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之彩-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下山,那43-31-18-21的石阶依然,但是我却没有了摸黑走山路的那份激动。

篮球场早已没有了往昔的喧嚣,显得是那样的静谧。双杠已经快被周围的杂草所淹没了,单杠啊,你可曾记得,有一个少年曾经每天在10:45来到你的身边,为的是体育能及格。

终于回来了,这不是13号楼吗?一口气冲到209,看到所有的摆设还和我们走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的变动,这12平米的小房间里发生了多少有趣的故事啊。

再往上,是12号楼,中间的平台就是当年我给雪拍照的地方,如今,女主角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但是那几簇迎春花似乎长得更茂盛了。

之江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深情。怎么能忘记,在小剧场里看完《流亡大学》后的心潮澎湃;怎能忘记,在15号楼的那次精彩的党性大讨论;怎能忘记,一次次徘徊在宣传栏前,为的是将她的课表烂熟于心;怎能忘记为了省时间,连续在拉面馆里吃了三个星期。

一年的时间在生命的小溪里只是那么一股,放到人类文明的长河里那连一朵浪花也算不上,但对于个人来说,精彩的岁月将会永远留存在记忆里,带着那钱江水的咸味,带着月轮山的朗空,混合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的响味,搀杂着那一片心灵深处的绿色,长存于记忆里。

重新走在山路上,想着执子之手,相顾无言的浪漫;走过10号楼,微风里吹来的全是雪的影子,以及那动人心魄的笑容。

唉,世事难料啊,天不遂人愿,人又如之奈何。

离开了之江,我胸潮澎湃,遂赋诗一首,献给和我的心贴得最近的地方。

再别之江

六和塔侧,

月轮山麓,

钱江潮涌。

朗月当空,

惊涛拍岸。

层林尽翠,

蝶舞流岚。

星辉点点,

松涛阵阵。

晴川历历,

芳草萋萋。

白浪激扬其间,

红砖交相辉映。

求是学子,

千帆尽发,

百舸争流。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踽踽独行的山路,

是梦幻开始的地方。

牙牙学语的黎明,

是理想腾飞的翅膀。

临风的远眺。

柔风吹皱静谧。

凝眸的瞬间,

烛火点亮永恒。

山风苍老了你的容颜,

江潮嘶哑了你的声响。

中华的脊梁,

在你的默默祝福下扬帆起航。

盛世的辉煌,

从你的谆谆教导中谱写新章。

啊,之江,

梦一般的地方。

无论我走到那里,

你将留守在我的梦乡。

如同枝头的桃李,

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独自走在江堤上,忽然又有了去一趟大桥上的yu望。只是经历过太多事的我,再也找不回去年的这个时候的那份心境了。

今天我可以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伫立在人来人往的桥头,任江风呼啸在耳畔。江上帆影点点,浮光铄金。

忽然想到一句诗: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第一章 初到玉泉(上)

 大三的暑假里,我还是像一台永远不会耗竭的机器,疯狂地透支着自己的生命。每天5点半早起去游泳馆和袋鼠、熊猫他们游泳,然后9点半冒着骄阳去参加一个篮球夏令营的活动,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作,强迫自己每天至少完成一章,直到凌晨一两点,台灯还不见熄灭,尽管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在偏执的信念驱使下,居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因为没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加之又在家长眼皮底下,母亲对我似乎也放心了许多,看我无什么不良反应,也就默许了我的作息。除了写作以外,在家陪着丫头,给她辅导下功课,还时不时下厨磨练下手艺,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在我的疯狂下,那个暑假里一共完成了大约70万字,除了完成了大一大二的故事外,还部分完成了高中卷——《梦之翼》。

暑假的尾巴是在生产实习中度过的,所谓的实习也就是去附近的一些钢铁厂、玻璃厂、光纤厂,叉车厂、齿轮箱厂什么的走马观花得看看,美其名曰贴近生产,学以致用。除了每天把自己弄得满身臭汗,来回奔波外,没见得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远不如毛蟹他们去普陀山踏浪捉蟹,上天目山消暑纳凉这样的野外实习来得逍遥自在。

猛然间意识到,过完这个暑假自己就已经是大三了。大三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这样宛若云端的生活还能坚持多久,我也不知道。至于,毕业、工作、读研这些事情因为都还太遥远,更是从来没去想过。我只想着早日完成自己的宏篇大作,让别人知道浙大还有像我这样的一位才子,总有一天让母校以我为荣。

这一切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正如我的很多梦想一样,都让人觉得可笑,甚至是我最亲近的朋友们也很难理解我。熊猫、袋鼠之类的诤友会鼓励我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soso,April则会劝我应该更加现实一些;而另一些人则会觉得我像是个火星来客,脑子里总会翻涌着别人琢磨不透的疯狂念头。

按照学院的安排,大三就该回本部——玉泉校区了,如果说紫金港是个初尝人事的萝莉的话,玉泉则早已是风姿绰约的美妇了。沉淀是这里的主题,剥蚀的飞檐青砖,斑驳的林荫大道、古朴的小桥流水虽然不会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却给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耳濡目染求是二字已久,校园里的万物早已有了灵性,让人一踏入这里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来到玉泉才算真正到了浙大。

因为学校把基础部放到了紫金港,所以只有到了大三大四才有机会回到玉泉,一个在校园里流传已久的笑话说道,在玉泉天上掉下一块砖砸到三个人,一个硕士,一个博士,还有一个是博士后。吸收了这么多历届硕士博士养分的玉泉校区,自然空气里也弥漫着学术的气息。

这已经是我大学里的第二次搬家了,东西早已在假期前打包随车运到了玉泉。因为考虑到玉泉离家比起紫金港来要近了一大截,原本打算大三开始就住在家里,所以申请寝室的时候也没考虑公寓,顺手填上了8人间,于是就被发派到了玉泉5舍205,同病相连的还有小林子。Allen和圆子因为表现稍好,虽然也没抢到新公寓,被安排到了11舍,至少还是4人间。

初到5舍,有种回归之江的感觉,一样的八人间,几乎相同的桌床布局,感觉床铺质量似乎要比之江的稍微好一些,不至于因一些微扰产生4张床之间的连锁效应。

初到玉泉,第一件事自然还是帮女生们搬家。9月的杭州还笼罩在秋老虎的淫威中,知了声嘶力竭的展示着最后的歌喉。经过大二一年的积累,女生们的包裹又更渐丰满。班头不知从哪里搞来一辆平板车,于是男生们吭哧吭哧得将属于女生的包裹抬上车,拉到公主楼下。再呼哧呼哧得将东西抬进女生寝室,乘机一览公主楼的风貌。

说到公主楼,我们就先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看其建筑布局。玉泉的公主楼位于8舍,地势得天独厚。两旁有5舍,6舍两幢男生楼戍卫,构成一个品字形。古时文房乃书房,浙大原名求是书院,乃教书育人之所,当初修建浙大时,经高人点拨,依山就势,修建成一个文房四宝的格局。逶迤绵延的老和山是为笔架,自新桥门到8舍一条东西向直路是为笔,又名笔街,游泳池是为砚,池畔立大青条石数根,是为墨。排列在笔街两侧的宿舍绵延起伏,为纸。

晨钟响时,莘莘学子如江潮出舍,宛如宣纸展开,

暮鼓之刻,求是学子若倦鸟归林,又如画卷收起。

玉泉之笔便是要为莘莘学子泼墨如雨,勾画江山,于点睛处造化人才。

相传90年代初新桥门只是个比今天小桥门大不了多少的破败小门。因为新桥门外黄龙地块的规划,为了方便进出,浙大便将新桥门修葺一新,是为新气象。然不久便觉不妥,新桥门一开,入夜后香车宝马云集门口,浓妆艳抹打扮入时的女生从中娉婷而出,学校风气由此开始败坏。

校方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又不知道错在何处。一位风水高人指点道。

这新桥门正对栖霞岭下白沙泉。这白沙泉乃明万历年间筑墓者修墓时凿得,附近多埋不守妇道之女尸骨,淫邪气盛,有碍风化。浙大开新桥门与此,引淫邪之气入校园,自然乱了校内风气。

校领导问可有法镇之。

曰,唯有屏风与泰山石敢当之类至刚至阳之物方可镇之。

于是校方就在三舍与四舍之间修建了一座西迁纪念碑,以西迁英魂宿卫女生宿舍,再改五舍六舍为男生楼,以纯阳之气镇之。有西迁英魂镇守,阴邪之气再难入校园,校风为之一振,学校发展也蒸蒸日上。

自此,玉泉文气纵横,以笔街为首,而西迁碑当要津之地,为文气之枢。

此类典故真假自不可考,不过浙大这些年来发展势头一直不错,虽不敢妄称第三,却大有居清北之后执华东五校牛耳之势。

第二章 初到玉泉(下)

 室友除了小林子以外都是新面孔,本班的还有小猪,这小猪在之江的时候住在隔壁寝室,他们寝室的人都尊称他为“书记”,一开始我们寝室的还挺纳闷为什么取了这么个雅号。问小文子这“书记”的来由。他拉过我悄悄对我说道,他可不是一般的猛,基本上寝室卧谈到最后就成了小猪舌战七人,虽然他的想法有时候很离谱,但是他总是认为他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存心要和他作对。后来大家知道了他的脾气,不是太原则的问题一般都让着他,并且叫一声书记让他觉得很受用。简单说他就是一个极度自恋又缺乏真正实力的人。说实话,刚开始,我对他挺反感的,特别是他总是用一种老子永远正确的语气和人家讲话,别人稍有异议,就立即遭致他鄙夷的神情,令人产生想扁他的yu望。开始几晚寝室里,我们不知道和他费了多少口水,渐渐地,大家都进化出了对他的“高论”选择性无视的本领。人总是会有闪光点的,不过要从小猪身上找到闪光点还真如同在葛优头上拔毛一样困难,直到毕业前夕,我才看出些许端倪来。

另外一个隆重登场的是高材(高分子材料)的高材生小邱,此人原籍闽北。相貌堂堂,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整天笑口常开,且对文学有特殊喜好,最爱沈从文老先生,《边城》据说是看了不下N遍,对里面的情节早已可以倒背如流。因为同喜爱文学的缘故,所以我和他特别投缘,经常会一起讨论一些文学,诗词之类的话题。同时他对世界上的神秘现象也很有兴趣,于是我又多了一个可以高谈阔论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玛雅文明的消亡的好同伴。

还有两位是属于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一位杭州人和我原本打算的一样,已经直接搬回家住;另一位据说一直准备着要出国,所以从来没在寝室出现过,他对寝室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有了一张额外的可以堆东西的空床。所以实际上,205最初的配置是3个常住人口加上我这个准流动人口。

开始一段时间,我还在坚持着做超人。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每天回家来回路上需要耗费2个小时左右的宝贵时间,虽然可以在脑子里打点腹稿,但是天天的排队等车让我觉得我的时间不该消磨在这些无谓的琐事上。于是我开始悄悄地动起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