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生活顾问-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等了两日,第九天头上,方正伦与张八娘终于姗姗来迟,张梁压不住火气,不待他们坐定便发难,怒问:“为何今日才来?”

方正伦支支吾吾,张八娘泫然欲泣,方氏料想是出了事,急着全了礼数,好把闺女拉进房里去问详细,便吩咐杨婶摆酒。方正伦忙献上绿缎、鞋、枕,方氏则取了一匹布回送,这便是“拜门”礼成了。

张八娘亦是张梁心尖尖上的人,他也想晓得究竟出了甚么事,便带着方正伦上了酒桌,好让方氏领张八娘去房中。

林依这几日一直担心张八娘,今日见了她安然无恙,方才放下心来,端了两盏茶去方氏房里,一盏与方氏,一盏放到张八娘面前。张八娘见了林依,抱住她她一通好哭,且哭且诉,原来,北宋风俗,成亲第二日,新妇要向公婆献上亲手做的鞋和枕,谓之“赏贺”,张八娘出阁前赶着绣的那些礼,入不了婆母的法眼,王氏当着众亲戚的面嫌弃她女工太差劲,又怪她让婆家“赏贺”时丢了脸,因此不许她按时回来“拜门”。

方氏气得浑身乱颤,拍着桌子问道:“那你舅舅没得话讲?”张八娘变得和方正伦方才一样,支支吾吾起来,方氏急急地追问,逼得紧了,张八娘又哭起来,道:“舅舅不许我讲。”方氏气恼她太软弱,恨不得举手打两下。林依取了帕子替张八娘把泪拭了,劝她道:“你怕甚么,有娘家与你撑腰,且将事情讲清楚,夫人好与你做主。”她与方氏两人,轮流劝了好一时,张八娘方才怯怯开口道:“舅舅新纳了个妾,自觉理亏,不敢在舅娘面前辩驳。”

方氏奇道:“你舅舅又不是头一回纳妾,怎会因这个觉着理亏?”

因林依是未出阁的小娘子,张八娘瞧了她一眼,斟酌着词句,将那不堪入耳的词隐去,只拣了好听些的字句,把事情讲了一遍。

原来张八娘的舅舅方睿,在张八娘成亲当晚吃醉了酒,到王氏房里小歇,不知怎地就看花了眼,把一个丫头当作了王氏,当场按在床上成就了好事,这本也没甚么,顶多算个风流帐,可他们不该办事儿前不择地儿,污了王氏的床;搂着丫头在正室夫人的床上翻滚,怎么也算不应该,方睿亏了理,因此不敢在王氏面前为外甥女讲话。

方氏听完,深恨哥哥不争气,骂道:“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没一个是好的。”

张八娘听她这般讲,愈发觉得前景昏暗,忍不住又哭了起来。方氏咬牙恨道:“打小就宠着你,没养成跋扈性子也就罢了,怎地这般扶不上墙?”

张八娘哭道:“她是舅娘,又是婆母,她讲话,我只有听的份,哪里敢反驳。”

方氏噎住了,当初她的婆母林老夫人在世时,她又何曾敢在婆母面前讲一个不字,就是在张老太爷面前,也只有应承的份,没得反驳的理。

林依见她们母女都呆住,忙道:“王夫人不过是嫌八娘子的女工不好,咱加把劲,将针线活儿学好,定能讨她的欢心。”

还是她会劝人,张八娘立时觉着看到了希望,抓住方氏的手道:“娘,叫银姨娘来教我呀,她针线上有能耐。”

林依暗叹了一口气,就算她不知张家最近几日发生的事,也该晓得银姐一向与方氏不对盘,这般瞧不清形势,出口无遮拦,别说讨婆母欢心,连娘亲都得罪了。所幸方氏是她亲娘,见了她这样,心中虽恼火,但还是支了林依出去,将做人的道理一一向她道来。

林依暗暗祈祷,希望张八娘能从此开窍,在婆家的日子好过些,不过摊上那样一个婆婆,就算会做人,日子也难过。正想着,张八娘眼圈红红地走了出来,拉起她的手道:“咱们回房说说话儿。”

二人回房,在桌边坐下,林依倒了茶水与张八娘,轻声问道:“方正伦待你还好?”

张八娘的脸色黯淡了下去,道:“总算不同成亲前一样扯着我的头发满院子追了,可舅娘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要来何用。”

亲已成,生米煮成了熟饭,林依只能往好处劝,道:“你不能忤逆长辈,他又何曾不是,也许他也为难着呢,只是不好意思与你讲。”

'正文  第十一章两难境地'

张八娘扯了扯嘴角,勉强笑了笑,握住她的手,道:“父母定的亲事,明晓得不好,也只能这样了,你比我有福,至少二哥待你是好的。”

林依叫她讲得伤感起来,再寻不出话来劝她,二人各想各的心事,默默坐了半晌。张八娘想着,王氏这般刁蛮,往后再回娘家可就不易了,她不想浪费了宝贵时间,遂强压了情绪,重与林依讲些闲话。聊了会子,她见林依还是没有系裙,便问道:“怎地不穿裙子,我送你的白玉环无用武之地了。”

北宋的裙子极长,穿了不好干活儿,因此林依从未试过,但既然张八娘提起,她也不好扫兴,便从床下拖出张八娘留给她的衣箱,翻出一条印金小团花的罗裙和一条全素罗的裤子。

张八娘拍手道:“这条裙子你穿上定是好看。”

林依欢喜一笑,正准备换上,外头任婶来唤:“八娘子,该回去了。”

张八娘的一张笑脸顿时变作了哭丧脸,挨着桌边不愿动身。

任婶道:“八娘子且放心回去,二老爷与二夫人说明日要亲自去方家哩。”

张八娘听了这话,自觉有望,复又欢喜起来,跟着任婶去与堂屋,拜别父母。林依一直送她到路口,直到背影模糊,方才回转。张家的气氛很有些压抑,张梁与方氏商量着隔日去方家讨说法的事体,这虽不是甚么开心事,但他夫妻俩有了共同的目标,倒显得亲热很多,晚上也终于歇在了一起。

第二日一早,张梁与方氏就带着任婶上方家去了,林依洗过早饭的碗筷,准备回房打络子,刚走到耳房前,就被银姐拦住了去路。林依直接绕过她,继续朝前走,岂料银姐竟是亦步亦趋,紧跟她到卧房门口,林依极为无奈,转过身,扶住门框问道:“银姨娘既是晓得我日子难过,又何苦为难我?”

银姐笑道:“我知道你怕二夫人,不过我要求你办的事儿,保不准二夫人听了很欢喜。”

林依道:“既是这样,你且寻任婶和杨婶去,她们定然乐意效劳。”

银姐嗤道:“她们自己还是个奴呢,怎么赎我?”

“赎你?”林依真个儿被惊到了,不自主问道。

银姐没立时答话,眼睛直朝屋里看,林依明白她是想进去再谈,但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她很明白,因此站着没动,道:“银姨娘若无话再讲,我先进去了。”

银姐着急起来,忙道:“三娘子请留步,我就在这里说——我想求你把我买下,钱我把给你。”

这样的请求,林依闻所未闻,奇道:“你可是二老爷的妾,我怎能买你?”

银姐脸上露出自嘲笑容,道:“妾和奴,不都是一张卖身契,有甚么分别,我又没在官府立‘纳妾文书’,谁人都能买得。”

她放着衣食无忧的妾不做,反要倒贴钱做林依的奴婢,这是作何道理?林依先是不解,低头略想了想,忽地明白过来,问道:“你是想让我先把你买下,然后再将卖身契还你?”

银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笑道:“三娘子真是聪慧,我确是这样的打算。不过你放心,我定不会让你白忙,事成之后,自有酬劳奉上。”

林依沉了脸,一声不吭,转身就朝屋里走。银姐不知她为何突然变了脸,忙拉住她的袖子,道:“二夫人必定乐意你这般做,你不消担心她生气。”

林依用力挣开她的手,冷声道:“是,你们都高兴了,留着我受二老爷记恨?既然你认为二夫人会乐意,那自去向二夫人道明就是,何须来求我。”说完不待银姐辩解,后退一步,准备关门。不料,银姐竟双膝一曲,扑通一声跪倒在林依面前,央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三娘子发发慈悲,帮我这一回罢。”林依唬了一跳,连忙去拉她,却怎么也拉不动,眼看着杨婶打猪草就要回来,她心下着急,道:“若是爱自由身,当初就别卖,既是卖了,就别胡思乱想,安分过日子罢。”

银姐苦笑道:“你怎知我是自愿的,我也是锦衣玉食长了这样大,谁能料到家道中落,娘亲病逝,倒被个得宠的妾室哄着我爹把我卖了。我本想着,只要手里有钱,做妾也有好日子,所以才来家就买了一屋子的器皿,想过得舒服些,结果如何,你也瞧见了。我还想过置些薄田,免得钱有花光的一日,谁曾想,做妾的,自己都是个物件儿呢,哪有资格去置办家产。这些日子下来,我是心灰意冷,好在手里还有些钱,所以想自赎了自身,投奔个穷亲戚,再置些薄产,另寻人家过日子罢。”

林依听了这番话,很受触动,想问她为何不直接去与方氏讲,突然记起,她手里的钱,正是方氏没搜到的,再者,方氏乃是道地的北宋正室夫人,哪里会体谅一个妾想获得自由身的心情,若让她来处理,必是直接唤个牙侩来家,将银姐转手卖了去。

银姐见林依良久不语,猜想她是在犹豫,忙道:“我晓得办这事儿让你为难,事成后我与你五贯钱,你有了这钱,再不必看二夫人脸色。”

林依暗道,得罪了张梁,有再多的钱也是白搭,她再怎么佩服银姐,也不至于把自己给搭进去。

银姐见她还是不作声,以为她嫌钱少,忙道:“十贯,如何?”

林依瞧见杨婶出现在小道上,正朝家中来,急道:“银姨娘,我完全可以任凭你跪在这里,若有人问起,我便照实回答,就算传到二老爷二夫人耳里,倒霉的也只是你而已。我不过是瞧你可怜,不忍你落个凄凉下场,这才好心劝你一劝,你若是不听,就尽管跪着好了。”

银姐哪里敢起来,她觉着,只要林依不答应,就有暗打小报告的可能,这事儿若传到张梁耳里,她银姐哪里还有活路。

林依大略猜得到她心中所想,向她再三保证,只要她马上起来,自己绝不会向任何人提起。银姐得了她的保证,倒是起了身,口中却道:“三娘子,我可就当你已答应了,明儿再来与你详说。”

林依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气得直跺脚,明明是她自己死缠着要讲,讲完又担心别个会告状,最后还赖上了,这叫甚么事儿?一阵秋风吹过,带着凉意,林依忽地警醒,若银姐还这般三番两次的纠缠,保不准方氏就会以为她们是一伙儿的,那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怎生是好,怎生是好?她正愁得团团转,杨婶提着一篮子猪草站在猪圈门口,冲她喊道:“你不趁着二夫人不在,多打几个络子,站在门口作甚么?”

林依忙应了一声,钻进屋里去,自床下拖出一只大盒子,清了清,共有五十根。旁边的黄铜小罐已然满了,她仔细数了数,足有三百零二文,等到把络子卖出去,应该能凑足一贯钱,兑回一张交子来,当然,前提是这几十根络子,根根都能卖到好价钱。她清点完络子,数完钱,心里平静了许多,主意也拿下了,决定先下手为强,等方氏一回来,就悄悄将银姐的打算告诉她。

一天很快过去,天色暗下来时,张梁与方氏归家,一进屋就开始吵架,先是张梁吼方氏:“你怎地会有这样的娘家,还巴巴儿地把八娘嫁过去受苦。”方氏回嘴道:“八娘的亲事,明明是你先点头的。”张梁辩道:“我还不是看在你的面儿上。”方氏嗤道:“我的面子?你是看在我哥哥是进士的面子上罢。”张梁憋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