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立宁王,江宁六部权柄又不足以统御南方诸郡,一旦南北信路阻绝,除江东郡外,南方其他诸郡的漕粮,怕就不会那么老实的聚到津海粮道上来运往北方。

林缚以这样的立场,猜到有册立宁王的可能,也是赞同这种做法的。

林缚才不关心谁做皇帝,将局势平定下来才是最关键的。

中原爆发大规模的民变,南方诸郡不能集中资源、兵力,很可能给奢家各个击破。

现实的情况,东闽虞万杲不听两浙郡的命令,董原在两浙又不听虞万杲的辖制,江西郡与江东郡又无瓜葛,就是一盘散沙。

顾悟尘对册立宁王一事的态度却与林缚迥然不同,顾悟尘关心的是元氏帝权能否顺利传续一事,担心是册立宁王会给将来的帝位传承埋下难以消除的祸根。

不要说其他的,只要宁王日后能得到一个李卓式人物的忠心,宁王很可能就会有请皇上早日退位、颐养天命的想法,要是皇上不幸生出子嗣,宁王会拱手将唾手可得的帝位让出来不成?

在林缚看来,与其替当今皇帝考虑以后的帝权危机,还是渡过眼前的难关要紧。庆裕帝遇刺,德隆帝继位,这背后又干净到哪里去?

林缚不与顾悟尘争辩什么,说道:“事情已成定局,也非我们能干涉,多想无益,这边事毕,待薰娘到江宁,我再留一两天,就要先回崇州去……”

顾悟尘愁眉不展,思虑道:“也不晓得余心源如何处置漕事,要是今年秋漕还往淮口涌,简直就是吸引流寇往淮河边赶,问题一大摞,也看不到有什么头绪。仙霞关与杉关给封,浙西与赣南都抽不兵力去夺,也不知道虞万杲在闽北情势如何……我看啊,也许隔不了多久,奢文庄就要自立为闽王了!”

这年头可没有“缓称王”的说法,要是虞万杲在闽北不能对奢家造成威胁,使奢家有能力将闽北与浙南联成一起,奢文庄是非常有可能称王的。

“我眼下只能跟奢家争岛地,”林缚说道,“争岛地也颇为不易,奢家不会轻易放弃昌国、岱山诸岛,海战倒是不怕,夺岛伤亡太重,很可能短时间内就是在岱山一线进行拉锯,失奢家无力派战船骚扰嵊泗以北的海域……”

林缚组织了两次强袭大横岛,第一次打残寇兵在清石湾的防线,第二次才攻下北麓营堡,两次强袭歼敌一千六百人,自身伤亡也差不多在一千两百人左右,完完全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硬仗。

短时间内,林缚不会强行攻打岱山、昌国诸岛,而是以巩固嵊泗防线为主,以打击寇兵岛坞、封锁其海路为辅,逐步的扩在嵊泗海域的优势,真正的会战,要等董原、虞万杲以及江西郡都做好准备对奢家反攻之后,才能同时进行。

以奢家此时的动员能力,从晋安还能抽出五六万的精锐兵力。要是奢文庄不会太笨,他在浙东应该以打击豪族大户、拉拢破产农民为主,甚至在浙西可以鼓动大批的破产矿工加入奢家军队(浙西虽然是山地为主,但仙霞岭以北一带有较多银矿)。

林缚还没有自狂到以江东左军一家的力量就将奢家掐死在摇篮里。

************

到宣抚使司衙门,林缚先下了马车,他的左参政衔不大可能在宣抚使司衙门里领实职,但他毕竟要算宣抚使王添的佐官。

在路上故意压着车速,林缚赶过来,王添、韩载等人已经先回到衙门。沈戎、林庭立、刘师度、孟心史等府县主官也到宣抚使司衙门落脚议事。

林缚不关心江东郡的钱粮支度,他有左参政之衔,但是王添不会给他实权,他在宣抚使司里也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援应,也无法跟王添要权。

他关心的是原宁海镇水营的饷银,宣抚使司会如何拔给他。

林缚锐气十足,江东又需林缚镇守江口,庇护侧翼,王添也不在粮饷的事情上刁难他,爽利的将原来宁海镇水营的粮饷份额划拨给靖海水营,由地方按夏秋粮季运付。

好在事变之时,一年中最重要的秋粮饷还没有运付,林缚倒是一下子能得两万五千多两的折赋银,算是一桩好事。

***********

林缚在宣抚使司耗了半天,将晚时分,才与林庭立一起到顾府来喝酒,商议要事。

赶到顾府,觉得府里气氛有些压抑,仆役、丫鬟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错了事。

林缚以为顾悟尘还在为册立宁王的事情闹心,拿下人出气,遇到赵勤民才知道另有烦心事。

“江宁水营有个喝醉酒的校尉,下午闯到衙门来闹事,说是这边扣了他们的粮饷,要大人吐出来,”赵勤民摇头叹息说道,“大人将那混蛋绑到大院里抽了八十鞭子,竟然惹了好几百号人过来闹饷。大人要杨朴、柳西林带人过去抓人镇压,程余谦却跳出来做和事佬,大人立威也立不得,这短掉的粮饷又从哪里去补去?”

“这个问题是棘手……”林缚也咂嘴。

为限制江东左军的势力,岳冷秋有意加强江防力量,在过去两个月,曾大幅度提高对水营的拨银,不仅宁海镇水营受惠、江宁水营的拨银也大幅提高。

萧涛远叛变,宁海镇水营解散,以及朝廷调顾悟尘出任江宁兵部左侍郎,分辖江宁水营,使得江防力量脱离岳冷秋的掌握——同时带来的后果就是,经岳冷秋努力大幅提高的粮饷拨银又回到之前的低水平上。

宁海镇水营已经解散了,钱饷收不收缩,只要林缚认了,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宣抚使司拔给的粮饷,林缚最终还是要拿到整个江东左军的体系内统筹支度。

江宁水营却闹翻了锅,将卒提高了两个月的饷钱又骤然变回原样,又如何甘愿?

至于今日的闹饷,大概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有程余谦作梗,顾悟尘还是没有办法抓一批人、杀一批人立威。

赶着张玉伯、柳西林过来,林缚与他们一起去后园角亭去找顾悟尘,顾悟尘倒也将气强行消掉,苦笑道:“手里无兵时头痛,有兵时也头痛,这些兵痞子,当真难治,也难怪李卓在江宁一年多,以他的治军之才,也没能让江宁水营改头换面……林缚,你来说,要如何才好!”

“平实之道,无非严纪律、挤空额、汰弱留强,将挤出来的钱饷改善余下将卒的代遇,而后提拔勇健,练成精锐。将卒善战、敢战,千余足以挡万师,怯战、无勇,虽百万不足以挡一军,”林缚在外面就考虑过,就直接回答顾悟尘的问题,说道,“李卓在江宁也基本这么做,但受程余谦制肘,短时间内没见什么效果。如今程余谦权位更重,他要制肘,庇护那些庸劣将卒,更是没有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反击之策。”

“说来听听。”顾悟尘听林缚胸有成竹,倒也放宽心来,要大家坐下来,听林缚说策。

“暨阳一战,东海寇绝大部分还是东海寇,但到今年夏秋时,东海寇实际已经是晋安老卒居多了,”林缚说道,“若是江宁水营烂到根子花再大的心思都无法改造,那就只能使他消耗掉,再从别处补充新鲜血液!此为一策也。或者从东阳乡勇调两营健锐,由杨释率领编入江宁水营,再起炉灶,有了这个基础,再逐步的将江宁水营的其他山头下狠手削掉,也是可行的……”

顾悟尘摸着下颔胡须,思虑了片晌,说道:“双管齐下,速度更快一些。浙东请援,江宁水营就分拨往援,全权交给董原去挣扎,想来董原不会有替我恤惜兵力的心思……我身边有四百人,从东阳调八百人,另募四百辅兵,应该能编两营水师,便让杨释带着先交给你训练三个月。”

“行啊,我在崇州还能多两营的水师能用。”林缚笑道,爽利答应下来。

林庭立也没有意见,顾悟尘控制江宁水营之后,能促进林顾两族的利益,再说顾悟尘将杨释调到身边,东阳军将领就以林济远、陈寿岩为首,他调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有何不好?

第5章 挖墙脚

第5章

顾君薰坐船逆流而上,十一月初二才到江宁。

除随行女眷外,赵青山率靖海第一水营全师而来,船队没有在河口镇停泊,而在秣陵县西边就折进龙江湖。

朝廷正式承认靖海水营替代宁海镇水营的地位,除宣抚使司提供粮饷、提督府所属工坊提供兵甲,也将由江宁工部下属的龙江船场提供各类战船。

根据宁海镇水营各类战船总数,以往龙江船场每年提供八分之一数量的各类战船,以保证宁海镇水营的战船八年能更换一批,江宁工部每年大约要为宁海镇水营专门拨出一万两的造船银款。

官吏贪鄙,江宁工部也概莫能免,即使有水营派员监造,一起勾结起来偷工减料,也是常态。再加上宁海镇水营的将领时常将好船偷偷售出求利,使得暨阳血战前后的宁海镇水营战船质量整体上甚至不及奢家仓促间为东海寇批量建造的海船。

之前的旧账,林缚不想去翻,即使官吏再腐败,龙江船场聚集着国内最优秀的造船匠人也是事实。近两百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大量的物料储备,使得龙江船场成为当今少数几家能造大型海上风帆战船的船场之一。

宁海镇水营编有五营正卒,靖海第一水营、第二水营去除辅兵不算,战卒也在三千人左右,所需战船若是以载量计,总载量也相当无几。

但是靖海水营需要是以海船为主,用料、结构、强度以及防海水腐蚀等各项标准都要远远超过内河战船。

内河水营的辅助船只甚至都不用龙骨,出海舟师哪怕是小型哨船要是建造时没有加龙骨主料,稍大一些的风浪,就能直接将船体打散。主力战船更是要采用高强度的水密隔舱结构,两舷也要用与龙骨同等规格的大料进行加固。

如此一来,龙江船场即使给靖海水营提供总载量相同的战船,以林缚给出的标准建造,官吏不从中贪污,成本少说也要提供三四倍——江宁工部自然不可能吃这个亏,只同意照一万两的造船总拨银数为靖海水营建造战船。

津海级战船的每艘成本要超过一万五千两银,一万两银的总拨银数,只够靖海水营添置大半艘津海级战船或两艘半集云级战船。

宁海镇水营战损不大,所以八年换一批船绰绰有余;靖海水营要在嵊泗诸岛建立稳固的防线,频繁的海战,会极大的加剧战船的消耗。

两次强袭大横岛,靖海水营先后有近四成比例的战船趴窝,其中近半数战船损毁不能修复再用。

以这样的战损烈度估算,至少要将造船拨银提高到每年十万两才能保证靖海水营不因频繁的海战而削弱战力。

岳冷秋已经离开江宁前往临淮,准备率长淮军北上镇压民乱,宣抚使王添以及新上任的江东按察使余心源也分别前往平江府、丹阳府视察地方战备,督促两地将兵力往南集结,以防董原在浙北仓促建立的防线给奢家捅穿——情势如此紧急,林缚仍耐心留在江宁,携顾君薰回门省亲是小事,主要是跟江宁工部就战船修造的事情讨价还价。

除了每年的造船拔银总数外,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彼此争执不下。

之前岳冷秋为加强江防力量,限制江宁左军在崇州的发展,要龙江船场为宁海镇水营、江宁水营额外多造了一批优质战船。如今宁海镇水营解散,这多造出来的一批优质战船还没有交付,但是岳冷秋袖手不管江防事之后,江宁工部不敢刁难近在咫尺的江宁水营,却不肯将这批战船交付给靖海水营。

林缚这几天就为这两件事跑断脚,在江宁工部尚书徐怀东、江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