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缚将王成服、孙尚望、李书义、朱艾、长孙庚等人调入中枢,但林梦得、孙敬轩等人还是枢密院重臣,实际之地位并不受威胁。虽然权柄有所稀释,但并不严重,本身各方面的事务也多,在林缚之下,大家也都没有集权己方的心思跟妄念;等到林梦得、孙敬轩年老体弱告老虞养之时,王成服、孙尚望等人则递进接掌枢密院的大权,能形成平稳过渡。

对将要新设的长淮军一样,林缚可以不立即将其解散,不会将那些多的将领打发回家种田去,还将保留他们的将职权位,但会保证他们放弃割据的意图,前期无非是往长淮军里填入更多的参谋军事、指挥参军、军令官等辅职将官,以三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形成平稳的过渡,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搞得满手血腥。

“曹家及董原呢,你打算怎么处置?”宋佳问道。

“我敞开心杯,跟曹义渠,跟董原说:我会不计前嫌,也会保证你们享有富贵。甚至陈芝虎此时降我,我也愿意保他性命,但是,他们会相信我吗?”林缚咧嘴一笑,袖着手,暗感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就是信任,谁都想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不到山穷水尽之时,谁也不愿意妥协跟退让,想到这里,又说道,“他们不屈服,那把他们往西赶。北伐之后,燕胡失燕蓟、两辽之地,残部也会往西撤,让他们在西逃路上同流合污去。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借口继续向西进军……”

“总之是不要让我再领兵了。”刘妙贞笑道,她们也早知道林缚在收复关中,也没有打消停下向西北用兵的步伐。

虽说有穷兵黩武之嫌,但不继续用兵,军备就要缩减,军购市场也会随之缩减——至少在新学、新产业发展的初期,这都不能算是好事。

另外一个,林缚心目之中新帝国的西北疆域,北到柔然海、西到伊梨河,怎么可能是收复关中之后就停下用兵的步伐?当年在奢家身上所用的驱虎吞狼之计,这次还要再用一回。

第55章 易帜立军

以往将军情司从枢密院分拆出来,成立军事参谋部,只涉及到淮东军内部的调整,河南诸镇以及曹氏所辖的蜀军,名义上还是受枢密院辖制——

在岳冷秋返回涡阳之后,到十二月中旬,林缚正大签署枢密院令,将正阳、涡阳两镇从河南六镇军中分拆出来,独设长淮军,以陶春、邓愈分任正副指挥使;公函行文及军政事务皆从枢密院拨入军事参谋部管辖。

岳冷秋以枢密副、右都御史,监长淮、河南军事兼督粮秣;与此同时,岳峙调离涡阳镇,出任东南水师副指挥使。

林缚另从江宁初高等陆军指挥学堂调入结业将官二百余人,随胡乔中赴涡阳,筹建长淮军参谋体系,胡乔中同时担任长淮军参谋军事。

***************

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府治政后,江宁军政事务都不再需要得政事堂及内廷批淮便得行,但像设立长淮军这般重大的军政事务,通常还是需要及时通报政事堂、内廷知晓的。

太后梁氏看到张晏、沈戎拿出来的行文,直接喷出一口血来伸脚蹬晕过去。

苗硕慌乱着派人去请太医,又派人去梅庵园请阳信公主过来。

自闹出赐婚闹剧之后,元嫣就搬出万寿宫,独自住在宫城后面的庵园里。闻听太后咳血昏厥过去,元嫣有心不理此事,又于心不忍,犹豫再三,终是带着侍女赶来万寿宫看太后的身体如何。

还没走进内殿,就听着太后梁氏苍老而绝望的声音从里间传来:“衰家对不住元氏十三代先祖列宗,江宁形势已无法挽留,你们还是去劝皇上想开些,你们都不要围在衰家这个将死人榻前……”

海陵王元鉴海脸沮如丧,失魂落魄的走进来,差点撞到元嫣。

“叔叔。”元嫣行礼道。

元鉴海也无回应,木木的看了元嫣一眼,径直往内殿走去,带着哭腔的哀嚎出来:“老祖宗啊,那竖子是等不及要下手篡位了,元氏子弟大祸临头了啊……”

在元鉴海、沈戎、张晏等人看来,曹氏给隔绝在蜀地,董原在许昌也自保无暇,岳冷秋的公开投附,无疑是代表林缚不再掩饰他篡位称帝的意图,篡位之事随时都会发生。

元嫣迟疑的站在中殿里,看着空旷而冷寂的殿堂,一时间也有诸多的迷茫:这天下以后真就要改朝换代了吗?他真的会大开杀戒诛除元氏宗族吗?有时候忍不住会想,既然生不能同裘,死在他的刀下也是了却宿缘吧!

想到这里,元嫣便转身离万寿宫,直觉得这宫廷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直想到九年前那寒冷的早晨,大战之后,林缚酣睡城头,而她躲在一旁好奇的观望,心里充塞着少女应有的美好激动与好奇的心情——只是这一切似乎也都不存在了。

刘直站在万寿宫门外,只是静静的看着冷寞而寂静离去的阳信公主。

说实话,林缚究竟会怎么处置元氏宗族、会怎么处置阳信公主,枢密院诸大臣也不是很肯定。

****************

“这本是荆襄会战之后就确定的事,若不是如此,林缚焉会使池州军北上,焉会用岳冷秋督河南粮秣、掌握涡阳、正阳二镇?”元归政说道,“岳冷秋率涡阳、正阳二镇易帜,无疑是配合林缚篡位而造势,以此震慑其他反对者……”

许昌衙署里,董原、刘庭州、元归政等人正襟危坐。

正阳、涡阳二镇易帜立长淮军,胡乔中率数百淮东军出身将官进入长淮军建立参谋体系,岳峙又调往淮东军的核心战力之一东南水师出任副指挥使,这是明明确确的表明岳冷秋、岳峙、陶春、邓愈一系人马正式与淮东合流。

虽说这事给许昌的震动尤其的大;但元归政、刘庭州等人皆以为这是林缚在加快篡位的步伐。

董原蹙紧眉头,紧决而缓慢的摇头说道:“岳冷秋不是那种轻易会将自己完全交出去的人,难道岳峙出任东南水师副指挥使,给岳冷秋的保证,能强过将涡阳、正阳二镇兵马抓在自己手里?一定是出了什么变故,一定是出了什么关键性的变故,才能叫岳冷秋下此决心!”

元归政与刘庭州面面相觑,他二人对董原的话不以为意,甚至以为董原有些疑神疑鬼。他二人坚持认为岳冷秋与左承幕、胡文穆一样,早就暗中投靠淮东,此时率正阳、涡阳二镇易帜,不是林缚为篡位而加快落子罢了。

董原百思不得其解,缓言道:“许是要往海州派一些眼线……”

元归政与刘庭州同样不解:

不要看海州已经是有好几万住户的大城,但作为北方军团的后勤支持基地,整座城池还是军控状态,城池之外又给军控屯区包围。

看中军购市场的工场主、海贸商人们,都必须要向枢密院申请,经军部审核,才得以进入海州设立工场,纳入北方军团的军购体系之中,都要接受反间培训,雇工之严格不亚于征募兵卒入营伍。

江宁、崇州要开放得多,搜集情报相对容易,但向海州派眼线进行渗透,则十分的困难。董原一直小心翼翼,就怕有什么把柄落到林缚手里,这时候向海州派遣眼线,一旦眼线给淮东抓获,那几乎会将许昌的退路完全堵死。

元归政、刘庭州对董原铁心认为海州藏着旁人不知的秘密,还是十分的疑惑,不过也不会反对。许昌派去的眼线真要是不幸给淮东抓获,那董原除了举起匡复帝室的旗帜反抗淮东之外,也就没有其他退路可走了。

*******************

登州城,乃青登陆地防线及锁海防线的衔接点,不仅是登州水师的驻地,出任登州将军,兼督青、莱、胶、登诸军及登州水师的那赫雄祁,也将驻辕设于登州城内,同时,负责搜索江淮情报事务的西寺监也设于登州城内。

在登州将军的行辕里,西寺监总管督事佟化成,神情凝重的端起一盏茶,盯着水汽氤氲的茶盅,想了想,又侧头跟那赫雄祁说道:“这三个月来,南面密探冒死截获的四封淮东机密行文里,皆提到‘伏火弩’、‘三级’、‘四级战舰’等字样;岳冷秋在去海州后,回涡阳就立即易帜……这种种现象,要是单纯理解来林缚有意加快篡位称帝的步伐,似有不妥。”

苏庭瞻站在那赫雄祁的右侧,见那赫雄祁有如枯树的脸皮子绷紧着。

虽说那赫雄祁早期也惨败于还是江东左军时间的淮东军之手,但说到对淮东的了解及警惕,北燕已罕有其他将臣能及得上那赫雄祁了。

虽说在天命帝的坚持下,在河淮防线上任用的将帅,如叶济多镝、叶济多镝、周知众、袁庭立、那赫雄祁等人,都是能淮东有较清醒认识的,但在燕京,大多数王公大臣,对淮东的警觉心还是不够。

入冬以来,眼看着从荆襄大败里恢复元气,武备相比较荆襄会战之前,还有所上升,燕京的诸多王公大臣就有些按捺不住,嚷嚷着要组织南进之攻势。

他们将荆襄受挫的责任,完全推到叶济罗荣指挥不当、察敌不明而受敌计诱的头上,不承认或者就不愿意承认,在淮东掌握之下的南朝,实际已经获得战略上的优势。

在战略是采取进攻之势态,还是防御之势态,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要采取进攻之势态,就要将主要兵力往济宁、即墨等更外围的防垒推进,虽然能给南朝兵马造成极大压力的同时,也会使己方的防御弹性减弱。

一旦判断失误,而南朝兵马又有决战之心,在济宁、即墨等外围防线,一次重大的挫败,就可能导致整个防线的崩溃。

那赫雄祁看苏庭瞻,问道:“苏将军,你如何看岳冷秋易帜之事?”

苏庭瞻虽然知道决定权不在他身上,但那赫雄祁这么问自己,还使他感到压力极大。

苏庭瞻也知道燕京的王公大臣普遍以为岳冷秋易帜,是林缚为篡位称帝走出的关键一步——要真是如此,那北燕在河南、山东防线上的驻兵就应该采取更积极的势态,尽可能往南推进,至少也要保证曹义渠有在渝州另立新帝、董原在许昌对抗淮东的勇气。

但是,跟淮东打了这么年的交道,苏庭瞻更认为岳冷秋易帜,更有可能是林缚组织北伐的前骤——苏庭瞻思虑良久,说道:“庭瞻以为佟督事所言有道理,对当前形势不能估计太乐观,”说到这里,苏庭瞻话锋变得更尖锐,“我以为朝廷当前不应该满心期待从林缚的篡位自立之中能争取什么好处,而是要立即动员、筹措以应对南朝即将到来的北伐攻势……”

“苏将军也认为这是淮东军要北伐的前骤啊!”那赫雄祁长吁一口气,转而跟佟化成说道,“多镝亲王那边,我直接写信过去,佟督事,你还是直接回燕京向皇上详细禀报这种种异状……”

第56章 太行山奇兵

年初前后,晋鲁之交的太行山南麓山脉,大雪封山。

一队由十数匹骡马、二十余名葛衣汉子组成的商队,大雪天气,艰难的在太行大山间行进。这是晋南、鲁北之交寻常能见的商旅骡马队,主要是瘦骨嶙峋的骡子,仅有为首的两名骑着马,随身都有防山贼路盗的朴刀。

汉子们多显得精瘦,布巾包头,迎着刀子割似的寒风,脸露出来,有着风吹日晒的苍桑,完全是晋南、晋中一带山区汉子的模样。

商路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之间也不知道艰难的行了多久,天色将暮,忽而传来几声尖锐的哨鸣声,听着像是大鸟啸鸣;为首的汉子抬头望去,远山雪树相映,看不见鸟兽的影子,回头从身边之人手里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