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7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势危,有意保存实力。但是,总而言之,江州的形势立时陷入危急状态。

江州军六万兵马,原江州制置使司所辖的地方兵占了半数,还有半数是岳冷秋从杭湖军及徽南军抽调的兵力。

岳冷秋到江州督战,与原江州制置使黄秉蒿自然不可能一团和气,江州军实际也就分为两系。

不过,岳冷秋有朝廷的大义名份,从杭湖军及徽南军抽调的兵马,也都附从岳冷秋,再而江州军的钱粮大多由江宁供应,故而平时岳冷秋还能压制住黄秉蒿。

江宁召援,黄秉蒿留守江州,岳冷秋率江州军主力东进,但待江州被围之后,就有部分江州兵马就不愿意再随岳冷秋东进去解江宁之围,强烈要求回师先解江州之围。

池州那边的天气转好,庐州也调拔了部分军粮过去,却因为这事,又僵持在半道上不能动弹。岳冷秋怕闹出兵变,也不敢强行弹压。

岳冷秋的信使乘船往江宁而去,林续文要等林庭立渡江相见,三艘船继续泊在江里等候。

夜里看到南岸有小队人马执火而过,船隔得远,也看不真切,疑似叛军的前哨斥候沿江岸搜索。

扬子江从江宁逆流而上,实际上是往西南方向而行,叛军夺了宣州之后,宣州距江宁有近三百里地,但宣州距扬子江最近距离不过百里。

林续文坐船逆流行了一夜,这时候看到江岸上有叛军哨队,实不足为怪。

天际露出鱼肚白时,有数艘战船从北岸驶来,林庭立坐船渡江相会。

林续文请林庭立上船说话,说道:“与二叔有好些年未见了……”

东阳府与江宁虽然只有一江之隔,但林庭立无事不会去江宁,林续文无事也不会离开江宁,林续文到江宁有两年半的时间,倒一直没有机会跟林庭立见。

“有二十年了吧?”林庭立感慨道,“上回相见时,续文你还年华正丰,再相见,你的两鬓也生霜发了……”

二十年前,林庭立还是石梁县小吏,林续文正准备进京赶考;那时林族在石梁县虽算大族,但在东阳府都还不能算首屈一指,谁能想到二十年山河变易,林氏已有气吞山河之象?

林庭立也知道江州被围之时,说道:“都是当年两湖五雄的人物,杨雄这一支水寇势力不弱,非靖海水营主力上去,不能争胜,没想到会给奢家唆使去打江州……”

“前些年罗献成打下蓟春时,杨雄就下来合兵,欲渡江进江西,那时庐州、江宁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罗献成后来改变主意,退回随州;杨雄独木难支,也就退回洞庭湖去,没有进鄱阳湖,”林续文说道,“杨雄应与奢家早就有联系,这回会给唆使去江州,不能算意外。老十七在萧山,还担心罗献成有什么异动。董原给牵制在北面动弹不得,胡文穆可能会有保存实力的心思,罗献成要是再度南下,即使江宁守住了,西边的问题还是很严重!”

“岳冷秋会做什么选择?”林庭立问道,“是继续东进,还是退回先解江州之围……”

“奢飞熊率兵打江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林续文说道,“我去池州见岳冷秋,也是老十七的意思,是希望岳冷秋能咬着牙坚持东进。江州军的粮食军械补给,要是庐州供不上,老十七希望东阳能提供一些——这是老十七给二叔的信……”

林庭立接过信,很快的看过,问道:“岳冷秋会不会听劝?”

“岳冷秋其实没有选择,他要是退回去,奢家的兵马很可能就会放过江宁,先转移到右翼去,从宣州出来,夺南陵、青阳等地,再取池州。先从陆路拦住淮东军西进的口子,然后奢家两路大军,就会去夹攻江州,”林续文说道,“岳冷秋退回去,不仅面临给夹攻的威胁,粮路也将彻底给断掉。走到那一步,对岳冷秋将更危险。眼下的情况,岳冷秋担心江州失陷后,江宁之围一时难解,他率兵继续东进,粮食会在大问题……只要我们替他解了这个后顾之忧,劝他继续东进,问题不会太大。”

林庭立点点头,岳冷秋哪怕不再东进,只要死死占住池州一带,由东阳、庐州供应粮草,就能将奢家的两路主力兵马隔绝开来。奢文庄率七八万浙闽军主力即便攻陷江宁,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要是岳冷秋退回去,奢文庄率七八万浙闽军尾随而后西进,问题会变得非常棘手。

淮东军要是不跟着西进,江州军很可能会全军覆灭,从江宁往西,包括整个江西郡,都会落入奢家的囊中。奢家与罗献成还会形成夹击荆湖之势,那时仅梁成冲守南阳,就很难再将荆襄跟燕胡分隔开来了。

江州丢掉事小,但江州军不能没了,但淮东军要是紧跟着西进,情势对淮东也是异常的不利。

一是从黟山北麓往北,江宁往西,一直到池州,是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广阔区域。这个区域里,从东往西,依次是平原、丘岭及险峻的山路,到池州再往西,就只有沿岸狭窄地带可以通过。

奢家夺宁国之后,从宁国到江宁有三百里路,但从宁国沿黟山北麓往北,经宣州到扬子江岸,最短距离近一百五十里;奢家兵马从宁国经宣州,从南陵、青阳借道,再到池州,也就三百里路程。

也就意味着奢家在这个平原、丘陵、险峻山地交错的三角形区域里,要拦截淮东军西进,将相对容易。淮东军西进,也将面临越打越难的局面。

第二个就是,奢文庄与奢飞熊合兵后,浙闽军主力就将都聚在江州,总兵力将超过十万,还要算上洞庭湖杨雄的兵马,在兵力上将要超过与淮东军、江州军。

淮东军即使及时赶到江州,也是迁里迢迢、劳师远征,胜算实在不大。

要是一定要决战,是选在江宁,还是选在千里之外的江州,掰掰手指头都想明白:自然是在江宁会战,对淮东最为有利,那就要说服岳冷秋哪怕将江州放弃掉,也要坚决的东进。

“东阳府十几二十万石粮食还是挤得出来的,”林庭立说道,“只要岳冷秋继续东进,到弋江、当涂后,跟东阳府只隔一江,粮食输运也方便。”

江州四万兵马东援,加上民夫、辎兵,不会超过五万,东阳府能供应二十万石粮,能让岳冷秋在江宁外围支撑到战事结束。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江州军本就依赖江宁供应,入秋之后,江宁就一直压缩对江州的供给。岳冷秋率军东援,江州已经无法提供充足的粮草,如今江州又给奢飞熊兵临城下,援军补给只能完全依赖沿途诸县。

以林庭立、林宗海等人为首,林族势力基本上已经控制整个东阳府。东阳府的府军、税赋,这些年基本上也都控制林家的手里,所以东阳府的储粮充足。跟东阳府不同,而普通府县,税粮收上来,除了地方支用外,都要及时上缴郡司,库仓里平时能有个两三千石的储粮,都要算相当富裕的。

岳冷秋率军经过宁西诸县,短暂补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滞留的时间一长,除非纵兵大掠,不然补给必然要出大篓子。即使从地方购粮,也要有足够的银子才成。

有林庭立这句话在,江州军的补给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实在不行,从淮东运粮过来,也六七百里水路而已。

林续文又说道:“局势发展到这一步,董原不可能再有什么异动了,就算他还想率兵进江宁,也赶不上趟,老十七的意思,是想东阳府军往南到朝天荡北岸集结,做好渡江参战的准备!”

东阳府军兵力虽然不多,但早年积极参与围剿淮泗流民军的战役,兵甲也是精良,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东阳府军较为擅长水战,待赵虎与葛存信率海陵军及第二水营主力上来,合兵后,将能从北翼、从朝天荡威胁进入江宁的奢家兵马,是林缚三路围奢的重要一环。

情形发展到这一步,林氏已有气吞山河的景象,林庭立也是相当兴奋,说道:“成,我回去就立即安排。”

林续文与林庭立见过面,即刻起船继续西行,赶去池州见岳冷秋;林庭立也立时返回东阳去做准备。

第111章 异动

黄锦年携旨出城,由江宁水军战船护送,从狱岛进朝天荡,与孙文炳汇合,放舟沿江而下,拂晓时分在江宁与丹阳交界的亭子岛水域,遇到驻泊在那里等候进一步消息的淮东水军。

在亭子岛江域,战船横江、帆桅遮天。

除一部水营战船转从暨阳进入太湖,去跟先部进入湖州北部长兴县的张季恒汇合外,靖海第二水营主力及由原庙山行营军及步军司中军第一旅临时整编而成的海陵军主力,愈两万兵马,都在亭子岛附近的江域严阵以待。

虽说水军也编有战卒,但水面接舷作战,跟陆战有很大的区别。

接舷作战,船面狭窄,又有落水的风险,水军战卒多穿轻甲,兵刃都多为短器。接战时,也不讲究阵列,倒是将淮东军五人编伍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故而淮东水营战卒即使也登陆作战,但多为从属、翼从,不作为主力使用。

要是与阵列整饬的精锐步甲在陆地上正面对抗,轻甲短刃的水军战卒吃亏太大。

与孟义山急于率部进入江宁欲争勤王首功不同,林缚在十七日送往江宁的奏疏里,就言明从扬子江过来的淮东军援,可以进城协防,可以进入朝天荡策应其他诸路援军,但不会登陆深入江宁城南的腹地参与作战。

永兴帝都不敢放孟义山所率的杭湖军进江宁城,又怎么让淮东兵马入城?从扬子江过来的这部淮东援军,到底要怎么用,江宁那边搁置数日不讨论,一直拖延在那里。

直到叛军接连攻陷宣州、阳江、溧水等城,从右翼接近江宁城,相距不过百里,而江宁水军一部在白鹭湖给歼灭,永兴帝才想到从扬子江过来这部淮东援军,即使不登陆作战,进入朝天荡西侧,也能叫右翼的叛军有所收敛,才同意黄锦年携旨过来督师催行。

事实上,驻泊在亭子岛江域的这部淮东援军里,虽以水军为主,但也编有步军司津海军第一旅及庙山行营军部分兵力,能登陆作战的甲卒,也超过五千人。

不过,这部分甲卒主要也是准备用来守狱岛的。

狱岛就在江宁东华门外,距金川河口不过五六百步,淮东只要将狱岛抓在手里不失,就能迫使奢家不敢全力围攻江宁城。

从根本上,淮东并不希望江宁城给攻陷,江宁城要是给攻陷,即使能夺回来,也太伤元气。

黄锦年在过来之前,只晓得从扬子江过来的淮东援军,以靖海第二水营指挥使葛存信为主将,以步军司中军津海军指挥使赵虎及庙山行营军指挥使杨一航为副将,另有陈恩泽、胡萸儿等将。

待黄锦年、孙文炳登上亭子岛,才晓得随林缚南征闽东的高宗庭也于昨日午后赶来这里。

黄锦年与高宗庭早就相识,又一起渡过津海失陷前最后半年多的时光,也算是老相识了,在晨光里,看到高宗庭与葛存信等人到码头相迎,问道:“大人怎么舍得放宗庭到这边来?”

“萧山兵马从杭湖借道北上,有傅爷跟宋公为谋,从旁协助大人,宗庭留在那里也派不上用场,”高宗庭笑道,“大人怕这边的情况太复杂,用我来给葛老大作个参谋……”

“高先生客气了,”葛存信说道,“我只负责指挥作战,林相又去了岳冷秋军中,其他事情都得由高先生、黄大人来拿主意……”

指挥作战,葛存信、杨一航、赵虎等将足以胜任,而这部援军接近江宁之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远非登陆作战这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