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马林不是想要把北悉尼的煤炭运回欧洲使用。那样搞的话,成本太高了。毕竟,从北美运到欧洲,道路遥远,成本很高。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特大柴油动力的超级货轮年代。帆船大是远不及后世的货轮的,而船越大,运输成本就越低。所以,运送煤炭回欧洲,并不经济,还不如从英国进口了。

但是,北美的煤炭,可以就地利用啊!

利用来做什么呢?造纸和造船!

之前,马林就想过使用北美的森林资源来造纸,使用原木作为纸浆来源。但是,这需要使用密封的高压器皿,添加硫酸钠或烧碱来猛火蒸煮。这样一来,就需要很多燃料。

原本,马林是打算直接使用砍伐木材的边角料(如枯树枝、枯树叶等)来作为燃料的。但是,枯枝败叶的热值不高,而煮纸浆需要猛火。所以,使用煤炭才是更好的选择。

如今,有了煤炭,自然是皆大欢喜。而且,有了煤炭,马林还可以在造船过程中,使用煤炭炉子煮出的高温蒸汽,去软化木材,将其加工成船肋骨。

总之,有了煤炭,燃料问题就不再是个问题了。至于那些砍树剩下的枯枝败叶还有树皮什么的,完全可以给老百姓拿去当柴火烧嘛。而工业生产,则都使用布雷顿角岛出产的煤炭。

实在的,布雷顿角岛有煤矿,简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基地。但是,它也有很大的缺陷。

因为,布雷顿角岛比较靠北,气候比较冷。所以,这里寒温带的针叶林比较多,阔叶林很少。

而马林最需要的橡树,在布雷顿角岛这种高纬度岛上,虽然有,但占比很少。岛上最多的,还是桦树、松树等针叶乔木。但桦树、松树等针叶乔木耐腐蚀性很差,不适合造船。

所以,布雷顿角岛虽然有煤矿,却不适合作为造船基地。但是,针叶林的木材,用来造纸,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思考再三后,马林终于下定了决心在布雷顿角岛也开一个基地,主要用来采煤和造纸。当然,附近的土地也可以用来放羊。

亚美利哥登岛考察过,这里印第安原住民很少,占领岛屿危险性很……

这也难怪,印第安土著毕竟是落后文明,还处于狩猎和原始农业阶段。但是,布雷顿角岛因为纬度高,不适合种植粮食。而因为冬季寒冷,狩猎也很麻烦。

反正,这个年代的北美大陆地多人少,印第安人完全没必要把自己陷死在这里,完全可以南迁往南边后世美国的地盘。毕竟,越往南,动物越多,也更适合种植庄稼。

所以,占领布雷顿角岛,是很方便的事情,不怕遭到印第安人的围攻。不像在后世美国的海岸地区,因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印第安人也多。英国佬17世纪在弗吉尼亚殖民的时候,就经常被印第安人围城,导致饿死很多人。要不是印第安人攻不破坚固的城堡,英国殖民者早就被屠了不知多少遍了。

决定了在格林纳达、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殖民后,马林开始写报告,准备把这三处殖民,上报给西班牙王室,以保证合法性。

事实上,马林也不愿意给西班牙这个面子。但是,西班牙获得美洲,毕竟是教廷批准过的。要是不和西班牙王室打招呼就占据这三处地方,不但会招来教廷和西班牙的不满,也会给欧洲其他国家开一个坏头,会导致其他国家跟风。

所以,马林还是按照规矩,把这个殖民算作15个殖民地之一,上报给西班牙王室,以显示合法性。

而且,为了继续拉拢哥伦布和亚美利哥两位大航海家,马林决定把北美双岛的名字,更换为两位大航海家的名字。

比如,南塔克特岛,就被马林命名为亚美利哥岛。而马萨葡萄园岛,则被命名为哥伦布岛。

亚美利哥听了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特地跑过来谢恩。毕竟,这些大航海家,除了追求利益,名声也是他们非常在乎的。

把一个岛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那可是无上光荣的事情。要知道,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岛屿的名称却可以永存。马林此举,简直就是给二人扬名了。也就是哥伦布还在印度那边的,要是知道有岛屿以自己名字命名,他也会非常开心的。

至于格林纳达和布雷顿角岛,马林则没打算换名字。倒是有手下建议马林把布雷顿角岛命名为马林岛的,但马林没同意。倒不是他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马林压根就看不上这个破岛。要命名,也得是把纽约等日后繁华的地带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啊。布雷顿角岛是个亚寒带岛屿,农业搞不起来,所以注定火不起来。把自己的名字给这种岛屿命名,不白瞎了吗?还是找个能发展起来的我地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好……

第三百四十六章 开分公司的想法

亚美利哥归来后,马林就开始着手准备殖民的事情了。毕竟,航线已经发现,而且目标地区并没有什么敌对的印第安部族,所以殖民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船只问题了。因为,搞殖民地,不但要运送大量的物资过去,还要运送很多人。可是,船只载人数量是有限的。所以,马林需要足够多的船只。

以前世“五月花”号盖伦船为例,这艘船排水量180吨,搭载104人已是极限了。即便是马林手里最实用的250型,搭载人数,也不会超过150人。

而从东弗里斯兰去北美双岛,估计要两个多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回来也要一个多月。所以,算下来,一艘250级武装商船,半年内只能运送150个移民过去,一年也才能运送300人。

若要移民1万人过去,得要34艘船跑两趟……可怜马林手里现在只有几艘250级商船,完全不够用啊……

所以,马林觉得,需要把500吨级商船的研发事宜早日提上日程。因为500吨级战舰已经研发成功,到时候只要在船肋骨上减少一些就可以了。毕竟,商船不是战舰,不需要考虑船舷的抗炮击能力。只是,想量产,还是得去美洲伐木啊。毕竟,北美木头便宜啊。不像在欧洲,制造500吨级的大船,光是主龙骨所需的大料,就比较难找,价格也高。

思来想去,马林最终决定,还是买10艘船先凑合着用。等到自家造船搞起来,天知道是猴年马月了。而且,现在因为还没有经历价格革命,物价也不高。一艘200吨级的现成商船,价格不过才3000金币。10艘船,也才3万金币。而马林现在但是煮盐的利润,每年就达到了40万金币,完全负担得起。虽然之前因为要养活一万大军和修建新城及开垦荒地花费了太多金钱,但萨克森公国转眼送来了100万金币的战争赔款,使得马林见底的财政立马又充盈起来。

“萨克森公爵真是好人!”马林默默地想到。

而马林不知道的是,就在圣诞节前两天,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因为疾病,离开了人世。在去世前,萨克森公爵还在不停诅咒马林这个“可恶的小崽子”呢。只是,德累斯顿远在德意志东南地区,而东弗里斯兰伯国处于德意志西北,消息还没传过来而已。

因为皇帝求援,马林不得已送了2500人去瑞士帮皇帝打仗。可这样一来,马林麾下的正规军,就从1万人,降低到了7500人。这个规模,对于安于现状的诸侯,肯定是足够了,还嫌多。可马林是什么人?野心家啊!7500人,马林总觉得不够用。

因此,马林这些天,除了安排人去购买10艘商船,以用于运送殖民者和物资去美洲殖民地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考虑扩充军队的问题。

可是,让马林苦恼的是,想扩张军队,也没那么容易。倒不是说马林没钱扩充军队,毕竟,养活一万大军,抛开火药耗费的话,每年薪水支出也才20万金币。马林现在手握萨克森公爵赔付的100万金币,加上粮仓里有几亿磅粮食,扩张军队财政上毫无问题。

但在外交上,这是不现实的……

德意志地区是一个很奇特的地区,这里,诸侯国想要生存,除了自身实力要强大,外交也是很重要的。甚至,如果外交做得好,一个弱国,混得照样风光无限。

因为,德意志地区,甚至整个欧洲地区,国家众多。而且,德意志地区,基本没有完全碾压别国的超强势力。要是有这样的势力存在,恐怕德意志地区早就完成统一了。

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一家独大的超级势力,德意志地区才维持了四分五裂的状态。而且,诸侯们也很聪明,一旦有哪家势力有崛起为超级势力的苗头的时候,其他势力就会抱成一团,共同对抗之。甚至,会在这个超级势力成长起来之前,一起将其打压下去。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所以遭到德意志大部分诸侯的敌视,就是因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透露出了一统德意志的野心。而且,在通过联姻拿下了勃艮第公国后,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的确有了极大的提升。要是哈布斯堡家族只有奥地利这一块地盘的话,和其他选帝侯实力是差不多的。但因为拥有了勃艮第,尤其是拥有了财政良好的尼德兰地区(主要是纺织业发达的佛兰德地区)后,哈布斯堡家族已经拥有了超过其他选帝侯的实力。所以,这才引起了诸侯们在帝国议会上针对哈布斯堡家族的情况。当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出兵意大利后,帝国议会上,诸侯们想尽办法拖皇帝的后腿,就是不批准征税,使得皇帝缺乏军费。当意大利联军在福尔诺沃和法国人开干的时候,皇帝还在沃尔姆斯帝国议会和诸侯们吵架要钱呢,也因此让皇帝的军队错过的战斗。

……

所以说,马林想要扩军,也要问四周的诸侯们答应不答应。若是激起诸侯们的反弹,马林极有可能被诸侯们组团群殴。

因此,明目张胆地扩军,是有很大风险的。要知道,马林周围的邻居,可都不是善茬。比如奥尔登堡伯国,虽然是战五渣,可人家有北欧霸主丹麦作为后台;明斯特主教国也是,人家的后台是七大选帝侯国之一的科隆大主教国,也是强悍得很;至于西边的萨克森,那就不用说了,萨克森系的……只有西南的乌德勒支大主教国,没啥背景,但也算是教廷的势力,不可轻易得罪……

也就是说,马林如果想要强行扩军,可能会引来北欧霸主丹麦、两位大选帝侯和其附属势力,以及势力也不算弱的乌德勒支大主教国的反弹。

虽说是四方势力,但每一方势力,都是一个团体,绝不止一个国家。要是得罪了他们,四大势力起码能号召二三十个诸侯国一起来群殴东弗里斯兰。

所以,马林是不敢直接明目张胆地扩军的……

但是,马林现在又急需要扩军。为什么呢?因为,马林的岳父罗韦雷大主教需要啊……

虽然说,按照历史,罗韦雷大主教会在亚历山大六世死后成为教皇。但马林的存在,已经改变了历史。

比如,原本应该病死的西班牙王子胡安,因为马林出手,活了下来,还和玛格丽特公主生下了一个小王子。而让马林无语的是,胡安王子的儿子,取名竟然也叫马林。至于为何如此,据说是胡安王子为了感恩马林的救命之恩。如果马林不救下他,这个小王子根本不会诞生。就这样,西班牙的王太孙,也起了个马林的名字……

同样,胡安王子的大姐伊莎贝尔公主,也就是葡萄牙的王后,也因为马林这个“蝴蝶翅膀”的“扇动”,没有难产而死,而是顺利地诞下了小王子……

马林更大的影响,就在于借助教廷之手,遏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