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渍在设立于山神庙的临时指挥棚里,乐清派来说降的人是左光英的族兄左士雄,秀才出身,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带着左光英与刘文忠的亲笔信过来劝降。

乐清与温峤挨着,很多人都沾亲带故,能兵不血刃的解除温峤的武装,对谁都好。

眼前最大的阻力就是浙南都督府派到温峤的巡检与近两百浙南都督府直属兵马,他们若是不肯降,温峤镇地方势力很可能给裹胁硬扛下去等援兵。

陈渍没有太多的耐心,要在浙南迅速打开局势,也注定要求这边能速战速决,对要进镇寨劝降的左士雄说道:“你也不要进去,奢家所派的守将还在里面控制着形势,你要进去多半会给一刀砍了头。看你老实,我不能害你去送死。我让兵卒拿大盾护着你靠近寨墙,你要看到有熟悉的人,将左校尉、刘大人的信件射进去就是。不过话说清楚了,里面人日落之前不降,老子可没有闲工夫继续跟他们耗下去。这边强攻进去,到时候休怪刀枪无眼、血流成河!”

陈渍让左士雄靠近镇寨找熟人去劝降,但这边攻寨的准备工作却没有停止。

温峤镇外围环护的石墙又高又厚,能有效防范海盗掠袭,但毕竟不如正规的城墙。

这边打通从乐清湾进温峤的通道,大型器械的组件很方便就运了进来,两架攻城撞槌、数架抛石弩很快就组装起来,推进温峤镇能看得见的空地上待命。

在日落之前,温峤镇里突然爆发哗变。忠于奢家的温峤巡检及两百战卒坚持不降,温峤大户胡家说服民勇将领想要反过来裹胁这两百兵将开寨门投附。没想到事行不密,给温峤巡检察觉如异常,里面顿时就杀成一片。好在胡家及时派人打开寨门,放崇城步营的甲卒进去,将场面控制住,将那两百忠于奢家的兵将围杀干净。

即便如此,温峤镇里也死伤了两百多号人,血流成河。

陈渍却是不管这些,他见惯了死伤,便是上万具尸体堆积在他面前,都能面不改色的嚼吃肉饼。

在控制温峤镇之后,陈渍就在温峤镇北相对开阔的地域,驻营扎寨,后面还会继续派兵马上岸来,扫除温岭、回浦两城外围的镇寨,以期造成以温峤为基、进击收复台州之势,将奢家在衢州、东阳县的兵力吸引过来。

第111章 乡人治乡

最终有两旅甲卒进入温峤,除一营甲卒接管温峤镇的防务,主力都驻扎在镇北的营寨里。

淮东军代表朝廷收复温峤,温峤镇大多数人是无动于衷的,无非是换一拨官员征粮征税罢了,日子还将一样的过下去。

攻打温峤的战斗不算激烈,除了忠于浙南都督府的兵卒大部给歼灭外,地方所募乡勇死伤百余人,还有近三百名乡勇缴了兵甲后给集中关押在镇上的一座僧院里。

死了子弟的人家自然是伤心欲绝的领了尸首拿草席裹了下葬;子弟给集中关押的人家,虽说听镇上大户承诺淮东军会放人、会既往不咎,但看不到人给放回来,心里极不踏实。

即便是镇上大户,心里也是忐忑,担心朝廷会追究罪责,担心淮东军会大肆的劫掠、勒索地方,又担心浙闽叛军反攻回来。

以胡家大爷胡名杰为首的镇上大户,围着当初来劝降的左士雄,诉苦表忠;同时也不敢怠慢,二十九日夜里几户人家就凑了十车粮食、五头牛、五十只羊、两千两银子,连夜送到镇北的大营来。

镇北大营这边却说地方捐赠物资会由军司另派官员接收,军队只能以市价赎买粮食、牛羊等物资。银子没收不说,还拖了两大袋铜元回来,镇上大户更是忐忑不安。

十数人聚在胡家大宅里,望着两袋铜元发愁。

当世除金、银锭外,流通最广的还是制钱。

依律仅有江宁工部拥有铸币权,实际上地方私铸屡禁不绝,藩帅势力强大之后,开模铸钱已经成为军司筹措军资的半公开手段。守规矩的,熔铜铸钱,分量也足;不守规矩的,拿劣铁铸钱;有更无赖的,直接在制钱加铸“值五钱”、“值十钱”等字样,一枚当五枚、十枚用。

地方筹币,一用来发饷、一用来向地方赎买物资,最终这些制钱都流向地方。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江淮、江浙、江西、两湖,包括奢家控制的浙闽地区,币制就陷入彻底的混乱之中。

淮东去年正式设铸币局开模铸钱,废弃方孔制钱,直接铸造铜元。

淮东军侵袭浙南、闽东沿海,对绅豪实行强征、强赎的策略,在降低地方抵抗程度的同时,也确保从这些区域获取更多的物资补充。

温峤镇的大户早就见过淮东铜元的模样。

最常见的淮东铜元为十钱币,即抵旧制钱十枚。按说也够不要脸的,但淮东铜元分量相对充足,铜色精莹而花纹精美、绝难仿造。相比较地方上粗制滥造的制钱,常人都晓得淮东铜元宝贵。浙南、闽东沿海地区,对淮东铜元倒不是十分的抵制。

镇上大户倒不是为两袋淮东铜元发愁,而是琢磨不透淮东军司拒绝犒军、坚持赎买背后的态度。这年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淮东军司代表朝廷征讨浙闽,要是狠心将他们屠杀个干净、大掠温峤镇,他们也没有地方申冤。

左士信又随军到别地劝降去了,以胡人杰为首的镇上大户,一时间没有探听消息的耳目,与家里有子弟因参加乡勇而给集中看押的人家,在惶恐不安里渡过一夜。

到三十日清晨,淮东派来接管的官员才上岸进入温峤。

淮东火速在温峤设立巡检司,初任巡检是当年的崇州肉票少年之一唐希泰。

唐希泰在建陵任胥吏、主持田亩清查工作两年有余,虽说才过弱冠之龄,但办事干练、沉稳有度,又有秀才身份,任温峤巡检,能减低地方的抵制心理。

唐希泰在乐清耽搁了一天,率扈从在温峤南的根坞小港上岸后,没有立即进镇子,而是先去镇北大营见陈渍。

虽说唐希泰没有进镇子,但他身穿湖青色的九品文官服,在这两天都是持刀披甲的登岸将卒里十分的显眼,立即引起镇上人的注意。

胡家大爷胡人杰闻讯出来,想要中途拦截拜见,唐希泰等人已经过了镇子进入镇北大营了。虽说没有候到人,胡人杰等人也不便退回去,便在牌楼下等候着。

看到一群泥腿子也聚在一边议论什么不散开,胡人杰怕引起淮东接管官员的不快与多余的担忧,派家丁去驱赶。

家丁去而复返,回禀道:“听那边说人,刚刚过镇子有个将军,好像是镇东头胡寡妇家的小二子!”

“谁?”胡人杰一时想不起谁来?

“前些年给台州府司选征去北边勤王死在那里的胡麻猴?”胡人杰旁边倒有人想起这么个人来。

“胡麻猴?”胡人杰模模糊糊的想起这么个人来,还是胡氏宗族子弟,只是隔得太远,印象模糊,再说上一回浙兵北上勤王是崇观九年,今年已经是永兴二年了,“胡麻猴没死,还当上淮东军的将官,也太搞笑了,他们没看花眼?”

“大概错不了,不单胡寡妇家小二子,还有前圩的唐贵、中岙的一个小子,一时也叫不出名字,他们过去时出声还跟镇上人打招呼来着,只是脚下没停,”家丁回禀道,“那边已经有人去唤胡寡妇去了。”

“那多半就错不了,”旁边有人吭声道,“哦,对了,胡寡妇家的小三子还给关押在大庙里呢……”

胡人杰愣怔了片饷,一时间也犯糊涂起来。待脸如枯木的胡寡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给乡人搀抚来寻子,胡人杰才回过神。胡人杰赶紧将他平时看一眼都嫌心烦的老妇人请过来,将抬榻让给老妇人坐;看着老妇人衣裳单薄,还亲切的将身上的狐裘子脱下来给老妇人穿,待之比亲娘还亲。老妇人胡寡妇倒手足无措起来……

差不多到日隅时分,陈渍才与唐希泰往温峤镇走来,胡麻猴也在扈从队列里一起过来。

胡人杰率领温峤乡绅十数人上前来迎接,胡寡妇真真切切的看到自家的儿子死而复生,穿甲持刀站在人群中间,扑过来就放声嚎哭,一屁股坐地上:“麻猴子,三娃子就要给拉去砍头了,你要救救三娃子啊……”

陈渍、唐希泰这边也给搞得莫明其妙。一堆人杂嘴多舌的解释了半天,才知道胡麻猴的三弟跟镇上的乡勇缴械后都给关押在镇上僧院里,乡人传言这些人都要给拉出去砍头。

唐希泰看向陈渍,拱手问道:“陈指挥,你看怎么处置?”

陈渍最头痛这种事,看到随唐希泰过来的巡检副尉跟地方上一名老妇人哭作一团,也晓得他们是亲人相聚,说道:“军司委派唐大人、胡哨将过来处置地方事务,这些事自然是由你做主;我还要赶紧将人马都拉出去呢!”

唐希泰这才笑着走过去,将胡麻猴及老妇人搀扶起来,说道:“晋雄你今日归乡与母亲相认,是大喜之事,”又与胡人杰等地方乡绅说道,“温峤乡老被迫从贼,其中曲折,淮东军司早有体察,这趟某代表淮东军赴任地方,也将代表淮东军司赦免温峤乡老的无心之失,绝没有追究之意,还请温峤乡老放下担忧……”当下又向胡人杰等地方乡绅介绍起身后以胡麻猴胡晋雄为首的十多个台州籍扈从武官。

胡麻猴本无大名,是阳信一役被俘的浙兵之一,随迁到津海安置,在津海起了大名胡晋雄,后编入津海军守城,积功任都卒长;撤到淮东后,进入战训学堂培训,刚刚升任副哨将。这次给调来任巡检副尉,协助唐希泰主持温峤地方兵备事。

淮东考虑到占领浙南后,除了治理地方抽取税赋外,还是将地方兵备有效的组织起来。这样不仅能更有效的控制浙南地方,还能从浙南抽取枭勇善战的兵员补充浙南战场的兵力不足。

以往地方兵备大都控制地方豪族手里,即便是奢家治闽,主要就是依赖于宗族势力,在进占两浙之后,也是采取奢家治城、豪绅治乡的治理原则,将主要精心放在控制重点城池及防寨上,势力不足以渗透到浙南的方方面面。

林缚治淮东,一个根本手段就是不动声色的打压地方势力。在府县之下广泛设置巡检司,一面裁撤原有的地方兵备,一面由军司直接辖管的巡检司重新组织地方兵备,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

一般说来,地方势力并没有割据争雄的野心,主要是关心地权、田宅的得失。淮东军司广设巡检司的作为,没有增加地方的负担,还日益稳定了地方治安,总体上是受地方欢迎的。

这个成功经验,林缚自然要用于浙南。

这次开辟浙南战场,除了唐希泰、罗成艺、朱艾等大批吏员从淮东地方抽出来外,还抽调包括胡晋雄在内、原浙南籍近百名基层武官,作为从根本上控制浙南地方的基层力量使用。

陈渍下令将镇里的甲卒都撤出去,移到镇北的大营驻守,正式将温峤交给唐希泰接管。陈渍忙于军务,性子也懒得跟地方乡绅应付。淮东军司治军原则也是严格限制军队插手地方事务,这边交接过,陈渍也没有进镇子,就直接回镇北大营去了。

随唐希泰、胡晋雄进温峤的,除了吏员与扈从武官,也就十多名扈兵而已。不过大军驻扎在侧,二三十人维持地方秩序是绰绰有余的,关键是要尽快的将地方事务与兵备组织起来。

唐希泰与胡人杰等地方乡绅应付,胡晋雄搀着老母,带着十多扈兵便去大庙接管给关押在那里的三百多乡勇,先将惶恐揣测的人心安定下来再说。

地方上畏兵,穿甲执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