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利用阵地海拔上的高度,以密集的火力向着早就标定的列城外围碉堡群展开炮击。列城地势低洼,除了北侧有山地遮挡,没有其他的屏障。另外,由于地处高原,运输困难,大部分堡垒的建造都达不到设计标准,至多只能抵挡1至2发大口径炮弹。而中国炮兵将在白天到来前,向该地区发射至少6千发各种炮弹。这样的火力密度,注定是自诩打惯了高原炮战的印度炮兵没有见识过的。炮火准备一开始,就将列城最近2周时间,集中人力修修补补重建起来的表面阵地打了个稀巴烂,但是炮火并没有落到列城的机场上。守备列城的第8山地师炮兵旅旅长预感到,敌人对列城的攻击,应该不会太远了;大概大雪停下来的时候,最后的时刻也就差不多了。

尹哲熙率领剩下还能打的17辆坦克隆隆地冲下山来,距离列城的炮声越来越远,他自己制定的不可脱离机修部队2公里的作战准则,被他自己抛诸脑后,整个过程中,竟然又有1辆坦克报告齿轮箱无故损坏,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中校心想,一定是印度人粗暴驾驶造成了这种无法排除的故障。机修连的那些t62底盘改装而来的m1977修理车,不可能将停在陡坡上的坦克回收,大雪一停,敌人的无人机就可以轻松把停在山坡上的坦克干掉。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韩国中校只能豁出去了,损失已然不小了,也不在乎再多这么一辆坦克,他如同一个赌徒,趁着还有赌本,渴望着一次性翻本。

中国坦克与k1a1的热像仪水平大致持平,不过对手的发动机一直在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可以在远比中国坦克的远的地方被观察到。

贺凡停留在较高的地区,等着敌人向2连猛扑过去。他发现这名印度指挥官绝对是一名冲动型的人物,几乎完全按照自己的剧本闯进了口袋。他觉得用3个连对付这个莽夫太多了,于是下令在山谷东端待命的3连设法从其他山口绕回去,将一路抛锚等待修理的印度坦克全部干掉,如果列城附近再有步兵战车集结,附带为炮兵指示目标。

第3连是他最弱的一个连,目前只有8辆战车,且作战经验不足,让他们欺负一下掉队的敌人似乎可以很好地练兵。

无需借助夜视设备,敌人坦克在谷底行驶发出的巨大噪音远在1公里外就能听见。贺凡埋伏的朝北的迎风坡上,凛冽的寒风席卷着大雪,短时间内,就差不多将1连的坦克外部全部遮挡起来,以至于车长们必须不断地钻出来将挡住各个观察窗口的雪清扫掉。当然将坦克半埋在大雪里,确实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

这场雪并不在贺凡的计划中,不过他决定因势利导,修改计划,将自己直接藏到敌人的眼前。这样就可以省掉很多的周折和不必要的伤亡,在原定的计划中,有很多可以跨越的起伏地带可以用来与敌人周旋,但是也会因为大雪覆盖而造成变数。

他静静地等待敌人从眼皮底下过去,不忙着开火,顺便数了数,一共有多少敌人战车。

他利用充分冷却的热像仪,观察由远至近的敌人车队,一共16辆战车,比情报显示的少一些,这当然不奇怪,很可能有一些坦克因为故障无法出动,或者列城还留着一个连。

很快从东面远路包抄的3连就报告,在山脊的南北,一拱发现4到5辆故障中的敌人坦克,大部分不能动弹。列城方向出动了由4辆牵引车和多达20辆卡车组成的修理部队,正在靠近,似乎可以等他们到了,一起歼灭。

贺凡看了看表,正好凌晨4点钟,差不多这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他拿起通话器,连接到总部。

“动幺,这里是动拐。五分钟内可以全歼敌人。”

“很好动拐。对列城的攻势马上要展开,30分钟后,会有电磁破坏武器使用,你部务必封闭战车。”

“动拐明白。”

显然,待会儿会有几颗电磁脉冲弹打过来,以瘫痪列城的雷达和机场设施,同时破坏列城对其步兵战车的指挥。

投入电磁脉冲武器,是上级希望完整接收高原上每一座印度机场的一种新的策略,每夺这座机场,梅内亚姆的底盘被进一步向西压缩,高原上的中**队,将有机会在形成新战线的同时,找到一条南下的通道。

坦克在理论上可以屏蔽电磁脉冲,不过必须将各个舱门关紧,断开鞭状天线与内部电台的连接。当然实际上除了第3连,贺凡主力距离列城已经足够远了,他对上级每次都要投入这种新式样的雕虫小技,不是很理解,因为这种东西具有无差别杀伤的特点,对前线进攻部队,也是一种威胁。

他接下来仔细地为每一辆战车分配目标,由于敌人以一字长蛇阵的队形前进,目标分配变得十分容易。随后,半埋在雪里的坦克使用气液悬挂,偷偷抬起底盘补足俯角,敌人完全在射界内。

贺凡知道这样的距离足够击穿目标,不过他还得再等待敌人自行将薄弱的侧面露出来。所有的坦克都在暗中跟踪目标,105毫米火炮发射的穿甲弹,可以在1公里内的可以很好地保证精度和穿甲能力,所以没有车组选用低速度的炮射导弹。

尹哲熙喝掉了半壶酒,突然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但是转动周视仪,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威胁。

根据数字地图显示,前面的敌人应该无路可跑,他们被自己堵在了三面环山的峡谷里,每一面的山坡斜度都超过40°简直是插翅难飞,如果不是山谷地形迫使他单列纵队前进,他早就将坦克展开,做好着一口吞掉对手的准备。

后方的一辆坦克突然报告,正在修佬,却遭到了敌人坦克的袭击,随后修理连发来了一摸一样的报告。

回转解救显然来不及了,他下令继续向前,将敌人逼进死地。

一阵密集的炮火,将韩国中校的复仇梦击碎,他的坦克群在大约5秒钟内,被比自己轻20吨的对手摧毁大半。甚至于,他在遭到袭击后,他仍然没有找到是谁在向他射击。他大声地呼叫他的2个连长,但是没有任何的回应。这期间,中国坦克完成了自动装填。没有遭到任何的反击。贺凡下令各自选择目标开火。跑长门对准那些没有被击中的,或者炮塔仍然在转动的坦克发起了第二轮攻击。

620无路可退得克什米尔

国家意志尹哲熙从莫名的暴怒中冷静下来,他在没有知会车组其他人的情况下,仓皇推开舱盖,跳出坦克。在跑出约20米;差不多隐入暴雪的当口,那辆指挥坦克被击中并立即爆炸。

中校刚才终于领悟到一件事,这种坦克在山地根本没有什么优势。他只是一直在欺骗印度人和自己罢了。

没有中国坦克向落单的逃兵开火,不过在这样的气候下,就算有个把跑掉,注定跑不了多远。

天空中2枚巡航导弹一前一后飞向列城上空,这次的电磁攻击与上一次几乎一摸一样,只是两枚导弹相隔的距离更长些,以免干扰到自己的起爆时间。

这次电磁脉冲攻击的目的,是为了破坏通讯指挥系统,阻断列城与前方部队,后方炮兵以及斯利那加指挥部的通讯,完全将列城孤立起来。

脉冲炸弹在机场附近爆炸的同时,2架印度空军北极星直升机正冒着暴雪,踉踉跄跄准备在机场降落,突如其来的电磁攻击,使得地面照明与直升机发动机同时失灵,直升机直接掉落到漆黑的跑道上,变成了一团火焰,几十名授命增援列城的,印度最精锐的第50伞兵旅的士兵,就这么白白损失掉了。

坐镇斯利那加的奥林德将军立即就察觉到通讯出问题了,他正准备利用这场大雪抵消掉敌人空军和无人机优势的机会,将战线向东推,夺取几处重要的制高点,没想到自己一动手,就遭到了对手数倍与自己的火力还击。

现在他急于收集前面的情报,号进行调整,不想通讯又消失了。当然,他并不太着急,敌人用这样不磊落的阴招给他停电,已型的边境地区交通枢纽,铁路复线穿城而过,城镇北方有一些巨大的仓储设施和吊车,路边布满了铁丝网和路障。一列火车停在城北支线上,后面装满了卡车和火炮,看来刚从查谟过来,等着卸车。

621精确杀伤

国家意志他非常缓慢地转动周视镜,用10x倍率仔细观察。在一堆卡车后面,看到一部转动的天线,就躲在火车旁的一个角落内。

像是一部中型的战场监视雷达,也许是近防火力的一部分。他按下右手记号按钮,于是一个绿色的三角形光点停留在目标上方不停地闪烁。然后他继续转动,街道和火车站台上是三三两两的印度兵,沙袋堆砌的工事后面有一些老式的双管23毫米炮。然后是一辆藏在树丛里的劳拉高射炮,炮塔不时转动。这算是一个稍微重要的目标,他照例进行标记,然后继续移动。肮脏破败的建筑后面,停着一列长长的油罐车,他考虑了一下,显然这个目标并不优先,可以让给空军来解决。

2个墨绿色的影子从油罐车后方低速行驶,一会儿就躲到了阴影中。他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昨天白天看到的东西。

那不是一辆t72,炮塔大得多,他等着第三辆坦克出现,这辆坦克的炮塔正指向他,所以可以确认是一辆勒克莱尔坦克。亚希尼摇了摇头,他很佩服印度人总能从军火市场上收集到各式各样的现货。这些坦克倒还不至于让他紧张,但是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的射程优势将会被抵消,虽然隔着6公里,双方可能都无法击穿对方正面,但是对方还是可能伤及自己的履带和侧面,也就是说自己不能停留太久。

连队中的另一辆车报告发现了一辆萨姆11发射车,截至目前为止的坏消息是,没有发现指挥车,好消息是也没有看到反坦克导弹阵地。要从这样远的距离发现所有重要目标确实有些困难由其它们不动的时候。

亚希尼向指挥部做出了报告,将在几分钟内发起攻击,希望能给那些空军创造一个机会冲进敌人防空圈,他不敢保证自己的火力能维持多久,这种活儿本来也不是坦克擅长的。

空中一架电子侦察机,正在持续跟踪分散的萨姆11导弹的发射车,这些火力的雷达也一直在紧盯着它,等着飞机进入射程。这种导弹具备独立作战能力,但是如果失去警戒雷达提供的信息,单凭自身火控雷达,防空能力聊胜于无。

同时侦察机还在不停地分析处于敌人防空阵地核心的远程雷达位置,以及神出鬼没的辐射源,敌人利用老旧战斗机的雷达以及车载电源作为活动干扰源的手法并不新鲜,侦察机可以分辨出来,但是发射出去的反辐射导弹未必能区分这些差别。

携带炸弹的各型战机和电子干扰机也正在集结中,飞行员们得知,将会有一个窗口期,届时锡亚尔科特实质的威胁将消失,只剩下一些外围的铠甲和单兵导弹。

城镇内的印度部队显著感受到了威胁,早期预警发现了很多目标正在远处集结,城内的电子侦察部队也发现了附近不寻常的通讯。空中的敌人似乎对山毛榉有些忌惮,不敢靠近,这种导弹装备的火控雷达非常分散,且具有比较强的烧穿能力,区域外的电子战不能完全抵消其效能。加之本地防空部队精于对反辐射导弹的防范,敌人似乎一直都没有办法,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企图,为什么要集结?

亚希尼等待上级命令的时候,又发现了一部机动状态的相控阵雷达,这部雷达停下后,竖起了巨大的雷达天线对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