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务,务农的务农,各种分工非常明确。看到现在一家人满足有干劲的样子,杨初月也觉得这辈子这样过下去也未尝不可。

杨十九十八岁,现在杨老三夫妻把已经在心里把她许给了杨兴年。杨十九也默许了,杨十九见了只觉得她们会白忙一场。

因为杨十九将来要嫁给杨兴年,杨兴年走的仕途,将来还有上升的前途,杨十九一个懵懂无知的乡下姑娘还不适合当官太太。为了将来杨十九能当一个合格的官家夫人,柳四娘往杨初月把自己在京城邱家学来的规矩一一的交给她,还请了镇上一户读书人家的夫人教她妇德之事。

虽然杨初月鄙视古代那些三从四德的东西,但她还没胆量明目张胆的和那些教条对着干,只得顺从着。

杨初七最大的孩子杨东到了入学的年龄,杨初月送他进了学堂,就算不走仕途,能读书识字也好。自从刘一郎跑了过后,杨初七就给三个孩子改了姓氏,不让他们姓刘,让他们跟着自己姓杨。

杨初七在家,跟着她爹一起下田,种着宅子后那五亩田地。地里的每年的出息能养活一家子。杨初月当初跟着柳四娘学刺绣,为的就是将来能赚些钱杨家。小镇上的大户人家不多,数来数去只有那么十户,对蔬菜粮食需求不大,剩下的都是自耕农,家里的地中的粮食和蔬菜够他们自给自足,因此种粮食这块儿暂时走不通。

莱川县城到丰莱镇收货的人也不多,每一季度来一次,有时候冬季还不来。收的就是些粮食和蔬菜家禽之类的东西。每年种地辛苦,人力物力投资大,杨初月不想让杨老三和柳四娘再那么辛苦。想到卖刺绣这事,杨初月对柳四娘说了。

柳四娘和她先接了一些红绸绣坊的活计做,因为搬到镇上,两人可以帮着做一些衣裳鞋子之类的。

杨初月想能不能做更值钱的绣品,例如做大幅的刺绣,或者做其他的大宗货物。杨初月从京城回桐安村的途中路经西州城,知道从西州城到丰莱镇坐马车得走五天五夜,丰莱镇算是整个西州城所管辖的最穷最偏远的小镇之一。

离丰莱镇最近的县城莱川县也得走一天,梁大户在莱川县有生意,杨初月问了他,莱川县是否有大件的绣活儿可做。

梁大户说:“莱川县是西州的刺绣大县,县里有好几家绣坊和成衣铺子,我打听过,那些绣坊镇里大户人家做衣裳和绣品的,有好几家还是专给京城大户人家做的。不过那些对绣娘的绣工要求很严格,若是没三五年经验的绣娘,他们那里都不招人的。你虽然学过女红,但还达不到绣娘的标准,他们那里不会收。”

杨初月打听到莱川县有大型绣坊,以后有活儿干就成。她对柳四娘的刺绣功夫很有信心,说道:“大户,我娘在到丰莱镇之前是绣坊里的绣娘,她的手艺比我好上百倍。要不我和我娘先绣一幅刺绣,绣好了以后,你下次到莱川县的时候,我跟着您一起到县里看看,你看成不成?”

杨初月是她多年的邻居,他一直把杨初月当小妹看,这事他先点头,说:“成,我虽和那家绣坊的老板相熟,但也不能保证把你和你娘举荐进去。你们母女两个先做一幅刺绣看看吧,若绣得好,说不定有戏。”

杨初月说定了这事,回家同柳四娘说了。她到丰莱镇二十多年,从没离开过这里一步,杨老三在桐安村待了一辈子,还没到莱川县看过。柳四娘和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他现在不担心柳四娘会跑,于是同意了让柳四娘和杨初月一起到莱川县去打听刺绣行情这事。

杨初月上辈子学的是管理,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报了美术班学画画,那时候她特别心水网上那些手绘的古风版的美人图和唯美的风景图,于是常拿着绘画铅笔素描本上临摹那些喜欢的画。

那时候她画了很多,现在要描画也是信手拈来,如果要绣一副绣品,她可以描一副古风美人图,再配以鲜亮的颜色。杨初月花了一天的时间画了一副烟雨图,断桥,残柳,和一个撑伞的走在雨中的美人。

柳四娘看了说:“这画得虽好,绣出来的样子也好看,但就是不太喜庆。那位绣坊的老板估计不会喜欢。”杨初月执意要绣这种水墨型的画,也是想到喜庆的太多,老板看了估计觉得没什么吸引他的地方,杨初月坚持绣这幅画。

柳四娘在针法和绣法上给了杨初月一些指导,两人在红绸绣坊买了工具回家开始专研怎样做好这幅绣品。十天后绣好,杨初月把绣品拿到红绸绣坊请店里的活计帮她裱好。

放下绣品,杨初月到菜市场那边买猪肉,回到红绸绣坊取了之时,王老板急匆匆的从里间出门来叫住了她:“杨家姑娘,请稍等一会儿。”

杨初月放下菜篮子走到绣房门前问道:“王老板,你找我有什么事?”

王老板请到:“到店内说话。”

杨初月见到店铺里的东西卖得差不多了,王老板夫妻也没进货的意思,奇怪地问道:“王老板,今天店里的东西怎么这么少呀?”

王老板拍手说:“正是要和你说这事,我们一家准备搬到莱川县去做生意,这间铺子正好要打出去,我看你和你娘都是有手艺的,打给你们正合适,不晓得你们要不要?”

杨初月大喜,她本来也想在镇上开一家衣料铺子,卖些布料、针线或者成衣之类的,但已经有一家红绸绣坊,镇上的生意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她也没和王老板抢生意的意思。

王老板在丰莱镇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并未听到他要搬家的意思。杨初月还不怎么确定,问了王老板具体的情况。王老板把自己在莱川县找到了宅子和铺子的消息对杨初月说了。杨初月大喜过望,现在王老板要搬家,把这间铺子打给她,正和她的意:“好啊,王老板。先恭喜你家高迁了,搬到县城可是难得的好事。我虽没去过莱川县城,可以听说县城大得很,是西州西边最大的城市。到那里做生意,肯定生意兴隆。”

王老板急忙拱手说:“哪里哪里,我大半辈子都待在镇上经营这家铺子,三十多年来在镇上赚了些小钱。我看丰莱镇地方偏僻得狠,待在这里一家人都没什么前途,我想把生意做大一些,也为了家里的儿子能在县里上更好的学堂,所以就准备搬家。我已经把一切都办妥了,只差这间铺子还在了。”

杨初月知道王老板家的柱子在上私塾,丰莱镇上虽有私塾,但毕竟比不上县城,“你家柱子有出息,以后考上了当了大官,你和老板娘就不用那么劳累了。这间铺子我要了,老板你先开个价吧。”

王老板急于把铺子打出去,要价也不高,“四十两银子,你看行不行?”

第62章 红绸绣坊

杨初月看了看这间铺子;是上下两层,虽然有点儿小;但一切还算好;杨初月还想把价格砍低一些:“王老板,你看三十两行不行?我家才搬到镇上来;处处都要花银子。”

王老板沉吟片刻,杨初月从京城回来;估计能拿出多的银子,一下子少十两,他不能亏那么多,于是说道:“这件铺子是我以最低价打给你了;我只能给你少五两银子;我是看在大家都是熟人的份上才找你的。如果你不要的话,我就打给别人了,你看这里地段好路过的人有多,错过了可就没第二家了啊。”

丰莱镇地方虽小,但镇上的铺子门面紧缺,有时候有银子还买不到一间铺子,杨初月一口定下:“好,就三十五两,我今下午就把银子送过来。”有铺子是好事,而且这间铺子里杨宅比较近,平常的人流也算多,得快些下手抢到这间铺子才行。

王老板想不到杨初月这么爽快,喜道:“行,你先回去吧,我和阿巧在铺子里等你。”

杨初月提着菜篮子回到家里,搬开床下的砖块,从藏在地下陶罐里取出三十五两银子,揣在身上。“大姐,今天的晌午饭你做一下,我和娘到红绸绣坊有事情谈。”杨初月把菜篮子提到厨房里说道。

杨初七接过菜篮子,“你今天又买肉了,我们在搬到镇上住,家里的银子紧缺,不要那么浪费。”

杨初月站在门外喊道:“姐,我们现在有新的挣钱法子了,一家人都要出大力,不吃好一些怎么行?过日子不用那么节约,该吃的还得吃,你看东子、程子和小英都瘦成什么样子了?爹娘在乡下辛苦了一辈子,该给他们补一补,我还不缺买肉的钱,你就放心吧。”

杨初月唠叨完厨房里的事,把王老板要把铺子打给她用的事说了,柳四娘大喜,她手艺好,做衣裳卖布之类的从前也做过,盘过王老板的店铺,以后她们家也能多一条赚钱的路,“那好啊,十里八乡的只有这一间布料和卖成衣的铺子,生意一定好。无论多贵也得盘过来,我们快去。”说着把杨初月推出门,她也跟着两脚生风地到了红绸绣坊。

王老板和老板娘正在铺子里等她们,桌上摆着一个木盒子,见到柳四娘母女来,王老板夫妻起身迎上去:“你们来了,快进来。”

杨初月直说道:“王老板,我把银子带来了,你和老板娘给称一称。”杨初月从怀里拿出布包,当着王老板的面清点了银子,老板娘拿出称来称了:“正好三十五两。”

王老板把桌上的木盒子交给杨初月,说:“铺子里所有的房契地契等契约都在里面,还有我平常进货的县城商户的名字以及各种布料的价格,可以留给你做一个参考。”他知道杨初月不好糊弄,加上他急于把铺子打出去进县城,所以这次交得很坦诚。

杨初月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契约一一的看了个清楚,一份也不少,还有各种价目表以及王老板最常联系的客商,这些对她以后做生意都有帮助,“谢谢王老板了,契约书我收下了。”

王老板和老板娘在店里和杨初月母女两人唠嗑了一会儿做生意的经验,杨初月听得认真。“其实你别看丰莱镇地方穷,但每年还是能赚到三十两银子的净利。”王老板要到莱川县去,对过去做生意的在收入和经历上毫不保留的说了。

“有这么多?”柳四娘惊讶道。

老板娘说:“真的,附近十来个乡村的就丰莱镇一个小镇,镇上也只有我这一家铺子,一到赶场的时候,周围住的人都来了。虽然粮食时蔬之类的卖得不多,但衣裳针线之类的,还不得到镇上买。虽然都是小本小利,一年下来也能赚些钱。三十两银子,够你们一家子花了。”

杨初月不贪心,守着一个小店,每年有些出息,虽然不多,但够全家人用,也是不错的想法。这种安稳没有高压的日子,在前世求也求不来,人活着,求得就是安稳平和,争名逐利之类的,着实太累人,“是啊,有个铺子,每年有些银子赚,也是好的。不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福吗?”

柳四娘想到自己先前的经历,不由得点头说:“是啊,平平淡淡才是福。老板老板娘,先谢谢你们把铺子打给我们了,先祝你们在城里的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祝你家柱子早日高中为一方父母官。”

王老板和老板娘连声应承:“借你们母女两的吉言啦,时辰不早了,我们应该回家吃饭了。”

“王老板你什么时候有空?我想我们两家一起到县太爷那里登记把名契换了?”杨初月问道。

“我看这事从速的好,不如就明天吧。要不我先把银子还给你,明天再交也不迟,免得吃官司。”王老板说道。

“行,谢谢王老板啦。”杨初月拿出刚才王老板给她的房契。

柳四娘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