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加木失踪始末-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一带,发生过多起失踪案件,有的被救,有的死去,有的下落不明。例如:

1979年,云南第九地质队28人因汽车故障,在半途遇险,水很快喝光了。幸亏队长镇定,要全队团结,绝不可各自走散。附近驻军在三天后闻讯,立即出动飞机,终于找到。当时队员们濒于死亡,靠喝小便维持生命。空军用直升机把28人全部救回,地质队员含着热泪高呼:“解放军万岁!”

1976年7月3日,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的一辆汽车在罗布泊以北给野外运送物资时失踪。后来查明,当时发现汽车水箱漏水。这三人不知,以为水箱的水不够,便把水壶中的水都倒入水箱。水全部漏光,三人渴死。空军在七天后闻讯赶到现场,找到三人尸体(因为汽车,目标较大),从遗书中获知出事经过。

有一年,一名副班长带着一名战士出外打柴。打满了一挑,他叫战士挑着先回营地,而他还要再打一挑。入夜,副班长没回来,风沙却越刮越紧。副班长失踪的消息报告到团部,团里出动一个营去寻找,一直没有下落。出动直升机来回“耕地”三、四架次,也未找到。几年后,发现了这位副班长背的冲锋枪。

部队除了周夫有处长向我介绍的情况之外,据2006年报道,在罗布泊曾经发生过多次死亡事故: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旧称)的一架飞机,在新疆鄯善县上空失踪。九年以后,人们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一架坠毁的飞机,据推测很可能是那架在鄯善失踪的飞机,机上人员全部死亡。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警卫1骑马走失。32年后的1982年,地质队员在罗布泊南岸发现他的尸体,死因不明。

1990年,新疆哈密市七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失踪,两年后地质队员在一雅丹下发现三具干尸。距死者30公里有一辆汽车,另外四人下落不明。

好几年以前,当地驻军丢失了一名副班长。他出去割芦苇,到夜晚还没有回来。四处寻找,一直没有下落。3年以后,部队执行任务时路过一片沼泽地,沼泽里站着一副人的尸骨,大部陷下去了,尸骨旁平放着一根扁担和一把小镰刀。显然,这就是那位失踪的副班长。

又有一次,部队丢失过一名战士,他受命外出打猎,再也没有回来。隔了很久,战士们出去打柴时发现了他,他已经成了一具木乃伊。

1980年6月,就在彭加木失踪的时候,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也发生一件事故:一天早晨新疆石油管理局在鄯善县的一个野外队,包括驾驶员和考察人员共三人,开了一辆吉普车去沙漠中调查,车行一百多公里,汽车零件损坏无法前进,他们三个人沿着来的路,步行回营地报信。但由于当时天气太热,体力不支,一位年轻的同志先倒下,再往前走十多公里,中年人倒下,最后年老的同志也倒下了。出事后,这位直升机驾驶员奉命参加寻找,很快在一条线上找到了三位同志的遗体……

1995年夏,新疆米兰农场一职工带领两人去罗布泊探宝失踪。出事地点在距楼兰17公里处,两具尸体完好,另一人下落不明。奇怪的是出事的北京吉普车完好,汽车油箱里有汽油,车上也有水,出事的原因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彭加木究竟在哪里?

彭加木失踪之谜,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如今,有人开列彭加木失踪的九种可能:

第一种:彭加木被外星人接走;

第二种:彭加木逃往美国;

第三种:彭加木被直升机接到苏联;

第四种:被与彭加木有分歧的同行人员杀害;

第五种:迷失方向找不到宿营地;

第六种:不幸陷入沼泽被吞没;

第七种:被突然坍塌的雅丹砸死;

第八种:被狼群吃掉;

第九种:芦苇丛中躲避炎热晕倒,被风沙掩埋。

在这九种可能性之中,第一、第二、第三种乃天方夜谭;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种不可信;第五种“迷失方向找不到宿营地”加上第九种“芦苇丛中躲避炎热晕倒,风沙掩埋”,可能性最大。

新疆军区朱参谋长特别着重批判了第二、第三种,即“彭加木逃往美国”、“彭加木被直升机接到苏联”,他严肃地指出:

“姑且不讲彭加木同志政治上一贯表现很好,就拿地理环境来说吧,库木库都克地处新疆腹心地带,离中蒙边境直线距离470公里,离中苏边境直线距离大约700公里,离中印边境直线距离1100多公里,中间隔着戈壁沙漠和大山,怎么走得出去?说彭加木同志可能坐间谍飞机飞走啦,那简直是神话!他没有电台,连地图也没有,怎么联络?直升机续航能力小,从国境线飞不到这个地区。运输机吧,那里一无机场,二无导航设备,怎么降落?再说,我们那么多雷达,6月17日前后都没有发现过这类目标,因此说,彭加木‘外逃’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同志们把‘彭加木外逃’的谣言当作一桩十足的笑料。”

◆反思彭加木的失误

彭加木为了节省国家资金,独自外出找水井,因此失踪于茫茫大漠。他的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永远值得世世代代敬仰。然而,彭加木的失踪,却也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

人无完人。我在采访中,也听到许多朋友为他惋惜:他曾多次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探险,他深知孤身一人独自外出的危险性。尤其是他作为科学考察队队长,明确宣布过纪律:“外出探险时必须两人以上。”为什么他违反了自己制订的科学考察纪律呢?他的失踪,他的牺牲,失误就在于独自外出。另外,他还强调过,在陌生的、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考察,应该沿路插上路标。这一回,他往东去找水井,走的是陌生的路,没有插路标。

我不由得记起,考察队的副队长汪文先对我说的那句话充满感叹的话:

“彭先生向来忘我地工作。他在‘文革’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在‘文革’之后才得以重返边疆。这时的他,年已五旬,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他很想干一番事业。不过,他把‘四人帮’的影响,估计太轻了。他把大家都看成跟自己一样……”

汪文先的话,说得很婉转。

比如,我在采访中,有人向我反映,考察队从乌鲁木齐出发的日子,彭加木定为1980年5月3日。在彭加木看来,到了这一天,考察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那就应该出发,抓紧时间工作是第一位的。可是,5月3日是星期六。考察队很多091队员的家在乌鲁木齐,希望改在5月5日星期一出发,这样可以在乌鲁木齐跟家人一起度过星期天。尤其是这次外出考察,一走就是一两个月,很多人期望在星期天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彭加木的家,不在乌鲁木齐。他没有考虑队员们的合理要求,还是坚持在5月3日早上出发。他是队长,又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队员们也就服从了他的决定。

还有,在完成纵穿罗布泊之后,到达马兰,彭加木提出要东进,这是原科学考察计划中所没有的。彭加木的出发点当然是很好的,可以借归途顺道考察罗布泊东线。然而,考察队从5月3日离开乌鲁木齐,到6月7日纵穿罗布泊,已经一个多月生活在野外,队员们已经非常疲劳,急于回乌鲁木齐休整。再说,原先没有东进考察计划,许多队员未跟家中打招呼,有的已经安排了其他工作。队员们又一次考虑到彭加木是队长,又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还是服从了他的决定。

也正因为东进是彭加木在马兰临时作出的决定,所以准备工作十分仓促,而对东进路线上的困难又估计不足,所以才会发生到达库木库都克之后缺水缺油,才会发生彭加木为解决缺水问题而独自往东去找水井的悲剧。

又如,司机们跟我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当时有一条很不合理的规定,汽车的油耗以及轮胎、机械损耗,是按行驶的公里数计算的。然而,在崎岖的罗布泊行驶一百公里,怎么能跟在平直的柏油马路上行驶一百公里同等对待呢?汽车的油耗以及轮胎、机械损耗,显然完全不同。司机们曾经向彭加木反映,而彭加木却因为他这个副院长并不主管行政工作没有予以解决。

还有,与彭加木在考察队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员以为,彭加木的知识面很广,这是他的优点,但是他毕竟是主要研究植物病毒的,对于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中的方方面面,他并不样样在行。作为这一科学考察的领导者,他应该尽量倾听各方面研究人员的意见,而彭加木做得不够。

所以,彭加木的失误,在于过分的自信,倾听别人意见不够。他往往对困难估计不足。先进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像火车头脱离了长长的列车。

彭加木的失踪,从技术上讲,失误在于没有穿野外工作所必须穿的特殊颜色的工作服。

在彭加木失踪之后五年,发生首漂长江的勇士尧茂书在长江漂流探险中失事的事件。我从上海飞往四川进行采访。后来,我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文中,把尧茂书之死与彭加木失踪,加以比较:

1980年盛暑,当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失踪的消息传来后,我马上赶往那里参092加了搜救工作。当我坐在直升机上,飞行在出事地点库木库都克上空,唯见黄沙漫漫,无际无涯,就连“大漠孤烟直”的“孤烟”也从未出现在我的眼帘之中。

一次又一次飞行搜索,毫无所获。空军出动了三十多架次飞机,飞行时间达一百多个小时,未见彭加木踪迹。记得,在飞机上,一位空军战士感叹地对我说:“彭加木穿的是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劳动布工作服,在沙漠里不容易发现。按规定,进沙漠考察,应当穿红色工作服。如果他穿红色工作服,飞机就用不着这样一次次寻找了……”他的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85年7月24日,首漂长江的勇士尧茂书牺牲于通天河。我奔赴四川采访。据公安部门告知,就在7月24日下午两点多,青海省玉树且巴塘乡的藏族牧民便看见了顺流而下的“龙的传人号”橡皮艇及尧茂书尸体。当天太阳快落山时,四川省石渠县罗须区奔达乡的两位藏民,也看见顺江漂流的尧茂书尸体。25日、26日,同样都有人目击……短短几天,这么多沿江的藏民都在无意中发现遇难的尧茂书,是因为尧茂书身穿一件特制的“BJ…1型保温救生服”,能够漂于水面,而且色彩鲜红。“万绿丛中一点红”,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红”虽“一点”,为什么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醒目呢?

这因为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而原色给人眼的感觉最为鲜明——大自然中五彩缤纷,都是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人眼能够辨别颜色,是由于具备红、绿、蓝三种感色单元。不同的颜色给这三种感色单元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于是人眼能分辨五光十色。三原色只是使人眼中的一种感色单元受到刺激,而这种刺激又格外强烈,所以产生的视感最为鲜明。

仅仅本身色彩鲜明还不够。一点红落入“红海洋”便难以寻觅。必须加大与背景色彩之间的“色反差”。美国人卢基,是一位广告专家,他为了突出广告中的主要形象和文字,曾做了一系列“色反差”实验。他发觉,就红色而言,白底红色的色反差最为强烈,其次为黄底红色、绿底红色、蓝底红色。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