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胄-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又有什么办法?

就当买个平安吧。

李秀苦恼的想着。

他家大业大,当初耶律极逃走的时候不是没叫他一起走,可他舍不得自己的产业。所以他宁愿花出去那么多钱财也不愿意离开幽州,耶律楚材到了幽州之后,他变着法子献出去的金银财宝就不止三十万贯之巨,幸好钱财虽然花出去了,但也将耶律极在幽州时候给他的特权都保留了下来。按照他的敛财速度,花出去的钱用个五年八年也就赚回来了。他不害怕战争,战争打的越持久,他赚的钱就越多。辽东的药材,江南的粮食,这些都是战争期间的紧俏东西,他靠着打通的渠道能从南方运来大批的糙米,却能卖出去三倍于精米的价格,利润之大可谓日进斗金。

再说清风晓月楼,他从大江南北,塞北辽东,西域波斯各地搜罗美女佳人。酒食之精美,女子之娇媚当为幽州甚至大辽青楼之最。包下一个异域美女一夜,就要白银三百两,若是花魁女子,还要翻上去十倍的价格。而且清风晓月楼只收白银,不收铜钱,每个月的进项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甚至,就连幽州被汉军围困的这段日子里,清风晓月楼也不是没有生意做。

不知道还要多少钱,才能将自己的产业保住。

李秀心疼的想着。

他一直把自己看做一个商人,第二位才是契丹显贵。前者的身份虽然卑贱但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而后者的身份能给他提供便利。当然,当契丹人战败之后,第二个身份就显得有些危险了。无论如何,从三品光禄大夫怎么说也是高官显贵,汉军不可能放过他。

这五十万贯是必须要出的,谁叫自己嘴贱?

李秀之所以能成为大辽国最成功的商人,他的特殊身份算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他能敏锐的抓住商机。

所以,在肉疼的同时,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

汉王才进幽州,为什么这么急着敛财?

汉军不打算在幽州长久的待下去?汉王并不打算长期占据幽州?

李秀被自己的推测吓了一跳,随即他推翻了这个想法。如今契丹人势微,汉人势强,幽州是北方重镇,军师要塞,向西北可攻打大辽上京临潢府,向东北则可直取辽东诸郡。只要占据幽州,就相当于一把掐断了大辽上京和东京之间的联系,就好像扼住了大辽的喉咙一样。这么重要的地方,汉王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怎么可能放弃?

不是要退走,那是要做什么?

忽然,李秀的脑子里灵光一现。他想起昨日他曾派仆人去大街上看过汉王张贴的告示,最后好像提到汉王要重建宫殿?

明白了!

李秀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汉王敛财,不是为了退走,也不是汉王贪财,而是建造宫殿需要足够多的钱财!

汉王要定都幽州!

李秀又被自己吓了一跳,随即也钦佩起自己的睿智来。汉王要在幽州盖一片宫殿,若仅仅是建一座行宫,完全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南面宫大王的府邸最然破败了,但规模足够大,只要修缮起来就是一片富丽堂皇的宫殿,汉王没必要全部推倒了重建,而且规模比南面宫大王府还要大!而且,他派人看过,汉军正在加高加固幽州的城墙,这又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如果汉人打算退走的话,没必要将城墙涨高加厚!

加大城池,建造宫殿,汉王需要钱!

李秀的心开始砰砰乱跳,他似乎又嗅到了一个发迹的机会。

他使劲的压制住澎湃的心情,深深的吸了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稳定下来。他看着自己手里的粥碗,心说能不能保住产业甚至更上一层楼就看自己是不是赌对了。汉王需要钱,而自己有敛财的手段,他觉得自己有机会说服汉王,只要保留下自己在生意上的特权,他会给汉王提供一大笔钱。

但他没有什么自信,因为他知道,自己和汉王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自己的确有钱,但汉王手里有兵。只需派遣一千兵卒,就能将自己庞大的产业全部抢过去。

可是,他知道,自己必须拼一下。

“哈哈哈哈!”

赵大正冷笑着看那些契丹显贵的颓丧样子,忽然听到人群里传出来一阵大笑。紧接着,一个身材肥胖到令人咋舌的身影摇摇晃晃的从人群里挤了出来。那胖子身上的锦衣虽然很肥大了,还是被他圆滚滚的肚子撑起来溜圆溜圆。契丹人不同中原汉人,对士农工商的级别看待的没那么严格。商人也可以身穿锦衣,所以倒也分辨不出此人是官宦还是富商。

“如此珍馐美味,十万贯一碗,不贵不贵!可惜,只是太少了些,不知道后堂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美味。”

那胖子旁若无人的大笑道,脸上的表情好像占了极大的便宜似的那么得意。

众人都将视线投向李秀,有人咒骂:“斥力台你他妈的就是个王八蛋!显摆你有钱吗!”有人叹气:“李胖子,这是心疼傻了么?”有人讥讽:“李大人,难道还想再吃几碗?”

“那个人叫斥力台,汉名李秀,是耶律极的妻兄,善投机倒把,塞外往中原的药材,皮毛,玉石都是他的生意,幽州城里的粮店,绸缎庄也多是他名下产业,还有清风晓月楼,也是日进斗金的场所,此人,算得上幽州首富。”

一名监察院官员贴着赵大的耳朵说道。

赵大点了点头,将目光定格在李秀的脸上。

只见那胖子摇摇晃晃的走到赵大身前,还很不知羞耻的舔着碗里的残粥:“非大机缘不能吃到如此珍馐,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他看向赵大,语带双关的说道:“草民还真是没有吃够,请问大人,后堂……可还有粥吗?”

赵大眯着眼睛,越发的喜欢这个看起来很和气的胖子:“第二锅已经熬好了,正在后堂晾着,你若是没有喝够,可以自己去舀来喝,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李秀随即深深作了一揖:“多谢大人!这第二锅的头一碗草民是必须要抢的。”

说完,他摇着圆鼓鼓的身子,竟然真的往后堂去了。

赵大微笑着吩咐道:“来人,给诸位贵客算算,每个人都喝了几碗,算清楚些,万不可亏了贵客。若是还有人没喝够的,也可到后堂中去。”

他笑着对那些傻了眼的显贵拱了拱手:“本官还有公务,失陪。”

第二锅的头一碗吗?

赵大笑了笑,那我就去会会你这个二锅头。

第六百零三章 喝到了

“草民李秀,拜见大人。”

李秀见那个显然官爵不小的指挥使大人果然也到了后堂,站在后堂门口的李秀连忙躬身施礼。只是他这身子胖的离谱,一个大礼拜下去在别人看起来倒也只是欠了欠身子似的,李秀发誓,他真的是想来个九十度的大揖。

“进来吧。”

赵大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率先走进了后堂中。在主位上坐下来,四名黑衣监察卫站在他的身侧。后堂也是一个小会客厅,两侧各放着三把椅子,椅子中间放着四脚矮几,而矮几上则放着各色精致糕点,甚至还有从高句丽进贡来的逆了时节而生的蟠桃。

看到这十几枚桃子,李秀心里忽然生出几分悲凉来。

高丽人叛了。

以往,这些逆了时节而生的蟠桃都是贡品,要送到上京去,幽州原本是太子耶律极做留守,所以也有份。现在这蟠桃摆放在客厅的矮几上,李秀第一个反应不是这桃子甜不甜,不是能卖几个钱,而是高句丽肯定是对汉国称臣了。

大辽真的完了,听说东京辽阳府也是朝不保夕,数万靺鞨蛮子也不知道怎么来的那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发兵攻打辽阳府。李秀知道,大辽正面对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而且看样子,是在劫难逃了。东京辽阳府是大辽耶律家发迹之地,曾经在西拉木伦河,在青牛湖畔放牧而生的契丹人就是在辽阳开始迈出了称霸的第一步,当年的契丹族狼骑在辽东大地上所向披靡。

那个时候,高句丽的王跪倒在契丹族夷离堇耶律匀德实的脚下亲吻着他的马靴。后来,耶律雄机陛下称帝,高句丽的王同样在陛下的战马前匍匐着瑟瑟发抖。(注1)

那个时候,汉人还是像羔羊一样,面对大辽的铁骑,他们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契丹狼骑从中原汉人手里抢走了大片的土地,大量的金银财宝,还有大量的奴隶。而现在呢,李秀很悲哀的想到,现在自己却不得不对一个汉人卑躬屈膝。

似乎是看透了李秀的内心,赵大微微笑着说道:“怎么,斥力台大人觉得有些不适应?”

听坐在上面的汉人高官称呼自己契丹名,李秀吓得哆嗦了一下。这哆嗦一下,一半真一半假,而他向来是会做戏的人,自然能将那一半真发挥出全部都是真实的水平。他颤抖起来很有看头,肥肉波浪一样抖起来,脸色瞬间就白的好像纸一样。无论怎么看,他脸上的惶恐表情也不是假的。

“草民不敢,大人……还是叫草民李……李秀,我是大汉的顺民,顺民。”

“顺民?”

赵大似乎这个新鲜名词感到有些好笑,他笑着指了指李秀的肚子说道:“从三品的光禄大夫,怎么能自称草民?”

李秀恭敬的说道:“那是辽国的官,在咱们大汉,草民只是一个草民。”

他抬起头,壮着胆子说道:“草民是个商人,不是大人口里的光禄大夫。”

赵大笑了起来,他发现自己对这个看起来老实实则狡诈的胖子印象不坏,也不知道是不是外表憨厚的胖子都比较顺眼的缘故,反正不讨人厌。赵大知道李秀不承认自己是大辽官员的意思,李秀是想表达一个意思,一个愿意做他口中大汉“顺民”的意思。

“怎么,难道大辽的三品高官,还不如我大汉的一介草民?”

赵大似乎并不给李秀面子,话里的意思透着讥讽。

“大人……草民一直是个商人,以后也只会是个商人,而且,肯定是对大人,对汉王,对大汉有贡献的商人。草民追逐的只是一个利字,对权这个字想来敬而远之。大人,草民真的仅仅是个商人。”

他将商人这两个字咬的很重。

赵大点了点头:“怪不得耶律极倒台你也没受牵连,而且似乎比你妹夫在位的时候混得更加风生水起了。一个只爱钱不爱权的人,想必不管是耶律极还是耶律楚材,都很喜欢。”

李秀深深的低下头,态度谦卑。

“我也很喜欢。”

赵大呵呵笑道:“而且,我相信王爷他也会喜欢。”

李秀惊喜的抬起头,忽然跪倒在地叩首道:“草民愿意报效大人,愿意报效王爷。”

赵大轻笑着说道:“起来吧,难为你那么胖也能跪的下去。不过有一句话你说的不对,你没必要报效我,我也是王爷的臣子,说说看,你打算怎么报效王爷?”

李秀挣扎着站起来,抬起头看着赵大说道:“草民可以找到最好的工匠,当初修缮建造辽国南面宫大王府邸的时候,那些工匠就是草民召集来的。铁匠,还有铁匠,草民知道上谷郡有不少好铁匠。还有石料,木材,草民和靺鞨族的都勃极烈乌骨趥也算有些交情,可以从辽东运来合抱粗的圆木,运来最坚硬纹理也最好看的石头。”

他停顿了一下,偷偷看了看赵大的脸色:“当然,上述这些的一切开销,草民都愿意承担。”

只是,他发现随着自己将筹码一点一点的堆出去,那个坐在上首的汉人高官的脸色反而渐渐的冷了下来。

“李秀,你想说什么?”

赵大抬起手将手指一根一根的伸出来:“工匠,铁匠,你也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