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海盗王-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又是个损失惨重,也没多少战果。

当夜蒙古人加强了戒备,汉军想跑也是不能了,不过他们不跑也没多少人了。



侯城,鄂穆图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等到沃勒泰给他倒地方、带着长长的大车队扬长而去,立即兴冲冲地带两万多兵到了侯城。

四处巡视之后鄂穆图立即大骂沃勒泰!因为什么都没有了,库房里比洗过的都干净!

不仅如此,城里官方军方的设施用具大多没了,大炮这样的贵重物品自然不必说,连桌椅板凳**板…都没了,几乎能拆走的都给拆走了,比较夸张的是连城门和吊桥上的绳索都给卸下拆走了!城门洞开。

不光是城门,官方房屋所有的门都给卸走了。好在当时是夏天,否则冻都能把人冻死。

其实这除了沃勒泰一伙,晓阳的人也没少下功夫,发动了好几十万人帮着拆!

鄂穆图还派了人到鞍山抚顺去看了一圈,发现矿山铁厂都空了,设备工匠自然都没了,连矿工也都走得一干二净。高炉熄了火就那么放着,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生产。

一面安排人弄好了吊桥和临时的城门,沃勒泰安排人在城中布置防务,不久派出到辽东半岛侦察的人也都回来了。

“卧槽…”鄂穆图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没办法,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第二天鄂穆图留下五千人守城,自己带着两万人呼呼啦啦到了前线,过去查看敌情。

官道以外到处是密密麻麻遍野的高粱地和玉米地,植株已经长到好几尺高,一直延伸到山边和海边;没庄稼的滩地和官道上自然是密密麻麻的各种障碍物,走路过去都勉强,骑兵过去别想。

种玉米种高粱还都是晓阳的主意,因为这两种作物都是高杆作物、植株粗壮,密集种起来能很大程度上阻止骑兵的进袭,相比来说比小麦这样的低矮作物效果好多了。

地里植株间距还不到一尺(三十三厘米),人过去都得侧身,马匹更加别想!田间小道都比一般的要窄,而且曲曲折折,仅能让人步行进去,外人还不知道小路是去哪的,整个一迷宫!

鄂穆图在探子指引下往玉米地里望去,直接有不少影影绰绰的人影,那自然不会是普通的农民,而是士兵和海匪!估计不明就里的人进去伤亡会很大。

官道的工事后面,能看到有无数士兵,排列成一排排一行行,看上去就是训练有素的;更加隐隐有火炮在那里,虽然是盖着炮衣,可是寒光依然。

其实晓阳府护卫的装备比官军还要好(骑兵除外),这点在东北大家都知道。

“整个就是个乌龟壳!崔晓阳家这些婆娘是想要拖死老子…”鄂穆图怒火冲天,一时间也没办法。

“轰隆隆…”遥远的山中传来爆炸声。

“去看看什么事!”鄂穆图让人去查看。

没多久探马回报,原来是几条容易通过的山路和山谷都给晓阳府炸毁了,而且稍微好走些的地方都给挖得乱七八糟,山中几乎无法可想。

海上更加没办法,那是海匪的地盘。再说根本就没有船可用。

鄂穆图查看了好久,最后得出个结论:不付出几万条命根本就别想过去。

可是他一共就两万人!都不够填的。

“蒙古那边过来的人到哪里了?太慢了!”鄂穆图指的是从蒙古高原出发的那两万骑兵。

“按他们的脚程,他们应该到呼伦贝尔了!”有人回话。

按照蒙古人的传统,一般出战都是部落兵自带食品,这两万人也不例外,带了不少牛羊当口粮。牛羊能走多快?还得半路吃草、休息啥的。

牛羊还不能离大队太远,一则食品供不上,二则也怕野兽和土匪惦记。

如此一来,这两万骑兵的速度实在是快不起来。

鄂穆图虽然恼恨他们行动迟缓,可也不敢催促……那些也是牛皮烘烘的人,真要是惹急了人家,人家拍屁股就走,他可就废了。

等!鄂穆图只得一面派人各处探查,一面苦等援军。

…。

派出去的探子有一多半都没回来,因为晓阳府放出了风,抓住一个“得没赤叛党”的蒙兵赏银十两、汉兵一两,探子赏银一百两、死活都行,高级别的再加。

这在老百姓看来可不是一笔小钱!

当时辽省的土匪也是特别的多,大多也不富裕,一听晓阳府开出了如此高的赏格,纷纷组织起来向蒙人周围聚集,日夜窥探着、随时准备动手!

东北的猎户也都行动起来了,他们大多身手、特别是箭法不错,又熟悉野外环境,是天然的猎杀者。

流民们也都组织起来了,虽然身手不咋的,可是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某汉兵某蒙兵和…出去解个手,就给割了脑袋。

两三个蒙兵在山边射个鸟,结果自己让人射成刺猬,只留下无头尸体。

某某等在地里挖点粮食,结果全部死掉。

几个探子在山中被二十多个猎户偷袭,未来得及还手就纷纷中箭死伤狼藉。

几十个蒙汉军出去抢劫老百姓,给上千土匪突袭,等援军到来,只看得一地无头尸体。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二章 群众的力量

第一百四十二章第142章群众的力量

数日之内,鄂穆图的兵死伤数百,虽说对一支两万大军来说算不得伤筋动骨,不过对士气的影响可是巨大的,蒙古人头一次尝到了缩头乌龟的滋味,藏在军营里不敢出去。

就是在军营里也得小心外面飞进来的暗箭。

另外军事侦察也停止了,要知道探子可是重点猎杀目标,谁也不敢出去了。

要不说老百姓的创造性是无穷的,很快就有人想到:“既然针对‘得没赤’党悬赏,那么不在战场的算不算?比如在他的老巢会宁附近。”(会宁在哈尔滨阿城区)后来还有人跑去问过,晓阳府答复:可以!不过只针对两类人:鄂穆图手下直属的兵将和官员;对此次参战的部落,针对他们的青壮,不过未参战的平民赏格不高。

这下子远在松花江…阿穆尔山…阿穆尔河的少数民族和土匪可高兴坏了:既能杀仇又能赚钱,简直是大好事!纷纷潜向鄂穆图的领地。

晓阳府只需要派出少量的人驻在当地统计战绩就可以了,在东北晓阳府的信誉很好,先杀人过后给钱完全没问题。

其实除了赏格的问题,蒙古人平时待其它民族刻薄甚至残忍也有很大影响,平时蒙古人强势的时候还看不太出来,逢此乱世出现“墙倒众人推”也就很正常了。



呼伦贝尔,大群的骑兵和牛羊经过,有几个人在窥视着,面露奸笑。



早晨,鄂穆图从睡梦中醒来………差不多是给呛醒的,近两万人躲在不大的营寨中吃喝拉撒,那味道必定不会好。鄂穆图已经养尊处优多年,对此已经有些不可忍受了。

“麻辣隔壁的,谁又在大账附近拉屎?”鄂穆图大骂。可是等闻到臭味,拉屎的早走远了,再说这样干的人太多,抓也抓不完。

“报!”最新的情报来了。

“说!”

“草原的两万大军已经到达辽西,离咱们还有三百里!”幕僚念道。

鄂穆图脸上好容易露出了一点笑容,久违了。

“不过,他们遭袭了。”那幕僚躲出了两丈多远站在门口防备被泄愤(都是眼泪凝成的经验),然后才接着说:“实际上是他们的羊群被袭击了,损失了不少羊只,估计有两成多,还死了些看羊的。”

他说的“羊群”指的是蒙古大军随军带着的食品级活羊,相当于军粮。

鄂穆图猛拍桌子,因为不够的军粮都得他掏;再习惯性向前一踹,结果踹了个空,这才留意到这小子竟然躲那么远。

“不要啊~”那小子一看鄂穆图不怀好意望向他,当机立断跑出门口!一面跑一面还叫唤着,出门就抢了匹马逃之夭夭。

等鄂穆图拎刀追出营帐,那人早已不知去向,周围所有的将士都以古怪的眼光看着鄂穆图。“原来大将军也喜欢这个调调,怎么平时没发现呢?”

“哒哒哒…”军营外远远驰来一马,值守士兵们立即警惕地张弓瞄准,只见连马带人浑身是血,身上马上插着好几支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过来的。“报~”这小子来到营门切近,“扑通”一声跌下马来。

哨兵听他说的是蒙古话,就打开小门出去个人看了一下,发现是留驻侯城的人!急忙拖他进来。

鄂穆图本想听听有什么急事,可是这人已经昏迷不醒,只得搜检一番,在他怀里掏出封信来。

信上写道:“收到会宁飞鸽传书:汉人、女真人、鄂伦春人、赫哲人、高丽人等部族和土匪团伙袭击我辖地,多个部落、县城、集镇遭洗劫,外出牧民遇害、被掳多人,会宁亦遭袭,形势危急、求援!另侯城大将军府、粮库等地遭袭,死伤多人,信鸽站被毁,求援!”

当时有“飞鸽传书”这一说,本来是可以通过信鸽沟通前后方联系的,这下子信鸽站毁了,侯城只能通过信使联系大军了。

实际上考虑到道路上恶劣的安全状况,此时前后方已经断了联系。

“拔营回侯城!”鄂穆图不得已下达了这个命令,尽管脸色铁青、非常不情愿。

回到了侯城,看到了会宁来信的原文,不过这原文已经是几天前的了。“好像情况十分严重啊…他们真要是全体出动大举来袭,还真是…”鄂穆图想了半天,想到了好几种情况,可现在关键是情况不明,一切只是猜测!

至于侯城遭袭,只是一些小股潜伏的高手干的,毁了信鸽站和烧了两处仓库,此时已经没影了。

“众位将军求见!”有人报告。

众位将军求见就是为了后方遭袭的事,人心十分惶惶,因为他们出来带走了大批青壮,唯恐家中有失。

群情汹涌之下,鄂穆图只得派了一万人回去,另外写了手令,严令某些没出兵的部落协助防守。一万人看似不少,可是广布到广袤的东北平原上算不了什么,所以还得仰仗那些部落,虽然他认为那些人极不可靠。

少了一万人,他暂时就只能固守侯城了。

正在这时,来自山海关的消息称,两万大军被挡在关前进退不得,看来,他只能指望蒙古来的两万人了。

好在那两万人已经到了,还带着大批的牛羊,一时间侯城大街上到处是牛粪羊粪。

来人带头的叫沙里尔,是五皇子的嫡系人马,本来就是个很牛的人物,一看鄂穆图只剩了一万来人,登时更加牛叉了,说话便有些不逊;可是鄂穆图一伙也不是善男信女,两方为了争夺领导权和一些杂事就吵了起来,差点引发一场械斗!

不过最后双方还是冷静了下来,虽然没有达成什么协议,倒也勉强没闹出大事。

三天后两伙蒙古人凑了两万多人一前一后前往辽东,为什么一前一后?因为两者并不和谐。

正在蒙古人闹内讧之时,晓阳带着船队靠岸!

岸上只有几个小子来接,因为前线形势紧张,若兰和老伯温带着一干小将和大部分军马在前线战斗;家里的老婆们则深居简出不敢出门。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三章 密集冲锋

第一百四十三章第143章密集冲锋

“还好…”拿到了最新的消息,晓阳放心了些,不过前线仍然危险,于是晓阳下令:“直接紧急行军,开往前线!”

大军路过三山城,特意到城中大街上炫富了一圈,引得全城人出来看热闹。百度搜索一万多兵马雄赳赳、气昂昂从大街上经过,这可是让老百姓放心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