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禁城魔咒-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咒语

灵魂像风一样。要是没有这些旧物件,很快就散尽了。灵魂很快就会忘记它们的名字,依附于它们的记忆也会被丢弃。灵魂不会抓住痛苦不放,事实上,灵魂会丢弃所有重负。除非咒语,可以让它们保留原有的形状。

是什么使珍珠发出耀眼的光芒?你以为那是幻觉,但那不是。她是荣安公主。你可以认为她没有死,但是珍嫔,那是另一种死。它们被诅咒了。它们生前被诅咒,死后也带着诅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死法,而死法由自己选择。就像掷骰子一样,选了哪一种,就会按照哪种死法受死。我们,我是说在这紫禁城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同时又在做囚徒的人。我说的‘故人’,是囚徒中的囚徒。

咒语是我发出的。我的咒语只对死亡生效。我的咒语可以保存它们已经变得非常稀薄的身形,还有那些极为脆弱的记忆。当然,还有乌足草。我烟管里放的不是烟叶,而是乌足草的根须。我吐出的烟雾在搜寻魂魄的足迹,抚摸能让它们重新现身,我让它们继续在单薄的、烟雾状的形体里活着,继续受苦。我别无选择,它们也别无选择。他们从烟雾里来也从烟雾里退去。我通过诅咒自己获得这种能力。我用诅咒自己的方法得到‘故人’,当“故人”陆续在它们使用的旧物中重现,将我们连在一起的,是咒语,我消耗自己,跟它们一起受苦。我薄如纸张,却无法丢弃形骸,关于我,是一个漫长的故事——还是说说咒语吧,珍嫔,你还无法使用咒语。你太年轻,你的痛苦不够深也不够重,即便我教你诅咒,你也发不出有效的咒语。咒语是语言的毒素,最恶毒的语言将改变我们和所爱、所恨之人的关系。这种毒就在我体内,和我的血液融为一体。只有当一个人的爱被毁灭时,她的咒语才能生效。她会让语言注满了毒素,毒素会在萨满的诵念下,变成置人死地的语汇。而我就是萨满。与普通萨满不同的是,我与生俱来的天赋决定了我,是一个天才的萨满。可我一直都在虚度时光。我每日都在消耗我体内的毒。看看我,看看我不得不用一层层衣衫遮掩的消瘦和衰竭!有一天,我会像一具干尸徘徊在紫禁城,带着被掏空的干瘪的身体,那时候,我会抛弃它,它太重了,灵魂,到那时,我才能轻松……

我借助魂魄最初对旧物的迷恋——即便是迷恋,这么多年后,也已经日益稀薄。它们都想脱下这件旧衫,去换副新的身体,它们也许可以如愿,但我不得不诅咒和阻止它们,因为它们不能就这么带着秘密离开,它们得将它们知道的告诉别人,它们得帮助别人回答一些问题。我像保管珍贵物品那样保管着它们日益稀薄的记忆。我竭尽全力,可是时间太久了,再坚固的东西都会起变化。如今它们的记忆不像最初那样清晰明确,有些已经损坏到无法修复。这就是我的痛苦。每次,想到我不能完好无损地保管它们,我便痛心疾首,恨不得将自己撕碎。而每一年,它们都会淡一些,再淡一些,这意味着它们的记忆会更少更残缺,它们将死第二遍。我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不能让它们消散。然而,我日益衰竭,不知道还能将局面维持多久。

我们已经证明过了,你可以做到,你具有跟我一样的能力。

桃花开了,你看见过同样的事吗?没有。你从来没有过。每个人都会恐惧桃花,但这是机会,只有在这段时间里,白天和夜晚没有区别,你看吧,没有一个人能睡去,而实际的情形却是,每个人都睡着了。在这七天里,白天和夜晚没有分别。桃花所过之处,传遍紫禁城的无眠的香气,毒素,其实只是一个不被了解的梦。这是个清醒的梦,大家都睁着眼,还在做日常之事,却身处梦中。白天就是夜晚,而夜晚就是白昼。如果我说,我们其实是处在一个无星无月的夜晚,你相信吗?并非只有翊璇宫才会有这片非明若暗的暮色。你觉得,进入翊璇宫,就进入了夜晚,可如果熄灭所有的灯,你会看到密不透风的黑夜遍布整个紫禁城,到处都是墨汁般浓稠的黑夜。

这是桃花的秘密,此时的紫禁城一片漆黑。虽然主子仆役还在例行往日之事,一如既往,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有七天那么长。在这七天里,我们可以重新翻阅记忆。这些记忆经过了三十年无休止的争论,正面临衰竭和朽坏。一切都需要重新解读,需要灵敏的智慧加以归类和辨识,如果你不能从一开始就辨认出事情深层的意义,那么你最好记住每一个细节。

七天后,桃花萎谢时,所有的人都会从梦中醒来,桃花不再受人关注,我们都会回到原有的时间刻度中,我继续做我的大公主,你继续做你的珍嫔,我们还会在储秀宫见面,到时候,我们都会从桃花盛开的那个早晨那个时刻开始。还记得太后那时正在做什么吗?她正在挑选头上戴的鲜花,好,记住这一刻,鲜花,如果重新回去,那时,将没有人再提起桃花,没有人会记得这次奇怪的现象,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对我们来说,桃花是一个契机。桃花让时间停了下来,钟表的指针只指向空洞的数字,并无实际意义。

时间衰老了,像剥落的墙皮,在一块一块脱落。在紫禁城,越来越多的,将要发生这样无可解释之事,它不是什么预兆,它只是时间脱落的事实。这种事其实时有发生,前年,地衣,从砖缝里长出来,几小时时间,紫禁城所有的地方都长出紫色的地衣;去年夏天,雨花阁里的一棵合欢树,树叶一下子犹如繁星般茂密,新的叶子层出不穷,就像桃花的花瓣;也是去年冬季的夜里,曾窜出过千万只黑斑纹狸猫,黑压压蹲在屋顶。这类事并不多见,却也并非稀少,只是无人留意罢了。还没有人知道,这是时间脱落的标志,由于持续不长,有时仅仅一闪而过,几分钟,三两小时的缺失或重复,实在未能引人注意。没有人留意到,在紫禁城,时间常常处在循环之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在重复发生,今天和昨天的差别越来越少,我们吃的菜,穿的衣服,戴在头上的首饰,说的话,笑容,眨眼的次数,这些很可能和昨天一模一样。

短时间的循环重复无人察觉,可我注意到,时间循环的周期正在缩短,而时间脱落的次数正在增加。桃花就是这样。脱落的时间会随桃花飘散,桃花飘散的时候,一切又回到起点,从起点,时间再次向前延续。宫里,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脱落,这并不意味着时间被重复使用,而是时间正在像墙皮一样脱落。脱落的时间无处可寻,只能从消失的地方重新延续。

越来越少了,时间,时间要么正在远离我们,要么带着我们一起脱落。这就是你来找我的原因,你看到了一部分事实,你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而我将你视为我的机会,因为,当我随着时间脱落的时候,还有你。

紫禁城日益萧瑟,已经听不到皇子们的读书声,骑射时弯弓搭箭的声音,以及木栏围场里角逐的身影。他们都随着剥落的墙皮变成了灰尘。你有没有仔细看过那晦暗的,没有任何颜色的灰尘?恭亲王说,紫禁城变老了,不仅衰老,而且衰弱,它不再是他年少时生活的地方。进宫后,我每天出入内城,我发现恭亲王说出这样的话,并不只为了疏散心情,他看到的,我也看到了。我眼见紫禁城渐渐从周围世界脱离,完整地向一个孤独而无望的方向漂泊。恭亲王曾努力使这座日益孤独的岛屿与外部世界相连,即便是圆明园的那场大火,都没能烧毁他的雄心壮志。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祖先强盛的血液正在恭亲王年轻的躯体里流动。皇帝年幼,恭亲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是紫禁城真正的主宰,他是抱着这样的热情就任议政王的。他与洋人周旋,将精力消耗在连年不绝的内战中。太后那时多年轻,他们几乎同岁,所以更易了解对方的心思。他们之间形成的微妙的默契,让人觉得他们几乎日久生情。然而,恭亲王清楚的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王爷有时会陷入忽然而至的疑虑,在太后躯体里跳动的,究竟是一颗什么样的心?

那时,恭亲王年轻,精力充沛,坚信自己可以弥合紫禁城的缺陷。然而,在圆明园变成焦土后的第十个年头,正直壮年的恭亲王却说,我们都是紫禁城一块剥落的墙皮。

我的父亲,恭亲王,挣扎了二十年后,慈安太后突然死了。验尸官说,慈安太后是在极度痛苦的状况下死去的。她体无完肤,像有很多虫子从身体内部撕咬她,除了露在衣服外面的脸和手完好以外,慈安太后看上去好像是在一夜间变成了干尸。为了体面,入殓时,不得不在她的衣服里塞入大量的香料和绢帛。父亲在踏上紫禁城漫长的丹陛后不禁感到寒冷彻骨。

那天,西宫太后站在慈安太后棺椁的另一边。父亲望着这位昔日的盟友。她本来娇小,因踩着高高的木底绣鞋,腰板笔直,身姿婀娜。她毫不回避父亲的目光,也不掩饰嘴角的一抹笑意。她看到了,与她对视的男人的目光里早已没了信心和热情,只余下晦暗和更深的惊惧,而她精心修饰的面孔上,鲜艳的唇脂和眼睛里奇异的光彩,令他破败的心绪更加阴沉。他觉得晕眩和混沌,他克制自己想要跌倒的双腿,竭尽全力将气力维持到祭礼结束。回到王府后,他就倒下了。父亲躺在自己金丝楠木的睡床上,觉得有无数细刺钻进他的皮肤,他想到验尸官的结论,一时看到许多虫子围攻一个活人的情景。他大叫一声,被想象中的痛楚所震撼。那一定非常痛苦,他对自己说。父亲没有看见悄悄回府的我。我站在父亲身后,眼见父亲早年的雄心壮志远远弃下他疲惫的心。

在我十二岁那年的春天,在养心殿,恭亲王屈下膝盖时,双腿重如灌铅。

他身上的职务,从他当亲王以来笼罩着他的光环,被一一卸下。在他面前宣读懿旨的太监谴责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目无君上”。此外,还有“委靡因循”。他陷入了这几个字,委靡因循。这几个字倒更像对他日后生活的总结。他失去了帽子上的顶戴花翎,然后是绣着青莽和仙鹤的朝服,还有他号令御林军时的旗子和大印。还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随之落马。不是处事不利和失败压着他,而是“委靡因循”这几个字压着他,第一次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无限可疑。他是谁?他在什么地方?侍卫们将剑柄对准了谁?谁在宣读谁的旨意?没错,是她。坐在小皇帝身后的女人。

望着远方和近旁,她的心情好极了,她的丈夫死了,却并未影响她的好心情。多么可疑。她是谁?从何而来?要做什么?即便做她的同盟,也会被驱出紫禁城,只留下宝座上端坐的皇帝,可笑的象征,那座位上,总是,一直都是,年幼的皇帝,她的木偶和面具。只要她在,宝座上的男人就会是这一副幼稚无知的形象。这是爱新觉罗在她心里的形象。她坐在小皇帝身后,似笑非笑。如今的皇帝,首先要学习的,是如何跪拜,如何在这女人面前表现出谦卑和感恩。她是谁,事情终究竟变成了这样?

这一刻多么漫长,恭亲王觉得自己用去了好几百年时间。他虽是跪在一块厚而软的垫子上,膝盖上的刺痛还是刺进了心里。他望着她,丝毫不掩饰他的疑问:你是谁?来自哪里?圆明园的大火里,曾经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