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圆圆不相信王烁,依旧跪着说道:“冒公子是难得的好人。虽家中殷富,却从未瞧不起我等歌伎,待我等如同姊妹。是以妾求大将军莫要记得他,与他为难才好。”

这下,王烁与鲁小钰斗嘴的兴趣全无了。

他认真道:“你误会了,我当真是与小钰玩笑。

再说,西北是讲究律法的地方,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想杀谁就杀谁。即便是我,也须遵守律法。

按照律法,我没有权力判人死刑的,这是法官的权力。所以,我即便想杀他,他不犯法,我也没有权力杀他。

即便他犯了该死的罪责,我还是没有权力杀他。只有主管他案子的法官,才有判决他罪名的权力。你明白了吗?”

他说的这些跟绕口令一般,陈圆圆如何听的明白?再说,这都是古代从来没有的东西,陈圆圆又没亲历过,就更整不明白了。

她摇摇头,一脸茫然。

王烁无奈叹息一声,这时心中的阴影面积估计无穷大。但他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没有卑鄙龌龊到极点。

当下,他对陈圆圆耐心解释道:“我现在知道,你爱冒僻疆,并不爱我。虽然我很喜欢你,可是,我也不能违背你的意愿。这在我们那里,也算违法。

这样吧,你先随我们回去,去学校里学习一段时间,你就会明白我刚才说的,并不是骗你。

等以后有机会,我会派人把你送回江南,与你的冒公子团聚,你看如何?”

这几句话陈圆圆听明白了,却立刻辩解道:“大将军误会奴家了。自跟随田大人来京,奴家和冒公子已经算是彻底了结了。

这天下,只有大将军才肯冒死救奴家,奴家心里也只有大将军一人。

为冒公子求情,只是出于奴家义气,非有他故。

圆圆一生最佩服仗义疏财之英雄,冒公子曾为奴家仗义,奴家仗义还回,当真别无他故,求大将军明察。”

王烁听了个稀里糊涂,但明末崇尚义气的风俗他倒多少知道,这从《水浒》一类小说的描写里也看的出来。

看来,陈圆圆也是个义气女子,以往大概受了冒僻疆的恩惠,今日便要以此相报,故而为他求情。

当下还是不怎么放心,又问道:“你果真心里没有冒公子了?”他怕陈圆圆慑于他的权势说假话,就又解释道,“你不必勉强撒谎,我王烁就是再坏,也不会做棒打鸳鸯的事情。如若你真心喜欢冒公子,但说无妨。我会履行诺言,设法让你们相会的。”

陈圆圆坚决摇头道:“天下只有大将军不会爽约,我也心里只有大将军,请大将军明鉴!”

王烁乐了,看来自己的魅力还是比那冒公子大。忽而又奇怪道:“冒僻疆不是喜欢董小宛吗?”

陈圆圆闻言惊道:“大将军如何知道他喜欢宛儿?”

王烁顺口答道:“这个大家都知道啊,他和董小宛私定终身,相约厮守一辈子啊。”

王烁说的这些,当然是他在现代没事看闲书知道的。他却没搞清楚时间顺序,也没注意到冒僻疆在与董小宛之前,是和陈圆圆在一起的。陈圆圆被掳进京之后,冒僻疆才和董小宛在一起。

这时间顺序一乱,陈圆圆听罢岂能不伤心?

她和董小宛是最要好的朋友,当初她痴心等着冒僻疆来娶她,董小宛还劝她说,天下男人没有一个能靠得住,劝她不要痴心妄想。

却原来,冒僻疆不来见她,是因为宛儿自己看上了冒公子,暗中做了手脚!

这下就全让王烁搞乱了。

王烁没有古代人那些女人须专一一类的思想,也不会在乎陈圆圆的过去。

只要这女子现在喜欢的是他,他就满意了。

只是看陈圆圆的脸色,他也猜出自己最后的话有毛病,大概不自觉把历史上发生和没发生的事情都给搅和到一起去了。

他怕露馅,不敢再往下胡说了。加之身上有伤,疲累的快,鲁小钰再追问他如何知晓这么多江南的事情,他懒得回答,双眼一闭,呼呼的会周公去了,气的鲁小钰干瞪眼,没有任何办法。

中午的时候,沿途没有遇到集镇。大家吃些自带的干粮,休息一会,然后继续赶路。到这日傍晚,船便抵达天津卫。

天津卫北边,就是现在的北辰区,是朝廷存放物资的仓库。

朝廷由南方通过运河运来的粮食、银两、丝绣、盐等等,都要在这些仓库里聚集,点数,然后根据需要,通过北运河送往京师。

王烁听说这里是朝廷仓库,就下令停船,他要把这些仓库都烧掉。

既然他们无法把这些物资带走,就是都烧了也不能留给多尔衮。

第314章 天津卫逛大悲禅院 李公子原来怕婆子

船路过天津北边敖仓,王烁就打算把敖仓中的物资全烧掉,以免便宜多尔衮。

他却不知道,明末连年征战,物资入不敷出,本就积累甚少。崇祯一死,敖仓内的物资也被各方军队抢劫一空,只剩了些巨大的圆形仓库,孤零零的座落在运河东岸,连一个看管的士卒都不见。

大家领了王烁的命令,停了船,带了引火之物风风火火上岸,看到的,却是空空如野的敖仓。

大家不由相对一笑,这倒省的费劲了。

然后众人又风风火火,重新上船的上船,上马的上马,继续赶路。

宋献策上得船来,将敖仓的情况告诉王烁,王烁却皱着眉许久不言语。

北京已经没有积蓄,天津仓库里也没有。那么,多尔衮是通过什么办法弄到给养,将战争维持下去的呢?

从辽东往中原运?这种赔本的买卖,打死多尔衮他都不会干!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获得了李自成从北京运走的物资。

那么就是说,李自成肯定是在真定一带和多尔衮开战了,而且是大败,连给养物资都扔了。

夏粮已经收获,李自成搜刮了不少。如果这些粮食都被多尔衮夺去,满清支撑到秋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宋献策听了王烁的分析,忍不住点头道:“应该是这样。大顺陛下军队不多,又要保护辎重,定然不能兼顾。多尔衮进兵很快,辎重恐怕是保不住,送与满清了。”

说罢就夸王烁道:“大将军不发烧的时候,头脑还是很好用的。”

王烁知道宋献策是怪他在船上说的那些过于开放的话题,就挥手道:“切!我根本就没发烧。前面说的也是正事。”

宋献策怕他再胡说八道,连忙说些别的,将话岔开去。

陈圆圆在一旁听着,差一点就笑出声来,连忙假装咳嗽遮盖过去。

她见过许多高官,甚至见过皇上,这些人无论哪一个都是一本正经的高高在上。

唯独这位大将军,完全就是一个另类。

不许别人给他行礼,不许尊着他,得像互相平等的朋友一般说话,甚至让鲁小钰教训着他才高兴。越尊他,他反而越不愿意搭理你。

难道,这就是他说的人人平等?这样子大家倒是互相之间相处的异常轻松,就连她这个刚和他们认识不久的人,也觉得没了高低之分,大家在一起很愉快。

也许,她真的就要面对一个她从没有见识过的,新的世界了。

想到王烁在西北还有两位夫人,这船上的鲁小钰,估计也是他的未来夫人。自己算是排第几呢?当然是排在她们后面了。

她们能够接受她,容纳她吗?但愿也如在这船上的人一般,大家能够友爱相处吧?

船又往前走了一段,天还没黑,就到了三岔口。船从这里就要拐入南运河,向西走了。

三岔口是南运河与北运河的交汇处,北运河从京师向南而来,南运河从河南孟州过馆陶、临清、德州、沧州一路向西,到这里和北运河交汇,一起流入海河,故而,此地称三岔口。

北运河在明末是交通要道,一路畅通的。南运河是宋代通往北宋京城卞粱的要道,历经金、元两代,都城都不在西边,输浚的就不是那么频繁。

山东一直到馆陶这段,因为水大还没有问题,进入河南,就很难说了。

赶上雨季水大,船过得去。若是赶上旱季,有些地方船过不去,就得顾纤夫来拉拽。

这还是在明末,到了现代,估计汽车也拉不过去了。

三岔口紧挨着天津卫城,卫城里还有明军把守,城门却还开着。

天津在明代是三卫,还有主城边上的左卫和右卫,基本挨在一起,后来到清代才三卫合并,统称天津卫了。

清军还没打过来,大家将船停在三岔口东边的码头上,准备在这里过夜,明日一早沿南运河南下去沧州。

李岩两口子也带领大队到了岸边,找好了大家休息的客栈。

大家下得马来,有愿意进城光逛的,李岩吩咐不许惹事,五人一组,不许单独行动,关城门前必须赶回来。

那时的天津卫很小,就是现在城厢那东西南北四条马路圈起来的地方,马路就是原先的城墙,城墙外面倒是比城里热闹,酒肆客栈俱全。

李岩两口子带上几个女兵,顾走舸过了海河,到码头上,大家打了招呼。

红娘子信佛,听说东边有个大悲禅院很有名,便想过去看看。鲁小钰好热闹,当然也要跟着。

陈圆圆不想抛头露面,鲁小钰却非要拉她去。红娘子有李岩陪着,落得她一个人不自在。

陈圆圆怕招惹是非,鲁小钰就笑了道:“咱们这里面,净是些武林高手,咱们不惹是非就不错了,还怕别人招惹咱,谁敢啊?”

陈圆圆还是不想去,鲁小钰虎起脸问道:“去还是不去?”

这小霸王连王烁都怕她,陈圆圆又哪里敢说不去?只好收拾了跟着她。

红娘子要去,李岩也不敢说不去。这位也是怕婆子的主,要不到现在他也不敢纳妾呢。

宋献策不去。他一个糟老头子,原本就不愿意凑热闹,加之如今离开保了多年的闯王,虽说是被迫,心里也不会好受,更没心情出去瞎逛。

王烁在船上,有李达几个武将看着,大家也不担心。

即便有武术高手过来,李达他们打不过,他们手里那左轮手枪,也不是人的身体可以对抗的。

一行人闹闹哄哄的向大悲禅院去了。王烁负伤后总是感觉疲累,趴在舫里睡觉。宋献策还是坐着椅子闭目养神。

李达他们怕吵着舫里二人,都在船尾坐着,尽量不弄出动静。

过不久,就听的李达在船尾呼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只听船头方向有个人弱弱问道:“爷往西去吗,能否捎在下一段?”

那人说话文绉绉的,带着陕西口音。

接着便听他解释道:“刚才听各位说话,大都是陕西口音。在下也是陕西人啊,在此遭了难,求各位爷可怜可怜吧。”

天已经黑下来,大家互相看不出对方模样。

舫内的宋献策却突然睁开眼睛,站起身,走出船舫。

来的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让大顺军师在船里坐不住了?

第315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 后军儿郎皆英雄

宋献策出船舱,站在船头问不远处那人道:“你可是后军参军廉季?”

那人闻言大惊,转身就跑。

宋献策喊道:“别跑,我是宋献策啊!”

那人住下脚步,转回身来仔细分辩,然后向前几步道:“果然是军师!军师如何在此啊?”

宋献策看看周围,周围也有几艘船泊在附近黑影里,船舱中透出光影。

他对那人道:“此处不便讲话,进舫来讲。”

廉季上船,随宋献策进的画舫,王烁听的声音,也已经醒来。

他对廉季这人也有印象,此时,烛光下,但见他衣衫褴褛,宛如乞丐一般。

廉季也还认得王烁,当下见了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