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武御-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弟就不知道了。具体怎么多,还得视情况而定,你我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若是妄下定论,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不懂,就不要乱说,胡说。

曹操点头,众人也跟着附和。

“不过,最稳妥的方法,却是让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幽州,整顿民生,训练士卒,前期可以选择妥协,等到兵强力壮,再度进攻。

若不能一战而竟全功,可以派一员强将,再给于坚强有力的粮草支持,守护我大汉疆土,确实没有任何问题的。”

刘槊斟酌着,让自己的话能获得认可,却不会引起反弹。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思路走。

第五十二章 搅动风云【六】

其实,这些话和废话没什么区别,不过,用在这里,用在现在,用在对大汉形势并不是十分了解的众人身上,也是十分有效的。

尤其是,放在现在这个人才凋零,贪官污吏横行的官场上,刘槊提出的看起来可用,实际上不过是空想而已,却也能给人希望。

只是,这些话也就哄哄那些不明事理的,对于像曹操这样的人杰,刘槊明白是搪塞不过去的,不过刘槊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要他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有一点,刘槊可以肯定,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想着扬名天下,自己这里起个由头,或许还能为幽州并州等地方争取不少的力量呢。

别人不说,刘槊很清楚曹操对于战争和功名的欲望,若是能把这尊大佛拉到幽州去,刘槊相信幽州等地方的局面,很快就能改观的。

当然,刘槊还是倾向于曹操去凉州地区,哪里董卓可真的没有人能够镇得住,让曹操去给董卓添堵,祸害一下,也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自古功名马上取。曹操想当个征西将军,自己给他提供思路和契机,这人情想必也不小吧?

……

“外族与我中原,征战由来已久,是我大汉朝心腹之患。然而最近各地祸乱频发,朝廷焦头烂额,外族不断入侵更是火上浇油。

只是眼下朝廷竟然无可征战之兵,可镇守一方之能将。实在是可悲可叹啊。”刘槊不等众人反驳,面色沉重道。

果然,所有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他们能坐在这里的,除了像张非这样的,那个不是心高气傲之人。

现在刘槊的意思,很明显,对他们这些空有一身才华却不思报效国家的现状的一种嘲讽。

不过,谁也说不了什么,毕竟刘槊说的话也是事实。董昭是寒门弟子,或许会感觉到报国无门的苦闷,所以对这些话有异议,可是其他人都心知肚明。

不出所料,曹操袁绍二人低头沉思,其他人也都不再说话,喝着闷酒。刘槊也不打破,只是却毫无顾忌甚至是十分失礼的和蔡琰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把这严肃的气氛当回事。

“小师弟,天纵奇才,我等不如。只是,这天下事,乃是陛下亲自定夺,我等岂能妄言。”曹操干笑了声,打破沉默。

今天的聚会,简直不像个聚会,一开始就发生十分出人意料的尴尬事情,现在,有讨论到这方面,气氛又变得诡异起来。

在场的,年龄最大者不过三十,最小者刘槊,蔡琰,不足十岁。可是,当这揭破面具的是年龄最小的的时候,他们心中就不可遏止的生出怪异荒诞甚至是愧疚的心理。

“大丈夫在世,当执三尺剑,立不世功,若是前怕狼,后怕虎,战战兢兢,能有什么作为?

小弟虽然年幼,却也知道为陛下分忧,忧心天下,明日我就奏请陛下,成立将相阁,渴求天下英才为我大汉朝分忧,为陛下排忧解难。

哪里会坐在这里,如同女儿一般,正日渐愁眉不展,这,岂是大丈夫所为。空空辜负了七尺之躯。”

刘槊的话,掷地有声。

不过,心中心思,到底是为了皇帝,还是为了自己,就耐人寻味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刘槊的确是为了大汉朝天下百姓的。

至于将相阁,是刘槊突发奇想,或许,这将相阁才是刘槊这一次聚会的最大收获。

天下间人才何其多,在三国历史上,就那些有名有姓的能人,刘槊不求找到多少,就来几个人,他就谢天谢地了。

刘槊现在也顾不上自己是否妖孽了,这几天,仔细一想,时间,留给自己的时间虽然看上去很多,可是其实,自己已经岌岌可危了。

十余年的时间,自己不可能谋害皇帝刘宏,所以实际上留给自己的时间不过一年两年而已。

……

“小师弟一番话,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啊。男儿大丈夫,生当如此。

只是不知道小师弟所言的将相阁,如何说法呢?”曹操对刘槊是越来越欣赏了。

倒是袁绍,隐隐猜测到刘槊的意思,心中有些不安。不过很快他又镇定下来了,袁家,依旧不可动摇。

荀攸董昭二人,目光中绽放出摄人光芒,不可思议之余又十分欣喜的看这刘槊。二人都不笨,将相阁,或许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展抱负,一飞冲天的机会。

刘槊坦然一笑,对曹操替他人问话,当这个托,有些好笑,这天下间,能让曹操当托,当个递话的,恐怕也独一份了吧。

“将相阁,顾名思义,便是名列文臣武将,天下良才的地方。

只是,这个将相阁,却不是祭拜那些古之贤良,而是让此刻起于天下有大功绩者,名列其中,受天下人尊敬,受万世敬仰。

将相阁,可以收纳天下有志之士,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此等人物,不问出身,只求才能出众。

只要通过考验,证实真的有真才实学,我变走请陛下,为其安排官职,或者招为宾客,总之,绝对不会有一个人受到埋没。”

刘槊尽量勾勒出一个诱人的画饼,只是能不能实现,自己也没把握。看袁绍等世家弟子的脸色,就知道这件事情困难重重。

不过想到那个恐怖的联盟,刘槊心中又存有一丝希望。只要这件事情能够成功,自己就能成为大汉朝版本的蒋校长了。

虽然让书院开遍天下,实行知识普及目前来说不太可能,但是收拢天下人才,刘槊相信哪些世家虽然不愿意,却也没理由阻止。

开书院,会导致愚民政策这一封建统治者的基本手段和政策遭到挑衅,从而导致统治者心中不满,对刘槊自己造成极大困扰,这不是刘槊想看到的。

但是立将相阁则完全不一样,那些人才都是已经出生的,而且已经具备才能的,还能够为朝廷所用的,为统治者所用的,他们有什么理由阻止呢。

刘槊唯一担心的是,灵帝刘宏可千万要给力一点呢,别太吝啬了,不给官职,或者让自己拿钱买官,那可就傻眼了。

【浑浑噩噩,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明天会补上昨天的,然后加更。

休息休息,尽量理清思路,全力以赴。

求推荐,收藏,点击,拜谢。】

第五十三章 搅动风云【七】

【六千字。

三章写一起了。

这一段就算告一段落,说实话,写的很无力。

接下来或许会好点。

当然,铺垫之后,才是正戏。

求,点收推,还有书评。

谢谢!】

当然,刘槊对于那个见过一次面的、历史上的昏晕皇帝刘宏,还是有些期望的,至少不是完全绝望。

或许是出于同一个姓,或许是对于人家的一生有些酸溜溜的羡慕嫉妒,凭什么你是一辈子尽享荣华富贵,我却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挣扎,而且越陷越深,甚至都快被洪水淹没自己的底线和坚持。

所以,刘槊对与刘宏还是稍微留心了的,虽然有些不大靠谱,但也不是十恶不赦,当然,这也是相对来说。

十二岁的灵帝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被大将军窦武迎为皇帝,那时候,东汉的政治已经病入膏肓。

而且,旱灾、水灾、蝗虫灾害等天灾频繁,四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又有宦官外戚不断争权夺利,原本还有雄心壮志的刘宏,随着一连串的事故,不断地起起伏伏,不断的变得消沉,哪怕随着年龄增长,刘宏逐渐的掌控了天下大权,也没有做出一番作为,反而是沉湎酒色,宠信宦官,导致怨声四起,朝廷大臣也是离心离德,后来的黄巾之乱更是要了大汉朝的命。

不过,刘槊并不完全相信历史所描述的一切,只是,那一次见过刘宏,刘槊就不会忘掉这么一个人,刘槊也绝对不会相信就是这么一个人就绝对的昏晕无能。

就像蜀汉后主刘禅一样,刘槊对刘宏心中也存在不少疑问,只是没有机会得到答案。

刘槊仅凭那一次见面就相信刘宏,为刘宏鸣不平,显然是有些偏激的,但是对刘宏刘槊并不绝望,一个皇帝,安安稳稳当了二十余年,还最后掌控了国家大权,刘槊有理由相信这人或许志不在此,或许精神不太正常,想法有区别于正常人,但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人真的昏晕无能。

……

想到自己将会对天下大多数的人才有知遇之恩、举荐之恩,刘槊心中不由就有些兴奋和期待。虽然这样会站在世家大族的对立面,刘槊也顾不得了,这天下,寒门子弟何其多,而且,数百年传承下来,世家弟子多出纨绔,真正有才能的也没有几个。

司马家出了八个人,荀家出了八个人,袁家就出了两个,曹家倒是不少,关键是曹操太强。这是北方的有名的有才的世家大族子弟。

南方倒也有,江东四大家族,还有周家、孙家等家族,也是英才辈出。荆州几个家族,诸葛、庞统、马氏五常等人,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可是,算起来,这些人能占到天下人才的三分之一么?刘槊心里面略微统计了一下,摇了摇头。

田丰、沮授、刘晔、郭嘉、戏志才、徐庶、法正、吕蒙、鲁肃、张辽、徐晃、关羽、张飞、吕布……

这些人物,那一个是出身豪门,哪一个是世家大族的弟子?或许里面会有像张飞这样的土豪,可说起家族,他们那个人的家族能拿出手?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精英,刘槊相信,他们会为自己带来希望,而自己,将为他们带去机会、达到甚至超越理想的机会。

“小师弟能有如此想法,可真是天下良材的福音,只是不知道陛下是否会同意呢?而且,世家大族也不好说话呀?”曹操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但也十分清楚了。

曹操对世家大族并没有多少好感,虽然他本身也是出身世家。或许正是因为出身世家,他才对世家的毒害认识的最清楚。

不能直接铲除世家,但是重用寒门子弟总可以吧?曹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身边的几大谋主,除了荀彧荀攸,其他的像郭嘉、戏志才、程昱、贾诩、刘晔、徐庶等人,都是出身寒门。刘晔虽然是汉室宗亲,可是家道中落,因为在家乡杀人而流落异乡,自然算不得世家弟子。

只是,曹操打压世家,甚至铲除世家的举动,到了曹丕手里,却被破坏的一干二净。曹丕的一个九品中正制,彻底巩固和讨好了世家大族,却也让世家大族的毒害越来越深。

把持着天下读书人的出路、大量的土地兼并、大量的私藏人口、手握重兵,等等,种种毒害,数不胜数。

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世家大族转变成为门阀,促进了门阀制度和氏族制度形成。为社会安定等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

“陛下英明神武,此等为国为民的善举,如何不能得到陛下的支持。至于世家大族,此乃我刘氏的天下,还是他们的天下?”刘槊微微一笑,脸上表情很好,只是这声音,却让众人有些发寒。他们只是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