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风化,在小命儿面前,这又算什么?

此时,看着明军越跑越远,马上就要接近船只了,这些鞑子也都有些急了。

“主子爷,明狗子要跑了,咱们追不追?”

一个年约四十出头的鞑子首领,紧紧眯起了眼睛,看向海面上的浓烟,他真的做梦也没有想到,对面明军竟然会采用这种闻所未闻的方式,逃离他的手掌心。

“追?怎么追?若是冰面裂开,让我的儿郎们怎么办?”

这鞑子头子叫雅尔海,是莽古尔泰的亲信奴才,官拜镶红旗甲喇额真,相当于明军的游击将军,领军经验丰富,老成持重。

此时这般情势,不过区区几百明军,几千不成器的老弱妇孺,又都是穷鬼,对雅尔海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之前这些流民青壮的首级,已经足够他对主子交差了。

“回头派人打听一下,对面明军的首领是谁。咱们走。”

此时后金只是刚刚兴起阶段,所谓的贝勒、红黄带子,还没有那么不值钱,雅尔海这甲喇额真,位置已经相当高了,算是后金的中高层将领。

他发了话,一众奴才谁还敢反驳?

不由纷纷点头称是,调转马头,迅速离开了这片区域。

…………

这时,李元庆和陈忠两部已经退回到船上,迅速驶入海里。

李元庆回头看了一眼,隐约看到后金军开始撤离,不由长舒一口气。

这他娘的真是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啊。

这边,士兵们虽然大都衣无寸缕,但流民们却有很多被子、褥子之类,暂时匀和一下,倒不至于冻死人,只不过真的有点伤风化。

好在广鹿岛距离不远,几个时辰就可以到达。

等李元庆一行人返回广鹿岛,所有人都惊呆了。

不论士兵们还是青壮们,第一时间都是跑向了自己的营房,李元庆倒是没这么着急,这一路,着实有了不少对比,这么多汉子,能比李元庆本钱厚的,还真没几个。

回到自己的房间,彩子也羞红了脸,“爷,您,您怎么弄成这样了?这天这么冷,快,来炉子边暖和。我给您找身衣服。”

可李元庆就一身棉袄,彩子实在翻不出第二件,只能先找出一件单衣,服侍李元庆穿上。

这时,留守营地的商老六也赶过来,看到李元庆这模样,不由苦笑,“元庆,怎么回事?”

“嘿嘿。商大哥。这事儿待会再说。你赶紧去通知火兵,多熬点姜水,让弟兄们都喝一点。这寒气可不是闹着玩。”

商老六赶忙去做。

随着姜水熬好,士兵和青壮们都喝下一些,又靠在火炉边吃了饭食,气色都好了不少。

可惜,此时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件棉衣,这一来,无论士兵还是青壮,都无法出门了。

好在此时营地中又多了不少女人,加之李元庆几次从登州运回来的物资还算充沛,马上将这些女人运转起来,为士兵和青壮们缝制新棉衣。

有了之前的经验,再次应对这么多流民,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而此次的流民大多是老弱妇女,又以女人和孩子居多,之前的营房还有一些预留,挤挤也能勉强住下。

不过,李元庆还是坚持着重要的一条,男女必须分营,就算是两口子,也不能例外。

毕竟,此时营地男少女多,万一出了事情,那可就是大麻烦。

…………

忙碌之间,十几天已经过去,马上就要到年关了。

女人们的辛劳也获得丰硕的成果,此时,士兵们和青壮们都换上了新棉衣,尤其是士兵们,每人还预留了一套,过年穿新衣,也是皆大欢喜。

李元庆通过这几天的修养,也缓过神来。

此时,李元庆的治下,已经有五千多人口,其中,青壮有一千二百多人,少年有三四百人,少女六七百人,壮女一千多五百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和孩子。

虽然看似青壮不多,但具有劳动能力的,却是三千七百多人,绝对不少了。

表面看似是吃了亏,实际上,却是占了大便宜。

这个时代,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财富啊。

令商老六对所有丁口登记造册,把类似砍柴、做饭这些繁杂的事物,交给女人来操作,扩军练兵,也被摆上了日程。

经过了这次救援,李元庆也更认清了军民分开的重要性。

打仗的事情,注定与女人缘分不大,还是要靠男人来完成。

此时,李元庆虽然有土地,但却还不能用,而麾下辎重还算充盈,索性,李元庆将这一千二百多青壮,全都编入了战兵序列,将他们与生产完全脱离开来,这三百多人的少年,也全都充作预备队,一起接受军事训练。

但青壮虽不少,铠甲兵器却是奇缺,将算之前在黑岛缴获了一些兵器,却都是些五花八门的海上兵器,并不堪大用。

李元庆令人这将这些兵器收集起来,等过了年去找毛文龙要些匠户,到了长生岛,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产业线。

不过,这都是后话,此时这种状态,也唯有从最基本的早操、队列、服从命令练起。

这也正是军队的基本,李元庆麾下老兵不少,这倒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腊月二十六,前去皮岛报功的亲兵回来了。

近海虽然封冻,但深海却问题不大,信使的小船,可以顺畅的穿梭皮岛和广鹿岛。

毛文龙对此次陈忠和李元庆出兵营救百姓的行为表示赞赏,并已经向朝廷报功,但匠户的问题,毛文龙表示他那边也没有多少,只是让李元庆耐心等待,等过了年,他会向巡抚大人讨要。

李元庆骤然想起来,就在过了年不多久,老奴即将对辽地发动新一轮的猛烈攻势,到时,广宁必然不保。

此时,大明在辽地已经只剩下辽西,关宁军集团还被没有被推到一线,广宁军十三万多人,所有的军械、粮草、辎重,包括匠户、后勤生产线,都聚集在广宁城。

如果等过年毛文龙向王化贞讨要匠户,恐怕~~,黄花菜都要凉了。

此时,营地方面已经走向了正轨,又有陈忠照料,李元庆也能放心。

房间里,李元庆和商老六相对而坐,顺子在一旁端茶倒水。

“商大哥,此次,你真的不跟我去广宁?我打算先去宣府那边跟芸娘和春花嫂子碰个头,再去广宁城。”

商老六一笑,“元庆,营地这边这么多事物,你去了,我怎么能走得开?放心吧。只要春花跟丫头好好的,我心里就没了挂念。也许,明年开春去了长生岛,咱们真正安下家来,就能把她们都接过来。”

李元庆重重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商老六的心意,“商大哥,放心吧。这一次,我看看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我直接把她们接过来。营地方面的事物,就拜托你了。”

商老六重重点头,“元庆,放心吧。营地这边没有大碍,就是你这个年过不成了。哎~。一路顺风。”

李元庆一笑,重重握了握商老六的大手,“商大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腊月二十六下午,李元庆并没有留在广鹿岛过年,带着顺子、段喜亮、杨小船、黄国山,还有十几名亲兵,乘船前往了大沽口方向。

****************************************************************

第82章渠家小姐的麻烦

~~~~~~~

已经是深冬了,天气愈发寒冷,但海面上风浪却不大,李元庆一行人的行程很顺利,两日之后,抵达了大沽口岸。

李元庆现在已是广宁军守备职,算是大明的中级军官,也算是有些身份的人了。

直接令杨小船去当地衙门备案,置换了路引,一行人没有停留,直奔京师方向而去。

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马上就要过年,官道上,人流并不多,路边的村子、镇子里,老百姓们都贴上了新对联,挂起了红灯笼,还有富贵人家的小孩子燃放着烟花爆竹,年味越来越浓,颇有些安泰祥和的盛世景象。

原本,李元庆想去集市上买几匹马或者骡子,毕竟,人的脚步有限,此去宣府,近千里之遥,有牲口也能加快不少速度。

可惜,临近年节,各个集市上牲口涨价格外厉害,别说马了,骡子都要十几两一头,简直令人咋舌。

今年大明天灾不断,老百姓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小冰河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是愈发深入,若是再有广宁溃败……

李元庆不愿再多想,只得令众人加快了脚步,众人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这趟出行,就当做是练兵了。

除夕夜傍晚,李元庆一行人赶到了京师。

队伍近二十人,以前从没有人来到过京师,此时,看着京师巍峨的城墙,所有人都惊呆了。

“哥,这,这就是京城么?果然跟我梦里想的一样啊。不,比我梦里还要大啊。”顺子就如同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张大了嘴巴,睁大了眼睛。

其余众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京城,天子脚下,对所有大明的百姓而言,都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便是李元庆,看着京师高耸巍峨的城墙,也是神思万千。

这就是大明、整个华夏民族的核心了。

这样一座雄城,简直可以说是世界的奇迹,岂能让如此壮丽河山,沦落与化外蛮夷之手?

“呵呵。大伙儿都是第一次来,今天又是除夕夜。走。咱们进城去,今天晚上老子请客,酒肉管够。”李元庆大笑一声,率先进入了京师的大门。

身后众人不由大喜,赶忙鱼贯而入。

守门的几个京营士兵看着李元庆一行人的背影不由冷笑,“哪里来的土鳖边军?还想去吃大馆子?哼。把他们卖了都不值一顿饭钱。”

“嘿嘿。就是,就是。李爷,今天除夕夜,咱们不至于为了几个穷叫花子坏了心情。马上就要换岗了,咱们哥几个,今晚去哪吃?”

李元庆一众人虽然走出了十几步,但还是听到了他们的话。

顺子不由大怒,低声道:“哥,这些狗杂碎。我去教训他们。”

李元庆却一把拉住了顺子,厉声道:“这是什么地方?由得你胡来?走,咱们就去大馆子喝酒吃肉。”

顺子就算不爽,却不敢违背李元庆的意思,赶忙跟在了李元庆身后。

只是,说是去找大馆子,可京城实在是太大了,李元庆一行人是由南门进的城,刚走进城里一里多地,就完全花了眼。

就算是多了几百年阅历的李元庆,都有些花了眼,京城真的是太繁华了,今天又是除夕夜,街上人流如织,人头攒动,更是热闹非凡。

众人又不熟悉地形,生怕迷了路,也不敢再往里走,便在路边找了家最大的酒楼,鱼贯而入。

除夕夜,这顿饭就是年夜饭了,即便是在京城,李元庆也毫不吝啬,尽是点的大鱼大肉,足足二十多个菜,又特意吩咐厨子多煮了两条猪后腿,顺子这些棒小伙子,就差点把舌头吃进肚子里去了,各人都是大为欢喜。

不过,一结账,李元庆却有些无语,这顿饭,竟然吃去了近20两银子,这个物价,若是在广宁城,可以吃这样的酒席七八次了。

在这繁华的新年背后,老百姓们又该怎么过活?

但此时李元庆的身份,这些问题肯定不是他能操心的了的,吃完饭,一行人找了个小客栈住下,便都呼呼睡去。

天启二年大年初一,一大早,李元庆一行人便离开了京师,竟自向西北而行,前往宣府镇。

出了京师地界,一路往西北而行,地形地貌,都有了一些变化。

但最显著的,还是官道两边的农田。

从大沽口到京师这一段,水源充沛,即便天气恶劣,但农田里庄稼长势都还不错,但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