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有了沈氏的刺激,李元庆此时的确雄心万丈,想要继续加大的扩大战果,争取更高的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利。

但李元庆也保持着足够的清醒,因为他深深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此时,显然还远不到撕破脸的时候。

片刻,李元庆道:“大哥,你要担忧我的安危,大规模进军,显然不是可取之道。不过,此事,却也未必没有解决办法。”

…………

第1153章 萧条

小船立下汗马功劳的电脑今天居然崩了……更悲剧的是,小船的老腰居然闪了一下。。

现在,简直犹如背了乌龟壳子一般。。今晚的更新可能要晚些,但一定会有的。兄弟们可等明早再看。

~~~~~~

李元庆在两个时辰后,准时离开了广鹿岛。

而这时,陈忠的焦急和晦气,早已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却是满满的自信和期待。

庞大的船队安静的行驶在壮阔的海面上。

窗口边,李元庆静静点燃了一颗雪茄,随着身后广鹿岛的幽影越来越远,李元庆也将目光聚集到了深邃的海面上。

老话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陈忠此时虽无法率领主力逼近京师,但年初、皇太极亲率后金主力入关,已经将京师到山海关沿线的这片广袤区域,‘清扫’的很是干净。

加之李元庆和陈忠在大明的威望,偷运上万人的大部队,的确是有些难度,但~~,搞个千多人、两三千人的精锐骑兵部队过去,却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李元庆也非常明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旦发生突发变故,哪怕有十万大军在京师城外呢,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他自己的把握力。

不过,世人皆言:“花钱买安心。”

李元庆之所以会这样‘忽悠’陈忠,一方面,是要给陈忠找些事情做,让他离的自己近些,不至于胡思乱想,乱了心神。

另一方面,若后金军主力真的在这个间隙入京,有陈忠这边的精锐在,再加之几天后、顺子也将要率领的小三千精锐过去,到了关键时候,李元庆也不至于会‘抓瞎’,想发力也发不上。

火红的烟蒂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片刻,李元庆却忽然摇头失笑。

一个合格、成功的领袖,不仅要在大事上可当机立断,独揽乾坤,在小事儿上井井有条,处乱不惊,更关键的~~~,却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带给底下的弟兄们,更充裕的信心。

哪怕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呢,只要能达到目的,并能在最后及时收住,这就是好办法。

也无怪乎,后世时,英帝国那家著名媒体,评选‘最不靠谱的嘴’,最终的赢家,皆是政客了。

到了此时,李元庆忽然发现,平衡左右大局,将周围的一切聚往‘中轴线’,已经成为了他的本能!

…………

十二月初一,船队顺利抵达了旅顺海域,但沈氏终究还是没有同意、李元庆让她去旅顺探亲的想法,而是要求李元庆直接前往双岛。

李元庆想了一下,也不再坚持,直接令船队赶赴双岛。

到了双岛,沈氏倒是没有拒绝李元庆的陪同,带着女儿,去毛文龙的坟冢前上了香、磕了头。

此时,毛文龙的坟冢已经颇具规模,在这边,陈继盛和毛承禄两边,各留了一个把总留守,还有百多名东江部的工匠。

辽西这边则是更多,也是主要的劳力,杂七杂八加起来,得有个五六百人。

袁督师在这件事情上,做的还算是靠谱的。

长生岛这边,李元庆早已经安排妥当,也不用再刻意在长生岛停留,简单休整一番,船队直接启程,直赴辽西。

或许是拜祭了毛文龙坟冢的缘故,沈氏在之后,情绪一直有些低落。

李元庆自也不会不知趣,没有再去见沈氏。

一路显得有些说不出的寂寥,李元庆也索性抛弃了杂念,将所有的精力,都聚集到了未来大局的筹谋之中。

十二月初八傍晚,正好腊八日,船队顺利抵达了山海关海域,满桂这厮早已经在这边等候多时了。

满桂此时也知道李元庆着急赶路,已经在这边扎营一天多了。

老兄弟见面,自是不用太多废话。

李元庆风尘仆仆的下了船,直接被满桂迎入他的大帐内。

酒宴早已经收拾妥帖,亲自伺候李元庆吃了几块大肉,喝了几杯酒,差不多暖和过身子,满桂也说出了跟陈忠一般的担忧,有些说不出的焦急道:“元庆,你,你怎的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进京……这,这真是……”

如果说李元庆和陈忠之间,是骨肉兄弟一般、无可分割的割舍,早已经融为一体。

那~,李元庆与满桂之间,更像是在道义上、在志向上、在追求上的铁子。

两人虽同样有不少的利益纠结,但早已经超出了利益的纠结,虽不似骨肉,却已经有了胜似骨肉的神韵。

李元庆不由一笑,只得将之前应对陈忠的话,再对满桂解释一遍。

满桂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却还是小心叮嘱道:“元庆,此时非比寻常,你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切不可有半分的大意怠慢啊。”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桂大哥,放心吧。我也希望,我此次进京,能给咱们武人,带一个好头。”

满桂不由笑起来,“元庆,若照你这么说,这倒真还是件好事情。”

李元庆笑道:“桂大哥,既然咱们无法选择,那也只能去尽力去改变了。”

满桂一怔,片刻,却是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元庆,我去蓟镇的事情,可能明年二三月,便能定下来了。”

李元庆的眉头不由微微皱起来,但片刻,却是舒展开来,道:“桂大哥,此事,在之前的信里,我便与你说过。这种时候退一步,倒未必是坏事儿。再者,山海关这地方,太扎眼啊。”

满桂哈哈大笑:“元庆,放心吧。我早已经想开了。没事跟他袁蛮子硬顶什么呢?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便由得他去折腾吧。不过,元庆……”

满桂小心看了李元庆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元庆,毛帅的事情,袁蛮子真是忒不地道了。”

李元庆不由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大哥,人跟人不一样啊。毛帅的荣耀和冤屈,我早晚要为他找回来。”

满桂早就料到了李元庆的性子,不由重重拍了拍李元庆的肩膀,“元庆,哥哥我相信你!”

两人干掉了杯中酒,不由相识一笑。

但片刻,李元庆却也将话题转向了正题,“桂大哥,我有一种预感,我此次进京,鞑子怕是不会消停啊……”

…………

在满桂的营地休整一晚,战马下船,马车收拾周正,次日清晨一大早,李元庆便率领队伍继续启程。

崇祯皇帝之前给李元庆进京的时间虽是一月之久,很是宽裕,但李元庆又去皮岛迎接沈氏,来回就要浪费十几天,此时,时间已经有些紧凑了。

而李元庆之所以不选择路途更近、也更为轻松的天津一线,一方面,是为了‘卡点’,卡着点赶到京师。

另一方面,李元庆则是想细细观察一下,鞑子走后,朝廷在关内区域的安置和重建情况。

还有更深处的一方面,李元庆则是想………想和沈氏尽可能的多接触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触发的可能……

否则,一旦入京后,李元庆再想发力,那可就要被动至极了……

昌黎、永平这一线,因为李元庆的强力出击,这边并没有沦为战场,问题倒不是太大,基本还是保持着之前的风貌。

但即便此时临近年节了,官道上,还是依稀可以看到不少举家流亡的难民。

而一过永平,则完全又是另外一种光景,莫说是看到人了,便是鸟毛都很难看到一根……

以往那些兴旺的镇子、县城,不是被烧毁、焚毁,就是已经人去屋空,简直说不出的荒凉。

过了玉田,这情况稍稍有了些改观,但仍是不容乐观,有几处镇子、县城这种稍微大些规模的建筑群,虽是在修补,但却非常寥落,没有几个人手,完全就是糊弄日子一般。

李元庆骑在高大的战马上,心中一时简直说不出的滋味。

战争。

只要能将战争拒之于国门之外,或者说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即便有损害,但这损害却不会伤筋动骨。

但~~,一旦将战争蔓延到了本土,甚至让敌人打到了首都城外,这可就不是好玩的了啊……

在大明的历史上,的确是有过数次、被异族大军兵临京师城下的先例,但此时非彼时啊。

以往,大明或许还有余力进行恢复。

就像人体的伤口,哪怕没有药物的支撑,白细胞、各种细胞,也会自行进行恢复,但此时……

哪怕是到了京师外围的通州,这边的情况,李元庆也未见到明显的改善。

城墙上被当时烈火焚烧的灰不溜秋的黑烟,大部分都没有被去除,远远看去,整个通州县城,就像是一座常年工作在厨房里、却又一直没有得到修缮过的炉灶,简直让人看一眼就有些倒胃口……

好在因为之前赶路颇为紧凑,此时,不过才腊月十七上午,从通州赶往京师城只需一天时间,李元庆还有很充裕的‘空余’时间,便令队伍在通州西郊的一片宽阔地扎下营来,休整一下。

已经马上就要到达‘战场’,李元庆也必须要好好调整一下心神,儿郎们也需要好好恢复下体力、精力。

大帐内,摆满了十几件、三号仓库通过各种渠道、刚刚送过来的京师最新消息。

李元庆点燃了一颗雪茄,正准备仔细翻阅查看,这时,一直在沈氏母女那边伺候的小雨却快步赶过来,低低对李元庆汇报道:“爷~~,夫人,夫人要见您。”

“嗯?”

李元庆不由一愣,片刻才回过神来。

…………

第1154章 胆够大,心够细!

~~~~~~

沈氏的营帐距离李元庆的大帐不远,都处在营地的核心区域,相隔也就三四十步。

不过,沈氏母女俩居住的营帐,却是一件只有七八平米的小帐。

除了沈氏母女,此行一同进京的还有毛文龙的其他妻妾十几人,从山海关上岸之后,李元庆留给沈氏母女、以及毛文龙其他妻妾的帐篷,一共有四件。

一顶上好的熊皮大帐,一顶普通大帐,一件中帐,一件小帐。

按照李元庆的本意,是将最好的熊皮大帐留给沈氏母女住,其余的,则是按人头来安排。

但沈氏母女只在山海关时,在这熊皮大帐内睡了一晚,次日,便将熊皮大帐匀给了其他人,转而只要了这顶小帐。

沈氏已经摆出了这个态度,李元庆虽有些无奈,但也不好反驳,便默认了下来。

此时,来到这不起眼的小帐外,李元庆的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沈氏这女人,比他李元庆想象的,要坚强的多、也更聪明的多啊。

令小雨进去禀报,李元庆在门口整了整衣襟,不多时,沈氏亲自迎了出来,施施然、却深深对李元庆一个万福,“见过李军门。”

李元庆忙恭敬回礼:“元庆见过夫人。”

沈氏此时却大方的多,浅浅露出一丝笑意道:“李军门请进帐内说话。妾身已经沏好了茶。”

李元庆忙恭敬一拱手,心中却不由苦笑,这完全是模式化的笑意……他已经猜到了沈氏的用意。

果然,待进了帐内,沈氏亲手为李元庆端来了一杯香茗,又深深对李元庆一礼:“李军门,这些时日,妾身和丫丫,以及一众姐妹们,多谢李军门照料。”

说着,她小心取过一个锦包,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