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不由一笑:“桂大哥,这只是第一期而已,以后,又不是不办了?咱们还有的是时间嘛。”

这倒不是李元庆刻意将满桂排除在外。

主要是辽西的部队架构,与辽南完全不同。

在辽南,李元庆和陈忠都是白手起家,一言九鼎,但在辽西,哪怕是满桂的本部中,除了他的嫡系之外,恐怕,很多事情,他的话,也不是太过好使……

当然,冰冻三尺,远非一日之寒。

事情并不全是满桂的责任,而是大环境使然。

在第一期军校生如此重要的情况下,李元庆自然是不好带着满桂玩了,更关键的,山海关的位置太重要了,满桂也不可能过来太长时间。

当时间来到了九点整,李元庆也摒除了杂念,大步上前,拿出早已经准备好多时的演讲稿,大声开始宣读起来。

底下所有的将官们登时都看向李元庆的方向,李元庆发了话,辽南士官学校,便算是真正的成型了。

李元庆的讲话完全以务实的勉励和鼓励为主,以及接下来两个月时间内,将官们的具体学习时间安排。

今日是第一天,将官们主要是以适应新环境,熟悉新同僚为主。

当然,辽南就这么大地方,很多将官,早已经声名在外,其实也没有太多好熟悉的,因为大家都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

但李元庆却是要用这一天,先给他们打个‘预防针’,让他们明白,接下来的生活,可绝不会比在部队时要轻松了。

按照李元庆的规划,在接下来的每一天,将官们在早上五点就要起床,一个小时的跑操,一个小时的队列,七点钟到八点钟洗漱吃早饭,八点钟开始,开始扫盲的基础课。

扫盲基础课一直持续到中午十一点半,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一点半开始,进行算数运算、人文风俗这些基础课,以及少量的战术战例分析对比。

下午到六点钟下课,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七点再次上课,具体讲解真正的战役战术,以及分析规划。而后,十点下课,十点半,准备熄灯睡觉。

届时,包括他李元庆和陈忠,将是跟儿郎们一样的作息规律,一起上课,一起分析,一起操练。

等李元庆的讲话完了,底下将官们甚至都忘记了鼓掌,登时一阵低声议论。

他们简直做梦也没想到,本以为来军校学习,是能好好放松的,却哪知,这,这简直就是魔鬼训练啊!

他们情愿去战场上跟鞑子面对面肉搏,也绝不要上什么劳什子的基础课哟。

但李元庆发了话,谁又敢反驳?

更不要提,李元庆和陈忠两个大佬,也跟他们是一样在军中学习了。

好半天,一众将官们这才反应过来,忙用力鼓掌。

陈忠不由笑着调侃李元庆:“元庆,看来,你可是没我在儿郎们中受欢迎啊。”

李元庆一笑,低声道:“大哥,等下,可千万别紧张,别念错了字啊。”

陈忠老脸登时有些泛红,忍不住用力白了李元庆一眼,低声啐道:“元庆,哥哥我有这么不堪么?不就是念几个字嘛?怎的?还能杀鞑子更难?”

李元庆讲完了话,接下来,便是陈忠的将官,而后,还有魏良,张启亮,包括满桂。

当然,他们的讲话,皆是以勉励、鼓励为主,远没有李元庆的讲话这么有含金量。

不过,流程看似简单,等真正走完了,还是到了十一点。

接下来,便是放鞭炮,讨个吉利了。

等十一点半后,李元庆和陈忠、满桂、魏良、张启亮一起,来到了食堂内,与一众将官们,一起吃午饭。

下午,则是属于自由活动时间,将官们可以出去买点日常用品,喝点小酒,跟同僚们联络一下感情之类。

但从明天开始,他们可就真正的要走进李元庆的魔鬼教程里了。

在食堂吃过了午饭,魏良和张启亮的任务已经完成,先返回长生岛,张启亮将会在今日晚些时候,去旅顺视察,而后返回广鹿岛。

魏良也将要启程,前往盖州、复州、金州、羊官堡等驻地,代替李元庆劳军。

满桂倒是想在这边呆的久一点,但山海关重地,他这个总兵,自然也不可能离开太久,明天一早,也要返回辽西。

吃过了午饭,军官们都出去消遣,李元庆、陈忠和满桂三人,则是来到了李元庆和陈忠的宿舍内。

本来,李元庆是准备和陈忠一人一间宿舍的,可陈忠这厮非要跟李元庆睡一个屋,为此,这厮甚至一个小妾都没带来。

李元庆虽是无奈,却也只能同意了陈忠这厮的意见,仿似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令火兵又炒了几个大菜,李元庆三人,在宿舍内喝起小酒来。

当然,主要还是交流一下,对下一步局势的看法。

满桂笑道:“元庆,老陈,现在形势基本上已经明朗了,袁蛮子这狗杂碎,在辽西绝呆不长了,或许一月,最多两月,这狗杂碎,应该就会卷着铺盖滚蛋了!”

陈忠对此还有些难以接受,喝了一口酒道:“老满,这,这消息到底靠不靠谱啊?袁蛮子不是有宁锦大捷么?怎的还……”

满桂笑道:“老陈,你放心便是!这事儿绝没跑了。元庆在这,我满桂也不说虚的。实话告诉你们,就在前几天,我已经收到了王老的亲笔信,这件事,八成是跑不了了。”

说着,满桂笑着看向李元庆道:“元庆,少女已经变少妇,木已成舟,下一步,你有什么想法?”

****************************************************************

第832章 原因

~~~~~~

李元庆缓缓品了一口酒,点燃了一颗雪茄,看向陈忠和满桂,笑了笑,却并没有着急表态。

如果说毛文龙是袁督师的生死大敌、不能不除去的绊脚石,袁督师非要除毛文龙而后快,那~,满桂和袁督师之间,则就是一对至死纠结的生死冤家了。

在历史上,正是因为满桂的当面指责,已经己巳之变的失利,最终,导致崇祯皇帝拿了袁督师的项上人头祭旗。

此时,虽然形势已经逐步明朗,袁督师的‘下课’已经是定局,但李元庆却非常明了,袁督师绝不会离开辽西太久。

在这般事态下,如果李元庆想图谋辽西,就算能取得不小的收获,但恐怕这也绝非是明智之举。

哪怕李元庆与朱梅、与吴襄、与满桂,交情都还算不错呢。

但……

辽西的水,实在是太深了啊……

等了片刻,见李元庆没有着急回应,满桂也知道李元庆在思虑,笑着对陈忠道:“老陈,这些朝~鲜女人中,有没有什么好货色?可别忘了给我老满留几个哟。”

陈忠嘿嘿一笑:“我说老满,这事儿没问题。不过,你小子不表示表示?”

女人,永远是男人之间最好的话题。

满桂早就知道李元庆绝不会忘了他,但此时听陈忠说出来,还是忍不住大喜,忙大笑道:“行啊!老陈。等下次你和元庆去辽西,兄弟我保准拿出看家的本钱,把你们都伺候利索咯!”

两人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连带着李元庆正在沉思的心情也明朗了不少,笑道:“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不过,袁蛮子去职,对咱们而言,可是一件大好事儿。来,先不想那么多不痛快的,今天,咱们好不容易才凑到一块儿,一定要好好喝几杯!”

…………

一顿酒宴,一直喝到了晚上,陈忠和满桂早已经都呼呼大睡。

李元庆虽然也有了不少酒意,但满桂这厮却是霸占了他的床,李元庆也只能出来活动一下,解解酒意了。

军校的营房,都是夯土房,不算高大,但却很整齐,也很结实。

此时,李元庆虽然银子不少,但人力和基础物资,还是不够充裕,加之这边时间又紧,自然不可能将军校的规模建造的太完美。

不过,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整个军校的格局,还是相当不错的,马厩、马场、教室、宿舍、会议室、食堂、厕所,包括澡堂子,都一应俱全,非常规整。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大部分军官们都约好了相熟的同僚、好友,去外面聚餐喝酒,学校里倒显得有些冷清。

李元庆来到大校场上慢跑了两圈,舒缓了一下筋骨,来到了主席台上,登高望远,整理着思绪。

辽地的夜,还是很美的。

星空透亮,繁星点点,远不像是后世那般雾霾重重,抬头就是一片乌七八糟的浓雾,怕是最亮的启明星都看不到。

此时。

袁督师的去职,虽是一件好事情,但这底下,却藏着众多的波云诡异……

这几年间,从熊廷弼,袁应泰,王化贞,阎鸣泰,孙承宗,高第,王之臣等等,辽西的大佬,简直就像是走马观花。

除了孙承宗干的稍微长久一点,勉强能够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之外,其他人,下场基本都不是太好。

哪怕是此时抱紧了魏公公大腿的阎鸣泰呢,怕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不过,在大佬层面,虽然动荡不堪,但,在中层,或者说,在真正管事的层面上,这些‘柱石级’的人物,变化都不大,反倒是节节高升……

李元庆非常明白,与在辽地扎根了十几年、根深蒂固的袁督师相比,王之臣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事已至此,其实……辽西的利益集团,早已经纠结抱团的根深蒂固了……

历史上,袁崇焕杀毛文龙,绝对可以说是明末最具有影响力的超级大疑案。

甚至,李元庆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要远远超过所谓的红丸案、挺击案、移宫案,这所谓的宫廷三大疑案。

因为,这宫廷三大疑案,是党争纠结下极为复杂的产物,虽然有延续,影响力很大,但其主要纠结,还是在朝堂内部,扩散性,有,危害性,也有,但~,这却并非是不可控制的范围。

但袁崇焕杀毛文龙,却是直接导致了辽地、甚至大明全国最大的一股风向变化!

数万。

这还紧紧是最初期的数字。

数万原本对鞑子仇深似海、拼了性命一直跟鞑子死磕的东江儿郎,纷纷反水,逃离了大明的怀抱,转而成为了后金的爪牙。

要知道,所谓的关宁铁骑,不过只是一个纸面上的神话。

除了当年的李成梁,的确是雄才伟略,子嗣昌盛,且虎父虎子,不论是李如松、还是李如柏,都可以算的上是将才,尤其是李如松,几乎可以说是明末、最熟悉大明形势、并且最了解大明战斗方式、而且还能取胜的绝对将星了!

可惜啊。

辽东李家一门,除了李成梁、李如松、李如柏父子三人,还能稍稍拿出门面,剩下的李家人,那却就有些不成溜了……

甚至,在此时的辽西,李家人都没有副将以上的军职。

铁血雄狮,从来都是需要战争来考验、磨练、成长,但~,辽西这几年不外乎就是两场大战,一是宁远,二是宁锦。

宁远大捷,李元庆是亲历的,自是清晰的知道,这里面是个什么模样。

而宁锦……

跟广宁之役比,除了城池没失……有什么具体分别么?

是。

关宁集团的确是有资源,有着朝廷的鼎力支持,加之他们靠近蒙古,更容易搞来战马,可以挂上铁骑的名头。

但战役呢?战功呢?

所谓的关宁铁骑已经几年了?

除了当年的柳河之败,被鞑子几百人将七八千正规军杀的落花流水,他们什么时候出城作战过?

更不要提,是与后金的八旗铁骑来场面对面的硬冲了。

这样的军队,各怀心思的统帅者,又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