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加木失踪始末-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由于病魔的折磨和“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彭加木同志身体不好,而在他出走前已连续六昼夜没有很好休息,体力更加不支,因而他不可能走得太远;而且只带了一壶水,未带其他常备的食物、药品,说明他根本没准备远走。

二、彭加木出走的第二天下午和晚上就有八、九级大风,流沙活动相当频繁。

三、遇难地周围数百公里是渺无人烟的荒漠地带,除有野骆驼、野兔之外,从未发现过其他可以伤人的野兽;土匪坏人在此无生存条件,因此,既不可能被野兽伤害,也不可能被坏人劫持。

彭加木同志是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新中国一诞生,他就以满腔热情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投身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三十年来,他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为开发利用边疆资源,建立边疆科研基地,他不顾多年的病体,曾先后十五次到新疆帮助工作和进行考察,对新疆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中期他被树为上海市党员学习的标兵。同时,中国科学院也曾多次系统地介绍宣传他的模范事迹,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他与病魔斗争的顽强意志和“甘当铺路石子”的精神,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不畏劳苦,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十年动乱期间,面对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不妥协,不屈服,坚持战斗在科研第一线,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优秀品质。粉碎“四人帮”以后,他由衷地拥护党的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四化”建设上。他最后一次带领考察队对罗布泊的考察,胜利地穿过干涸湖盆,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打开了罗布泊神秘大门,为今后的考察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他为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的最后一次贡献。

为了表彰彭加木同志为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英雄行为,1981年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特授予彭加木同志“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1981年10月19日,彭加木烈士追悼大会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隆重举行。人们在一个透明的纪念盒里,装着新疆库木库都克的一抔沙土。纪念盒安放在上海烈士陵园,象征着烈士的英灵永存。

与此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了悼念彭加木同志大会。这位为边疆科学事业献身的英雄,受到了边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1983年3月13日,胡耀邦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彭加木。指出:

“在新时期中,我们希望我国知识分子,以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崇高典范,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学习彭加木、栾茀、蒋筑英、罗健夫、雷雨顺、孙冶方等同志的献身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益求精地掌握新的知识,脚踏实地地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

迄今,30年时间已经过去,彭加木依然杳无音讯,已确切地宣告死亡。

彭加木牺牲了。他的死使人们记起了他最爱吟诵的诗人臧克家的名句: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彭加木死了,但是他活在千千万万人民的心中。

我愿借用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的几句话,结束本书。方志敏烈士的遗言,仿佛道出了彭加木的最后的心声:

……假若我还能生存,那我生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

假若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文'流血的'人'地方,或者'书'我埋骨的'屋'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做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彭加木在实验室(臧志成摄)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

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附录:彭加木的学术档案

叶永烈说明:1979年,彭加木从副研究员晋升为研究员。在晋升时,按照规定,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叙述自己的学历以及学术成就。我当时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查到了彭加木在1978年5月17日亲笔所写的申请研究员档案,全文抄录。通过这一珍贵的历史档案,可以见到彭加木的详尽而准确的学术履历。

学历:

1932年广州北郊石井公社槎龙大队第十一生产队乡村小学,私塾。

1933…1934年广东省佛山市私立有恒小学三、四年级。

1935年2月…1938年7月广东佛山市私立华英中学,小学四、五、六年级及初一。

1938年8月…1940年7月香港新界东涌私立华英中学初中二、三年级。

1940年8月…1942年3月香港新界沙田私立华英中学高中一年级、二年级上学期。

1942年3月…1943年9月广东曲江市(韶关)钟元中学高中二年级下学期、三年级。

1943年10月…1947年9月重庆(1943…1946年);南京(1946…1947年):中央大学农学院,农化系。

1947年8月…1948年7月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助教。

1948年10月…1949年5月上海伪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技佐。

1949年6月…1956年3月中国科学院生理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6年7月…1961年4月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助理研究员。

1961年4月…1978年11月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学术研究:

擅长进行蛋白质及植物病毒分离提纯研究,电子显微镜技术用于蛋白质植物病毒形态、结构的研究。

自1973年以来,担任病毒组组长,全组进行植物病毒的病原鉴定、分离提附录彭加木的学术档案纯、免疫血清及形态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处在领先地位,在国际上达到专业水平,而有自己的特长。

比如:

1。对小麦丛矮病病原体的研究,系统地进行了病原鉴定,病毒的分离提纯,形态结构,免疫血清的制备与应用的研究,澄清了国际上对此类病毒在形态结构上的模糊认识。在血清论断方面也成功地提供了检测单株麦苗、单只传毒昆虫带毒率的方法,以配合农业生产上为进行综合防治采取适时、有效措施。

2。在桑树萎缩病病原的研究上,尽管国际上已认为其病原原体是类菌质体,排除了病毒病原的看法,但我们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结果,力排众议,提出确凿的证据,作出病毒与类菌质体复合感染的论点,受到国内、国外同行的重视。

3。对水稻普通矮缩病病毒的研究,日本科学工作者做过长期、深入、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否定了所谓病毒质粒外部包着一层脂质膜的设想,因而提出简便的分离提纯病毒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高效价的抗血清,提供了检测单株、单只传毒昆虫带毒率的方法。

4。1973年有一批转口的美国小麦被上海动植物检疫站检出有矮腥病。后来美国检疫专家来华狡辩,我们积极配合,在短短几天内做出了矮腥病孢子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打下了美国专家的嚣张气焰,取得胜利。

科学研究、科学考察成果:

1947年10月…1948年7月,北京大学农学院担任土壤调查及土壤物理学助教,独力编写了土壤物理实验讲义及带领实验,进行研究中国土壤的一部分化学分析及机械分析工作。

1948年10月…1952年3月,黄豆芽酸酶的研究。

1952年4月…1956年2月,原胶原的研究。

1956年3月…1961年4月,参加野外考察及建立科学实验基地:

云南生物考察队,在昆明负责建立实验室,进行紫胶及芳香油等次生物质研究、分析工作。

新疆综合考察队(1956…1959年),参加北疆阿勒太地区及玛纳斯河流域的野外考察,在乌鲁木齐建立实验基地,协助新疆分院筹划开展伊犁河流域综合考察和新疆盐湖考察工作。

华南热带生物考察队(1957年),参加海南岛及雷州半岛野外考察。

治沙队(1960年),在陕北榆林治沙试验站参加生物固沙试验;

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心分析室(北京),协助建立中心分析室并指导分析工作。

1962年5月2日—1967年2月,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肌肉蛋白及病毒形态、结构的研究,建立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并参加实验操作。

1962年…1964年,新疆化学研究所,协助建立化学所并进行盐湖考察及病毒研究(罗布泊以西及南部地区)。

1965年,广州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真菌室,协助建立电镜实验室,进行柑橘黄龙病的研究。

1973年…1978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课题组长,参加实验工作。

1977年7月原9月,新疆化学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

论文目录:

1,黄豆芽植酸酶的研究,1953…1954年7月《中国科学》杂志发表。

2,原胶原的研究,1966年《中国科学》。

3,新疆马脑炎病毒的电子显微镜观察,1962…1965年《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

4,不同来源的原肌球朊物理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1955年《生理学报》(19,389)。

5,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晶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1963年《生理化学与生理物理学报》(3,206)。

6,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测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分子,1965年《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5,5,7…16)。

7,新疆盐湖考察报告,阿克苏盐山盐溶洞的考察,1965年地质地理方面的内部刊物。

8,紫胶的净化、加工方法的研究(未)。

9,生物固沙试验(实验报告),1973年以“病毒组”名义发表的论文,有关柑橘黄龙病病原体的研究。

10,与柑橘黄龙病有关的一种线状病毒,《中国科学》1973年3期(313…315),英文发表在ScientiaSinica,1974年13NO3(421…438)。

11,水稻里条矮缩病病原体的研究:传毒灰飞虱中类似病毒的质粒,《中国科学》,1974年2期(158…163)。

12,桑树萎缩病病原体的研究: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体的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科学》,1974年3期(283…291)。

13,在桑树萎缩型及花叶型萎缩病病原体的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科学》1974年7期。

14,桑树萎缩病病原体的研究:桑树萎缩型萎缩病病原体在病树中一年内的消长,《科学通报》1977,2期。

15,桑树萎缩型萎缩病病原体的研究: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媒介昆虫——科目附录彭加木的学术档案菱纹叶蝉的传毒作用及其带毒情况,《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77年。

16,枣疯病病原体的忾显微镜研究,《中国科学》,1974年6期。

17,西安地区的番茄为什么发病,《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学报》,1975年2期。

18,我国禾谷类病毒的病原问题:水稻普通矮缩病、水稻黄矮病和大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问题,《科学通报》1977年1,2。

19,我国禾谷类病毒的病原问题:小麦丛矮病的病原问题(1)《科学通报》1977年1期。

20,小麦丛矮病的病原问题(2)《科学通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