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钓鱼一般,把鱼饵弄好,把网子撒出去,静静等待消息便是。

次日中午,出去探查的海盗探子传回来消息,他们在东侧二十里外,发现一处官道的驿站。

这驿站规模不算小,几乎跟个小堡城一样,北面方向,通向的是海州和辽阳方向,是辽南通往辽阳、沈阳的主要官道。

只是,从这边海岸到驿站,需要翻过一片连绵的丘陵山区,森林茂密,路不好走。

李元庆当即召集麾下军官议事。

官沧海道:“大人,即便是小堡城,在这种时候,在这种地方,鞑子兵力必定有限。我看,这一票,可以做。”

王海也道:“大人,我老家就是这里。小堡城估计是鞑子后来建的,而且很可能是后来改建。这种地方,想要攻下来,应该不难。”

段喜亮也道:“大人,这边有森林,更利于我们隐蔽。咱们不必急于这一时,可先上岸查探。辽西这边战事紧密,我估计,驿马肯定不会断。咱们粮草充足,待有了目标,再动手不迟。”

李元庆听完这些军官的意见,心中也是甚为欣慰,经历了这么多,他们已经开始慢慢成长起来。

“如此,咱们便对这个驿站动手。传我军令。”

“是。”军官们‘唰唰’跪倒一地。

“官沧海率本部留守船队,护卫船队安全。王海、段喜亮、许黑子、张三顺,各带本部50精兵,随我出征。”

“是。”

…………

傍晚,夕阳西下,映红了天边的晚霞,将这个天地,笼罩在一片淡淡、却又浓浓的暖色调当中。

海岸边,在数艘小船的运送下,一直约莫250人的小队伍,悄悄登上了陆地。

虽然海面已经开始化冻,但地面还是硬邦邦的,李元庆一行人刚刚进入东面的山区,天空中便刮起了大风,随后,又开始飘起了小雪,天气骤然恶劣的冷了下来。

但李元庆粮草充足,士兵们都换装了新棉袄,即便天气恶劣,但众人簇拥在一起,倒没有太多大碍。

此时这个时代,远不同于后世,辽地属于苦寒之地,地广人稀,大自然的本色,并未遭到太多的破坏。

距离海岸不远,就是连绵的森林,顺着森林走出两三里外,便进入了山区的范围。

若是平地,一夜赶路20里,并没有太多大碍,但如眼前这般地势,速度自然也提不起来。

好在,李元庆麾下这250名士兵,尽是精锐,全部都是正值壮年的青壮,训练有素,在首尾军官的照应之下,没有一人掉队。

次日清晨,队伍已经抵达了森林深处,在官道一里之外,暂时休息调整。

这驿站,就在一里半之外的一片森林空隙内。

细碎的小雪铺满地,将整个世界,裹上了一层银装。

没有军帐,不能生火,士兵们只能簇拥在一起,身上盖上干燥的树叶,利用彼此的体温来取暖。

令王海率本部警戒,李元庆也靠在一颗大树旁,拿出干粮,准备吃饭。

这个时代,行路难倒不是太大问题,毕竟士兵们都是壮年,吃饭,却是头等大事。

此时没有肉罐头,也没有无烟炉,在不能生火的情况下,也没有热水,只能是干啃冻得硬邦邦的烙饼。就算是咸菜,也冻得跟冰条一样,完全需要口舌来融化。

这种感觉,可并好受。

但即便如此,身边的士兵们,却个个都很兴奋,完全没有一夜艰苦行军的觉悟。

对他们而言,只要是能杀鞑子,还有什么,是需要在意的?

迅速吃了一块干饼,李元庆轻轻舒展着筋骨,有节奏的按摩腹部,以人工促进肠胃消化。

看着身边这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李元庆更感觉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

朝廷的大佬们,与这一个个热血的汉子们,毫无接触,自然也没有感情,他们在意的,只是大局,只是结局。

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只要辽地的结果。

至于士兵们的伤亡,老百姓的死伤,那不过就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

但李元庆却是深深明白,这些好汉子们,才是他事业的基石,是他立足这个世界的保证。

财物没了,还可以再赚,但若人没了,一切都没了。

所以,在做出每一个决定之前,李元庆都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力保全这些好汉子的性命。

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经过短暂的休息,士兵们都缓过了一些,李元庆也休息的差不多。

只是,这令人讨厌的小雪并没有停止,反而有越下越大的迹象。

李元庆本来还想多待些时日,等确定有大目标进入驿站之后,再动手,但照天气这般下去,他也只能加快速度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官道上经过了几批探马,不过,他们都是从辽沈方向过来,前往辽南方向,李元庆便没有令麾下士兵动手。

这些探马,都是三五人一队,速度极快,此时是白天,若不能一网打尽,留下了后患,这可不是闹着玩。

李元庆也不急于这一时。

下午,雪越下越大,李元庆带领麾下士兵们,悄悄来到官道附近,距离驿站,只有半里多的路程。

这般大雪,整个天地都被覆盖,就算是狗,相隔半里,也不可能闻到这边的气味。

而官道上的快马,更不可能注意到路边深处的动向。

令人无语的是,整个下午,或许是大雪的原因,不论是南来、还是北往,都没有探马再出现,只有不远处的驿站的几个烟筒,冒出阵阵烟火,显示着这个世界还有生机。

就在连李元庆都快要耐不住性子的时候,傍晚时分,从北面方向,忽然奔来一队人马,大约有3、40人,护卫着一架马车。

***************************************************************

第101章雪夜

~~~~~~~

众人瞬间都兴奋起来,终于有猎物出现了,李元庆也眯起了眼睛。

不多时,前方有哨探回来禀报,这支队伍,是从前面、西面通往辽西方向的岔道赶过来,众人不由更是大喜。

这支队伍的速度并不快,人人有马。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李元庆的正前方。

队伍前面,有7、8个披着皮甲的壮汉护卫,中间,是马车,由两匹健马拉拽,因为路并不宽,马车两边没有护卫,后面,跟着二十几个汉子,差不5、60匹马。

“狗日的鞑子,马真好啊。”顺子不由低声啐了一口。

李元庆对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出声。

顺子赶忙闭起了嘴巴。

这时,许黑子低声道:“大人,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啊。我看,前面那七八个人,好像都是真奴啊。”

李元庆也发现了异常,走在前面的七八人,都是壮年汉子,各个表情凶神恶煞,彪悍异常。

他们肩膀宽,双臂粗,罗圈腿,显得身子很大,双腿又短又小,看似不协调,但却又极为协调,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感。

尤其是他们帽子后面的金钱鼠辫,又油又腻,也不知道多久没有洗过了,一看便是天长日久,与后来归附的汉军旗士兵、那种新束起的金钱鼠辫,有着明显不同。

而随着马车驶过去,后面有了汉军旗士兵的对比,这一幕,便更为明显。

“大人,这里面最起码有十五六个真奴。三个白甲,五个红甲,两个领催,一个代子。这马车里,很可能是鞑子的大人物啊。”

许黑子紧紧握起了拳头,眼睛里充满了兴奋的光焰,久在雪地里的寒冷,也瞬间消散不见。

在后金的军队中,士兵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守兵、步甲、马甲。

普通的女真男丁,从十岁起,每三年便要参加一次考试,主要便是骑射、武艺,合格了,便可以升为守兵。

接下来是步甲,然后是马甲。

而在众多马甲兵中,更为优秀者,又称为红摆牙喇兵和白摆牙喇兵,便是俗称的红甲兵和白甲兵,后世满清的护军和前锋营,便是以这两者为根基。

尤其是白甲兵,便是在后世也大名鼎鼎,极为精锐,他们只有通过了无数次的厮杀,剿杀过无数敌人的首级,才能获得这一荣誉,就算后金一个牛录300人中,最多,也就只有十几个白甲,绝对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

在马甲兵往上,是拔什库,这是白甲中的优胜者才能担任,汉人一般称其为领催。

拔什库往上是代子,又称为分得拔什库,就是后世满清骁骑校。

再往上,便是牛录章京,一牛录300兵之首,就相当于明军的千户,甚至更高。

因为这个时代,后金军可没有人敢吃空饷……

此时,看着这一溜人群,李元庆的眼睛也微微眯起来,这难道是辽西战场上刚刚退回来的后金贵族?

如果后金在辽西战场局势顺利,倒不排除这种可能啊。

但如果这是后金贵族,那就说明,辽西战事已经……

李元庆心里一个‘咯噔’,表情瞬间有些阴郁。

广宁军十三万人,就他么的是杀鸡,也不会这么快就崩盘了吧?

“大人,看,他们进驿站里面去了。”王海也有些兴奋的说不成话。

李元庆看向南面,后金队伍前头一个白甲,叽里呱啦的对着驿站里说着什么,很快,驿站高大的木门,便打开了,几个穿着皮袄的汉子,点头哈腰的迎了出来,恭敬迎接这一行人进去。

直到最后一匹马进入了驿站里面,关死了大门,李元庆这才收回了目光。

“哥,这次咱们可能碰到大鱼了啊。哈哈。”顺子也是满脸兴奋。

如果能斩杀一个真奴贵族,这,这该是多大的荣耀?

甚至比毛文龙在镇江俘获佟家这种爱新觉罗家的外戚,更有含金量。

毕竟,外戚地位再高,也是汉人。

自从后金兴起之后,大明还从未得到过女真贵族的首级。

李元庆心里也是波涛翻涌,这他娘的,难道,难道是莽古尔泰?他提前从辽西战场赶回来了?

但片刻,李元庆就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个想法。

刚才的鞑子队伍,虽然打的是镶红旗的旗号,但旗帜没有金边,这就不是后金王族。

而且,莽古尔泰这种大贝勒,怎么可能放弃在辽西立功的机会,半途就返回治地呢?

但即便不是莽古尔泰,能有这种阵势,这种规模的,至少,这马车的主人,必定是后金贵族无疑了。

“大人,动手吧。狗日的,鞑子贵族啊。哈哈。我倒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段喜亮也兴奋的有些不能自已。

李元庆却摇了摇头,“他们已经进了驿站里,今夜,必定是要在此地休息。不要着急,咱们绝不能轻举妄动。”

此时,天色还未黑,李元庆这边,虽然有250多名精锐士兵,但却都是靠‘11路’的。

而后金这支队伍,人人双马还要多,万一打草惊蛇,再想追可就难了。

而且,鞑子战力凶悍,这十五六个真奴,皆是精锐,有五个红甲,三个白甲,还有两个领催和一个代子,恐怕,战力能抵得上李元庆这边百人,甚至更多。

他们还有驿站本身的驻兵帮忙,如若贸然,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啊。

这绝不是李元庆长他人志气,灭己方威风。

李元庆麾下的这些士兵,虽然已经算是精兵了,但兵不够强,甲不够厚,他们大都是农民出身,成为士兵,还不到一年,论武艺、论骑射,又怎的可能与这些自幼便在马背上、在烧杀抢掠中成长的后金战士相比?

段喜亮见李元庆神情凝重,也不敢再贸然,恭敬退到李元庆身边。

李元庆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的驿站,脑海飞速旋转。

此时,鞑子兵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锐,而且人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