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脂是李自成的老家,是以义军进米脂秋毫无犯,市井买卖如常,李定国还是能吃上老汤羊肉的。

为说话能让郑成功听懂,两个人还是尽量说北京或者陕西官话,不用土语了。

王烁接李定国话道:“老刘家现在发了,把老汤羊肉卖到西安了,在长安街上开了大酒楼,卖羊肉,还有咱陕北的臊子面,羊肉泡馍,在潼关还有分店呢!”

李定国太了解陕北了,一个卖羊杂的,日子过得也就糊口,开酒楼,那恐怕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不信,不由问道:“真的假的?”

王烁认真道:“我骗你做甚?不信你有闲暇了,去潼关和西安看嘛!我这回回去,等到冬天,让老刘家给你捎一份老汤全羊到南京去,到时候你自己热着吃,你就信了。”

看来,王烁领导的北方大地,已经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卖羊杂的,都可以开酒楼了。

正想着,王烁就开始劝第二碗酒,这一碗酒就无须干掉了,不然没一会儿大家就都得醉了。

吃几口羊肉,郑成功也不感觉这羊肉骚了,不但不骚,吃到嘴里有回味,有余香,怪不得李定国馋这个。

南方羊肉不好吃,肉硬嚼不烂,所以他才一直认为这羊肉难吃。原来北方的是另一个味道。

酒越喝越香,话越说越近,这是王烁在现代当公务员的时候练就的本事,当年收服李自成大将辛思忠,他就是用的这本事。

李定国和郑成功有求于他,也是一个劲和他套近乎,三个人说起话来也就越说越热闹了。

很快,话题就转到农民种地的事情上去了。

为什么江南土地肥沃,农民种地却积极性不高,劳作一年仍旧穷困潦倒,而江北农民却干劲十足,渐渐富裕了呢?

王烁道,我们政府有“新土地法”啊,不让地主富绅过度剥削农民,所以农民种地积极性就高了,有了余粮,自然就富裕了呗。

郑成功道,你那土地法我们也知道,而且,我就是照搬了你的土地法,你地主、佃户四六分成,我都搞到五五分成了也没管用!

农民说,地里就只能产出那么多,没土地法的时候,地主看大家吃不上饭了,还能救济一些,或者直接免去他们的租子。

有土地法了,地主收租成了按国家法律办事,原本不收的反而要收,收少的反而要多收了。

没有土地法,地主根据每年天气情况和地里的收成适当收租,还能让百姓活下去。

有土地法,百姓反而活不下去了。我只好又把土地法废了不用。

王烁笑道,这不可能。我的土地法规定了减租、免租条例,根据当地降水多少,山脊地,旱田什么条件减免,水浇地什么条件减免,都写的明明白白呀?

一般正常情况下,百姓绝对会有余粮,怎么到你这里反而就没了呢?

李定国道,我也感到这事蹊跷,派许多官员下去调查、巡视,情况和延平王说的差不多,没法。看来,你的这个土地法,不适用于我们江南。

王烁听了一笑道:“想知道为什么你们用不好土地法吗?”

那两个人脖子伸老长道:“当然想啊,要不然我们找你来干什么啊?”

坏了,几口老烧酒下肚,把实话给抖搂出来了。

第492章 参与法学新法令 下决心重组班子

王烁的“土地法”让李定国和郑成功用了个乱七八糟,还没找到用不好的原因。

听王烁说他知道原因,二人不由伸长了脖子,侧耳倾听。

王烁的情报系统已经遍布江南,如何会不知道这俩人的事情?

他来会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两个人一点点的明白他的行政系统的好处和先进性。

有些道理,你只凭着嘴说,对方根本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特别是王烁要拿现代东西和这两位古代将领去解说,而且这二位又都牛逼哄哄的自以为了不起,让他们接受新的东西就更加困难。

你只有让他亲自去做,做不通了你再去跟他解释为什么,他们在边实践边学习的情况下,才会自然而然的接受你的东西。

这个,王烁在现代的时候是有经验的。你去企业搞质量管理培训,那些老总们光听你讲理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你讲死他都不知道你到底是要他做什么。

只有先强迫他去提高质量,没有质量就关他的厂,或者不给他订单,他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亲自去抓,被迫用你的方法。

他没听你讲,或者是听了没往心里去,不理解你的方法精髓在哪里,自然会搞个一塌糊涂。

这时候,他急着请教你了,你再把他做的不对的地方指出来,讲明白他为什么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他会恍然大悟,立刻明白。这叫“参与学习法”。

原先你讲了一年他不懂,不理解,现在,他真正参与进来了,你可能只讲十分钟他就全懂了。

李定国和郑成功,恰恰就跟这帮企业管理者们一样,现在为不拉下江北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去做了,做半天做不通,王烁就有用武之地了。

当下王烁说道:“一亩地的出产,只有够劳动者生活的,劳动者才会去租来种,这个很明白吧?

我在漳县的时候,地主可以把地租搞到一九分成,地主九,佃户一。这样的情况下,佃户还能活下去,只是活的很辛苦。可你不租地,别人就会去租,你连那一分收入都没有。

所以我限制地主的收租,最高只许四六收租,地主四,佃户六,地主缴税,佃户不缴。

从理论上讲,如此,佃户肯定有富余。

可是,后来还是有佃户吃不上饭。

我派人暗中调查,原来,我上有政策,地主下有对策。

他把原来租给一个人种的地分成几份,只一份名义上属于佃户,其余让家丁和亲戚顶着名字,还是归原来佃户种。

但是,佃户只有自己那一份地的收入是自己的,其余是地主亲戚和家丁的,而这些亲戚和家丁只是个虚名,地里的出产还是归地主。

如此一来,我的土地法仍旧治不了地主。

这只是地主对付我的一个方法,其他比如缩地法,冒领法,等等一堆不下十余种。

照这样子下去,土地法还如何贯彻施行?”

二人听到这里,不由互相看了看。

按理说他们施行王烁的土地法,百姓应该可以吃上饭还有余粮,可是百姓情况没有改变,十有八九就是王烁说的这样,地主使坏了。

郑成功就问道:“那我们派出官员巡视,为何没有发现异常呢?”

王烁道:“问题就出在这里!官员只要去调查,不可能发现不了异常。之所以发现不了,是因为他们和地主穿一条裤子,受了地主的好处!

你想,这当官的都和地主是一家,得了好处,那还不由着地主想怎样欺负百姓就怎样欺负?

面对这么大的势力,百姓有几个敢反抗?只能老实过自己原来的日子。”

李定国似乎明白了,他的官员,像钱谦益、冒僻疆这些人,虽然有清名,但他们也是大地主,靠乡下地里的出产过日子,让他们搞土改,他们怎会向着穷苦的农民!自己真是混了头了!

他不由问王烁道:“那你后来是如何改变这局面的呢?”

王烁一笑道:“我搞选举呀,我让每一个自然村里的百姓自己选出自己的当家人,由这当家人管着百姓,当然也管着地主。

村里自然是穷人多,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自然就是向着大多数人的村长。县里,乡里也一样,我不要县官大老爷。这就是我另一部法令,选举法。

有军队支持,大家有向着自己的官员,地主还有办法闹鬼吗?”

李定国不由点头,他回去也得搞选举,好好学学王烁的“选举法”。

郑成功却道:“这百姓目不识丁,见识孤漏,如何可以担当官吏?倘如此可以,国家岂不是可以废掉科举了?”

王烁道:“科举本身就存在很大缺陷,也需要改革,这个我已经做了。

那就是废除只有富人才能读书,读的起书的办法。由国家来办学校,施行免费教育,给天下所有黎庶受教育的权力。

另外,你不要瞧不起目不识丁的百姓,他们虽然不识字,但并不愚笨,他们心里明白着呢!

我开始在村镇里搞选举的时候,选出来的村长都不识字,可是他们得百姓信任,严格执行我的土地法,地主一下就给治住了。”

郑成功出身富裕家庭,有很深的阶级地位观念,瞧不起穷苦百姓,不相信他们也是自然。

李定国却是农民军出来的,和百姓没有太大界限,他手下许多有能耐的将领,也是目不识丁,可照样打的那些举子出身的明军将领找不着北。

在这一点上,他同意王烁的看法。

他现在后悔听郑成功和钱谦益他们的了,说穷百姓不行,王烁的选举法不切实际。

王烁都施行了,证明行得通,他怎么就没往这儿想呢,真是糊涂到家了!

不管郑成功同不同意,他都决定要施行选举法了,至少,要在他管理的省份里首先施行这个法令!

心里的疑问解开,这酒就喝的痛快,期间李定国也是不断询问选举法和土地法的许多细节,王烁发挥自己吹牛的能耐,有问必答,侃侃而谈,说的二人心服口服。

三个人从中午喝酒一直喝到掌灯,王烁见差不多了,就道:“咱不喝了吧,明天咱还得比武呢!”

李定国已有几分醉意,接话道:“不和你比了,我打不过你。我今晚就过江回去,另组班子,先搞选举法!”

这可是你自己承认的,王烁阴阴地笑了。

第493章 好法令过江变馊 定国改革再失败

李定国和郑成功回去之后,王烁并没有回去,他带着几个卫队士卒,便装进了扬州。

同时,他命令卫队长梁聪聪驻守营地,士卒军官加紧平日训练,没事不得无故离开,扰乱地方。

他的亲兵卫队,虽然现在叫警卫大队,按过去话说就是御林军,大内侍卫,谁敢得罪?

他们出了军营,就是严格遵守纪律,也会给地方制造负担,还是老实在营里呆着好。

王烁之所以不走,是因为他知道,李定国回去搞他的土改还是搞不好,还会回来。

王烁搞他的这些现代法令,是从原始做起,从他的手下,从漳县一个小县城开始,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一点点的培养干部,随着地盘慢慢扩大,具有现代思想的干部越来越多,才慢慢做起来的。

李定国、郑成功他们有现成的旧朝廷体制,旧思想统治,在这腐朽到家的旧系统上另搞一套,说来容易,做起来肯定行不通。

王烁明知道不会搞好,却鼓励人家去搞,这位也是坏到家了。

但他这样做,自然有他更大的目的。

现今的王烁,经历了和满清的斗争,经历了这许多的人和事,又亲自参与领导了他地盘里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加上他在现代机关里的经验,已经完全可以算作一个有远见,有预谋的政治家了。

当然,政治家如果没有远见卓识,没有阴谋诡计,和咱常人一样,不出三天就得让别人玩死了。

他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将火枪配备齐全,弹药生产也没有扩大到足以应付全面战争的要求,军舰还在建造中,金融、商业、生产、后勤等等这一切成熟起来,还需要时间。

他不心急消灭满清,他心中的目标,已经比消灭满清要大的多了。

因此,他不着急和满清下手,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李定国和郑成功给整明白。

李定国回到南京,第二天就召集内阁和六部官员,商议施行王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