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海盗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阳却是怡然不惧,以轻松笑意面对。

该说明白的,总得说明白。

………………………本章完…………………………

第四十章 冷血化生存

第四十章冷血化生存

(最近比较忙,更新可能慢点,打工仔是酱紫!希望读者理解。百度搜索)就算宋三炮生气,可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岸搞海鲜市场到后来的海鲜批发、农贸市场,晓阳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人家没有说要分一大块,已经是够仁义了。

再远点说,要是没有晓阳出头,青龙岛多半都没有了。

至于后来的开店,晓阳除了“借支”了一些钱,其它基本都是自己一手一脚搞出来的,说是要“现代管理、**核算”,用的食材都给了海鲜市场批发价,甚至用的青龙岛的人,他都坚持按照雇工的待遇给了工钱的,所以他说店子是他的,貌似也说得过去。

“妈了个…”宋三炮强自憋回骂人的话。“这小子可不能得罪,没他、那海鲜生意和海上护卫一天都生存不下去。”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论是大将军还是走私商人,都不可能信得过他们这些杀人如麻的通缉犯。

宋三炮虽然没文化,可是活了这么多年,可不傻。

“这小子,现在左右逢源:蒙古人、海上各势力、走私商人、各镖局、燕山派…都要给他面子甚至要仰仗他吃饭,真要是闹翻,恐怕支持他的要远远多出支持我的,包括青龙岛内部这些狗才…。要说动武砍他,这小子身边好几位高手!a蛋…”宋三炮暗叹,无计可施。

说句不太好听的:真要是一翻脸,晓阳找别人照样合作,大不了海上生意不做了,回去开饭馆照样风生水起赚大钱!

何况海上生意做不做,还有那么多老大做主呢。

老洪冷眼在一旁看了半天了,此时出来做和事老,劝解了一番,晓阳又打躬又作揖让宋三炮下了台阶………不过老宋还是不拿钱。“你不是说饭店是你的吗,那你就自己投钱吧!”

晓阳遗憾之余,也长吁一口气。青龙岛是他出身之地,也代表着一股平衡实力,如无必要,他是不想和宋三炮翻脸的;不过,谁要想挡他的路,该搬走也得搬走—谁挡路也不行。

“把青龙岛带上岸,让他们丰衣足食,已经报了他们的救命之恩,自今天起,青龙岛只是哥可能的一个合作伙伴罢了,如果他们识相…。别说哥冷血,在这乱世,只有冷血才能生存!”晓阳心道。

送走了晓阳,老洪回来说:“三炮,晓阳不是普通人,咱们这小庙压不住这尊大神,最好别想着限制他…再说想想秀儿!”

狰狞的宋三炮颓然落座………悍匪心中也有柔软的一面啊。

…。

造大船,说来容易做来极难。

蒙古人严格的造船限制。

设备:造大船,得有些大型、特殊设备。

材料:需要大量优质木材,特别是那种大型的、生长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有时候甚至需要整根的而不是木板。

工匠:造大船需要高级工匠,也需要大批的船匠。

“如果靠自己一一去解决,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那时候黄瓜菜都凉了。不如…。”晓阳盯着的是三山当地的船厂,特别是其中的船匠、设备和官方名义。

信步通过船厂摇摇欲坠的大门、跋涉过院子里半人高的荒草,晓阳等人来到一堆破烂房子前面,房前有些女人孩子在忙碌着杂务,一见有外人来就躲进房里,“啪”地关上门。

“大姐!大婶!我是来谈生意的!”晓阳挨家拍门大叫,无人应声。又拍又砸了半天,或许是不胜其扰,有人怯生生说:“男人都不在家…。”

看来暂时谈不了,晓阳只得在船厂中漫步一番,看看那长草的干船坞。出入水的闸门都生锈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开启?

最后还是通过关系找到了船厂的大匠…………一个老头自称姓沙,几人上涮羊肉馆边吃边谈。

几斤牛羊肉、一斤好酒下肚,沙老头放开了当初的拘谨,开始打开了话匣子。“我家祖上是金陵人,祖祖辈辈干这行,大宋朝,我爷爷就在金陵龙江造船厂干,可是造过5000料的大海船!后来几个蒙古老爷来了,把龙江造船厂分了,我家爷爷就到了辽东…这船厂也不大赚钱,我们吃不饱,不得已在外面帮工…”

“现在咱们这船厂,能不能造大船?”晓阳问道。

“船坞最大容500料的,再大船坞就装不下了…”(船坞是容纳船只、修造船的场所,相当于工厂的车间。)“工匠能满足要求吗?”

老头闷了一阵子,总算开口:“人手有些不足…”

此时的三山船厂,只有大匠一人、能找到的普通船匠三十余人,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其它的人饿跑了),真要是造起船来可不够。

“嗯…我要是给你补充了足够人手,能恢复造船吗?”晓阳问。

“可以!”

不过说归说,人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钱。造船业的投入相当大,靠两间饭馆是维持不了船厂的。

“跑远洋?”听了准女婿的意向,黄日盛倒是颇为心动。按说以眼下不算景气的北方海运,投钱造大船并不是什么好主意(没几个买的),不过跑远洋有机会赚大钱倒是让他心动。

说来,黄日盛也算是个有追求的走私贩。

在黄日盛和晓阳两人的张罗下,三山附近的海商和走私贩济济一堂,商量造大船事业。

“晓阳兄弟,跑远洋…有把握赚钱吗?一路上海匪可是多如牛毛!再说水路我们可不熟!”商人自然关心的是赚钱。

“武力方面把我们目前的力量整合一下,问题不大;赚钱方面,只要能把南洋的香料弄过来,这一项,就能让我们发大财!”

香料、发大财,多么**的字眼。运香料能发大财,这是当时在世界上一个经济流行语,当然也得能运回来才算。

虽然**很大,可是面对巨大的风险,各位大佬还是捂紧腰包,静观其变。

暂时拿不到他们的投资,不过晓阳另有腹稿。

………………………本章完…………………………

第四十一章 造大船了

第四十一章第41章造大船啦

大将军府。百度搜索

“哦?你要接手造船厂?”沃勒泰稍稍有些惊讶,心想那破玩意有啥做的。不过有人出钱帮他维持船厂,他倒是高兴。

当然默认条件仍然是,赚钱之后有关的税赋送到大将军府。

晓阳还有一个计划。

“在大都开涮羊肉馆?”这个沃勒泰倒是有些皱眉,京师是个极为复杂的地方,龙蛇起陆、大佬遍地,他这个封疆大吏在大都可不够看!

没有当地大势力撑腰,搞不好让人吞得连渣都不剩。

“能不能找找皇上的路子,利润都给他老人家也行…”晓阳说。

沃勒泰惊奇看了他一眼:利润都给了人,你开什么饭馆?

晓阳神秘笑笑。



接手船厂第一天,晓阳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拔草!

晓阳曾经做过调查,影响下的海匪圈子里倒是有些原来的船匠(大都是饿成海匪的),有的仍在造小船,把这些人收拢起来,也有二十余人;另外高明木匠有三十多人。

三山南面不远的山东登州有个造船厂,几个月内竟然“逃跑”了五六十船匠,气得某蒙古老爷暴跳如雷,当然这些人最后都到了三山,潜伏下来。已经有了一百多船匠,在加上从海匪和流民中选出的一百多半大小子学徒,人是暂时够用了。

利用现有的资金和少量成料,先加工着;另外购进需要的大木材,先干燥备用。

再有人员整合培训,做准备;然后造小船练手。

还没正式开始造大船,已经花钱如流水。

…。

大都城(后世北京),西城开了一间“海来顺”涮羊肉馆,以其新奇的吃法,特别是那特殊的调料风味极为吸引人,于是像在三山一样,迅速火爆了起来!

生意火爆了就有人模仿,不过他们很快发现,模仿不了!蘸料是一种“复杂混合物”,不知道是什么;当然汤料也是很重要的,同样不好模仿。

其实熬汤料的大多是平时卖不完的海鲜干制的。

也不是没人打这饭馆的主意,想要吞掉它,可是一打听,这饭馆竟然是皇帝陛下罩的!也就收回了打算。当时的大元朝虽然已经开始江河日下,各地封疆大吏和割据势力暗里开始各行其是,可在大都,皇上还是老大。

那是沃勒泰,在那达慕(蒙族节日)期间以“献新的麻将玩法”见到了老皇帝,提及涮羊肉馆之事。老皇帝一听沃勒泰要开饭馆不图赚钱,一年上百万的利润都要给他送来,当然龙颜大悦!连赞沃勒泰、崔晓阳都是好孩子。

其实老皇帝并不是真的缺钱,人家就有这搜集金银的爱好!

不久后在前门、东城又各开一家“海来顺”涮羊肉馆,同样十分火爆。

开一家火一家的盛况当然很快就引起了各地大佬的注意,各自派代表到三山找到了晓阳。所有的大佬都得到了同一回答:涮羊肉技术,有银子就可以卖!

本来大佬们对崔晓阳这样的小人物是十分不屑一顾的,还想要银子?不给你一刀就不错了。不过看在沃勒泰大将军和晓阳手下那么多高手的份上,也只得答应付钱。

待事情发酵到了一定时间,晓阳把这些人聚到了一块。“各位,我们的技术并不是随便卖的,每个省只卖一家!”

而且为了避免他们合买,晓阳还提出要大家同时付款才行。

若一个省只有一个至尊大佬好办,拿十万两白银就可以拿走技术,比起以后的巨大利润来说,这十万两只是小数目,而且大佬们也真的不差这点钱。

要是一省有两个以上的大佬就好玩了,顶起牛来那就没准多少了,最多的一省卖了五十万两!

最后统计,一个全套涮羊肉技术(其实关键在蘸料和汤料)总共卖了四百八十万两!(按本书定义,这些钱折合后世购买力为19个多亿人民币。)当然,这些钱晓阳有沃勒泰一部分,算是保*护*费。

这下,造船和远洋的本钱就都有了!

有些精明的商人一看也想搭顺风船,纷纷表示要投资,晓阳也不嫌弃,纷纷笑纳………投资,越多越好。

有钱了,开始挖船坞!

先两个1000料的,两个3000料的!其实晓阳有更长远的打算,3000料远远不是他的终点,可是三山也不是他的终点。



“你们几个,哪个会铸炮?能搞出来有重赏!”孤岛密室内,晓阳亲切审视着眼前的这四个人,都是他在海匪中挑出来的铜匠。

“铸炮~”几个铜匠面面相觑。“那个是朝廷军工厂中的手艺,我们怎么能会?”

晓阳看着这几个人,眼神转为阴冷。“私造火炮与造反无异,万万不能让蒙古人知道,否则就是关系不错的沃勒泰都要来杀他,实在不行,这些人就得…”

实际上,已经关起了两批铜匠,这几人是最后一批。

其中有个老铜匠比较心细,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再三考虑后,半跪开口:“其实小人听长辈说过造炮的工艺,无非是用泥模铸造,工艺和其它的大型铜器并无根本区别,如果先生能给些时间,小人们愿意尝试…只是没造过炮,不知道具体的形制…”

晓阳转杀为喜:“既然知道怎么造,可以试试!搞出来必有重赏!回头我给你们画个图…不过这段时间这事得保密,你们就在这里一点点搞着,吃喝都是最好的,还有银子!”说着让这老者为首,组织十几个铜匠和二十几个少年开始试制。

古代火炮并不很复杂,作为一个伪军迷,晓阳对这些还是有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