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道方向。

而早在之前,陈忠、张攀、陈~良策三部,已经出城。

孔有德部是李元庆麾下、长生营序列极为精锐的综合战兵队,长枪兵、鸟铳兵、刀盾兵的配比比例,大概在‘三五二’左右,非常适合综合作战,仅次于段喜亮的第一千总队。

加之他是先期抵达,已经有了一定时间的筹备,无论人力还是粮草,都是正当时。

加之今天天气不错,没有下雪,虽然风不小,但能见度很高,队伍几乎没有停留,出铁山北门后,一路向北。

李元庆骑在马上,看着前方寒风下壮阔的天地,心情也不自禁的明朗起来。

想要改变,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就算是毛文龙在前面挡道,为了大局,为了大势,李元庆也只能是狠下心来!

城头上,毛文龙戴着厚厚的鹿皮帽,看着李元庆的队伍远去,眉眼之间,不由更为苍老。

一旁,陈继盛有些无力的道:“大帅,元庆,元庆他们走远了,咱们回吧。”

毛文龙缓缓点了点头,“走吧。”

说完,他头也不回,大步走向了城墙破败的阶梯。

陈继盛最后看了一眼长生营已经几乎落在地平线下的旗帜,有些无力的摇了摇头,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傍晚时分。

李元庆的队伍已经离开铁山城十里,选择了一处舒缓的山坡下扎营。

在前方不到一里,已经有三处营地,正在紧锣密鼓的立着,正是陈忠、张攀、陈~良策三部。

主要是风太大了,与陈忠三人又有约定,否则,依照长生营儿郎们的脚力,这时候,至少已经可以走出十五里。

不多时,陈忠三人便各自带着少许亲兵,快马赶来了李元庆这边。

此时,寒风虽大,但陈忠三人的精神头都不错,尤其是张攀和陈~良策,明显能感觉到他们仿若出笼鸟一般的畅快心情。

但陈忠还有些无法释怀,低声对李元庆道:“元庆,今天这路,走的累啊!”

李元庆笑着拍了拍陈忠的肩膀,“大哥,总要走出这一步。这场胜利,我要送给大帅!”

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心意,重重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营帐很快立起来,篝火也燃起来。

李元庆四人来到了大帐内,一边等待火兵们做饭,一边展开地图,开始商议具体的下一步行动。

此时,后金主力虽然已经入境朝~鲜腹地六七天,但在铁山后续方向,他们还留有大量的哨探,随时监视明军的动向。

此时是明军主力有序出动,他们不敢乱来,但若是单兵、或是小股明军,他们怕绝不会放过。

而此时天寒地冻,明军营地还没有稳固,哨探也没有铺展开,在这方面,已经处于了绝对下风。

张攀看着地图,紧皱着眉头道:“元庆,老陈,良子,按照此时这般态势,咱们每天怕是十里都行不到。大帅留下休整的时间,只有五天,若咱们只走出五十里,接下来,难度怕是不小啊!”

陈~良策却没有张攀这么悲观,笑道:“老张,你说你紧张个啥劲儿?咱们走的慢,大帅这边,肯定也快不了。就算有咱们在前面开道,大帅这边,最多一天也就十里。”

对于东江本部的行动力,没有人比陈~良策这种老兵油子更为了解了。

缺少骡马,物资只能是头扛肩挑,这行军速度,又怎么起得来?

李元庆道:“速度不是问题。咱们有的是时间。不过,这些鞑子哨探,着实是有些烦人啊!”

陈忠道:“元庆,要不然,等咱们营地稳固之后,我派人去冲一波?”

李元庆摇了摇头,“此事倒不急。咱们刚刚立足,这些鞑子却已经在这边十几天,贸然过去,枉费儿郎们性命,不值。”

陈忠道:“元庆,我怕这些狗杂碎,到了明日,可能会骚扰咱们的补给线啊!”

李元庆一笑:“我还就怕他们不来呢!明日起,战兵将与辅兵一同行军。我长生营部在前,张大哥,陈大哥,你们和我大哥部,就在后面跟着。若有机会,就先取些不知死活的鞑子首级,忌忌牙口!” ,

三人登时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连连点头。

虽然他们不知道李元庆将要用什么手段,对付这些烦人的后金哨探,但李元庆和长生营的威名摆在这里,他们本能的便会选择信任。

此时刚刚出征,铁山区域虽也算是大明的‘本土’,但之前明军毕竟是防守为主,贸然派出哨探袭击,上来便折损人手,这也是不吉利之事。

这些弟兄们,跟着他李元庆,是想吃肉的,可不是想吃灰送命的。

四人将明日具体的行军路线,仔细确定了一番。

李元庆道:“三位哥哥,我长生营来打头阵,暂时或可解决一些问题。但这些鞑子哨探,着实缠人,咱们必须得想个办法,把这些杂碎赶远一点!”

****************************************************************

第764章 兵进朝~鲜腹地!

这些朝~鲜地名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跪求正版订阅支持,小船多谢!

~~~~~~

鞑子哨探皆是精骑,人人都是双马、甚至三马以上,他们三五成群,始终谨慎的与明军保持着安全距离。

他们虽然只有一两百人,完全对明军够不成实质性的威胁,但他们就像是苍蝇一般,始终环绕明军营地附近,着实让人有些烦躁。

此时,不论是李元庆的长生营,还是陈忠部,张攀部,亦或是陈~良策部,都有少许精锐哨探。

但这些精锐哨探都是各人的宝贝疙瘩,贸然出战,势必会造成损伤。

而且,鞑子哨探都是精锐,很是难缠。

此时,明军只不过是刚刚出征,距离铁山城不过十里,而后金主力怕是已经逼近了汉城区域,在这周边,并没有后金主力对明军构成实质性威胁,李元庆也不着急。

他采取的策略很简单。

明日,挑选精锐鸟铳兵骑马,若这些鞑子哨探敢靠近长生营鸟铳兵九十步的射程范围,那就得让他们好好的喝一壶。

就算干不死他们,却也得让他们明白,没事儿少他娘的靠这么近。

此时,虽然朝廷的指令还没有传达下来,但李元庆非常明白,屁股决定脑袋,京里的大佬们,怎的容许自己的面子遭到威胁?

胁迫毛文龙进兵,已经是不可避免。

但东江本部此时虽也算是兵强马壮,但与鞑子主力,还是有着质的差距。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鞑子主力是大学生,那东江本部可能只是初中生。

虽然初中生中也能挑选出不少成熟的接近大学生的选手,但这人数毕竟太少,而且没有战马这种机动性的支撑,怎么打,怎么都吃亏。

此时,明军最好的方式,就是逐步推进,推向朝~鲜腹地,卡住几个主要的节点,断了鞑子的归路,慢慢的跟他们玩。

尤其是去年地瓜取得了大丰收,不论是长生岛还是皮岛,以及铁山、镇江周边区域,粮草都非常充裕。

李元庆和毛文龙,完全有能力拖得起,打得起持续战!

但有朝廷的逼迫,毛文龙势必要举兵冒进。

为了防止毛文龙和东江本部遭遇到惨烈的损失,李元庆也只能加快推进速度,尽快抵达安州、大宁江、金城湖一线,卡住这几处重要节点,为毛文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好在,今天的‘站队’,虽有波澜,但总算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了问题,没有骨肉相残。

这也给了李元庆更充足的底气,把大势,牢牢掌控在手里。

…………

次日,李元庆、陈忠、张攀、陈~良策四部,依托官道,护卫犄角,齐头并进。

果然,这些鞑子哨探还是贼心不死,仰仗着他们的马力,老是想靠上前来,仔细查探明军的详细。

但在鸟铳兵儿郎们精准的几十铳、他们倒下了十几人之后,他们登时老实了,再也不敢上前来,只敢远远的与明军保持着距离,偷~窥着明军的动向。

十余日之后,二月十八,明军主力顺利抵达了安州城。

但此时,安州城早已经被鞑子攻陷,到处都是一片残垣,大火留下的痕迹,即便有着两场大雪的遮掩,却还是根本盖不住。

城内已经成了废墟,根本没法住人,李元庆果断令大军在城外空地驻扎,派出哨探向四周扩散,查探敌情,收拢朝~鲜难民。

因为安州是港口城市,处于大宁江下游,虽然此时天寒地冻,整个江面早已经封冻,但这却给李元庆解决了大麻烦。

后续物资补给,完全不用再走陆路,而是直接由船队开往大宁江口,在顺着冰封的河道一路运送过来,瞬间便节省了九成还要多的人力!

鞑子要在朝~鲜战场跟明军干,对此时的李元庆而言,简直就是老虎插上了翅膀……………找虐啊!

临时大帐内,火盆中熊熊的篝火烧的正旺,油腻的铁架子上架着硕大的一片野猪后座,火烧油诱人的油脂,不断的‘滋滋啦啦’的滴在下面的炭火上,发出说不出的诱人香味。

这是前几天,陈~良策在带人查探敌情时,从一处下坡下的树林子猎到的,足有三四百斤。

除了下水、猪头、以及百多斤肉,都分给了弟兄们,但就是四条猪腿和后座(猪臀~部、肉最多的地方),已经让李元庆四人,吃了三天多了。

陈~良策这时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张攀哭着喊着,哪怕要跟毛文龙决裂,却也一定要跟在李元庆身边了啊。

这,这他娘的哪里是出来打仗的啊,分明就是出来度假嘛。

从铁山一直到现在,十几天过去了,四人麾下的儿郎们,甚至没有一个战斗减员。

除了有几个夜不收弟兄在侦查敌情时,不甚摔伤,简直就是零伤亡啊!

陈~良策笑眯眯的给李元庆倒了一杯酒,笑道:“元庆,事情比咱们预想的可还要顺利不少啊!大帅那边,怕还得要六七、七八天,才能赶到安州。元庆,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安排?”

如果说之前,陈~良策还对他这个足以改变他命运的决定,有所担忧,但到了此时,这厮的一颗心,早就舒服的放在肚子里了。

只要有李元庆在,还怕打不了胜仗?

李元庆淡淡品了一口酒,笑道:“此时,鞑子怕是已经破了汉城,也收到了咱们的消息。咱们的后续物资还没有跟过来多少,也不急于这一时,先在安州稳几天再说!”

安州距离汉城(平~壤、文中都用汉城代替)不过咫尺之遥,是由汉城北上的关键咽喉枢纽。

半岛地区多山,按照此时的天气气候,除了北面沿海的平原舒缓地区,鞑子可以返回辽中,剩下的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返回安州,再由安州折返到铁山、义州之地。

这条路是官道,人烟兴旺,路也要好走不少。

另一条,便是走金城湖的深山里,绕过安州,再前往义州、铁山。

但此时这般天气,鞑子又尽是骑兵,走山里,用屁股想,也能知晓后果。

而北部地区地形复杂,人烟稀少,依照后金军的尿性,无法通过抢掠补充,那基本就是一条死路。

因此,卡住了安州,占据了这个重要的支点,在这场战役中,李元庆和明军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原本,李元庆还以为夺下安州,势必要浪费不少力气,付出一些鲜血,但事实却是,阿敏根本没有在这里留下驻军,很显然,这厮是留着兵力,去汉城劫掠了。

陈忠和张攀这时也放松了不少。

虽然此时明军还没有奔赴战场,但在整个局势上,明军已经卡住了脉搏,接下来,就是小火炖兔子…………慢慢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