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海盗王-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辽东战场。自从首日铩羽而归,沙利尔和鄂穆图苦思良久,却没什么好主意。崔晓阳的战术很简单:人少了上弓箭手,人多了用排炮,就是这么简单,你怎样?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五章 俺是忠臣!

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45章俺是忠臣!

无法取胜但人还得吃饭,营中的军粮一天天少下去。百度搜索饶是东北有的是粮食,可是毕竟路上不太平、运输艰难,总这么混下去也不是办法。

再说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不久就是秋收和转移牧场的时候了,需要很多的人手和室外作业,鄂穆图的手下家中大多有很多牧场或田地,考虑到人手和安全的需要,他们大多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回家去帮忙,于是军中就渐渐出现了怨言。

好在派回去的一万人起了些作用,另外在家的部落多少也出了些骑兵,治安好了些,不过放牧、种地还是要收到影响,因为到处都是想割人头去换赏钱的家伙。

一天下起雨来。因为雨天的湿滑对骑兵影响很大,所以蒙古人在这样的天气自然而然的就缩回营里了。

不过望着连绵的雨丝,鄂穆图却是找到了些灵感,急忙找到沙利尔:“火器在雨天不能用!我们能不能趁雨天进袭?”

“那也行!不过骑兵算是用不上了。”沙利尔想了半天,也只得如此。

他们正商量着,雨却是停了。东北的雨是这样,来得急结束得也突然、持续时间短,整天下大雨的情况比较少见。

只得再寻一个雨天,最好还是长一点的。

…。

小莫思吉带领十万大军到达山海关附近,一面下令扎营,一面毫不客气接过了战场指挥权,随后就去观察敌情。

“嘶~”饶是他也算是见多识广,也给恶心得牙花子一阵严重发酸。

面前的田野上,早已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各种障碍物,几乎无法下脚;里面还有些明显是掩体的设施,可以有效保护弓箭手和炮手,连炮架都是现成的。

里面影影绰绰有些小路,可是谁都知道,外来人不明就里,肯定没戏!

“如此,只能用重炮单发铁弹慢慢清除,可也很是艰难。就算能清除,也得把带着的弹药消耗殆尽,那接下来的大战只能短兵相接,要多死不少人啊!”小莫思吉算是蒙古人里比较精明的,会理智分析,不像他老爹那样肝火旺盛。

看了半天没有好办法,只得回去慢慢思索,不过按照惯例,还是派出了劝降使者。

对面带兵的是陈子健。有人来报:“蒙古人使者来了!”

“让他进来!”

来人是个蒙古军官,也算是小莫思吉的幕僚之一,进来稍稍施礼,递上劝降书,道:“我家将军有言,如果你们能能放开道路让大军过去,将不追究你们的罪责;如若不然战斗一起,双方都要死伤不少,请三思。”

陈子健打开劝降书一看,不外也是那些话,跟他讲的差不多,不过…“看来这小莫思吉是个比较理智的人,不似有些蒙古人那么一根筋,应该是个可以谈的对象。”当下也拿出一封信交给来人。“这是我家钦差大臣崔大人的书信,可回去交与你家大人。”又拿出几张圣旨、御笔给他看过。

小莫思吉收到来信展开一看,见是蒙汉双语,上面写道:“莫思吉王爷及小王爷台鉴。前五皇子得没赤毒害皇上、窃取皇权,又觊觎敕封产业,故编造罪名诬陷与我,所以此次冲突责任绝不在我。晓阳乃皇上亲封钦差大臣,代表皇上形象,不可能任其小人宰割,故反击一二,是为护佑大元之心,绝非叛逆之意,天地可鉴!亦有圣旨和御笔可以证明!汝等不去讨伐叛军,反来袭击朝廷忠臣,是中了小人的奸计,显失大元体统!故望汝等能率军归去,如若不然,晓阳等也只有代表皇上战斗到底!…崔晓阳”

“我看到了圣旨和几张御笔书法,写的是‘晓阳是忠臣’、‘晓阳是好人’什么的,却是不知真假。”使者在一旁禀报。

小莫思吉不禁细细思虑:“若这‘钦差大臣’为真,那么这就是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我父子却是莫名让人当了枪使!”当下派了一个书记官去查看那圣旨和御笔真假,这人也是贵族出身、在军中专门处理与朝廷文书来往,自然有这个本事。

陈子健知道对方心理松动,自然任由他观看。

不多时这人回到蒙古军中禀报:“圣旨上有真品玉玺印记,并非假冒;那几张御笔确是皇上笔体和口气、又有**印章,均非假冒。”

那当然了,晓阳花了大笔银子的,老皇帝这点“职业道德”还是有的。

“老拖欢(皇帝)吝啬得很,虽然只是些惠而不费的书法,也不是轻易给的,一般都是立了大功或者**臣才有…”小莫思吉身居高位,自认为对老皇帝的一些习惯有了解。

小莫思吉反复思考,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推断,却也不敢擅专,把有关的信息派快马送给他老爹,自己则稳扎营盘、并不急于进攻。

老莫思吉接到儿子的来信也有些疑惑,他们家久在西域生活,对中土这边的狗苟蝇营知道得并不是很清楚,当下就特意找了不少的关系询问。

不多时各位大佬和关系纷纷回话,虽然大多没有说崔晓阳什么好话,却也没说五皇子什么好话(谁让他得瑟惦记皇位了),言语中五皇子甚至比崔晓阳还要坏些………至少崔晓阳还能帮人赚些钱不是?

于是老莫思吉就肯定了儿子的说法:自己让人当枪使了!当下冷哼一声,下令儿子撤离山海关南下和大军汇合,再有跟五皇子催逼军粮!态度十分蛮横,大有你拿不出粮食老子就要收拾你的意思。

五皇子接到消息气到半死,大骂老王八之类的,不过也得加紧给老王八筹措军粮,一时间华北地区的百姓可倒了血霉:蒙古兵入户抢劫,挖地三尺,连口粮和种子粮都抢走了!稍有不满就是一刀砍死。一时间又催生了无数的义军和流民。

至于山海关前那两万人,势单力孤也没什么作为,只得撤军。

至于阿里不花,在胶州跟义军激战了一番,死伤不少,正在要打下胶州之时,又有一万海匪在莱州登陆,轻易就夺占了几个县城,又张罗着要聚义,攻历城!

阿里不花要吐血了,不过也只得分兵去救。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六章 雨战

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45章雨战

辽东。

蒙古人终于等到了一个持续的雨天,待雨下了一个时辰之后,大手笔出动了一万多人进攻,只进攻庄稼地,而不是填不起的官道。

因为雨水会破坏弓,蒙古人大多收起了弓(蒙古人的传统:部落兵的兵器是自己的),只是举着盾牌、操着马刀闷头向前。

“轰轰轰…”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对方的小炮还是打响了,虽然听响声没有上次那么密集。弓箭手没了对方弓箭的干扰,更加从容地给蒙古人一一“点名”。

“他们的炮和弓不怕雨吗?”鄂穆图两人傻掉。

晓阳后来制造的新式火炮全部采用了部分防水结构、再加上遮蔽措施,虽不能说百分百防水,但是短时间内还是有六七成的发火率的。

第一次攻击留下了一千多尸体和重伤员,其余逃散。

鄂穆图两人只得站在雨中给大家做动员:“他们的炮已经浇坏了,我保证,这次肯定没多少大炮射击!…。”还摆出了大箱的银子,又许以耕地牛羊什么的。

好容易把人忽悠了起来,再次开始进攻。

雨越下越大。这次的进攻果然没有多少火炮发射,虽然弓箭手还在照常放箭。

蒙古人怕火器却不怕弓箭,一看火炮少了许多顿时起了一点士气,奋起余勇竟然一直冲到了土墙前面!

炮手见他们上来啥话都不说抱起小炮直接往后就跑,这下子可乐坏了蒙古人。

最前面的蒙古人已经窜上了矮墙,不过…

矮墙后面的弓箭手猛地发射,率先上墙的一批几乎全体中箭,惨呼着栽下去!这么近,射不中才怪。

鄂穆图两人在后面看形势似乎不错,至少已经进攻到了土墙,索性再上几千人,希望一锤定音!

蒙古人在似乎“唾手可得”的胜利的鼓舞下前赴后继,晓阳府的大批弓箭手虽然连连发射,竟然挡不住蒙古人的猛冲!

一些士兵冲出来奋力抛出他们手中冒烟的东西。“轰轰轰…”土墙外侧一片火光,在矮墙附近炸出一片空白,蒙古人攻势顿时一滞。这是一些防水火药筒,在雨中也可使用。

趁这个机会,号令一下,晓阳府弓箭手索性退后百步,远距离对蒙古人放箭,土墙后面的位置则被成排的长矛手接手。

几个蒙古人刚刚窜上矮墙,就被五支长矛刺进身体,惨呼后倒!长矛的长度要远远长于马刀,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这种情况长矛很占优势!

当然长矛也不是包打一切,也有的蒙古人闪开了长矛或者钻空挡突进!不过一排长矛后面还有一排掩护的,躲过一排还有一排!

“杀!杀!”喊杀声震天,掩盖了长矛入肉的声音,长矛如毒龙般连连突刺成功。

因为长矛便宜、容易制造,所以长矛手是军中最常见的兵种。

不过长矛手里有不少新手,平时训练还可以,真的上阵杀敌难免有所差错,或者迟缓或者节奏不统一,还有给吓住的,这就给蒙古人中的一些好手提供了一些机会。

长矛手之作战要领,不外一个“快”字,此外互相配合也很重要,前面一组若是刺不中人,就要后面的补枪,不过新手有时会脱节。

于是就出现以下状况:五名长矛手步调不统一或者出枪慢了,给人家闪开欺近身来,此时后面五人再稍慢些,那前面五人就倒霉了—只见刀光挥舞之下,手腕脚掌纷纷飞起,更有胸腹中刀重伤和死于非命的。

所以现场嗷嗷嗷嗷惨叫的,不光是蒙古人,也有晓阳府或朱元璋军的长矛手。这也没办法,只有在血战中活下来的兵才是合格的兵。

这就当练兵了。

没多久矮墙附近就已经躺了一地,双方的兵都有,有的倒在地上还在缠斗。

刀枪掉了,用手脚打、用牙齿咬、用…

新兵们虽然两股站站,可也不敢后退,因为不论是晓阳府还是朱元璋军,军纪都很是严格!逃兵这一辈子就算完了,不但赏钱没有、日后分的田地没有,其人也将会被打上“逃兵”的标签給打成奴隶,还要连累家属,严重的当场格杀。

好在有大量弓箭手和抛弹手补台,冲上来的蒙人纷纷被射倒炸倒,这么近,根本也无从躲闪。

蓝玉、胡大海等挥舞武器,身先士卒杀入蒙古人群中,所到之处无可抵挡,断肢鲜血到处飞舞;相比而言,晓阳府的高级军官不会如此“身先士卒”,而是做好主要的指挥工作,顶多是放箭救救急。

“呜~”号角响起,战斗中的蒙古人纷纷退后,这并不是他们不打了,而是这一波伤亡过大,换一拨过来;晓阳府这边也一样。

这雨哗哗哗下了大半天,他们也就打了大半天,围绕着堵土墙大战好多个回合。蒙古人虽然勇武,可是更多是体现在马上,下了马就差了很多,面对一**不计生死的长枪手的冲击,他们也一筹莫展,死伤惨重。

汉族人若是有血性,同样是勇士。再说,他们是在保卫自己的家。

当下午雨停时,“轰轰轰…”炮声再起,蒙古人躺倒一片,后面的二话不说转身就跑!于是当天攻势瓦解。

晓阳在后面看着也长出一口气。若是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