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在凤阳,两个人为了争夺明朝老家皇室的财产闹翻,到张献忠失势向自己借兵被回绝,两人已反目成仇,日后必要以战争的形式结束这段恩怨。

西北又兴起一个王烁,听说此人深得百姓爱戴,有万夫莫当之勇,短短一年多,已占据青海、陇中、甘肃,威胁宁夏。

倘若他兵出陇中,势必威胁西安,田见秀不见得是他的对手。

他打下北京,还是四面受敌,而且,哪一个敌人都远远强大于崇祯。他只是将中原最弱小的一个敌人干掉了,接过的,却是这敌人早已无法承负的重担!

正心虚烦乱的思想,忽觉脚下一热,忍不住倒抽一口气,本能的将双脚抽回来。看脚下,才发现一个穿着艳丽的宫娥在为自己洗脚。

窦美仪见李自成猛的往回抽脚,也是吓一跳,以为盆里水热,烫着了这位新来的皇帝。

在她的记忆里,伤着皇帝,那自己是必死无疑的,不管这位皇帝是崇祯还是天启,还是泰昌,还是这位大顺皇帝。

她吓得花容失色,连忙跪下谢罪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李自成又将脚缓缓伸进木盆里,水温不冷不热,刚好。

他说道:“没事,你起来吧。”

窦美仪松一口气,强自镇定一下噗噗乱跳的心头,重新站起身,蹲在李自成脚下,帮他揉搓双脚。

女子的双手柔滑娇嫩,揉在双脚上有说不出的舒服,顷刻就让李自成忘掉了所有的烦恼。

他低下头来,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宫娥。见她身材匀称,高挽乌云,玉兔丰盈,不由心中萌动。命令她道:“抬起头来。”

窦美仪闻言抬头,却是生的明眉皓齿,眼波流转,双颊晕红,好一个美人。

李自成再也忍耐不住,一脚蹬了脚盆,合身将窦美仪抱上床去。

这一觉,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群臣在乾清门外等的不耐烦,牛金星直闯坤宁宫,站在寝室外大声催促,李自成才懒洋洋的从屋里出来。

一般大臣,有大顺原来的文武,也有大明刚刚投靠过来的各部官员,在皇极殿等着。

李自成让众太监抬着御撵,在亲军护卫下,浩浩荡荡来到殿后。

静鞭三响,李自成龙袍蟒带,下御撵,由太监搀扶,蹬丹樨御阶,坐到龙椅上。

众臣一起跪倒,山呼万岁。

大顺皇帝在龙椅上传第一道圣旨,竟是封窦美仪为皇后。

下面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窦美仪是谁?

牛金星这个气,心说这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办呢,你先顾自己,给自己弄个小老婆。

这皇后岂能乱封?就算是你要弄女人玩,你悄悄在后宫玩就是了,下的什么旨啊?这要让你媳妇高氏夫人知道,还不闹反了天啊!

你现在是皇上,不是那个天天受人骂的驿卒。

皇后是谁想当就能当的吗?就算你要搞东西两宫皇后,你高氏夫人东宫,剩下这西宫也不能乱封啊。那至少也得是大家闺秀,名门之后吧?

这窦美仪,十有八九是后宫的宫女,昨晚把他哄迷糊了,趁他什么也不懂,骗他封自己做皇后。

皇帝是金口玉言,这旨已经下了,怎好当面反驳?这事就先放一放,等哪天让他明白过来,再废了这贱人!

第249章 自成早朝洋相百出 军师无奈大兵进城

李自成第一次上朝,竟然干出滥封皇后的荒唐事。

丞相牛金星心中生气,当下也不接口,避过这碴不提,任凭着太监拿着圣旨去后宫作去吧。

牛金星穿宰相朝服,手持玉质护笏,出班躬身朗声道:“臣率百官,恭贺陛下,兵不血刃,京畿归心!陛下仁圣之主,上帝眷顾。今天降吉瑞,祥云泛金,笼罩京师;紫薇明朗,荧惑渐淡,此预示大顺代明,乃是天意。臣等恭贺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率满殿群臣再次跪倒。

李自成这回算是表现正常,待群臣山呼完毕说道:“卿等平身。”

待众臣起身,分文武东西列定,牛金星再次出班奏道:“臣请陛下下旨,令钦天监择吉日,陛下率臣等祭天告地,以成大统。”

李自成道:“准奏。”

秉笔太监赶紧拟旨,交传旨太监奉旨前往钦天监。

末班武将里站出一位,正是接替罗豹的新任亲军都尉。他奏道:“臣奉旨寻找崇祯,现在找到了。”

李自成一惊问道:“找到了,在哪里?”

那都尉道:“在皇宫后面的景山上。”

李自成大喜道:“噢?快带朕去看!”说罢就要起身。

牛金星看的直皱眉。这是干什么呀,这是朝堂!没听说哪个皇帝上着朝,半道扔了群臣,跟着侍卫跑了的。

李自成看牛金星脸色,就知道自己这事做的不对,又重新坐回龙椅上,端正了脸色道:“将崇祯给朕带到这里来。”

那都尉脸露为难说道:“他,他上吊死了,旁边还,还吊死一个太监。”

牛金星再也忍不住,呵斥那都尉道:“休要慌张,将事情经过慢慢讲来。”

那都尉连声称是,说道:“昨天大家都只顾着在宫里搜了,忘了出宫看看。臣有个心腹叫三喜,看着后花园有个门是通外面的,今天早上他才告诉我,我心想,也许崇祯会从那个门里跑出去,”

牛金星实在不耐烦,看来这帮官员得找个人好好教教,都这个样子,这还不天天闹笑话,这哪里有个朝堂的样子?朝堂说话奏事,得言简意赅!

他打断那都尉道:“讲简单些,心里想的就不要讲了。”

那都尉又称是,心说你叫我慢慢讲,怎么这会倒嫌我啰嗦?

接着说道:“臣今早跑到景山上,看两个人,一个在一颗歪脖老槐树上吊着,旁边海棠树上还吊着一个。找来太监一问,太监有识的的,说歪脖老槐树上吊着的一个,是大明皇帝崇祯;旁边海棠树上吊着的一个,是他的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崇祯的衣服上还用毛笔写着许多字,臣不识得,就将那字迹割了来,请陛下裁决。可是陛下一直没睡醒,”

牛金星又打断他道:“好了,将那字迹呈于陛下吧。”

那都尉从怀中掏出一块带着黑色字迹的白布,交与过来的太监。

李自成自太监那里接过来仔细观看,看完后笑道:“他是没脸见他家祖宗。他祖宗创下的这点家底,都让他败光了。”说罢让太监拿给群臣看。

见崇祯果然死了,他心中总算放下一块石头。

牛金星接过那布来,见那是一块苏绣绸缎,暗嵌金丝,应是皇家之物,只见那绸缎上草草写着: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牛金星面色沉重,看完无言的交到下首的宋献策手里。

众文臣里有许多是前朝官吏,有人看罢不禁抽泣。

这也可以理解。虽然崇祯不好,可那时代的人们还是讲究忠诚的,不像二战时的中国,会出那么多汉奸。

这也是跟满清入关,搞得百姓没有了民族、国家归属感,到汉人自己建国,时间过短有莫大关系。

满清是一个外族朝廷,而且属于阿尔泰语系,跟咱们不是一个语系;大日本帝国也一样是外族,但和咱们还算一个语系,这么说比大清近多了,效忠谁不是一样?

就算崇祯那么疯狂,滥杀大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自成打破京师,还有大学士范景文以下数十京官自杀殉国,足见那时国人之气节。

当年蒋总统逃离南京,不知有此壮举否?

李岩退朝回来,将朝堂上发生的事对王烁讲了。

王烁出宫的时候去过景山了,知道崇祯已经死在那里,但当时时间仓促,没来得及细看。

当初崇祯从武英殿走的时候,脸色那样平和。王烁还以为他与崇祯的对话起了作用,他不会还是一味怪他的臣子误导他了,结果还是留下了“皆诸臣误朕”那句话,留作千古笑柄。

看来,历史,不是仅凭一两个先知先觉就可以改变的。王烁不由暗中感叹。

纵观崇祯一生,暴虐乖笃,对忠臣用三字可概括:杀!杀!杀!一杀袁崇焕,二杀王洽,三杀陈新甲。卢象升,孙传庭的陨落,与他也有莫大关系。

而对太监,也可用三字概括:信!信!信!一信高起潜,只会靠割死人头冒功,丢了辽东,害死卢象升。二信杜勋,一弹未发投了李自成,还充当大顺使者来议和。三信王德化,开德胜门迎李自成,进城带头到处搜崇祯,打骂群臣。

后世有学者评价崇祯帝: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虽然有失偏颇,但崇祯也确实有些过分了。

好在李自成这次在牛金星劝说下,没再犯混,替崇祯收了尸首,在东华门外设了灵棚,请和尚为崇祯超度。

他也希望崇祯赶紧归位,别留在这里阴魂不散的缠着他。他趁这几日事情少,安心搂着新封的皇后享受两天。

群臣每日散朝,都从东华门出紫禁城。这日,李岩和宋献策一起出来,王烁已在护城河外牵马等着。

李岩是故意让王烁每天来接他,又约着宋献策一起走,以便让两个人多有机会熟悉,为将来争取宋献策打好基础。

大顺军占领京师不久,宋献策还能仗着大顺皇帝的命令,约束城外军队,不让他们进城。

没过两天,城外将领就不干了,纷纷去找李自成。打北京他们也出了力,凭什么不让他们进城?

李自成本身就不是个讲原则的人,和明军打仗都不时靠假投降获得喘息机会,这时候也不会讲原则。想进城就进城吧,别惹事就成。

这都是一帮靠惹是生非起家的祖宗,能不惹事吗?

结果就是宋献策再也挡不住这些大兵,城内抢劫、杀人天天都在发生。

宋献策无奈,只好再去找李自成,据理力争。最后宋献策还是让了一步,大兵进城可以,但不许协带武器,李自成准了。

宋献策过于书生气了,那个冷兵器时代,大兵想杀人,还用得着带武器?这不笑话嘛!

第250章 嬉笑诙谐论明弊 朝无幸位考王烁

在李自成默许下,大顺大军终于获准进入京师。

宋献策看着满城的混乱又无力制止。

李自成沉湎在后宫里,牛金星忙着清理府库,任命官员,也巴不得看他的笑话,肯定不管。

刘宗敏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主,不捣乱就不错,真是难为死了这位智多星,他也有点灰心泄气了。

李岩正是要利用这个时候,让宋献策看明白,闯王只能当个打仗的土匪,绝对不是一国之主的材料,劝他另谋高就。

这两天王烁因为宋献策在前门大街替自己解围,也和宋献策混的熟了。

宋献策见李岩高看王烁一眼,几乎是用平等的身份对待王烁,就知道这人不是一个亲兵队长那么简单,但他不挑破,只看李岩最后要干什么。

两人从东华门出来,汇合了王烁,准备去崇文门边上的麻绳胡同那里吃炒葫芦丝。那里有家饭馆做的比较正宗,颇有陕西风味。

这炒葫芦丝,其实就是炒猪大肠,是陕西一道名菜。虽然李岩和宋献策不是陕西人,但也爱好这一口,王烁当然也喜欢吃这个。三个人偶尔去那里吃过一回之后,就欲罢不能了。

从东华门出来,过了护城河,路北边就是李自成让给崇祯搭的灵棚,两个和尚坐在灵棚里念经,崇祯的灵柩就在灵棚后面停着。

按一般规矩,天子发丧,最少也须停灵七天,七天以后才可将崇祯葬入他宠爱的妃子田贵妃墓中,这已经是对天子最低的规制了。

之所以要将崇祯放到他妃子的墓里,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