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7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妙才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李元庆送他的怀表,看了一眼时间。

还好,此时刚刚八点四十五分左右,还不算晚。

忙道:“红叶,爷现在有要事去做。你~~,你休息半个时辰,尽快起来。爷等下给你带些好饭食来。对了,把这里收拾一下,棉被什么的,都收拾利索,我争取给你弄几件好棉袄过来。”

“嗳?好的,爷。奴婢马上去做。”红叶一愣,却忙乖巧的点头。

虽然她不知道她的爷为何会突然这么紧张,但~,昨夜的缠绵和情话,她已经深信,她的爷,绝不会抛下她不管。

杨妙才这时已经三下五除二的穿好了衣服,用力亲吻了一下红叶娇艳的红唇,“红叶,等着爷。若没有意外,爷马上回来。”

“嗯。”

红叶忙乖巧的点头。

杨妙才走出几步,却还是有些不放心,又快步回身来,用力亲吻了一下红叶的额头,“爷走了,你自己也小心一些。除了爷回来,谁来叫门,你也不要开门。”

“嗯。”

看着红叶俏脸上满脸凝重,杨妙才这才稍稍放下了心,快步来到门外,小心帮红叶关死了房门。

今天,天空中有些阴郁,看模样,似是要下雨。

杨妙才更不敢怠慢,快步朝着前院奔去。

到了这时,杨妙才才发现,昨夜,在中院休息的,应该只有他自己。李元庆和陈忠,应该都没有在中院休息。

这也就意味着,昨夜,可能只有他,享受了……

杨妙才边走着边思虑,“李元庆这个情分,他杨妙才可是欠大了啊。”

来到前院,杨妙才扫视一圈,却并没有发现李元庆和陈忠的身影,这里的儿郎们正在指挥着百多个汉人奴隶,搬着东西。

这更证实了杨妙才心中的判断。‘李元庆怕今天就要撤离这青台峪堡了啊。’

时已至此,对于李元庆的战略目光,战略判断,杨妙才早已经不会有任何怀疑。

他只是想能尽可能多的与李元庆接触,从李元庆的身上,学习到更多他需要的东西。

在人群中扫视几圈,很快,杨妙才便发现了一个他很熟悉的身影,忙快步奔过去,拱手笑道:“段大人。这么早啊。李帅和陈帅呢?”

段喜亮正忙活着指挥这些汉人奴隶们,将官厅一侧库房内的粮食往外搬呢,片刻才反应过来,忙笑道:“杨大人。您起来了啊。将军刚才说了,您起来就过去找他。将军现在就在官厅外的广场上,您赶紧过去吧。”

“多谢段大人提点。”

杨妙才没想到段喜亮居然这么好说话,忙恭敬对段喜亮一拱手,快步朝着门外奔去。

看着杨妙才急急匆匆的模样,段喜亮不由失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小白条鸡啊。还真是个雏儿啊。”

不过,杨妙才这般恭谨的态度,却让段喜亮的心里很舒服。

文官又怎么了?才子又怎么了?在辽地这片水里,还不是唯将军马首是瞻?

官厅门外不远,李元庆和陈忠正在叼着雪茄商议着今天的行程。

“元庆,看这天,怕是就要下雨了。咱们要走,必须要加快速度了。他娘的,没有大队人马,没有车辆,搬运这些物资,着实是费时费力啊。”陈忠有些着急的啐了一口。

李元庆缓缓吸了一口雪茄,点了点头。

这就是明军在登陆作战,或者说是深入内陆作战的最大不足。

没有了庞大船队的支撑,明军的行动力、运输力,因为缺少足够的牲畜,实在是太差了。

哪怕是长生营呢,哪怕此时麾下皆是最精锐的将官们呢,还是让人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李元庆也很明白,这是战略体系的问题,跟军官们的素养,关系倒并不大。毕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更不要提,此次出征,完全是奇袭模式,便是李元庆也没有预料到,攻克这个小堡,居然会有这么多的收获。

尤其是堡中粮草,至少得有五六万石。

“大哥,不要这么心急嘛。现在急也没有什么用。青台峪堡此役,咱们的收获也不算小了。只不过,下一步,咱们必须要转换思路了。”

陈忠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意思,用力点头道:“元庆,按照目前的事态来看,前方后金军要做出反应,大概还得需要个一两天。最晚今天傍晚,咱们必须要上路,是隐蔽还是干,咱们再思量。”

李元庆点了点头,表情却是放松了不少,笑道:“大哥,有这么多粮食,又有五六百号奴隶劳力,咱们底气比鞑子可是要足不少。放心吧,咱们有的是时间。别忘了,现在才九月初呢。”

陈忠也反应过来,用力吸了一口雪茄,“嘿嘿。元庆,我这不是怕耽误了新皇的吉日嘛。”

两人边说着,这时,杨妙才也快步跑了过来,忙恭敬拱手道:“李帅,陈帅。”

陈忠一笑,“杨大人。”

简单走了个过场,陈忠便不再理会杨妙才,笑着对李元庆道:“元庆,我去前面盯着点。顺便安排下午饭。”

陈忠风风火火的便离去,剩下杨妙才一脸的尴尬,就像是热脸贴在了冷屁股上……

李元庆自然注意到了杨妙才的尴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妙才兄,你别介意。我大哥,就是这个脾气。不过,他这人还是非常不错的。”

杨妙才忙笑着拱手道:“李帅,可能,可能小弟身上酸儒气太重了吧。不知道哪里让陈帅不妥帖了。不过,李帅,小弟一定会拼命改正的。”

李元庆一笑:“妙才兄,我相信你。”

杨妙才登时一愣,片刻,眼泪都快要涌出来,“李帅……”

李元庆一笑:“妙才兄,别傻愣着了。咱们最晚傍晚,就要离开这堡子,潜入西部山区腹地。你这边有什么后续工作,赶紧收拾利索。”

说着,李元庆大呼道:“郇猛,郇猛!”

“卑职在。”

片刻,郇猛急急奔过来,恭敬跪倒在李元庆身前。

李元庆道:“你抽调五个弟兄,供杨大人驱使。保护杨大人的安全。”

“是。”

郇猛虽是有些不解,但李元庆发了话,他绝不敢怠慢,赶忙大声呼喝:“张贵,马桥,你们几个,过来!”

片刻,五个将官快步来到了这边,郇猛正大声对他们训话。

杨妙才怎的还能不明白李元庆的心意?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恭恭敬敬对李元庆磕了几个响头道:“李帅对小弟的恩义,小弟铭记于心。”

李元庆哈哈大笑着将杨妙才扶起来,笑道:“妙才兄,你是我的朋友。说这些,可就见外了。赶紧去准备吧。”

“是。”

看着杨妙才带着五个将官急急离去,李元庆的嘴角边,缓缓露出一丝说不出的笑意。

…………

青台峪堡是附近区域比较大的屯堡。

离远一点、五六十里、六七十里的,还有东面的通远堡,北面的连山关,甜水站堡。

在大明统治期间,在这些屯堡之间,原本还密布着不少村落,但自从野蛮的野猪皮侵占之后,实施奴隶制‘豢养’,这些村落早已经荒废不见,大多数的人力,都被野猪皮聚集起来,充作奴才。

尤其是这里距离宽甸不远,虽不算战区,却紧邻战区,又地处蛮荒,基础设施极差。

从中午开始,天空就下起雨来。

淅淅沥沥的小雨,虽然不大,却让中午原本有些闷热的天气,骤然开始阴冷下来。

好在明军这边行动非常有素,不到傍晚,已经全部收拾利索。

虽然天还下着雨,但李元庆却没有任何犹豫,大手一挥,有些臃肿沉闷的队伍,迅速开始驶进西面的森林里。

****************************************************************

第864章 先定个小目标……

~~~~~~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从中午到晚上,气温最少得下降了十几度。

原本,穿一件单衣,便完全能应付,但晚上,若是不披上件披风、甚至是棉袄,那根本就撑不住。

好在明军这边战马不少,加上青台峪堡里面的二百多匹战马,还有一百多皮骡马,搬运这些粮食物资,并不是太过吃力。

蒙古马虽然不算雄伟,看上去甚至有些土气,就像是小土狗一般,外表并不光鲜,但它们的耐劳力、负重力,却是首屈一指。

儿郎们这边则完全是就地取材。

他们本身就有精甲护身,在青台峪堡,又缴获了不少兽皮、马甲之类,随便套上一件,便已经足够抵御这还有些微弱的雨势和风寒。

至于这些真奴和汉人奴隶,衣服装备也都不算太差,又有蓑衣、油布之类,暂时也不会有大碍。

李元庆已经换上了一件厚厚的鹿皮马甲,这是巴达鲁的存货,质量相当不错。

战马大多被拉上了粮食,还有些,要拉上身娇体弱的女人,李元庆也没有骑马,而是踏实的步行。

主要是这边的基础条件太差了。

后金此时对民生的建设,几乎为零。

便是官道,也都是当年大明留下来,坑坑洼洼,多年都没有修缮过。

加之此时要翻山进入森林,就算也骑马也并不是太妥帖。

巴达鲁像是一条老狗一样,拄着一根破木棍,小心而又艰难的跟在李元庆身后。

到了这时,巴达鲁也发现了,李元庆和明军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便是直入山区。

巴达鲁开始还想不明白,李元庆放着好好的堡城不要,为何要冒雨、在这般已经算是有些极端的天气里,贸然进入森林里,岂不是要把粮食都给淋坏了?

但此时,巴达鲁却基本上已经摸到了李元庆的一些思路。

也无怪乎大金这些年,面对李元庆,几乎是鲜有胜迹了啊。

便是巴达鲁,此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元庆的筹谋,李元庆的智计,着实是他所望尘莫及啊。

就算明军封锁了消息,就算此时天气不好,但~,纸是包不住火的。

最迟三天,不管是连山关、还是通远堡方向,迟早会收到青台峪堡这边的消息。

因为此时正值秋收,各部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一旦他们得到了消息,必定会做出反应。

而到那时,即便李元庆可以再打胜仗,但~~,想要把青台峪堡的收获,化为己有,那已经是不现实了。

因为明军并没有大部队,不可能步步为营。

而此时,李元庆却在大金各部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没有丝毫恋战,及时退出战场,撤离到了深山里。

尤其是此时这场雨,简直就是销毁他们踪迹的最好帮手啊……

巴达鲁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但他却是明白,落在了李元庆的手里,他几乎已经没有了任何获救的可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在这个可恨的男人面前摇尾乞怜啊……

虽然此时细雨纷纷,能见度也并不好,但李元庆的心情却是极为愉悦。

此次军校儿郎们的实战演练,虽说已经提前制定好了规整的作战计划,但毕竟是小部队,实力不够强大,也就注定了,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要随机应变,而不是再死守规矩,死守原来规划的作战计划。

李元庆非常明白,不论是此时的辽南,还是未来的大明、未来的华夏,决不可能再去墨守成规,只局限于东亚、甚至是大明之地。

华夏民族想要壮大,想要发展,想要高居世界之林,那就必须要走出去。

但这个走出去,仅仅依靠卑微的商路,那是绝对不行的。

想要让世界都认识华夏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手中的刀枪,高大的战马,像是城堡一般的巨舰!

而此时,因为青台峪堡的小变故,让这次本来有些沉闷的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