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胄-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会儿书,或许是挨着火炉子太近,身上暖了之后困意也就来了。不知不觉中,竟然睡着了。刘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前世,身体康复了,健壮的就好像一头小牛犊子一样,再也不要父母操心受累。他梦见自己在绿茵场上疯狂的奔跑,梦见自己在篮球馆挥汗如雨,梦见自己去了天安门,去了泰山,去了三亚,去了大草原,去了好多好多地方。睡梦中,他看到父母看着蹦跳的儿子开心的笑着,不知不觉,他的嘴角也勾起一抹漂亮的弧线。

也不知睡了多久,他手里的书掉在地上,刘凌醒了过来。

才睡醒,眼睛有些模糊,隐约看到有个人就站在不远处。那人走过来将书捡起来放在桌子上,垂首站在一边。刘凌眉头皱了皱,他知道是谁,除了赵大之外,在没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他的书房里。州府衙门里至少有三百名亲兵护卫,还有聂人敌和聂人王这两个变态高手在。至于暗中的布置的影卫,几乎无死角保护着刘凌的安全。能躲过亲兵的巡逻,还能躲过影卫暗哨的,只有赵大这个影卫的大档头才能做到。

坐直了些,刘凌接过赵大递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

“坐下吧,我说过,在我面前没有那么多规矩。”

赵大应了一声,拿铁筷子拨弄了一下火盆里的炭火,让火烧的更旺了一些。

“王爷,太原那边有消息传过来了。”

“嗯,说说吧。”

刘凌喝了口茶,嗓子里好受了一些。或许是靠着火盆太近,醒过来之后发现嗓子干的有些疼。

“朝廷里有卢森大人,候申大人,周延公大人照看着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前阵子庆州欧阳专的余孽趁着王爷不在国内又想造反,影卫的人发现的早,提醒了庆州郡守谢焕然大人,接替王小牛做庆州郡丞的叫杜元,是杜义将军的族里兄弟,也是抚远军的老人了。谢焕然大人和杜元大人带了一千多郡兵平乱,只用了三个时辰不到就将叛乱剿灭了。欧阳专的余孽基本上全都伏法,百姓们日子过的好,没人愿意铤而走险,跟着他造反的还不到三百人。”

“从庆州仓和并州仓发往晋州的第三批粮草已经上路了,这次是昭先将军亲自带兵护送的。最近党项人比较嚣张,不断有小股骑兵进入境内闹事。周延公大人写了一封信正在半路上,内容应该是询问王爷,对党项人是该强硬些还是妥协一点。”

刘凌捏着眉头说道:“昭先亲自来了?那太原城里岂不是就只剩下一个神锋营?这样不好,卢森他们做决定也太轻率了些。至于党项人,你想办法用最快的方式告诉周延公,来一个杀一个,不能有一点示弱!另外,我明日派人去应州,刘茂的兵给了忠义侯五千攻打慈州,现在他手下应该还有万余人马,本来打算让他留在应州策应南下大军的,现在昭先来了只好让他带兵回太原去。”

赵大点了点头道:“倒不是卢森大人他们做决定草率,昭先将军亲自率领神机营护送粮草来晋州……是皇帝陛下下的旨意。”

“陛下?”

刘凌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不由得再次皱紧了起来。皇帝陛下才七岁,根本就还无法处理政务。平日里他除了上朝拜拜样子之外,基本上每天都在宫里读书学习。怎么会忽然亲自处理朝政了?而且军事上的事,就连孝帝当初都很少插手,这个小刘立想做什么?证明自己可以处理政务了?

“最近陛下经常见谁?或者,经常去什么地方?”

刘凌问道。

赵大的眼睛里,对刘凌崇拜的神采一闪即逝。

“回王爷,最近……陛下经常去天牢。”

“天牢?呵呵,怪不得!”

刘凌冷笑,这个裴浩,还真是忠心耿耿。当初自己倒是看走了眼,带着他到玉州和大周开战的时候,裴浩还是一个有些唯唯诺诺的人,想不到几年过去了,骨头倒是硬了起来。

“既然陛下经常去天牢,恐怕不止下旨让昭先护送粮草来晋州这一件事吧。”

“是,陛下密旨,调建雄军节度使骆缚带兵三万进京。带着密旨的信使被我下令扣住了,这件事……王爷不可再心怀仁慈了。”

“太后呢?她知道吗?”

刘凌问道。

赵大想了想说的:“应该不知道,太后这段时间足不出户,每日诵经礼佛,朝廷里的事一点儿也不过问。陛下去天牢,也是瞒着太后去的。”

刘凌嗯了一声道:“既然太后不知道,那就让她知道。至于裴浩……杀了吧。”

经历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太多的阴谋诡计,刘凌的心已经变得冰冷。裴浩既然在天牢里还想着将自己整垮,那刘凌也没有什么情面可以留了。

赵大点了点头道:“属下遵命。”

“另外,派人去给骆缚传话,带着孝帝给他的密旨,让他看,告诉他自己拿主意。还有,告诉他,建雄军镇守北方,守土有责,对党项人过境的人,杀无赦。”

“属下遵命!”

“至于太后那里,你给我送一封信过去。”

“属下给王爷研磨。”

“不必了,口信吧,就四个字。”

刘凌顿了顿:“好自为之!”

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湖事太远

“还有件事……”

赵大将刘凌的指示都记在脑子里后,有些犹豫的说道。刘凌看他表情有些别扭,以为朝廷里还有什么龌龊事,皱着眉头说道:“周延公是做什么的!每日就在军机处里抱着火盆混日子吗?”

赵大脸色有些尴尬,顿了顿说道:“不是朝廷里的事,算是……算是王爷的私事。”

刘凌好奇道:“私事?是王妃有消息给我?”

赵大道:“王妃的书信走的是驿站,最迟明日午后也就到了。属下要说的,不是王爷家里的事,而是家外面的事。”

“到底什么事,吞吞吐吐的!”

“陈姑娘离开太原,骑了毛驴南下,看样子是要来寻王爷的。”

“哪个陈姑娘?本王认识?”

“呃……仙缘人间,陈子鱼。还有她的小丫鬟叫做嘉儿的,两个人已经到应州了。属下斗胆让影卫的人在暗中保护着,私自做主,请王爷责罚。”

刘凌顿时感觉一阵头大,还有一阵温暖。他发现自己认识的这几个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倔强,倔强到谁都敢玩千里走单骑这样的戏码。殊不知,这个世道,岂是女孩子能随便走动的?

“护着就护着吧,不要让她们受了什么委屈。你安排一下,让她们在玉州停下。我这几天正打算把王妃她们都接到玉州去,等这边真正安稳了再接到晋州来。既然要来,那就让她先见见王妃!”

刘凌咬牙切齿的说道,心里有一点恶作剧后带来的快感。

“王爷要把王妃接过来?”

赵大愣了一下,瞬间就从这句话中抓住了很多有用且重要的信息。王爷要把家人都接到晋州来,那……岂不是要与大汉真的划清界限了?

“嗯,等过完年了暖和一些就接过来,大周这场大仗,没有几年是打不完的。九十六州之地,州州都有豪杰,一个一个的打也要很久。既然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妨把家人都接过来。”

刘凌解释道。

他不想让赵大误解什么,虽然他将亲人们都接到晋州来,但是对于大汉他还不想彻底决裂。毕竟太原那里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而且现在太原掌权的基本上都是他的人。不管是卢森,候申,还是周延公都清清楚楚,没了他刘凌的大汉,还能屹立不倒吗?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不知道大汉的未来掌握在谁的手里。而周延公更不必说了,他现在就是刘凌在太原的代言人,自然所有事都为刘凌考虑。

赵大想了想道:“属下来安排吧,一定将王爷的家人安安稳稳的送到晋州。”

刘凌点了点头道:“这件事不急,现在你有的是要紧的事做。”

他站起来走到床边推开窗户,冷风嗖的一下子就钻了进来,随着风钻进来的,还有零零散散的雪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天阴得很沉,雪花飞舞。冷冽的空气让刘凌精神一振,才睡醒时候的昏沉也随之而去。

“想办法,让黑旗军,左祤卫,灰衣军打起来,必须打起来!”

他看着窗外说道:“大周乱,以北方为最。几个最大的绿林势力都集中在北方,徐胜治的灰衣军,萧破军的黑旗军,再加上刘杀狼仿效西汉末年的赤眉军都在北方。大周南面只有一个杨一山折腾的厉害,前阵子还败在大周左武卫大将军韩布衣手里了,没个一年两年的恢复不了元气。要想打下大周,北方就必须彻底平复下来。不说左右祤卫,还有即将到来的左武卫,左威卫,右武卫,这些大周朝廷实力不俗的正规战兵,就说北方这三个绿林大贼要想打下来就很难。”

“现在左祤卫的郑超,灰衣军的徐胜治,黑旗军的萧破军这三股势力互相牵制,本王好不容易置身事外,总不能白看戏。若是不让他们三个打的热闹一些,等春暖后大军南下也会有不小的阻力。虽然灰衣军和黑旗军战斗力有限,但毕竟加在一起有超过二十万人马。既然左祤卫已经牵连进来蹚浑水,就让他把水彻底蹚浑!”

赵大想了想说的:“属下尽力去办,春暖前一定让这三股势力最少灭掉一股,伤了两股!灰衣军和黑旗军中有影卫的人混进去,但时间太短,还没有接触到高层次的东西。左祤卫,属下已经派人接触了,混进去应该不难,难的是朝廷的兵马不同于绿林兵,想取得信任更难。”

刘凌点头道:“左祤卫那边不用太费神,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灰衣军和黑旗军那里。大家看到的表像是灰衣军与左祤卫关系密切,两股势力很有可能联手做掉黑旗军。但表面上的东西往往不是真实的,徐胜治与萧破军,不一定真就如传说那般不共戴天!查,将这两股势力的底细查清楚!”

赵大道:“属下遵命。”

刘凌想了想说道:“另外,大周朝廷里咱们的人也动一动,尽量拖住左武卫,左威卫,右武卫的人马北上。争取的时间越长,咱们平定大周北方的机会就越大。大周的十二卫战兵实力不俗,现在还没到与他们决战的时候。”

赵大道:“右武卫大将军刘基,左威卫大将军余齐本来就对朝廷的命令不屑一顾,而且也不服让韩布衣一个后生晚辈指手画脚。到了现在,大周朝廷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十几天了,但从影卫那边飞鸽传书得来的消息看,这两个人都没有打算北上,最起码春暖前是不会动身的。而左武卫的人马只走了十几里就又退回大营了,想来也是有人劝了韩布衣,让他别做出头鸟,别得罪了刘基和余齐。”

刘凌笑道:“这就好,你再让影卫的人在开封多活动活动,最好把韩布衣的大将军给撤了!”

赵大不解道:“韩布衣并不是名将,而且资历浅薄,他掌控左武卫对咱们不是有利吗?”

刘凌解释道:“因为他年轻,年轻人,总是会把国家荣誉看的重一些。至于刘基和余齐这样的老兵油子,估计着恨不得柴荣早点死,他们就能名正言顺的独霸一方。韩布衣不同,年轻人做事总会比较从动,对国家敌人的仇恨也就更深刻些。所以这是一个变数,一个不安分的因素,必须除掉。”

赵大心里不是特别明白刘凌说的,为什么年轻人对国家荣誉看得就比较重?为什么年轻人就比较爱国?

他虽然不是很理解,但还是会坚定不移的完成刘凌交给他的任务。

“你整日在暗中走动,外人都道你已经死了。我这样做也是无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