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铎好像有点明白了,琢磨着道:“他不让咱们往南走,占西安。”

阿济格道:“这不就得了?咱们光考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把咱们的真正目的给忘了。那还不让李过牵着鼻子走?”

多铎这下明白过来,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咱们不在这儿和他玩了,咱们往西安去。出了这破高原,主动权就会回到咱们手里来?”

接着就摇头道:“可他不让咱们出去呀,要能出去,我早出去了。”

阿济格摇头道:“不是他不让咱们出去,是咱们鬼迷心窍的不出去,非要和他在这里打。”

多铎看着他,分辨道:“我没非要和他打,我想出去,他不让我出去。”

阿济格反驳道:“不对。你想,他打你的时候你追没追他,追了吧?你一追,就把往南走这茬给忘了,跟着他走到他希望你走的道上了。那还不让他牵着鼻子走?

再有,他打你后军的时候,你回援没有?你回援了。你又跑回来了,你还怎么再往前走?

这么着,慢慢的,你就着了他的道,在这高原上和他转开圈子了。这样下去,你还怎么走出去?”

阿济格说的,听着是很有道理。可是,总不能放着挨打不顾,由着李过打不还手,硬着头皮往西安跑吧?那样就算可以跑到西安,估计人也让李过给打没了,那不是去西安送死吗?

听着多铎疑问,阿济格笑道:“对了,咱就这么办,看他李过还有啥招儿对付咱!”

多铎摇头道:“你这办法不成,这不作死吗?”

阿济格道:“我还没说完呢。咱不人比他多吗?他分兵咱也分兵。

咱把绿营和步军分在后面和侧翼,专门对付李过那些出没无常的游击兵,和他们搅和在一起,拖住他们。

这么着,他还有兵骚扰咱们主力吗,没了吧?然后,咱们把骑军主力拢在一起,不管外边骚扰,一心一意,拼死往西安进军。

他李过拢共有多少兵?他都派出去骚扰咱们了,前面还能留多少阻击咱们进军?

我就不信了,他前面那几个破兵,能挡住咱们八旗主力骑军,能死他!

他挡不住咱他怎么办?他就得把派出去的兵召回来挡咱们。这么着,不就逼着他要按着咱们的道来,和咱们死磕了?到时候,主动权不就又回到咱们手里了?”

多铎仔细一琢磨,你还别说,老八这主意没准还真成。

就这么着了!

第385章 陕北混战成乱局 蒙古趁机袭甘肃

阿济格的想法是挺好,可他忘了,李过的游击军熟悉地形,他要用步军对付李过的游击军,一对一的比例肯定不行,那只有挨人家削的份。

对付同样数量的游击军,他就得拿出两倍到三倍数量的步军来。这样,他那点步军就相形见绌了。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李过的游击军自己背着炒面。

一袋炒面能坚持五六天,不用专门找时间吃饭,随时饿了随时从口袋里抓一把炒面,只要有水就能吃饱。

清军得专门拿出时间来,挖灶开饭,这就又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李过也不是傻子,再说身边还跟着个宋献策呢,能让你的八旗骑军那么轻松就前进吗?

很快,李过就明白了阿济格的意思。他可不会那么轻易就上当,把用于运动战的兵力抽回来。

阿济格的步军和绿营兵让游击军给绊住了,有些甚至很快就被消灭。骑军再往前进军,还是周边没有护卫。

但李过手里的士卒倒是真的不多了。他尝到了游击战的好处,才不会改打阵地战。

他把身边三万人马再次分开,只留下一万主力在前面阻击,剩下的两万人再次迂回到清军侧翼,待清军攻击李过前方的防线时,突然从两侧插入清军缝隙,把清军大队截成了三段,各自为战。

这下,整个陕北战场彻底乱了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一场混战。

拖在后面的阿济格,本来后面就缀着个高一功从榆林派出来的尾巴,绿营兵又没有阻挡住李过的游击军。

在绊住阿济格的绿营兵和步军之后,游击军分出人马,和高一功派出的两万人马合兵,将阿济格纠缠在富县北面的山茆地带。

阿济格倒是想按照自己的主意来,往前跑。可是,四周西北军的数量已经局部形成优势,将他包围了。

四处都是西北军,跑就挨打,阿济格只能龟缩在一个地方,四面防御,动不了窝了。

中间的清军骑军,也被穿插过来的西北军包围,不分昼夜的骚扰。前脚追击骚扰的部队,后脚营盘就让人家给占了,最终陷入苦战。

只有前边多铎人马多,拼死攻击李过在洛川以南的主要防线。

李过这回没有再让多铎过去,而是利用山地和自己大炮的优势,在狭窄沟壑里逐步抵抗,层层阻击,尽量引着多铎往歪道上跑。

多铎脾气比阿济格还暴躁,开始还能沉住气,无论李过怎么勾他,怎么气他,他都不上当,憋着委屈往南走。

没有多久,王爷脾气上来,就什么都忘了。

一个地方吃点小亏,他非要想法报复回来,不抓住让他吃亏的那帮西北军,心里的气能把肚子撑破。

结果就是他又上当了,跟着李过的游击军离开大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现在是在哪儿了。

李过阻击战打的很顽强,但自己兵马不多,对付的又是满清主力骑军,战场上双方都死伤累累,相当惨烈。

最后,李过只得把宋献策带来的一万人马也派上阻击阵地,堪堪把多铎阻止在洛川以南四通八达的沟壑里。

这时候,陕北战场形成了僵局,双方势均力敌,都没有能力把对方吃掉,也都没有办法组织起大规模战斗。

谁首先获得外部支援,谁就有可能首先扭转战局,战胜对方。

而这时候,整个西北战场,两方都没有办法支援陕北。

多尔衮正率领京师八旗向潼关前进,陕北的情况他还不知道。

他本以为阿济格和多铎二十万大军,对付李过十万人马,应该是件十分轻松的事情。他再从潼关杀进来,王烁最终就会和李自成当年一样,被打个溃不成军。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要关注陕北战场意思,而是加速向潼关方向进军。

陕北乱作一团,隔着黄河的清军山西守备各级官员,谁也无法真正闹清多铎和阿济格这弟兄俩到底是打赢了还是打败了,无法向多尔衮提供详细情报。

等多尔衮意识到陕北战场不对劲,他也就快赶到潼关了,两下里已经相隔的太远了,再想改变进攻潼关的策略,去陕北支援阿济格和多铎,就已经来不及了。

王烁这边,驻守潼关的辛思忠只有陇中兵团五万士卒,正加紧准备对付多尔衮,也无法抽兵支援陕北。

王烁那边已经岌岌可危了,自顾不暇,更没法顾及陕北,他没指望着陕北那边来救他就不错了。

双方在整个西北战场上僵持的时候,胜利的天枰开始向多尔衮这边移动,王烁的根据地有麻烦了。

蒙古各盟接到多尔衮的命令,已经集结了十万兵力,汇集于靠近肃州的草原上,准备进攻甘肃。

他们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趁王烁主力在外,内部空虚这个机会,杀进汉人的地盘,抢个盆满钵满。

可是,大家也有顾虑。王烁虽然在外面,那个蒙古用来吓唬孩子不淘气的恶魔哈克什在肃州呢。

虽然哈克什兵少,但十万蒙古牧民组成的抢劫大队,就一定能够打败哈克什吗?这个谁也说不准。

关键一点还是,多尔衮和王烁打起来,最后谁能赢?

从兵力上看,多尔衮远胜于王烁,赢的希望大。但王烁向来勇猛,以少胜多是常事。

万一王烁击败多尔衮回来了呢?这小子历来睚眦必报,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咱们趁着他出去,把他家给祸祸了,他要是没被多尔衮打败,回来了,那还不直接进军大草原,把咱都给灭了?

基于这些顾虑,蒙古各盟意见暂时不能统一。

自蒙元被大明赶出中原之后,蒙古人就四分五裂,成为大小不一的部落。各部落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攻打,北边受罗刹欺负,东边受满清控制,想达成统一意见,实在是有些困难。

要是蒙古各部能统一起来,那就是一支天下无敌的劲旅,也不用看别人脸色,听满清的使唤了。

可惜,蒙古再也没有出一个铁木真。

有多尔衮的命令在那里放着,各盟惧怕满清,最终还是没有敢违背多尔衮的命令,都派出兵力,准备大举进犯甘肃,抄王烁的老窝。

第386章 蒙古陈兵十万 王烁到最后关头

蒙古各部决定遵奉多尔衮的命令,集结十万大军,陈兵甘肃边界,准备进犯。

虽然各部统一了意见,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按理说,王烁大军出击陕西,内部十分空虚。十万蒙古兵打进甘肃,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问题是,打进去以后,抢到了财物妇女,这些部落应该怎么分?

有人主张多劳多得,根据出兵多少分,有人就不同意。

我们不是不想多出兵,我们的精兵不都让皇叔父摄政王调去中原了吗?我们实际人口比你们多,困难比你们大,力其实也没少出,只是没捞着在这个地方出。

真正说起来,我们比你们出的力多大了,凭什么少分?

特别是那些大盟,出兵少还想着多分东西,主张按各自人口多少来决定分多少。

那些出兵多的不干呢,我们出人又出力,凭什么不能多分?他们擎现成的还想跟我们平起平坐,有这样的道理吗?不成不成,要不我们干脆不去了,有本事你们自己去抢去!

得,还什么事儿没干,脏根本没得着呢,先为分赃打起来了。

要不蒙古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口,倒让没几个人的满清给统治了呢,耗子扛枪,专在窝里耍横。

汉人亡国,也是这毛病。

没办法,各盟派出的带军统领,就聚集在肃州边界上开大会,商议分赃问题。

待解决了分赃问题之后,就过界占领肃州,然后一路向南烧杀抢掠。

也幸亏这帮蒙古部落为分赃一直争吵不休,耽误了进兵,不然,这时候兰州恐怕都失陷了。

王烁的工业重心已经大部分转移到兰州附近,一旦兰州失陷,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候,他就来不及对付多尔衮,而是要回军对付蒙古人了。

蒙古人杀来的消息,胡琏器的暗探早就探听到,报告给在家的梁敏和王平了。

梁敏考虑到陕西的战局,没有让胡琏器告诉王烁。

她看的很明白,陕西战场现在是个僵局,王烁以少敌多,各个地方都吃紧。从哪里调兵回援,哪里就会出现空缺,清军就会从这个地方借机杀进来。

一个战场被突破,其他战场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无法支撑。

如果发展成那种局面,就只有全军撤回兰州了。

如果王烁全军撤回,满清大军就会尾随而至,整个根据地,甚至整个西北王烁势力,就会面临彻底被消灭的危险。

只有陕西战场消灭掉豪格或者阿济格、多铎,占据了主动权,多尔衮才有可能退兵。

也只有到那时候,王烁才有能力维持住陕西战场的同时,抽调一部分兵力,回军对付蒙古人。

而现在这个时候,王烁绝对不能撤军。蒙古入侵的消息,还是不让他知道为好。让他专心陕北战场,直到战局出现转机,再把家里的事情告诉他。

梁敏必须在陕西战场出现转机之前,想办法破解这个危局,设法拖延或者阻挡住蒙古人的进攻。

可是,负责守卫北方的哈克什甘肃兵团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