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李定国做梦也不会想到,孙可望已经把永历给控制到自己手心里了。

1649年五月,孔有德攻陷长沙,何腾蛟还是没有避免死在湘潭的命运。

跟随他的那些个李自成残部,又都跑进山里当土匪去了。

接着,孔有德和在江浙的博洛联手,东西两面夹击江西的金声桓和王得仁,江西岌岌可危。

本来一片大好的江南反清形势,因为这复杂到家的,大大小小的“窝里斗”,眼看就要面临土崩瓦解。

军队都掌握在大大小小的军阀手里,尔虞我诈,互相攻讦,无论有多少军队也无法避免彻底失败的命运!

想当年,老蒋有八百万国军,各将领视军队为自家财产,争权夺利。老蒋无论采取什么战术,费尽多少心力,等待他的,仍旧是失败!

伟人的不同就在于,伟人的军队不属于任何个人,它只属于人民。

人民不能都去指挥军队呀,那就得有个代表出来指挥。

这代表是谁呀?除却伟人,谁还敢代表人民?

所以,伟人的军队都听人民代表的,任何将领都无法完全掌控军队为己所用,有效避免了指挥不灵。如臂使指,军令如山,战无不胜。

从这一点上看,这种方式,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先进,最有效的指挥组织形势,所以才会有了后来一系列的奇迹:朝鲜战争,对印战争,珍宝岛……

说到这里,老余就不明白了,那位自从跟随了伟人,就把伟人的书揣在身边的军事奇才,平型关打出了国人信心,三军占其二,解放西南,一只打到海南岛,称的起当代韩信的副统帅,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跟伟人做对,另立中央,这不是要和全国人民为敌,作死吗?

就这智商,怎么可能打出那么多经典战役?

咱不管别人明不明白了,反正王烁这公务员没白当,对这个太明白了。

王烁的军队属于人民,所以,他的军队互相之间,无论谁做主帅,都团结友爱,彼此配合。

已经将总部前移到西安的王烁,看着江南再一次陷入危局,大好形势瞬间沦丧,也是忍不住摇头叹息。

决策委员会做出决议,不能等着满清剿灭了南方反清势力,再回过头来一心一意对付我们。

必须主动出击,支援南方的抗清斗争。

这时候的中原,不像解放战争时期那样,得到一个地方,就多出一个地方的财力、物力支持,而是恰恰相反。

经历了李自成蝗虫一般的抢掠,又经历了满清饿狼一般的杀戮,到处赤地千里,渺无人烟。

侥幸活下来的百姓,也是饿的皮包骨头,等待救援。

实际上,王烁得到一个地方,就多一个地方的负担。

要运粮食救济快饿死了的,已经在吃死尸的百姓,要给他们种子,鼓励他们重新定居,开荒种地,还要派出军队四下里剿灭多如牛毛的盗匪。

本来还算富裕的根据地,因为要支援才解放的地区,物资、人员,不得不大批的向这些地方流动,已经到了支撑的极限。

所以,在拿下开封之后,王烁才决定暂时停止进攻,休养生息。

但迫于南方反清形势恶化,他不得不做出决定,留李达、梁安国的河南兵团守卫刚占领的根据地,机动兵团出开封,向商丘前进,占领开封,越过砀山,威胁徐州。

一旦徐州被王烁占领,在江南的清军就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多尔衮不得不调多铎进山东,自己也从北京出发,准备和王烁争夺徐州。

就在这时候,山西大同那位地头蛇姜瓖造反了,把阿济格给赶出了大同。

山西一乱,北京的西大门就敞开了,这还得了?

多尔衮临时改变策略,急令江浙的博洛回军,和多铎一起支援徐州,他则带兵向西,去山西剿灭造反的姜瓖。

博洛一回军,江西金声桓压力顿减,开始集中残余兵力对付孔有德。

孔有德有十几万人马,本来就把金声桓打的节节败退。多尔衮就是考虑到孔有德自己完全有能力消灭金声桓,才将博洛抽回来的。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云南的李定国几次三番向永历进言,要带军北上抗清。他并不知道,这时候的永历朝廷已经变孙可望的了。

既然李定国一意坚持,孙可望也希望扩大地盘,自然就同意了,以永历的名义,发了明诏,封李定国为扫北大将军,誓师北上。

这下,孔有德要倒霉了。

那么,在大同的姜瓖,好好的为什么要造反呢?

第411章 山西叛乱遭屠戮 旧仇未报填新仇

姜瓖在前面咱已经说过了,原是明朝挂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1644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太原后,他主动派人联络,投降了李自成。

李自成和李岩赌气,原本要杀姜瓖,后来不杀了。

从这件事上,姜瓖就已经对李自成不满了。同年五月,传来了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放弃北京的消息,姜镶在满清培养的一批汉奸挑动下,立刻发动叛乱,杀害大顺军守将张天琳,归附了满清。

可大清也不比李自成好到哪里去,对他依旧是不信任,还是有职无权。

据说,因为他发动叛乱时,打的仍旧是大明旗号,曾拥立过一个老朱家的宗室,清朝廷还把他叫到北京去,好一顿申斥,让他把儿子送到北京去当人质。

姜瓖心里就又不舒服了。他主动投靠,把大同及其周边拱手送给满清,又帮着满清打大顺,按理说功劳也不算小啊,竟这么对待他!

本来心里就有气,那活祖宗阿济格奉多尔衮命令防守山西,也住在大同。

大同出美女啊,这阿济格在那儿能消停了?结果是四下里搜寻美女供他消遣,弄的大同是女的就不敢出门。

就是这样,姜瓖还是忍了,敢怒不敢言。可阿济格真玩出花了,把姜瓖家一亲戚的媳妇给抢去了。

自己家亲戚不能不管啊。姜瓖到阿济格住处去要人,想着凭自己面子,怎么着阿济格还不把那媳妇给放了?

阿济格还就不给他面子,不但不给面子,还让人把他打一顿,给轰出来了。

嘿,这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姜瓖当天就召集手下旧部,直闯阿济格府上,要把阿济格抓来活剐了。

阿济格府上也有亲兵啊,前边一打起来,阿济格看事不好,好汉不吃眼前亏,翻窗子溜了。

这下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反了吧!姜瓖就这么着造反了。

姜瓖这一造反可不得了,他家世代为官,在大同地区势力庞大。

他一造反,周边地区他家的旧人也都跟着造反了。

阿济格的大军都在西边和南边放防着王烁过黄河呢,大同只有一千多亲军,这下让姜瓖撵了个屁滚尿流,连太原都要守不住了。

吴三桂在南边,听说大同造反吓了一跳。这要是姜瓖和陕西那边的李过弄到一块去,山西就守不住了。

山西守不住,北京的西大门就暴露在王烁眼前了,后果不堪设想!

他不敢怠慢,立刻派人通知北京的,现在已是“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同时严密监视河西的李过动向,做好两面受敌的准备。

多尔衮当然知道山西的重要性,就算江南和徐州都丢了,也不能丢了山西!不然,北京也保不住,他们得重新退回辽东去!

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去徐州的计划,全力支援山西。

他把在北京的,能带的军队几乎都带上了,在家的济尔哈朗、满达海、尼堪、莽古尔泰等能打仗的战将也都跟着他出征。

无论如何,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扑灭这次叛乱!

在严令阿济格和吴三桂守住黄河防线,不得放王烁一兵一卒进山西的同时,他率大清最后的主力和最后的战将,对叛乱地方进行了疯狂报复。

攻陷大同之后,将姜瓖灭族,同时,他下令屠城,将大同城内居民屠杀殆尽,拆毁大同城墙。

对参与叛乱的太谷等地也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时候,王烁的主力在徐州附近,凭陕西李过兵团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救援山西,只能眼睁睁看着起义的军队被多尔衮消灭,百姓被屠杀。

王烁干着急没办法,成立个满清罪行调查小组,将所有满清入关犯的罪恶一一记录取证,待有朝一日消灭满清之后,再去和他们算账吧,纯粹聊以自慰。

多尔衮也没得好报。大概又干了一件伤天害理的勾当,老天爷报复他。他最心爱的兄弟多铎,忽然得了天花,在徐州前线死掉了。

当他飞马赶到徐州,多铎已经死了三天,尸首都凉透了。

多尔衮痛心疾首,要不是王烁进攻徐州,他兄弟也不会死,他要在徐州和王烁决一死战,为多铎报仇!

这个可冤枉王烁了。就是没有王烁,多铎也是得天花死的。干那么多坏事,杀那么多人,天理报应,命数到了,早该死了。

王烁根本就没打算和多尔衮决战。多尔衮出来,王烁的军队就都退到壁垒里去了,有本事你就来攻壁垒。

多尔衮还真不敢攻壁垒,王烁有火枪军,四百步以外就可以杀敌。

兰州的工业基地建起来,而且制造出了蒸汽动力的,世界上第一部铜瓦皮带车床,王烁的机加工能力大大提高,他已经拥有四个火枪军了。

四个火枪军分布在徐州东面,商丘以西的四个大营里,打哪一个大营,首先面临的,就是枪林弹雨。

弓箭没人家射程远,火铳就更别提了。炮没人家多,也没人家打的准,打的远,拿什么和人家打呀?能守住自己的大营就不错了。

偶尔王烁的军队出来逗他玩,多尔衮暴跳如雷,可还是不敢跟着往远处追。

王烁那边,有个天下第一损宋献策呢,这坏老头这辈子没干别的,就琢磨着咋坑人呢。

这儿给你挖个坑,那儿给你设个伏,你知道哪片树林子里埋伏着火枪,偷放着大炮?

前脚你正走着高兴呢,后脚边上大炮响了,一死就是一片。你还没把对方大炮干趴下,另一边火枪又响了,又是死伤惨重。

空地上玩不过人家,跑吧?人家骑军这回出来了。马刀飞舞,箭矢如雨,并不比你的骑军弱。

人家只不过是不愿意和你硬拼,等你让大炮火枪打的没脾气了,人家才出来痛打落水狗。

素来善于平原作战,百战百胜的满清八旗,愣让王烁的西北军在这广阔的平原上给打的找不着北,一仗没胜。

吃几回亏,多尔衮躲在大营里,再不出来了。

多尔衮不出来,王烁也不进攻,就在远处自己的营里看着。

他就是要把多尔衮的主力牵制在淮河以北,让他没办法南下,收拾南方的抗清势力。

范文程已经多次从北京写信给多尔衮,建议他撤到黄河以北,依托黄河防御,多尔衮就是不撤。

他舍不得吃到嘴里的肥肉啊。

第412章 定国消灭孔有德 湖南江西属大明

多尔衮舍不得放弃江南,可又不敢从身边抽部队去南边支援孔有德。

这会儿王烁不进攻,那是因为他有多铎的正白旗十万人马,还有博洛的主力二十万大军,都集中在这里,人数占绝对优势。

王烁虽然武器先进,但人马处于劣势。

可他只要随便调走哪一支大军,王烁立刻就会在综合实力上占据优势。

那时候,打死他都不相信王烁还不进攻。他不但会进攻,而且会在这广阔的平原上四下里进攻,扯开抱作一团的清军,将他们一一歼灭,彻底切断江南和江北的联系。

多尔衮想不出办法,身边跟着的那个洪承畴也没有办法。

不是洪承畴没有办法,是他也赞成范文程的主张,多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