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武御-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槊如何胡闹的,他自然之道,甚至连刘槊怎么想的,他也能猜出一二,可是,这也不能成为皇帝决定事情的理由啊,要知道,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关系天下民生的大事请,岂可儿戏。而刘槊的一番“出奇”的表现,在蔡邕看来,简直比儿戏还儿戏,这叫他怎么能不郁闷,怎么能不无奈?

“老师,话不能这么说啊,虽然那天的事情,学生处理的不太妥当,可是终究是为了大汉的天下,想必陛下也是能看到其中好处的,如何能不同意?”刘槊笑着,有些得意,这段日子和蔡邕混熟了,蔡邕对他也十分好,就像是对亲儿子一样,刘槊渐渐的也不十分拘谨。

“话虽如此,可终究是有点出乎意料,不过,发生在你这小家伙身上,好像什么事情都正确呢,真不知道你脑子里怎么想的。”蔡邕最后还是将这一切算到刘槊身上,这段时间,他也算见识了刘槊的神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除了读书识字,讲解基本要义以外,多数,不是刘槊在学,而是蔡邕在学,教育这么一个妖孽一般的学生,蔡邕压力很大。

虽然压力很大,可是动力也很足啊,而且很多是两人一起探讨,这让蔡邕感受到了圣人教学的气氛,心中更是欣喜。

“不过,老师,陛下肯定有他的打算,不可能白白的让学生担当如此重任吧?”刘槊对刘宏的打算,虽然不理解,却并不感激,至少他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灵帝刘宏的其中第一道圣旨就是令刘槊组建“将相阁”,设“巡察御史”一职,代天子巡查天下英才收为己用,位同九卿,但是有官职,没工资,还不能上朝。

后面设立的左右巡查副史,才真正能上朝,而且协同正巡察御史,管理将相阁。巡查御史可设长史、主簿等,虽然不能直接开府,但形式上,大小是个官不是。

“陛下自然不会让你一个毛头小子胡来的,这不是设了左右副使么,他们可以上朝议政,而你不行,不是么?”蔡邕有些好奇,这小子好像对上朝不怎么上心呢。

他怎么知道,不上朝,才是刘槊想要的,要不然每天三拜九叩,喊上几声“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别说累,就算恶心,都能把他恶心死。

而且,万一皇帝起得迟了些,或者有事耽搁了,你大臣还得跪在下面等着,刘槊记得《三国演义》里面演的,诸葛亮都得乖乖跪着等刘禅上朝不是?

想到这里,刘槊反而有些庆幸,自己年龄小,能闹腾,皇帝不喜欢,那敢情好,可是哥们有想法,有才华,你还得用是吧?

刘槊不知道的是,这里上朝一般是不用三拜九叩,而且所谓的“万岁万岁万万岁”谁知道是后世那个家伙搞出来的,现在可没有这种形式主义。

“学生还小,不能上朝,这是自然,等到学生能为陛下分忧的时候,自然,陛下会允许的。”刘槊心口不一的回答道。

“真的?”一段时间的接触,蔡邕对于刘槊也有了一点了解,自然不会认为刘槊就说的是真心话。

刘槊点点头,眼神“真挚、清澈”的看着蔡邕。

蔡邕点点头,完全无视刘槊的眼神,反而看向刘槊的时候,带着丝丝的怜悯。

“那你知道你的两个助手,是谁么?”蔡邕诡异的看这刘槊,有点看笑话的意思。

刘槊摇摇头。

“袁绍和曹操,怎么样,开心么?”

开心?开毛的心啊。

刘槊都想骂娘了,这刘宏脑子没病吧,这么坑爹。

虽然下心中怨念万分,刘槊还是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宠辱不惊的听着蔡邕讲。

倒是蔡琰,听到刘槊当官了,有些惊奇和欣喜,听到不能上朝,又有些不满,当听到袁绍和曹操的时候,更是表情十分矛盾。

不用说,小丫头心思单纯,偏向曹操和刘槊,并不喜欢袁绍。

……

“陛下的第二道圣旨是设大将军一职,位高于三公,由河南尹、司隶校尉、虎贲中郎将何进担任。

同时提何进之弟何苗为车骑将军,董太后娘家内侄董承为骠骑将军。”

“陛下第三道圣旨,准许太尉刘宽辞去太尉一职,由刘伯安接任。

刘伯安半年以来,平定边疆有功,封为列侯,节制幽州、并州、凉州。”

“陛下第四道圣旨,封刘表为荆州刺史,并交州牧,平定外族入侵。”

“陛下第五道圣旨,封刘焉为益州刺史,汉中太守,镇守一方。”

“陛下第六道圣旨,招丁原入京,封为执金吾,其子吕布,勇武天下少有,封为荡寇将军,归刘伯安麾下,助其平定周边外族。”

“陛下第七道圣旨,招王允、陈赐为官。

另,洛阳军备废弛,令蹇硕组建西园禁军,蹇硕自为校尉。”

随着蔡邕说完,刘槊感觉,这事情不对啊。

祸根,好像都被自己惹到自己这一边了。

第五十八章 揣测圣意【上】

刘槊听着蔡邕简短的说完七道圣旨,中间也没有打断,蔡邕也没有多做解释,除了和刘槊相关的被放到最前面告诉,其他的都是极其简短的带过,只是,这些简短的,反而是最让刘槊不放心的,最感觉到心惊胆战的,刘宏,要干什么?

刘槊低头,默默的思考其中利害关系,蔡琰在一边看着,蔡邕也是期待的看着,静静的等待。

太阳已经渐渐偏了下去,谁也没有说话,书房,就这么沉默着,气氛有些压抑,沉重。

第一次,刘槊感觉到,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wén rén shū wū¨

将近一个月以来,蔡邕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这个弟子露出如此神色,心中不由诧异,也十分期待起来,看这个妖孽般的弟子,能给自己怎么样的惊喜。

蔡邕朝会散了的时候,和刘宽等人小聚一会,大概讨论了一下陛下的意思,却也没有得出什么结果,只是自己等人这一段时间的运作和刘槊的参与,还是有明显的效果的。

这一次,蔡邕也是有意考校一下刘槊,后面的六道圣旨,除了简单叙述,其他的什么都没说,甚至都没让刘槊插话询问,十分仓促的说完。

刘槊心中默默地思考,这七道圣旨,到底要传达刘宏怎么样的意思,难道是仅仅简单地平衡么?

而且,董承、陈赐等人的出现,还有同意蹇硕提前组建西园禁军,这一切,远远超出了刘槊对与这段历史的认知。

虽然有自己的参与和推动,可是刘槊依旧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只是这种不对劲,他却寻找不出根源。

唯一能猜测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历史,会由于自己的参与而变得莫测,自己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会被最大程度的削弱。

这些,刘槊倒不在意,三国,人才是第一,其他的只要有人才,都好说。

刘槊担心的是,这个世界,这段历史,发生什么绝对不可阻止的异变,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导致这段历史变得面目全非,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只是,想归想,刘槊却没有什么办法阻止,只能心中暗自叹气。

自己都在想着如何改变历史,还怎么能阻止历史的变异,不可控制呢?

其实,刘槊担心的还是自己不能控制,超出掌控和预料的,总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聪明和掌控欲望极重的人。

而刘槊,明显就是这样的人,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的顺风顺水,更是助长了他的骄傲和欲望。

……

“第一道圣旨,给自己安排了两个绝世枭雄,为什么呢?”刘槊心中疑惑。

“第二道圣旨,何进成为大将军,不出预料,可是董承,不是现在还跟着董卓的女婿牛辅混呢么,怎么就跑到洛阳了,而且还成为了骠骑将军?他的资历够么,就算是董太后权衡和干预,其他朝臣难道不会干涉么?骠骑将军,可是一个大蛋糕啊,没人要?”

“第三道圣旨,老爹接管太尉一职,这是好事,可是为什么会把凉州也送给老爹啊?董卓那厮……”想到这里,刘槊就一阵郁闷和担忧。董卓,可不是谁都能镇住的,尤其是刘虞的性格还稍微有些懦弱,如果真的给董卓机会做大,岂不是自己的灾难。

“第四道圣旨,差别不大,唯一是刘表不会十分安定,不知道单骑定荆州还能不能精彩的上演,而且交州,也不好弄啊。”

“第五道圣旨,刘焉成为刺史倒也没什么,坐领汉中,倒有些意思,现在好像是张鲁的长辈张修等人在汉中闹事吧,不过,刘焉那个老狐狸一定会借机做大,到给了他机会,却也绝了其他人的机会,毕竟,刘璋守成都有些困难,何况是锐意进取呢。”这道圣旨,刘槊倒有些赞同,甚至有些满意。

益州,不是他短时间内所能图谋的,所以有人能替他掌管一段时间,刘槊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刘焉掌管,那是最好不过了。

“第六道圣旨,丁原入京,倒有些改变,只是,丁原走了也没什么,可是吕布那个祸害,可千万别跑到凉州去,就在并州纵横就行了,万一跑到凉州被董卓挖墙脚,事情就大发了。”这是蔡邕等人商议的结果,蔡邕等人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到了刘槊这里,刘槊却不淡定了。

丁原走了,并州狼骑就由吕布统领,若是吕布忠诚还好,若是被董卓收买,到时候谁能阻挡并州狼骑加上凉州虎狼之师的入侵?刘槊眉头紧紧的皱起来了。

“第七道圣旨,更是诡异无比。王允等人征辟为官,我并不意外,只是,为什么是和蹇硕组建西园禁军的圣旨一起说的,这处处透着诡异啊。”

……

“老师,陛下什么意思啊?”刘槊想了一会,心中有了些猜测,却不敢妄言,毕竟他就算先知先觉,也是有个限度的,而且很多话都有些大逆不道不说,更多的想法则有些惊世骇俗,若是说出来,刘槊不能保证蔡邕会不会立即把他绑了,送到灵帝刘宏那里去。

“槊儿什么想法,不放说来听听。”蔡邕没有回答,而是询问其刘槊来。

刘槊斟酌了一下,沉声道:“学生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自然不能妥善处理将相阁一众事宜,然而由于这个想法是学生提出来的,除了学生恐怕别人也不能做的完善。

而且,学生是汉室宗亲,陛下让学生主持将相阁,然后派人辅佐,十分正常,可是为什么会派遣曹操和袁绍两人,他们两人毕竟也没有经历过太多,而且,天下英才,经历过他们两人的网罗,谁知道我汉室宗亲能收获什么呢,本来一个挺好的想法,这么一弄,就……”

刘槊说着,就看到蔡邕脸色渐渐沉了下去,后面的话便吞到肚子里,没有再说。这段话,前面的还好说,后面的话,已经有些大逆不道了,在蔡邕面前,你可以直接面见皇帝指出不对,但是不能在背后指责皇帝的不是。

就算皇帝有错,你也只能推到那些宦官身上,而不是议论皇帝的不是,这,在蔡邕看来,并不是一个臣子该说该做的。

而且,肆意质疑皇帝的决定,这,简直是不可饶恕,尤其是背后说,更是有小人之嫌。

第五十九章 揣测圣意【中】

蔡邕看到刘槊不说了,却没有说话,而是紧紧地盯着刘槊,沉着脸,气氛开始变得十分压抑。哪怕刘槊刚才侃侃而谈,此刻也不禁有些心中忐忑。

好像是天性一样,儿子会怕老子,而学生,多半是会怕老师的。刘槊是个小孩子,却拥有成人的思想和灵魂,只是现在对沉着脸的蔡邕,谈不上惧怕,心中却也十分忐忑。

沉默了一会,蔡琰小心翼翼的看着两人,撇了撇嘴,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