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9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酒宴的气氛就比较顺畅了,忽然再加上京师这个消息,整个酒宴的气氛顿时达到了顶点。

四人都喝了不少酒,宾主尽欢。

不过~,明日还要赶路,尤其是还有诸多千头万绪的事务,此时显然并不是完全放松庆祝的时候,不到子时,酒宴就散了场。

四人虽都已经醉醺醺的,但却都没有喝醉。

事实上,开心顺畅的时候喝酒,想喝醉都不太容易,但反之,则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刘兴祚、刘兴治两兄弟离去,陈忠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元庆,皇帝服软了啊。咱们之后,怕是比想的还要顺畅不少啊。”

李元庆笑着递给陈忠一颗雪茄,自己也点燃一颗,笑道:“大哥,话虽如此,但具体情况,还要具体来分析。王公公这人,可不是个善茬啊!不过,事情已经上了轨道,咱们必须要牢牢掌控住。”

陈忠嘿嘿直笑:“元庆,放心吧。到了咱们嘴里的肉,谁都别想抢了去!”

…………

刘兴祚兄弟这时也回到了他们的临时大帐。

刘兴治忙小心关死了帐门,低声道:“二哥,这,这皇帝居然都要对李元庆服软……这,这怎么可能呢?”

刘兴祚淡淡一笑:“老五,知道为何我一定要来迁安了吧。”

“………”

刘兴治有些无语,但却还是有些害怕,忙道:“二哥,李元庆此人,实在是……实在是有些高深莫测啊。此时,他虽然躲过去……但,保不准下次,他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啊。咱们还是要尽量保持与他的距离才是啊。”

刘兴祚缓缓点了点头,片刻,却笑道:“五弟,此事,你不必太过忧虑。至少五年,五年之内,我敢保证,李元庆此人,不会有任何风险。咱们必须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

…………

陈忠离去,亲兵们将酒菜收拾干净,杨磊忙快步来到了李元庆面前,恭敬将一份密报,交到了李元庆的手里。

李元庆打开扫视一遍,不由淡淡一笑:“杨磊,此事,你做的不错。”

杨磊嘿嘿一笑,忙恭敬拱手道:“大帅,卑职观刘家兄弟,似是……似是还有些取巧的意思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此事,不着急。你且小心盯好了他们便是,不要打草惊蛇。”

杨磊忙恭敬点头,小心离去。

等到确定李元庆这边忙完了,一直在隔壁辅帐内休息的王微,飘着一阵香风,袅袅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又是欣喜,又是羞涩的道:“爷……”

小别胜新婚。

李元庆一笑,用力抓住了王微的小手,将她拉到自己身边来坐下,笑道:“这些时日,想爷了没?”

王微忙连连用力点头,俏脸已经红透了,低低喃喃道:“爷,婢子无时无刻不在想爷。”

李元庆哈哈大笑,用力在王微的俏脸上亲了一口,“爷也想你了。这些时日,在那边怎么样?”

王微小鸟般柔顺的靠在了李元庆怀里,满是情意的深深看着李元庆,羞涩的笑声道:“爷,还好。那日您走之后,婢子便一直与女护兵们在一起。这些时日,婢子还学到了不少医学知识呢。”

“都学到了什么?给爷好好讲讲?”

李元庆说着,额头用力顶住了王微的额头,大手却是开始熟练的探索着他早已经非常熟悉的领地。

王微本来还能跟李元庆说上几句话,但很快,整个帐内的空气便骤然灼热起来,仿似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

…………

次日清晨一大早,李元庆便已经起身来。

昨日的数次战斗虽是都比较激烈,但李元庆今日却神清气爽,并没有丝毫的疲惫。

正如老祖宗一直言的,‘阴阳调和’,这么多日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骤然得到了释放,李元庆的整个精气神也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帐外,天色额已经微微放亮,先行的儿郎们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踏上新一天的征程。

火兵们也早已经起来多时,开始为整个大部队准备早饭。

看着东面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朝阳,李元庆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

今日,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啊。

因为王承恩不久就要过来,加之整个队伍又非常的漫长,李元庆简单与陈忠商议之后,便决定由陈忠先护送队伍东进,李元庆则是留在这里,等待王承恩过来。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李元庆对王承恩、对皇上和朝廷的尊敬。

毕竟,让王承恩一直追到海边营地,也不是个事儿。

从迁安到永平、再到抚宁,一直到海边营地,这一路,已经都是平原。

李元庆此时拥有三万多匹战马,在主力的行军速度上,没有丝毫的问题。

就算陈忠他们先行赶往了海边营地,至多,两三天的功夫,李元庆便能追过去。

最关键的是~,李元庆必须要在这边……拖上王承恩一段时间,先把这些老百姓都运送往海边营地,再直接送上船,将这‘生米煮成熟饭’。

届时,就算是王承恩,也不可能再让李元庆把这些老百姓交还给朝廷了!

…………

第1077章 机会

感谢大男人帮助推、叶知秋8、馨霞、dennissee、超级大狗**、a赵相国、雾隐才藏、f1122a兄弟的月票。

感谢默難沉寂兄弟的多次捧场。小船多谢。

~~~~~~

王承恩赶到的时间,比李元庆预想的还要晚上一些。

到了五月二十八中午,王承恩的车马这才将将抵达了迁安县城西面十里外。

李元庆亲自率领五百名亲卫骑兵,赶到迁安县城废墟南面的官道上,恭迎王承恩一行。

其实……李元庆也非常理解王承恩的苦衷。

老王都这么一把老骨头了,却还要这么积极的奔波千里,赶到这边来救火,这老太监也不容易啊。

而李元庆之所以不到更远处去迎接王承恩,也是李元庆要对王承恩表达一个姿态。

毕竟~,这件事,是崇祯皇帝和朝廷先不仁在先,他李元庆可以接受朝廷的谈判,却必须要表露出自己的态度。

否则,还真当他李元庆是软柿子,好揉捏不成?

当然,这其中的分量,就是个精细活了。

填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

迁安县城的废墟,则是刚刚好。

马上就要进入六月,天气已经有些开始燥热了。

小冰河的气候就是这般,冷的时候冷的要死,热的时候却又热的要死,完全是两个极端。

好在~,迁安县城南部的河畔,有一处密林子,并没有受到战争太多的伤害。

主要是迁安这种小县城,城墙微薄,防御更是薄弱,代善、莽古尔泰他们要拿下来,根本就不用太费力气,打造太多云梯、攻城器械,随便一波,便可轻易拿下来。

此时正值正午,刺目的骄阳有些暴躁的炙烤着大地,头顶上绿油油的树叶,都快要被晒蔫儿,儿郎们和战马都藏到了树林子休息。

李元庆则是点燃了一颗雪茄,靠在一颗大树下,静静的远眺着西面的官道方向。

经过了这十几日的辛劳,陈忠已经率领七万多百姓大军主力,过了永平,马上就要到抚宁地界了。

按照这般速度来估计,他们赶往海边营地,还需要半个月左右。

主要是现在天气太热了,若想赶路,只能是一早一晚,中午的时间便要被浪费掉。

否则,速度还能快上一些。

而李元庆这边,也没有闲着,经过了这些天的紧密计算,此行,永平围剿阿济格,汉儿庄收拢老百姓,整个战场的收获,也被完全整理出来,得到了准确的数字。

此次出征,李元庆和麾下长生营的儿郎们,虽没有打硬仗,但收获可绝不小。

先不说这七万多老百姓、两万多匹战马了,仅是收缴的后金军掠获的财物、金银、粮草,便已经稳稳的超过了二百万两的规模。

若再加上战马、铠甲、兵器,包括一些紧要的军姿、军需物品,李元庆此行的收益,怕是要直逼五百万两的大关!

更不要提,是这些人口了……

七万三千余人口。

哪怕每人每年只能赚十两银子,这已经不是小数了啊。

关键是,有人才会有财富,他们不仅是‘固定资产’,而且还会像是滚雪球一般,逐步的线性叠加……

等李元庆完全将他们消化,那可就不是五百万两银子可比的了。

也怪乎先贤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抢~劫~,果然是这世上最赚钱、也最容易的买卖啊……

当然,这些利益中,除了人口,李元庆铁定要独吞,至于其他的财物,自是要分享给陈忠诸部一些的。

但即便是这般,三百五十万两以上的收益,李元庆已经是稳稳的攥在手里了!

这也让李元庆的整体实力,一下子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两万多壮年劳力啊,这是个什么概念……

正美滋滋胡思乱想着呢,这时,前方有几匹快马急急奔过来,为首一名亲兵把总忙快速翻身下马,恭敬对李元庆汇报道:“大帅,车队马上就到了。已经到了县城。”

李元庆忙收敛起心神,翻身上马,朝着前方看过去,果然,已经可以看到王承恩的仪仗。

“呵呵。”

李元庆一笑,摆手对杨磊道:“通知兄弟们速度集结,咱们去迎接王公公。”

“是。”

片刻,急促的集结号吹响,儿郎们纷纷翻身上马,快速聚集到李元庆身边列阵。

不到十分钟,亲兵们已经集结完毕,李元庆大手一挥,率先拔马,直奔县城方向。

看到、听到这边马蹄轰鸣,简直像要开天裂地一般,王承恩队伍中的值守禁军和锦衣卫,登时都被吓了一大跳,如临大敌。

但片刻,待看清了李元庆的旗号,他们这才稍稍放松了一些,急急禀报给王承恩。

王承恩掀开马车窗帘,看着李元庆一行急急奔过来的精骑,眉头不由微皱,但片刻,却又舒展开来,忙对身边随侍小太监道:“快,扶杂家下车。”

“呃?”

几个小太监登时都愣住了,老祖宗居然要下车去见李元庆,这……

李元庆这到底是有多大的面子啊。

但王承恩发了话,他们又怎敢怠慢?忙小心将王承恩扶下车来。

这时,李元庆也来到了队伍之前,忙快速翻身下马,直奔王承恩这边,恭敬跪倒在地道:“王公,您竟然亲自过来了,这可是真要折煞元庆啊。”

王承恩不由哈哈大笑:“能再次见到李帅,杂家心里这块石头啊,可算是落了地哟。”

两人相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李元庆忙上前自己搀扶着王承恩,笑道:“王公,元庆已经在不远处的树林暂时备下了午宴,王公可稍稍休息一下,等到太阳下去些,咱们再赶赴营地。”

王承恩哈哈大笑:“一切尽凭李帅安排。”

李元庆亲自扶着王承恩上了一匹高大的混血汗血宝马,又亲自为王承恩执马,说说笑笑的走向了不远处河边树林子营地。

周围一众禁军、锦衣卫,包括李元庆亲兵们,登时将警戒提高到了最高点,互相防备着对方,小心四散在周围。

看着李元庆亲自牵着马、过了河,连靴子湿了也不顾,王承恩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笑道:“元庆,杂家本以为,再次见到你,你会换个模样。却不曾想,你比以前,还要更踏实了啊。”

这时,李元庆已经将马牵到了树荫下,太阳已经照不到王承恩,忙笑道:“王公,您这般说,可是折煞元庆了啊。这几年,元庆也一直在思量,有时候,年轻不懂事,总是要付出代价啊。”

王承恩不由微微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