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镇住北面的蒙古联军,让他们不敢妄动。

至于效果如何,就只有边走边看了。

第392章 防蒙古甘肃大撤退 哈克什单骑闯敌营

闻听蒙古大军进犯的消息,哈克什已经从兰州赶往肃州。

蒙古人打仗,和满清还不一样。他们知道自己武器简陋,攻城不行。

他们不攻城,而是越过坚城和关口,直接攻击内地。

在抢掠上,他们和满清也不一样。满清是专捡值钱的东西和牲口抢。人则只要年青女人,年老的和男人则一概杀掉。

蒙古人穷,什么都缺,所以他们什么东西都要。人也要,不分男女老幼,弄回去给他们放牧牲口,做奶酪,收拾帐篷,做饭。

总之,所有累活都让抢来的人干,直到你累死散伙,然后再出去抢。

想抢到好东西,当然就得攻破城池,城里人才有好东西。蒙古人抢到什么都高兴。

所以,他们不和满清鞑子一般,非得把城池攻破。

这种抢掠方式,就让哈克什防守起来变得十分困难。

他防守城池,人家不攻城池啊,说不定去打你哪儿。

如今的肃州,在西北政府领导下,已经变得良田遍地,牛羊满圈,他攻哪里你都会有损失,而且损失还不会小了。

过去王烁的办法是对的。你不来抢我吗?我还拿你没办法,堵不着你。嘿嘿,不要紧,你抢我我就抢你,看看咱们谁厉害。

直接派兵进入蒙古草原,加倍报复来抢劫的蒙古部落,把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给烧了。

碰上个比他们还坏的活祖宗,蒙古人再不敢到王烁地盘上来了。

你抢不过他呀,你抢他一头牲口,他能把你驻地给抢光了,别说牧民,连渣都不会给你剩下!

这一回,他们觉得王烁出西北,肯定斗不过多尔衮,早晚会让多尔衮给灭了,他们胆子才大起来,在多尔衮严令下,动了抢掠王烁的主意。

哈克什对这帮蒙古人也头疼。大军出击之后,他手里人太少了,没有办法跑蒙古草原上去以牙还牙。

肃州城外,包括兰州、甘州,都开始往城里疏散群众。蒙古骑兵快,只有把老百姓都弄到坚城里面,才可以避免损失。

各乡村、州县,老百姓拖儿带女,带着家当,牲口,往城里面走,一路哭声遍地,宛如世界末日。

哈克什看着心里难受,可除此之外,没什么好的防御办法。

只有把大家集中到有坚固城池的地方,把所有在家的保安军集中到城里防御,才能避免蒙古骑兵的抢掠。

可城池地方也有限,容不下这么多百姓,只好再把多余的人口往南面的陇中、西宁送。

吃苦受累一辈子,总算碰上了好政府,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畜群,老百姓舍不得啊,许多人就不愿意走。

政府派出的工作队磨破了嘴皮子,他们还是在原地磨叽,舍不得自己的土地和畜群啊。

这么着不是办法!哈克什心里暗暗发狠。可发狠有什么用?政府只能这么做,把损失缩小到最小。

思考了几天几夜,哈克什决定,他得做点什么,要不然对不住这帮撇家舍业的百姓。

他学着当年梁敏独身去劝降辛思忠的办法,暗暗给副手留了封信,然后便单人独骑,向北面的蒙古草原走去了。

他要拼着性命去见蒙古联军的带军统领,要设法说服他,不要过来,干这伤天害理的事情。

副手看到哈克什的信,哈克什已经走了一天。他不敢怠慢,连忙派人,星夜驰奔兰州,把这个消息告诉梁敏。

梁敏接到消息,亲自带人赶往肃州。一路上,她都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个突然出现的情况。

这个在王烁家乡安定跟随了王烁的蒙古汉子,有血性,有头脑,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能就这么轻易让哈克什牺牲,那样没法向王烁交代。

可现在要追回哈克什来,已经来不及了。

到达肃州以后,她命令哈克什的副手,带上所有骑军,化整为零,悄悄向敌军集结地前进。

最好是利用蒙古各盟不团结,相互有戒心,各自营寨都相隔较远,有空隙这个弱点,直接插到其总带军统领营寨四周。

如果确认哈克什已经罹难,那就不动声色,悄悄回来,等咱们将来大军返回,再为哈克什报仇雪恨!

如果那时候哈克什还活着,就向敌军总统领营寨发起突然袭击,争取把哈克什救出来!

如果哈克什劝说对方成功,一万骑军将敌军总统领营寨包围,对敌军也是一个威慑。

她相信,哈克什教导出来的这些骑军,在大草原上已经纵横驰奔惯了,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个穿插任务。

果然,哈克什的副手表示,穿插到敌军内部没问题,他们过去就是这么干的。然后,便带领全部骑军,悄悄出发了。

察哈尔盟派出的护军统领叫布木布泰。现在领兵叫护军统领,那是随着满清的叫法。

若是随蒙古人自己的叫法,他至少应该称万夫长,或着叫斡耳朵怯雪,他是黄金汗帐的军队首领嘛。

因为察哈尔是过去老林丹汗留下的部落,他当然称的起斡耳朵这称号。

但现在不行了,落架的凤凰不如鸡,黄金汗帐已经四分五裂的弄出好几个什么破旗,成满清的工具了。

但不管怎么样,基于黄金汗帐的血统,大家还算不错,组成一个统一的盟,松散的在一起混日子。

察哈尔势力还算是比较大的,这次出兵,各盟还是推举察哈尔盟的亲军护卫营统领,巴呀喇纛额真布木布泰为总统领,算是给黄金汗帐面子。

巴呀喇纛也是满清的叫法,就是亲军护卫营统领的意思。

但满清进中原之后,巴呀喇纛满天是,到底是不是旗主额真,谁也弄不清楚了。

布木布泰正在自己的大帐里,和各盟派出的军队统领探讨出兵肃州的事情。

多尔衮又派人来催促了,再不出兵,恐怕说不过去了。

可各盟仍旧为怎么分配抢来的财物争吵不休,还有些统领担心王烁打回来,那进犯肃州,可就等于是捅了马蜂窝了。

就在这时候,帐外亲兵来报,寨外一个壮实汉子,自称是哈克什,要见巴呀喇纛额真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顺口问道:“哪个哈克什?”

亲兵答道:“甘肃兵团总司令哈克什。”

布木布泰差点从案后面的凳子上掉下来,一屁股坐到地上去。

娘啊,他怎么来了?

“他带了多少兵马?”他镇定一下心神,连忙问道。

亲兵回道:“就他一个人,骑着一匹马。”

布木布泰就笑了,这小子这不是找死来了吗?

他大声命令道:“来呀,把哈克什给我捆上,带到这里来,我要亲手宰了他!”

第393章 单刀赴会闯大帐 纵横论谈茶马市

听布木布泰要宰了哈克什,哲里木盟的带军统领首先站出来反对。

哈克什敢孤身前来,定然是有恃无恐,问也不问就宰了他,万一惹来祸端,那可吃不了就得兜着走。

王烁的西北军不是好惹的,哲里木盟他们离的甘州近,知道对方厉害。万一惹出祸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

他对布木布泰道:“咱得先弄明白他到底来干什么吧?万一他的大军就在附近呢?你宰了他,他大军打过来,咱们也跑不了。”

布木布泰不以为意道:“我早打听清楚了,他在肃州只有一万人马,咱们有十多万呢,不必怕他。”

那统领轻蔑一笑道:“人多不见得就可以打赢。当年你们察哈尔五千多骑军进犯兰州,人家只有八百骑军,不照样打的你们望风而逃?”

布木布泰一琢磨,还真有这么回事。他们五千人马去偷袭兰州北面祁廷谏开的茶马市。茶马市里交易的物资堆积如山,察哈尔眼红了,想不劳而获。

但他们找的时机有点不好,正碰上王烁巡边。

敢威胁他市场的安全,这还了得?王烁只带八百护卫,杀入蒙古大队之中,把对方杀了个人仰马翻。

五千牧民组成的骑军,怎么也不是王烁八百精锐的对手。王烁万马军中根本无人能挡,专找对方指挥将领厮杀,力斩对手于马前。

那一仗,打的察哈尔人再也没人敢正眼瞧王烁。

王烁还不算完。威胁他的茶马市场,就是威胁他政权的经济命脉,不把对方打服,打怕,再也不敢来捣乱,他绝不收兵。

待哈克什率大队骑兵赶到之后,他令哈克什追击对方败兵,一直追到额哲汗的驻地,不赔礼道歉,保证以后不骚扰市场,就把察哈尔给老子灭了!

从那以后,察哈尔人才知道王烁的厉害,也知道哈克什是谁了。

那时候布木布泰还只是额哲的亲兵队长,没有直接参与打仗。

但自己的前任,就是死在王烁枪下的。

这不王烁没来吗?他去惹大清去了,不见得还能回来。哈克什也没多少兵,咱干什么要怕他?

王烁是没来,大清也确实是天下无敌。但凡事都有万一。

万一王烁和大清和解了呢?你抢他老窝,还杀他大将哈克什,他万一回来,这内蒙咱还能不能待啊?

还是保险点好,多尔衮和王烁的战争有结果之前,咱最好先不惹他。

这是大多数盟统领的想法。没几个人支持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这时候脑袋也冷静下来。不要说王烁,就是哈克什他也不见得惹得起。

万一哈克什的一万骑军就在这附近,仔细一算,自己营地里也就五千来人,其余盟的营地不在这里。

真要惹了哈克什,对方骑军杀来,他这五千人能坚持多长时间,一个时辰?

关键是其他盟的军队能不能帮他?这里面估计有一半人会看笑话,另一半帮不帮他,也在两可之间。

抢掠大家肯定会齐心协力,打仗就难说了。大家来的目的就是为抢掠,至于打仗,那自然是躲得西北军越远越好。

想到这里,布木布泰身上那点骄横之气一下子就没了,连忙对亲兵道:“请!”

这下,就差自己亲自出去迎接哈克什了。

大帐门帘一挑,一个壮实的蒙古汉子就站在了门口。

中等个头,络腮胡子,穿蒙古袍子,戴尖头蒙古帽子。远处一看,就是个不起眼的普通蒙古牧人。可在大帐门口一站,就带着杀气,透出一股威严。

看见哈克什,大帐中所有蒙古各盟统领都站了起来。

哈克什进大帐,双目如电,扫视一眼环大帐站着的各盟统领,忽然笑了。

他道:“看把你们吓的。我就是来看看你们,没别的意思。不用害怕,都坐下,坐下吧。”他自己就是蒙古汉子,说蒙语,倒省得翻译了。

布木布泰首先反应过来,重新坐下,大声道:“我们是敌人。你不在你那里呆着,跑我们地盘上来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

哈克什瞅瞅他,用洪亮的声音道:“远来就是客,就需要主人好好招待。这是咱蒙古人祖宗传下的规矩。你跟了满清,连祖宗的规矩都不要了吗?给我搬个座来!”

亲兵还真听话,没等布木布泰说话,主动搬个座来,放到了哈克什屁股底下。

哈克什说的,确实是蒙古人代代相传,热情好客的规矩。

盖蒙古牧人在四周无人的大草原上放牧,成年看不到陌生人,十分寂寞。终于有远方陌生人来家里做客,真的是非常兴奋。

他们把陌生人接到家里,好好招待,也顺便打听一下外面世界如何了?以此增长见识,不被这大草原与其他人类隔离。

久之,这习俗流传下来,成为蒙古人遵守的待客之道。

亲兵受这待客之道影响,自然而然就为哈克什搬了座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