是否受到了口头警告。

两人进了村子,田里面能看到有人在劳动,走进村里面,路上也有人在行走着,黄安国边走边看着村里的房子,寻找着哪里有煤窑。

“真不知道你怎么挑中了这么个地方来。”郭华看了看黄安国的鞋子,苦笑着摇头,又看看自己的皮鞋,早已成了泥鞋。

“刚才村外面停着一辆警用摩托,这里面也该是有警察过来走访才是。”黄安国左右看着,还没见着哪里有警察的身影,也没看到煤窑的影子。

“找个人问一下就行。”郭华说着话已经拉住前面一个走过来的中年男子,“老乡,你们村的煤窑主要都在哪里?”

来人打量了郭华两眼,郭华也是操着一口浓厚的晋省口音,让来人少了几分戒备心,又打量了黄安国一下,来人才道,“你们是记者吧?”

“对,对,我们是晋城晚报的记者。”郭华忙不迭的笑着点头。

“你们还真能找,听说现在外面黑煤窑闹得沸沸腾腾的,我们这里都很少有人关注到,位置偏,而且人不多,你们能找进来也真是厉害。前天也有两个记者过来,你们还是过来的第二批人。”

黄安国听到对方所说,心里一喜,他在报纸上所看到的那个篇幅恐怕就是来人口中那两个前天来访过的记者撰文写的。

“老乡,你说你们村里的煤窑有没有非法用工。主要都是在哪里啊,我们想过去采访一下。”郭华正要直接询问,被后面从后面轻推了一下,忙改口道。

“你们往村北去就能看到。”老乡指了指方向,又有点自言自语的道,“今天也有两个警察拿着画像一个劲的在村里面询问有没有见过画里的人,这几天事情还真多。”

谢过了来人,黄安国同郭华往村民所指的方向走过去,路上不时能见到人,就是没见到来人口中的两个警察,黄安国也一直在左右打量着,对于这里的穷困,心里也有点酸涩,有钱的人太有钱,没钱的人过的穷困潦倒,而生活在中间的那一部分人又同样是被各种各样的高消费压的喘不过气来。

走了有两百多米的样子,两人终于见到了几个煤窑就在村北,黑黑的烟囱耸立着,砖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