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佞臣与皇后-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本子,每一天都有插画)。还有莳花集、花草手札。都是手绘插画笔记本,吼吼看。然后tb的上海家化在299…100,美加净佰草集那个大厂。我们宿舍昨天一起团了很多,开心~~

第143章 暗杀

窦宪一路地出了寿康宫。□□带来的火热逐渐被寒风冷却,他心里跟着荒凉了起来。

天慢慢地亮了。

正处在大臣们快要进宫的当口。他卡在这个时间,一下子进退不得。想回窦府去,来不及。又不能再回转寿康宫。只得先去了上朝的太和殿等候。

大臣们零零星星地过来了。见他这么早就到了,都有些惊讶。

如今他留宿内廷已是人尽皆知的事了。但终究他还记着为人臣子,凡事做的隐秘,总是掐准了时间来上朝,尽量与众人步伐一致。今日却这么早就来了,脸色也显见的很差,不用猜,众人也都想到了,肯定是与太后有了争执。

至于是什么争执呢?一个个都面色古怪地笑了起来,神情微妙地窃窃私语。

窦宪耳听着,一张脸沉了下去。

不久,刘肇驾临。例行的叩拜后,窦宪提起了这段时日一直想促成的事,“臣有事要禀。匈奴呼屠单于——”

他才开了个头,朝臣们就哄然地反对了起来,“这如何使得?”“匈奴已然衰落至此,对我朝没有危害。何必废国用而进击千里?”“不可弃万安而兴无名之师啊!”

窦宪耐着性子解释,“眼下匈奴的确没有危害。但呼屠为人精明勇武,不过几年之间,就联络了残部,重整旗鼓。再容让他整顿下去,匈奴岂不是又要复兴起来?”

朝臣们避而不回这个问题,只强调,“将军所言固然无错,可前些年才对匈奴发动过战争,不到几年,又卷土重去,这岂非穷兵黩武?”“我朝目下,应务农息民,缮修器械啊。”

窦宪怒声道,“那岂不是待匈奴养兵,以击我朝?”

太原王听了,不痛快地说,“谁这么说了?你别给我们乱扣帽子!我们的意思是——议和。记得高皇帝曾被匈奴人围于平城,七日无食。可到了解围继位,丝毫没有愤懑之心。这是真正的圣人!以天下为度,不以私怒伤人民安乐。所以依我看,学习高祖,遣公主和亲,与匈奴交好是最好的选择。”他昂起头,从鼻间哼道,“反正现在匈奴人也弱了下来,料想他们不敢不答应。何况到时候公主生下王子,那岂非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我朝血脉统领了匈奴?”

窦宪听的冷笑了起来。这位王爷的想法竟如此浅薄。“议和?且不说我们如今正处盛势,议和没的叫人看低。光是嫁公主过去,就要赔送多少大好女儿,你想过吗?匈奴人是不会好好对待她们的!”

太原王毫不在乎地说,“为了家国,牺牲个把女人算什么?再则你也不必话里话外地夸耀自己的功勋。别以为你上次打赢了军臣有多厉害!前次你以盛待乱,自然得了大功,换我去也是一样!如今却是驱安逸之师,赴千里之外。这也未免太险了!总之,还是和亲最好,不废力也不废财。四夷闻之,也当贵我国仁义。”

他的拥趸们纷纷道,“是啊是啊,此德盛之。”

窦宪怒极反笑——原以为先帝那样的性情,只是孤例。不想刘家的男人,都是一脉的畏缩,视两国外交如纸上谈兵。怒声道,“太平盛世,国中的男人都没有热血吗?为什么要叫女人去和亲?!且以我朝今日之强,引众征伐匈奴,我自信易如覆手!”

他的几位副将,邓叠、耿秉、方毅等人,还有他这些年提拔的寒门武将们,随声附和,“呼屠狼子野心,又有手腕,必定难以恩纳。今不过势穷暂伏,我等不可受其迷惑。当从窦将军之言,长矛挟其,白刃加颈!”“诸位若不愿领兵,自有我等代劳!”“以窦将军今日之威望,将士思奋,必定大业!否则真是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太原王听这群武人说话自负,勃然变色,“恃众凭强,谓之骄兵。说的就是你们!骄兵必败,我把话搁在这里!”又狠狠地看了眼太傅何彪,让他出来说话。

但何彪一向不愿得罪人,所以只含糊地说,“。。。光武大帝年间,匈奴反叛,十有四年。大帝用钱二千四十万万,损青壮年数十万,而不曾铲除匈奴。哎,废耗若此,犹未成功。何况如今。。。。。。”

太原王听的一喜,马上就要附和。但何彪接下来又说,“不过窦侯自少年起就勇武过人,说不定,能做成大帝未靖之事呢。终究两国对峙,不过年余,费钱也无非千万嘛。比起匈奴复起,我朝再奋力抵抗,这点花费也算不上什么。。。。。。”

太原王听的怒气上涌。何彪眼见着,慢悠悠地又改了话头,支持起他来。

这下子,不仅太原王,连窦宪也恼怒了起来。——早知道何彪为人油滑,不料这种时候也不改性情。

朝廷里,怎么竟是这样的人?

心头烦闷,不愿再与庸人多说,昂然阔步而走。

余下太原王与一群文臣被撇在原地,心中恼怒达到顶峰,“。。。竟敢以一届臣子,漠视陛下,负气而走!”“我看他是把自己当做皇帝了。”

一群人乱哄哄的,也不顾刘肇还坐在上面,就说,“仗着太后包庇,他真是日益蛮横,为所欲为!”

刘肇茫然地看着乱哄哄的臣子们,什么都听不懂,什么也不敢问。终于到了这时,他捕捉到了熟悉的字眼,怯怯地开口,“太后,太后什么?”

太原王闻言,脱口冷笑,“太后。哼,陛下啊,我看你以后见到那窦宪,也别叫他什么舅舅了。人家如今,可算是你的假父呢!”

其余人再大胆,也不敢像他那样毫无顾忌地说,讪讪地都哑了下来。

一片寂静中,刘肇攥着自己的袖子,涩然地问,“什么。。。什么假父。。。。。。”

太原王说顺了口,还要再回。但与他交好的堂弟都乡侯刘畅,眼见着刘肇面色惨白,拉了他袖子一把。太原王想那毕竟是自己的侄子,又是小皇帝,心中可怜他,哼了一声说,“陛下回去问问你母后吧。”说完,也不告退,就转身出了殿。

其余朝臣要不是窦宪的拥趸,心知刘肇只是主上的傀儡,何况他又这么年幼,能在皇座上待几天?要不就是酸腐文臣,见不得少主当国。一个个也都不恭不敬的,草草地俯了身拜倒,就告退出去了。

留下刘肇孤零零地站在皇座边上,手指紧紧地攥住了皇座。

而出了殿门的刘党,到底忍不下心中之气,快步追上了窦宪,叫道,“喂!”

窦宪回过身,见是这个素有腿疾的王爷,轻蔑地说,“有何指教?”

他的神态敷衍而随便,刘党看着心里冒火,指着他道,“窦伯度,我告诉你,不要以为有太后包庇着,你就能骄横宫掖,自以为是!”

他说的这些话,实在都是老生常谈,窦宪一早就做好了被人讥之以口的准备。因此听了也没什么反应,平淡地转过了身体,就想走。

但太原王见他不理会自己,心中恼意更深,在后骂道,“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不过就是嫪毐之流,以色侍上之人!你以为你是靠的什么,做到了今天这辅政侍中的位置?还不是靠你那好表妹出卖色相!”他刻薄地笑了起来,“哦,不对。她也没有色相。记得在先帝的后宫里,她十年都默默无声呢。真没想到啊,这样的女人,一到先帝薨逝,居然玩的这么疯!”又说,“你们和民间的奸夫淫妇有什么区别?不明不白地弄死了人家家主,霸占别人的产业。。。。。。”

他的嗓门极大,像一把刀子似的,刮擦着人的耳膜。又牵扯到不少宫闱之事,滔滔不绝。许多朝臣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听。

窦宪紧紧地咬住了牙,激烈的情绪在心底翻涌。

都乡侯刘畅眼见着他神色骇人,忙拉住太原王道,“好了好了,宫门前说这些,没的叫人看了天家的笑话。”

“这话才是好笑呢。”太原王怒声道,“他们做得出,还怕我说么?”

刘畅叹了口气,对着周围的朝臣们道,“好了好了,都走吧!太原王这不过都是气急了的糊涂话,你们一个不许往外乱传!”又温言地对窦宪道,“大家都是表亲,何况如今一同在朝为官。些微摩擦,伯度你听过也就罢了吧。”

窦宪也知此事只能这样带过。不然如何?和刘党大吵么?转身而走。

但当快离开宫门时,他隐约听到刘畅在劝刘党,“。。。那种社稷大害,将来自有天收,何必你去出头呢?还说那样的话。。。。。。”

窦宪惊痛地回转过身体。

刘畅还在絮絮叨叨地劝着刘党,一边带着他往外走。一幅正义的嘴脸。

窦宪看的冷笑起来,重复着“社稷大害”几个字,唇间露出了一丝冷笑,握紧了拳头。

刘党与刘畅于这晚,被杀于家中。

那时候他们俩正聚在太原王府里开着宴饮。不想杀人的强盗们竟无声无息地进入了王府。甚至毫不避讳那是王宅,带着人就冲了上去,找到一王一侯,手起刀落。

旁边的舞姬还没从生人闯入中反应过来,便有鲜血溅到脸上。过了好一会儿,一直到那群强盗训练有素地放下刀刃,翻墙而出,舞姬们才尖叫逃散。

事情半夜就闹的轰轰烈烈。小半个京城的人堵在太原王府前看热闹。京兆尹半夜从床上被唤醒,匆匆赶了过来,又是指挥着人包锁现场,又是着人清空来看热闹的百姓们。

做完这些,他步履匆匆地进了王府内。舞姬、乐师、丫鬟们都抖抖索索地被提了出来,跪在一起,见他来,纷纷道,“大人。。。。。。”

他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让他们分叙杀人事。那些女人们哭哭啼啼地说了。

京兆尹听的心头一颤,得出一个结论:不是强盗。恐怕,是有意的寻仇。而且对方身份不低。

他在心里考虑再三:对方既做得出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料想很有底气。要不要包庇一下呢。。。可是如今,小半个京师都传遍了,何况死者是一王一侯,轻轻掩盖谈何容易?

他在心内思索良久,最终咬了咬牙,决定进宫,把难题交给上头。

履霜在不安稳的睡眠中被人叫醒,撑着坐了起来,“怎么?”

竹茹攥着两手,急匆匆地回禀,“京兆尹夜叩宫门,说有要事求见!”

履霜扶着额头,疲惫地说,“他说了什么事吗?如果不是大事,叫他明天上朝时说吧。”她察觉到自己今日浑身倦怠,似乎在发低烧。何况又是半夜被叫醒,更为不舒服了,连话也懒得说,就想躺下接着睡。

但竹茹在旁道,“您还是起来吧!太原王和都乡侯被杀了!”

履霜霍然失声,“什么?!——快带他过来!”

宫门很快就奉旨打开了,随后京兆尹被带着,急匆匆地来了寿康宫。

见年轻的太后头发散乱地挽着,连屏风也不曾放一台就接见了自己,京兆尹内心惴惴的,更觉接下来的话难说。但还是硬着头发开口,“参见太后。臣此来,是为太原王与都乡侯被杀一事。”

履霜道,“大人坐。事情经过,可与我细细说来。”

京兆尹答应了一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履霜听的眼皮直跳,开门见山道,“此事恐怕不是强盗所为吧。大人深夜进宫见我,心中应该已有猜测。”

京兆尹不敢看她的眼睛,嗫嚅着,“臣不知。”

履霜又问了一遍,“大人但说无妨。”

京兆尹咬咬牙,“不知太后可知,今日散朝后,窦侯曾与太原王、都乡侯有过争执?”

履霜的面孔刹那雪白,下意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