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佞臣与皇后-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了然地凝视着她,“心里很不好受,是不是?其实我也有过许多次这样的经历。在我从小皇帝那里夺走权利的时候,在我对大臣和宗室们发号施令的时候。——那些宗室,不是别人啊。他们是我的舅舅、姨母。我和他们流着差不多的血。有许多次,我看着他们的眼睛,忽然就有一种莫名的退缩。我恨不得,把引以为傲的侯爷称呼一把扯碎。”

她软弱地流着眼泪,“之后呢?”

“之后,我很快就醒了过来。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注定我无法多考虑别人的看法了。到今天,我只在乎你和孩子。”他苦笑了一声,“外人看我们争权夺势,以为我们很得心应手。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现在的每一步都不好走。”

她听着这样的话,突然觉得恐惧,“我们真的要去争皇位吗?窦宪,我还是很怕。我晚上常常睡不着。我想,我们不可能永远这样被命运眷顾,应付所有人都轻轻松松。我很怕有一天出现一个比我们更厉害的人物,他会把我们推开。”

他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傻话,有我在,怎么会?”把她揽在了怀里,“你总是这样,瞎害怕。其实你大可完全的相信我。你要相信,我足可以应付所有人。我是不会把你和孩子放置到险地的。”他开着玩笑说,“你要实在怕,那等将来安定下来,再多生两个儿子。家里的男孩子一多,力量就大了。到时候我们四个男人护着你。”

她捶了他一下,心情略微轻松了一些。却又忍不住说,“我不想生。答应了阿武的。”

他装糊涂,“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没听到?”

“就是上次,咱们。。。。。。”

见她当了真,絮絮地说着,他忍不住觉得好笑,打断了说,“那是阿武赌气,当爹娘的为了安慰他,不得不说的话。现在情况变了,那话不作数了。”

她有点急,“怎么不作数了?那不是骗孩子吗?”

“怎么叫骗?”他没好气地说,“你问过他现在怎么想吗?”

她想起窦武如今那样喜欢着妹妹。婢女们照顾石榴,手脚略重了点,他都忍不住变色。石榴模糊地发了一个音节,他也当做天大的喜事。一时间不确定了起来。

正好窦武听说爹回来了,抱着石榴过来看他。

窦宪的毒几乎排净了,整个人的气色好了许多。窦武见了,松了一口气,“还好你没事,爹。你不知道,你走的这几天,石榴她都会说话了呢摄政王冷妃之凤。。。。”

窦宪一听,顿时大感兴趣,“真的?会说什么了?是不是会叫爹了?”抱过了女儿,哄着她。

石榴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小嘴巴一张一合的,“啊呜。”

窦宪逗她,“别吱里啊呜的,说话。”

但石榴还是模糊地喊,“啊呜。”

窦宪不由地觉得上当,埋怨着,“你是不是听错了?她哪里会说话了?”

但窦武得意洋洋的,“就是会。她在叫阿武。”

窦宪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女儿刚才说的啊呜。果然就是阿武。一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石榴这个孩子,对待他没有良心。

而窦武已经把妹妹抱了回去,又问履霜,“娘,等你修养好了,能再生个小宝宝吗?”

她顿时受宠若惊,想不到这倔脾气的儿子也会有想通的一天。

窦武的脸有点红,但还是问,“行吗,娘?”

履霜摸着他的头发说行,“阿武是不是喜欢女孩子?娘明年给你再生个妹妹吧。”

但窦武摇头,“要弟弟。”在母亲有些诧异的目光中,他重复着,“要弟弟。和我一起保护娘和石榴。”

履霜感动地眼眶发红。窦宪瞧着,心里酸酸的。恰好石榴哭了起来,他道,“兴许饿了,你喂一喂她。”推着窦武出去了。

等出去以后,窦武变的惴惴的。悄声问窦宪,“爹,你那里怎么样了?”

他斟酌着语句说,“申太妃方才殁了。这一笔账,会被记在小皇帝头上,如果不出意外,剩下拥护他的朝臣会失望倒戈。那么,我就会在近日内加封九锡,进爵为王。”

窦武不忍地低下了头,“申太妃没了吗?我听竹茹姑姑说,那是娘最好的姐妹。”

他有些犹豫要不要告诉儿子真相,但最终还是说了,“赐死申氏,是你母亲亲自去的。”

窦武霍然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窦宪怜惜地抚摸着他的头发,“你也大了,有些事爹和娘不想瞒着你,阿武。像这样的事将来还有很多,咱们不得不做。”

窦武喃喃地问,“就像在小宛那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他点了点头,说是。见儿子垂着头,面上大有不忍之色,想劝说。

但窦武已经道,“爹放心吧。虽然我现在没法觉得这样的事是对的。但我想,爹和娘这么做,总是有理由的。”

他听的很心疼。这个孩子,永远都那么懂事。

他想起前阵子,某天晚上,履霜很想儿子,非要把窦武带过来。没办法,只好一家人一起睡。

见履霜不曾穿袜子,窦武不由地说,“娘,你怎么不穿袜?”

她正跪在床上替儿子铺着被子,闻言随口答,“不知道丢在哪里了。没事。”

但窦武嘟囔着,“不穿,脚心要进寒气的。”去脱自己的袜子。做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动作停了一拍。但很快就咬咬牙继续脱袜子了。随即飞快地把两只脚藏到了被子里,这才低着头给履霜穿袜子美女如云之国际闲人。

那个时候,无论是履霜还是窦宪,心里都大受震动。只是碍着窦武在,谁都没有说话,也没有流露情绪,就那样过去了。

但等窦武睡着,履霜再也忍不住,快步走出了门外,手扶在墙上,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

在旁边的他也说不出任何劝慰的话。

阿武实在太乖了。除了最开始的一点点排斥和逆反,这个孩子乖巧的让人心疼。他始终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尽力地对别人好。

他想起先前,履霜在知道一切的真相后,曾经痛哭,说她宁可窦武是个很皮的孩子,让她忍不住每天想打他,也不愿见他这样乖巧。

其实作为父亲的他,何尝不是这样想?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既然过去已经无法更改了,那么,就尽量在今后,给这个孩子更多的、最大的爱吧。

申太妃去世的消息不久就传了出去。

早先窦宪已命人放出话风:太后有意趁着半个月后的大节,赦免申太妃。却不想太妃却未熬到那个时候,就这样死了。

还是恰好死在她刚把盟书递出来的第二天。

在这个当口,最惹人怀疑的,除了小皇帝,不作他人想。

原本还坚定地相信着他,坚称成息侯不可封王的大臣们,到此时也软化了下来。自疑是否看错了人?有一半人转而追随起窦宪来。剩下一半却还保留着忠君的风骨,不愿如此,辞官归隐去了。

朝中的意见就这样达成了统一。窦宪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定下了一个月后,正式加封。

这样的大消息,是要传播四方的。远在敦煌的黄朗和吴维安不久后也听说了。而身为窦宪多年的同僚和挚友,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次加封的含义。

黄朗很失望,“窦侯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不是明摆着要居于陛下之上了吗?他这样做,后世史笔不知会如何诛伐呢,也有损他英雄的本色。”

吴维安却比他镇定许多,喟叹着说,“英雄?窦侯也许心里曾有过那样一个梦吧。但现在的他,已经不仅仅想做一个简单的英雄了——从他带人去燕然山,刻石记功,你就该明白。”

黄朗愣住,“。。。早在那个时候,他就有了不臣之心?”他不满起来,“那太守,您当时为什么不说呢?”

吴维安平淡地道,“我没有要说的理由。”

黄朗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慌乱了起来,“你,你是赞同他的?怎么会这样?太守,太守你怎么会这样呢?”

吴维安淡淡地叹了一口气,“有些话,我从未和你说过。同叔,是的,我赞同他。因为他是我这一生,由衷钦佩的一个人。也许你不知道,我其实是寒门出身,父母都是边境的贫民。一直到十一岁那年,他们都被匈奴的流寇所杀,我被一位远方的,中举后留京为官的叔父收养,才算是换了身份。寄人篱下之苦,种种实在难以言说。因此在成人后,我心里一直有个梦——回来,回到我父母死去的地方,尽量阻止此类的事情发生。为这,近三十年来,即便有数次的升迁机会,但我不愿离开敦煌一步。我想,虽然我不见得有多大能量。但至少,我在这里做太守一天,就会尽量阻止匈奴犯边。可是,我牺牲了我的三十年,得到的是什么?永平十年的七月十四,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回京述职,洋洋洒洒列出了对抗匈奴的策略,显宗皇帝却说,弃匈奴,退守邻郡。那个瞬间的失望,我到现在还记得。我恨,恨我自己生错了时代,没有遇见对的君主。我宁愿生在光武帝的时代里,生在一个乱世里,上阵当一个普通的兵卒,也不愿坐在那里,听显宗皇帝说那样的话。”

第185章 废帝上

黄朗回去后,果然立刻去了素日里常呆的兵营,开门见山就说,“诸位都已听说窦侯欲封王、加九锡之事了吧。高祖曾言,非刘姓者不王。窦侯如今却公然违誓,这岂非谋逆?天下应共伐之!”

士兵们不由地说,“窦侯虽不姓刘,可也是皇家子啊。他的母亲,是光武大帝的嫡公主。”

黄朗瞪着眼睛骂,“那也是外姓人!何况他已然掌控朝廷,还弄出这一套来,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彻底凌驾于陛下之上?”

有一些人踌躇着说,“主簿过虑了吧。窦侯过去曾常驻匈奴,他的为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一向与士兵们打成一片,毫无亲贵的骄纵之气。这样的人,怎么会谋反呢?”

黄朗听了,有一瞬间的犹豫,但很快他就硬着心肠道,“那是他为了夺取你们的信任,故意做出的手段!总之,今日我把话搁在这里。有没有愿意随我去京师,杀死反贼的?一言而决!”

有一部分人赞同他的话,咬咬牙答应着,“主簿有命,我等虽力弱,也当奋臂以随!”

但另外一半人犹豫着。其中一个胆大的道,“不过是加封罢了。窦侯是圣上舅父,加封个尊位也没什么嘛。”

黄朗大怒,想也不想地给了他一剑。又在众人的惊惧中,指着那人的尸身,大声道,“不过是加封?那也得看封的是什么!像他刚才那样的话,就是在为反贼辩护。此言着实可恶!”他扫视着众人,怒声又道,“还有谁有话要说?站出来!”

其他人畏惧他再像方才那样动剑,纷纷道,“没有,没有。。。。。。”

“没有就好。”黄朗面色冷硬地点头,“我给你们半个时辰收拾,稍后立刻随我赶赴京师!”走出了帐篷。他的拥趸们跟着走了。余下另一部分的士兵们呆立着,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有人试探地问,“咱们真要去京师吗?”

身旁同伴叹息着说,“你看黄主簿方才那样子,咱们还能说不去两个字吗?”

许多人都觉得恼怒,“黄主簿疯了吧?”“就是啊,这样的突然过来,大骂窦侯谋逆。”“而且一点反驳的意见也不让人说。”“可不是,王宁死的也太冤了。”

这句话一出来,顿时像投入水面的石子一样,扩散开涟漪,众人议论不迭。

其中有大胆的,提议,“不如咱们待会儿趁着主簿过来,一拥而上,把他绑起来,交给太守吧?这好端端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