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给他们高级军官军衔的。

至于光武皇帝朱以海,人家都不要皇帝了还有个屁用?他过去只能当个平头百姓,不追究他吃喝玩乐,剥削百姓,强占民女的罪过就不错了。

朱以海只能算作这次投降的饶头,不要钱搭上的,根本不是他们想的,救命的稻草,奇货可居。

但政工干部说了,朱以海必须带上,大将军要拿他当反面教材,让百姓看看皇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多么可恶,多么反动,明白他为什么不要皇帝。

第464章 财物女子要归公 投降有点不划算

听王烁还要他们带上朱以海,带上就带上,皇帝跟他们本来就关系不大,他们关心的还是自己。

那他们现在的私有财产呢?比如他们搂下的金银财宝,美女姬妾,这个能为他们保留吗?

政工干部说了,那是他们过去抢夺的百姓财产,应当归还百姓,也就是上交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过,鉴于他们过惯了欺压百姓的奢侈生活,一时转不过弯来,新政府特许他们各自保留过江之后百分之一的财产,做为转变期的费用花度,其余必须上交政府。

也就是说,他们带的财产越多,可以保留下的私有财产就越多,你别想着反正这些东西将来不属于你,你就扔给李定国算逑。

这是梁敏这个“财迷”想出的办法,西北政府又得打仗生产军需,又得巩固政权,花费很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听说金、王二人搂下不少金银,可不能让他们白白给扔了,得让他们乖乖送过来。

至于美女姬妾,那个不属于财产,更不能成为个人所有。新政府施行男女平等政策,女人和男人一样,有对自己的决定权。

她们有婚姻自主的权力,自愿跟着你们,政府不干预。如果她们不愿意跟着你们,你们采取强制措施,那你们就违法了,政府会根据情节严重情况,依法处罚你们,这与你们是否投诚没有关系。

怎么就没有关系?我们投降你们,不就是想保住自己拥有的这一切吗?这倒好,权力没了就没了,财产姬妾也没了,我们还怎么享受?

与其过去当普通百姓受罪,我们干吗要吃饱了撑的投降你们?

那政工干部冷笑道:“大将军是要还天下一个公平,让天下所有人靠自己的能力,合理合法的生活。以后的华夏大地,不会再有战争,也不会再有特权!

大将军建立的政府,万民拥戴,统一华夏,翘足可待!

你们如果出尔反尔,去投李定国,你们觉得,在大将军统一天下的时刻,李定国能存在多久?

你们现在投诚,还可以有这些优惠条件,不要等到以后,后悔晚矣!”

唉呀,抱着好大的希望,就换来个这!两个人彻底泄气了。

要不,干脆投降李定国得了。李定国已经答应,保留他们原来在永历朝廷时的公爵地位,大兵进城,保护他们的府邸,不许任何人进入捣乱。

与现在唯一的不同,就是不能保留军队。

吃了这许多年的亏,李定国已经知道军权的重要性,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有的军队,必须是他的军队,由他完全信任的忠实部下掌控,不允许再出现军阀混战,各自领兵,一言不合便相互攻杀的局面。

像金声桓和王得仁这种反复无常的主,他绝对不可能信任他们,再让他们领兵。

等哪天他们翅膀硬了,又不知道要投靠谁去了。

所以,无论投靠谁,两个人想再和现在这样带着兵,有自己的地盘,风风光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直接不好办了。

两个人就琢磨,虽然都不给兵权了,但不管怎样,李定国这条件,比王烁优惠多了,咱干吗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投王烁吃苦受罪?

可你投靠李定国,那个张名振在人家那里呢。

这小子还很得李定国赏识,继续带兵,有实权呀。

咱把他排挤到外面去,还宰了他的老主顾张煌言,又把他保了许久的皇帝给出卖了,这仇可是结大了,他能和咱算完?

在朝廷里,有实权的欺负只有虚衔的,甚至借故把你搞个倾家荡产,这种事多了去了。

张名振真要和咱过不去,咱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啊!

关键是,结这么大的仇,他能不报复吗?

“那不要紧,咱们谈判的侍候和李定国说明白,不许张名振找咱麻烦不就完了?”金声桓道。

王得仁嘿嘿一笑道:“你想的真是天真到家了。就过去把咱们欺负的没法活的那个江西巡抚,如果我不杀他,咱也没造反,咱还跟着满清混。

哪天他倒霉了,咱爬他脑瓜顶上去了,满清皇帝说不许你报复他,你会怎么做?”

金声桓道:“那个简单啊,他腚底下又不干净,我是他上司,找点他犯罪的证据还不简单……”

说到这里,他忽然就想到,他腚底下更不干净,哪天张名振要是想整他的材料,轻松就可以整死他!

王得仁知道他想明白了,惨然一笑,不言语了。

看来,和仇人同朝为官,不太现实哈。

金声桓也苦笑了。

这时候,王得仁又缓缓道:“西北军的大炮,咱们可是见识过了。满清要不是有王烁击败他的主力,像咱们,李成栋、郑成功,还有这个李定国,你觉得能有成事的吗?”

肯定没有成事的,说不定这时候都让满清给击败了,甚至命都早没了……

许久,金声桓问王得仁道:“李定国能坚持多久呢?”

王得仁摇摇头道:“你看过江来的这个什么上尉没有?一个把总级别的官,你看那精神头,把咱们谁都没放在眼里。

他带着的那一队火器营,个个也是把胸脯拔的高高的。

咱们都是带兵打仗的,你见过谁家的兵有这精神头?跟他们比,清兵也不行。

听曾经跟着何洛会的汉军说,那个上尉腰里别着的那个东西,拿在手里,冲谁一摆,谁的命就没了。

那些西北军士卒背着的火枪,四百步以外,人还是一个黑点时候,一枪打过去,就能把人打死,盔甲根本不管用!

他们腰里挂着的那些玩艺儿,一个甩出去,能杀几十个人。

这种武器,你见识过吗?”

金声桓摇摇头,脸色很难看。

王得仁继续说道:“王烁是不想和汉人自己打自己,他是一心要先灭满清。待他灭掉满清之后,李定国、郑成功,恐怕一年都坚持不了。”

许久,两个人都没再说话。

最后,金声桓叹息一声道:“可是,没钱没女人的日子,你能过吗?”

王得仁笑笑道:“那个什么上尉不是说了吗?那是个凭本事吃饭的地方。我王杂毛从北闯到南,走遍大半个天下,什么时候没本事过?你老金也不是没本事的人呀,你怕什么?”

第465章 算计半天入觳中 光武梦想祖传法

王烁以为,自己就算把条件给金声桓和王得仁放到最宽,但限于西北政府律法规定,也不会像没有律法限制,自己说了算的李定国给他们的条件优厚。

两下里比较,金、王肯定会去投李定国。

宋献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西北政府能确保他们的小命,这俩小子早晚还是会选择投西北政府。

果然,半月之后,王建国传来消息,金声桓、王得仁席卷南京财物,带着光武帝朱以海和五万士卒,渡江前来投靠。

与此同时,李定国大军进入南京,派人去贵州接永历帝还京。

金声桓、王得仁携带过江的财物,装了七八船,来回倒腾好多次,仅白银就有一千余万两,黄金八十万两,还有不少价值不菲的东珠、玛瑙一类资财,总价值合白银三千万两!

梁敏听了高兴坏了,这下发财了,政府一年的花销都用不了!

王烁不高兴,特么的这俩混蛋,搜刮这么多财产,这得杀多少百姓,干多少坏事?这俩小子就该枪毙!

当然大家不知道什么叫枪毙,那时候只有绞刑和杀头,其余酷刑王烁早就不让用了。

枪毙浪费子弹,王烁舍不得,所以也没提这茬。

这么多财物,就算让这俩小子按百分之一留私人财产,这俩小子一人还能留下十几万两!

王烁这个气,妈的,十几万银子,老子挣一辈子都挣不来,太不公平了!

他立刻命令王建国,将金声桓、王得仁,还有那个什么光武大帝,全都给老子送西安来,老子只见过崇祯一个皇帝,现在倒要看看老朱家其他子孙当皇帝是个什么鸟样!

过来的降卒,令王建国就地成立教导团,进行教育培训,合格的分散补充到他的江淮兵团里去。

同时,严防李定国过江。郑成功有战船,如果过江来骚扰,就打他个狠的,让他一次记住,再不敢过江!

现在的西北军,地盘大了,生产能力也成倍提高,每一个兵团都配有一个火枪军和一个现代炮队,十门能打真正炮弹的大炮。

王烁已经给这大炮起名字了,叫“50灭夷炮”。

因为炮口的口径正好是五寸,又是公元1650年生产的,故而后面加个“50”,灭夷,自然是要灭满清了。

度量尺寸,暂时还是用历代沿用的毫、分、寸、尺、丈,王烁也知道这样不算很科学,但大家用习惯了,一下改了,所有造的新量具就得改,很麻烦。

等以后太平了,打到北京,让汤若望把地球周长给算出来,算准确,然后就施行公分制。

但“米”这个长度单位是不会有了,这都是中国人发明的,当然得按中国叫法,仍旧叫“尺”,只是长度增加一些罢了。

关于年号,他自己没有,当然不会用满清的,也不能用其他皇帝的,就用吴朗西的,采取公元纪年。

这下把吴朗西高兴的,你终于相信上帝存在了?

存在你个大头鬼!老子还不如相信玉皇大帝存在呢!这不没年号,暂时用你的吗?

等老子统一了华夏,建立一个新国家,就会采用华夏纪年,从元年一直到一千年,一万年,到永远!

得,黄胡子老头白高兴一场。还到永远,谁知道永远是什么?

关于是否要立刻建立国家,梁敏和李岩是赞成立刻建立的,因为对外不好称呼,老叫“西北政府”,可你已经不在西北了呀。

王烁却死活不同意立刻建立国家,不把鞑子灭了,不统一华夏,他的政府就不能算作一个国家。

宋献策的意思,现在可以用“大将军”纪年,比如,把你占领西安这一年称作“大将军元年”,等成立国家再改元不就完了?

“去,去!一边呆着去!”王烁直接没给他面子,“老子不搞个人崇拜!”

宋献策挨了骂,心里反而高兴,王烁不当皇帝,他们处的才有意思。

王烁突然就又想起来了,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金声桓、王得仁这俩小子,他怎么好好的放着条件优厚的不投,转来投我们,这是哪根筋搭错了?”

宋献策轻摇羽扇,微微一笑道:“五行八卦你又不信,这占卜之术,你也不服,你就别问了。”

不问就不问,这回就算你蒙对了,老子还是不信!

其实,宋献策那里是什么占卜出来的,只不过凭着他的善于思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得出的结论。

金、王喜欢坐在一块儿没事瞎算计,弃永历投光武,排挤张名振,算计李成栋,都是两个人瞎算计的结果。

但算计来算计去,又没有好主意,最后不如不算计。

关键他们还是出发点不对,老琢磨自己的身家性命,看不到大局,最终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对这些表象,宋献策喜欢问个为什么,不想明白他睡不着觉。想着想着,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